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纵观中国整个古代史,记录在册的王朝共有83个,而出现的帝王则有559个,“帝”有397个,“王”有162个。在他们当中并非全部都能为人们所熟知,且世人对他们的评判也不同,有的开创盛世名垂千古,有的鱼肉百姓,致使王朝倾覆遗臭万年。但是要论起争议最大的除了始皇帝嬴政,应该就是隋炀帝杨广了。
01
隋炀帝杨广,在位时间约为十四年,这十四年里他修建大运河,西巡张掖,亲征吐谷浑,三攻高句丽,数次下江南,这一系列的操作,劳民钱财不说,还使得原本强盛的隋朝遍体鳞伤,民心尽失,最终导致隋历二世而亡。
▲隋炀帝杨广剧照
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登基称帝,杨广被册封为晋王,在此期间他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礼贤下士,谦逊简朴,不好声色的形象,使得隋文帝夫妇与满朝公卿对他赞誉有加。相比之下,他的哥哥太子杨勇却生性好色,妻妾成群,喜爱奢侈,这使得母亲独孤伽罗对杨勇甚为不满。外加杨广联络杨素及其宫人向隋文帝夫妇数次谗言诬陷,使得杨勇愈发不得君心,最终被废贬为庶人。而乖巧谦逊,深得母爱的杨广则被立为太子。
▲隋文帝泰陵
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隋文帝病重,召太子杨广进宫问话,杨广为了做好预防,写了一封信给杨素,让他说明宫中情况。本来一切都没有问题,却不曾想杨素的回信被手下误送到隋文帝寝宫,此时的杨广却浑然不知,甚至还调戏了隋文帝妃子陈夫人。隋文帝得知后大怒,欲召杨勇进宫,杨广得知后立即假传圣旨,逮捕了大臣柳述、元岩,并派兵包围仁寿宫,禁止任何人进出。不久,隋文帝驾崩,杨广继位。
▲杨广剧照
历史上对于隋文帝的死众说纷纭,《大业略记》中说隋文帝被毒杀,而《通历》则是说,仁寿宫中刀斧掠影,血溅屏风,隋文帝被张衡杀死。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杨广继位,继位之后他立即假传隋文帝遗嘱,处死废太子杨勇和他的所有儿子,更将蜀王杨素,汉王杨琼贬为庶人,清除朝廷大臣,巩固中央集权。
02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杨广征调上百万人修建运河,同年又亲征吐谷浑。612年,他调兵一百二十余万,两百万民夫亲征高句丽,一直打到了平壤附近,最后却大败而还。次年,第二次进攻高句丽时,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造反,这使得杨广仓皇撤兵。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杨广第三次攻打高句丽,隋朝上下人心惶惶,各地农民起义揭竿而起,外加高句丽遣使投降,杨广才兵罢回朝。
▲高句丽王城遗址
修建运河,三征高句丽使得隋朝上下民心尽失,大量兵民死于沙场,以至于社会经济凋零,国库空虚,尸横遍野,人民难以生存,这直接成为了隋末兵变的导火索。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6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包围洛阳,并向天下发布讨帝檄文。而此时,南游江都的隋炀帝依旧整日声色犬马,饮酒作乐。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隋炀帝心腹宇文化及,裴虔通等人叛变,隋炀帝被杀,终年五十岁,盛极一时的隋朝历经37年,最终分崩离析,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隋炀帝陵墓
03
那么隋炀帝杨广当真是昏庸无能,毫无可取之处吗?如今,民众讨论隋炀帝杨广,共有两个极端说法。有人说他开创科举,修通运河,乃是高瞻远瞩,功在千秋的千古一帝;也有人说他好大喜功,穷奢极欲,杀兄弑父,是个不折不扣的千古暴君。不过要看待历史问题,毕竟还是要用辩证的方法,不能以今人之目光,去看待古人之问题。对此史学专家也解释到:片面评价要不得。
▲杨广画像
细论隋炀帝杨广的一生,站在当时的人民的出发点来看,他一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暴君,大肆修建,数次征兵,使得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不过,残暴也不能抹去他在位的功绩,他建立科举,兴办学校,让无数寒门学子踏破阶级的门槛,走向更高的舞台,这也让中国的教育,达到另一个高峰。
▲杨广剧照
除此之外,他修建运河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打通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可以说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征契丹,征吐谷浑,使得隋朝版图扩大了数千里,消除了周边隐患,在外交上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他迁都洛阳的政治目的,也是为了“控以三河,固以四塞。”
▲隋炀帝陵墓
《资治通鉴》中有言:“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会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着声籍。”所以不难看出,隋炀帝本人还是有着雄才大略的。不过杨广此人太自傲,也太自信,拿着父亲辛苦攒下的本钱大刀阔斧的想要施展一番手脚,到最后却为他人作嫁衣裳。司马光说过:“登山亦有道,徐行则不悖。”杨广则是典型的例子,他步子迈得太大,结果摔了跤致使隋朝倾覆。
结语
小说演义中的杨广,昏庸无道,荒淫无度,仿佛他是世间所有恶的集合体,所作恶事罄竹难书,但却丝毫不提他的功绩,这其实是过分的夸大了。正如后人评价杨广一样,事物都会具有两面性,这是不变的道理。“其功也显,其过也彰”,或许才是对杨广最好的评价。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
《大业略记》
《通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3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