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千字文》解字:伐

尚至 2023-09-19 14:03:27

“伐”,古字象形为征讨檄文已经诏告天下,将士们背负起长戟大戈奔赴战场的情形。

在“伐”字的象形中明显有青铜武器的形象,也就是说“伐”字出现的比较晚,大约在商代。而“征”字更为古老,出现的比较早,是商代以前的文字。“征”的本字是“正”,是指征讨的军队已经达到了被指定的氏族部落聚居地,而“伐”是指征讨的军队正在整装出发。“伐”字的出现其实意味着远古作战方式的彻底变革。 “征”强调目标的方向明确,“伐”注重战前的动员准备。

距今3600年前,夏军与商军在位于黄河以北的鸣条山(现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进行了主力决战。商军占据了绝对优势,有战车70辆,将士6000人;而夏军明显处于劣势,军队不超过3000人,没有战车。这是历史上战车首次投入作战的记载,其战场威力十分强大。双方冒着大雨决战。商军士气高昂,夏军士气低落,一触即溃,半天时间,夏桀就带着少数护卫南逃。商军乘胜追击,最终将夏军彻底消灭,俘获夏桀。

鸣条之战充分体现出上古战争形态的根本转变:

一是商军使用了组织纪律性极强的战阵模式。商王作为最高军事统帅,统筹指挥;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担任前线将领,负责具体指挥;士卒由贵族及平民充当。战阵以1辆战车、100人为一个基本单位,以3辆战车、300人为一个战阵单位。士卒平时农耕,闲时训练,战阵以田猎等形式进行演练。

二是商军的作战方式以战车为主,这在上古的战场上就相当于现代战争中的坦克。战车一般由两匹马驾挽,车上有甲士3人,居中者驾车,居左者持弓,居右者执长戈或大钺,并负责战场指挥。战车是指挥作战的旗帜,是步车协同作战的核心,从而一改远古时代散兵游勇一拥而上、一窝蜂式的乱打模式,作战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阵容严整,威力巨大。

三是武器装备因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得到加强,商军在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盾、矢镞、头盔、甲胄等武器装备中大量使用青铜装备,并形成了一整套武器装备集中存放的管理制度。

由此可见,战阵严整、武备先进、准备充足的商军相对于仍然保持着传统氏族部落散兵游勇作战样式的夏军而言,已经发生了质的提升。因此,商军所到之处,无不披靡。

所谓“上兵伐谋”,出自《孙子兵法·谋攻》:“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是指在作战前首先要与敌方较量谋略。譬喻唯有事先计划周全,谋略高人一筹,方能确保战争的胜利。

与君共赏宋代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天时地利与人和。

燕可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

都人齐和大风歌。

管领群臣来贺。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3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