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戊戌变法”失败的隐情

可乐说历史 2023-09-19 13:27:32

1904年8月9日(光绪三十年六月二十八日)清晨,经过多半夜的旅途奔波,康有为终于来到了德国边境上的一家旅店。

他是昨天半夜11点携女儿从德国汉堡乘汽车到此,然后准备前往丹麦旅游。本来他们可以乘车直接去丹麦,但车票在随同康有为游历的周国贤手中,周又偏偏没有赶上这班车,康有为只好中途下来,找了一家旅店暂时住下来。一方面旅途颠簸,使康有为备感疲倦,找家旅店稍事休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等周国贤,这样才好继续赶路。

康有为和女儿开好房间之后,女儿刚搀扶他在客房的沙发上坐下,康有为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腾地一下又站了起来。女儿正感迷惑,康有为却又强拉着女儿面向东方跪下。女儿不明所以,但见父亲神色凝重,仪态肃然,认真地说道:今天恭逢皇上万寿,我们应该行礼恭祝。礼完之后康有为一时感慨万分,缓缓说道:从今天算起,违阙已经六年了。我是回天无力,虚负了皇上的衣带,且悚且惭,感愧交并。所幸的是,皇上圣躬,于今无恙。

康有为

所谓衣带是指缝在衣带里的密诏,史称“衣带诏”。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康有为在日本人的帮助之下,从上海乘船去了香港,以后流亡在海外,在海外宣扬所谓光绪皇帝的“衣带诏”,实际上是采取伪造的手法,用以号召海外的力量。

不仅如此,康有为还给后来的历史学家们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有关戊戌年间变法的历史真相,居然还有一段有趣的隐情,直到八十多年之后才被披露出来。直让人感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变化真是如此的扑朔迷离,云遮雾罩。

隐情,就实际行动而言。戊戌政变是康有为预谋劫持慈禧太后在先,慈禧政变在后。慈禧发生戊戌政变时,给戊戌维新人士定的罪名中有一条:谋围颐和园,劫持皇太后。此事并非虚构。

康有为画像

1898年6月11日,天安门龙旗翻卷,黄幔高扬。光绪皇帝神采奕奕地来到了天安门。这一天,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宣诏官在天安门宣读诏书,意味着向国内外宣布变法的开始。光绪皇帝御驾亲临,也表明他亲自领导变法的决心。后来,梁启超在写给夏曾佑的信中有一段描述光绪立决变法的文字:

大约南海先生所进《大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记》两书,日日流览,因摩出电力,遂有前月二十日间,有催总署议复先生条陈制度局之议····遂有前月二十三日之上谕。维新之诏,联翩而下。赫然发愤,排众议,冒疑难,以实行变法自强之策。

戊戌期间,变法措施受到保守顽固派的死命抗拒,帝后两党的政治形势已是剑拔弩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守旧派怨恨光绪的变法计划荒唐已极,中国很可能毁在光绪皇帝的手中,于是恳请慈禧太后重新执政。慈禧下了一道懿旨,秋后在天津阅兵。光绪皇帝年轻气盛,却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在情势紧迫之时,未能有效地控制住局势。1898年9月14日,光绪赴颐和园给慈禧请安,看到气氛不对,回宫后,即召见了杨锐和林旭,亲赐手谕:近日朕仰视圣母意旨,不欲退此老耄昏庸之大臣而进用英勇通达之人,亦不欲将法尽变。虽朕随时几谏,而圣意甚坚。即如7月26日之事,圣母已谓太过。朕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非退此老耄昏庸大臣而力行新政不可?然此时不惟朕权力所不能及,若必强以行之,朕位且不能保。尔与刘光第、谭嗣同、林旭等详细筹议,必如何而能进此英勇通达之人,使新政及时举行,又不致少拂圣意,即具封奏以闻,候朕审择施行。不胜焦虑之至。钦此。

光绪皇帝画像

当天晚上,康有为召会党首领必永年到他的屋里,对他说,你知道现在的形势有多么危机吗?太后准备于9月在天津阅兵时,杀掉皇上。这可怎么得了。我准备效法唐朝张柬之废武则天的义举。然而,皇上手无寸兵,我已奏请皇上,召袁世凯入京。

9月16日中午必永年找到谭嗣同,商量康有为的意见。谭嗣同说:这件事实在不能做。可康先生一定要这样做,而且已经使皇上面谕,我们将之奈何?我已经决定追从康先生,你如果能在此助我一臂之力,最好不过。

