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武则天—简介

图文历史 2023-09-18 13:59:48

中文名:武曌(武瞾、武照)

别名:

武则天

、武媚娘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广元

出生日期:公元624年2月17日(甲申年)

逝世日期:神龙元年(公元705年12月16日)

职业:皇帝、政治家、诗人

信仰:佛教

主要成就:废唐,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代表作品:《臣轨》《如意娘》

谥号:则天大圣皇帝、则天大圣皇后

年号:证圣圣历神功久视神功神龙

享年:82岁

在位时间:690年―705年

陵寝:乾陵

生平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

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皇后,尊号为天后,与唐高宗李治并称二圣,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后自立为皇帝,定洛阳为都,改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705年)正月,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迫使武氏退位,史称神龙革命。

唐中宗复辟,恢复唐朝,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遵武氏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改谥号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谥则天顺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杀死了王皇后,自己成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萧淑妃。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于是武则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撺掇高宗以孝顺的名义,把祖宗封了个遍。追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他的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于是为了避讳,唐高宗自称天皇,武皇后改称天后!可见武则天这时的欲望有多大!

无字丰碑的秘密: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乾陵(今陕西乾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

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

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宠幸男宠之谜:

《旧唐书》中记载的较为有名的武则天的面首(男宠)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沈南等,他们都是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人,能够满足武则天的荒淫欲望。

武则天的男宠数量很多,为了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公元698年,武则天成立了控鹤监。公元700年初,她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管理,俨然成为历代皇帝的“三宫六院”,张氏兄弟就像是东西宫的“皇后”、“贵妃”,成为武则天“妃嫔”的总管。

历代名人评价: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清代赵翼:“女中英主”。

赵翼评价武则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毛泽东:“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家世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北魏归义候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高祖父:武居常,北齐镇远将军

曾祖父:武俭,北周永昌王洛议参将

祖父:武华,隋朝东都丞

父亲:武士彟,五十九岁逝世。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贞)夫人,封荣国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兄弟姐妹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顺,字明则,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死后追封郑国夫人。

妹妹:名不详,嫁郭孝慎

丈夫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子女

长子代王李弘,后封为太子,死后谥“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贤,李弘死后,封为太子,死后谥“章怀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显

四子唐睿宗李旦

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简介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生平

武氏为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东)人,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其父武士彠家境殷实,富有。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之时,因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官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荆州都督等职,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长得明媚娇艳,体态丰腴,楚楚动人,且性格刚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后世讹称武媚娘。武氏入宫之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十月十三日,唐高宗又在李勣等朝廷重臣的支持下,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并加囚禁,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唐高宗再次下诏,将武昭仪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贬为外州都督。十一月初, 武皇后又派人将正被囚禁的废后王氏和萧淑妃各打一百棍杖、断其手、足,投入酒瓮之中,还气愤不过地说:?令二妪骨醉!?王、萧二人在酒瓮中哭喊了几天几夜,才气绝而死。临死以前,萧淑妃大声骂道:?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据说武皇后后来在宫中禁止养猫,而且常常夜梦王、萧二人披头散发,在宫中作祟。所以,她在执掌朝政以后,故常住东都,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皇后又捏造罪名,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反对武皇后的大臣都被或贬或杀,一个不剩。

光宅元年(684年)九月,改东都洛阳为神都,垂拱四年(688年)五月十八日,武太后加尊号?圣母神皇?,在打击反对派的同时,武则天还造祥瑞,建明堂(万象神宫),并在佛教经典《大云经》中找到了女人称帝的依据,为自己称帝大造舆论。载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武则天六十七岁时,在洛阳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称?圣神皇帝?,改元天授。并降皇帝李旦为皇嗣,赐姓武氏,武则天正式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从此?武周?取代了?李唐?。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桓彦范、崔玄、敬晖等人联合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发动政变,杀死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迎中宗复位。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在洛阳上阳宫去世,享年82岁,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武则天上位:

