提起亡国之君,一般都让人痛恨,归根结底是因为亡国之君在位时不勤政,沉迷酒色,吏治腐败,不得人心才导致国破家亡,然而历史上有一位皇帝虽然在位期间亡国,但人们普遍认为这不是他的错,而且都说他是明君,只是生不逢时,手下大臣不给力,天灾人祸都让他赶上了才导致亡国。
这个人就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崇祯可以说是一位“有道无福”的皇帝,一生兢兢业业,在位17年内忧外患,可以说没睡过安稳觉,从一上来面对满朝的阉党,他果断出击,铲除了首恶魏忠贤,之后北边清朝的皇太极不断袭扰边界,他又调兵遣将守护疆土,与此同时,大明朝各地灾害频发,百姓揭竿而起,他又派兵去镇压起义军,他像个救火队员一样,不断扑灭各地的熊熊燃烧的火焰。
崇祯的这50个宰相,其中两个被砍头(周延儒、薛国观),充军发配的有两个(钱龙锡、刘鸿训),其他的不是被降职就是被调离,无一善终(名单太长,就不一一列举)。还有刑部尚书换了17个,正好一年一个;兵部尚书换了14个,其中9个被治为重罪,斩首1人,治死者1人,自杀3人,下狱2人,革职查办2人。大区司令员(督师、总督)被逼自杀或下令处死的有11人(包括袁崇焕在内),省委书记兼地方军区司令员(巡抚)处以死刑的有11人。其他品级低的就不列举了。
崇祯这个人手到是不软,就是耳根子软,对谁都不怎么放心,听风就是雨,一言不合就是降职,打屁股,充军,砍头。被处理的大臣有的是政见不合,有的是说话不中听激怒了他,这有个典型的代表就是宰相刘鸿训,当时北京城守卫的士兵因为长期欠饷,集体上访,刘鸿训建议崇祯先从国库拨三十万两银子(国库确实有余银),免得出兵变。一听拿钱崇祯不同意,刘鸿训私下里说崇祯年轻气盛,崇祯听到后怒不可遏,立刻下令要将他处死,后来经过大臣劝谏才改为充军发配。
很多明粉都说崇祯有血性,有骨气,不行就换,不满意就杀。可是对于千疮百孔的大明朝谁也不能一下子就把问题解决了,在崇祯手下干活,你不能犯一点错误,否则很可能会人头落地,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多数人选择了多鼓掌,少说话,不做事,这就是当时的朝政,也许崇祯说的没错,是文臣皆可杀,但出现这种人人自危的窘境崇祯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6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