谭嗣同画像

当天晚上,光绪召见了袁世凯,授他为侍郎候补。消息传到康有为处,他正和梁启超用晚餐。得此消息,康有为拍案叫绝,说:天子真圣明,比我们所献的计谋还要稳重。袁士为此肯定图报。

康有为又把必永年叫到屋里,问:你准备怎么办?必永年回答说:事已至此,无可奈何,但应制定计划而行。我总怀疑袁世凯不可用。康有为说:袁极可用,我已经有了他答允的证据。

然后康有为从桌上拿出一封袁世凯给康有为的信,让必永年看。袁世凯的信中说,感谢康有为的推荐,得以荣升。并说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康有为说,你看,袁世凯都说了这样的话,难道还不可用吗?必永年问,既然袁世凯可用,先生让我做什么呢?

康有为说:我准备派你到袁世凯的帐下当一参谋,以监督袁世凯,怎么样?

必永年回答说,我一人管什么用?康有为:那么我交给你一百人,由你率领,怎么样?等到袁世凯的兵包围了颐和园,你则率领这一百兵勇奉诏抓住慈禧,废掉她。

9月17日,光绪预感到慈禧太后已完成部署,大事不妙。于是又谕内阁催促康有为离京,称:工部主事康有为,前命其督办官报局,此时闻尚未出京,实堪诧异,朕深念时艰,思得通达时务之人,与商治法。闻康有为素日讲求,是以召一次,令其督办官报。诚以报馆为开民智之本,职任不为不重,现筹有的款着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毋得迁延观望。

康有为得此谕旨后,越发感到局势不妙,召集谭嗣同等人密商对策,最后决定先下手为强。

慈禧太后

9月18日,谭嗣同密访袁世凯,并向袁世凯出示一张类似名帖的草稿,稿内开列直隶总督荣禄谋废立弑君之罪,然后写道,荣禄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要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朱谕一道,令带本部将士赶赴天津,见荣禄,出朱谕宣读,立即正法。然后以袁世凯代为直隶总督,再封禁电局铁路,速载袁世凯所部将士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文中还写道,如果袁世凯不听臣策,即死在皇上面前。

袁世凯看了这篇文字,听了谭嗣同的解说,立时吓得魂飞天外,忙问谭嗣同,包围颐和园干什么?

袁世凯画像

谭嗣同答道,不除此老朽,国不能保,此事在我,公不必问。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当即看出破绽来,知道兵变非光绪皇帝的本意。此事非同小可,一步跨错,全盘皆输。他权衡了双方的实力,筹码自然不会押在几介书生的头上。于是他将此情透露给了慈禧的心腹荣禄。

后人一直骂袁世凯出卖了光绪,至使戊戌变法失败。其实历史远非如此简单。袁世凯在当时情势下根本不可能再有另外的选择。这也是康党急于求成,太不冷静,太不成熟,将事情做到绝处,给人给已都未留下回旋的余地。如此大的事情,自己本无实力,却采取瞎猫碰死老鼠的办法,想借刀杀人,拿国家大事当儿戏。这实际上将光绪置于被动地位,也给了慈禧太后口实,就此重新执政。而光绪也只能甘拜下风。后来慈禧还宫时,怒斥光绪:

慈禧太后画像

我抚养了你二十多年,自你四岁入宫,我就调护教诲你,耗尽心血,这样你才能成婚亲政。试问,我哪一点有负于你,你却听信小人之言,要来谋害我,把我囚在颐和园。我的傻儿子,今天没有我,明天还有你吗?你真是禽兽不如。

后来必永年与康有为发生了矛盾,便将康预谋的内情详细记录下来,交给了日本人平山周,再由平山周交给了日本驻上海代理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小田又将此件上报给了日本外务省。直到八十多年之后才被人发现。

光绪、慈禧去世之后,梁启超给康有为的一封信中也道出了他们有意掩盖事实真相的情况和目的。信中写道:戊戌密谋,鄙意谓必当隐讳,盖投鼠忌器。·····故弟子入都,皆力辩戊戌绝无阴谋,一切悉由贼(指袁世凯)虚构,专归罪于彼一人。

参考文献:李敖《北京法源寺》、唐浩明《杨度传》等。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62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