贞观十一年(637年),14岁的武则天在长安入宫成为唐太宗的才人(正五品),唐太宗最初非常宠爱她,赐名?武媚?,但不久便将她冷落一边。武则天做了12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升,在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唐太宗的儿子后来的高宗李治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是她与新皇帝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唐高宗即位后,他的妃子萧淑妃专宠,永徽二年,皇后复召武则天入宫,企图?以毒攻毒?,这年武则天26岁。武则天回宫后的确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高宗的宠爱,第二年便升为昭仪(二品),后还生下了她的第一个儿子李弘。后来,武则天不满昭仪之位。开始动起了当皇后的念头。王皇后和萧淑妃结成一派,和武则天周旋于后宫,后来武则天设计不惜牺牲自己的孩子杀死了王皇后,自己成为了皇后,而后又害死萧淑妃。

武则天攻于心计,心狠手辣,兼涉文史。

武则天的长女出生后才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过她的女儿之后,她就亲手把女儿给掐死,并嫁祸于王皇后,高宗一气之下把皇后打入冷宫,后来被武则天暗中杀死。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唐高宗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外廷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唐高宗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

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为皇后,武则天随后做出一系列举动:残忍地虐杀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让自己的儿子李弘做了太子;为高宗出谋划策,采用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罢黜了褚遂良、韩瑗、来济,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至此,高宗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

唐高宗的身体每况愈下,繁重的国事必须由武则天来决断。于是武则天又有了新的想法。上元元年(674年)武则天撺掇高宗以孝顺的名义,把祖宗封了个遍。追尊唐高祖李渊为神尧皇帝,他的皇后窦氏为太穆神皇后;追尊唐太宗李世民为文武圣皇帝,长孙皇后为文德圣皇后。于是为了避讳,唐高宗自称天皇,武皇后改称天后!可见武则天这时的欲望有多大!

无字丰碑的秘密:

无字碑位于武则天和高宗和葬于干陵(今陕西干县),整个陵园规制仿照唐京长安城。

墓前有两块碑,一块是高宗的墓碑,上有武则天的题词:另一块是武则天的无字墓碑。

一个迷信文字的女皇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其说法有几种: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还有一种说法,武则天的儿子恨透了自己的母亲,她本写好碑文,却被她的儿子藏在了墓室之中,留下一块无字碑。也有学者认为,石碑原本计划刻字,但武则天死后政局动荡,各派政治势力,始终不能对武则天作出适当的评价,因而便不了了之。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武则天既是皇帝又是皇后,别人不知如何写碑文,所以没有文字。

对于武则天历来褒贬不一,李白把武则天列为唐朝?七圣?之一。

宠幸男宠之谜:

《旧唐书》中记载的较为有名的武则天的面首(男宠)有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沈南等,他们都是相貌英俊、体格健壮的男人,能够满足武则天的荒淫欲望。

武则天的男宠数量很多,为了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公元698年,武则天成立了控鹤监。公元700年初,她又将控鹤监改为奉震府,由张易之、张昌宗二兄弟管理,俨然成为历代皇帝的?三宫六院?,张氏兄弟就像是东西宫的?皇后?、?贵妃?,成为武则天?妃嫔?的总管。

历代名人评价: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汉之武帝、唐之武后,不可谓不明?。

清代赵翼:?女中英主?。

赵翼评价武则天私生活:?人主富有四海,妃嫔动千百,后既为女王,而所宠幸不过数人,固亦未足深怪,故后初不以为讳,而且不必讳也?。

岑仲勉:?武后任事率性,好恶无定,终其临朝之日,计曾任宰相七十三人?。

郭沫若:?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

宋庆龄:?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但就家庭角色而言,不难看出武则天也是个好妻子?。

*** :?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她提拔过不少人,也杀了不少人。刚刚提拔又杀了的也不少?。

家世

始祖:姬武,周平王少子

八世祖:武念,北魏归义候

七世祖:武洽,北魏晋阳公

六世祖:武神龟,北魏祭酒

五世祖:武克己,北魏大中正、司徒,越王长史

高祖父:武居常,北齐镇远将军

曾祖父:武俭,北周永昌王洛议参将

祖父:武华,隋朝东都丞

父亲:武士彟,五十九岁逝世。

母亲:杨氏,一说名牡丹,号太真(贞)夫人,封荣国夫人,九十二岁逝世。

兄弟姐妹

长兄:武元庆

次兄:武元爽

姐姐:武顺,字明则,即后来的韩国夫人。死后追封郑国夫人。

妹妹:名不详,嫁郭孝慎

丈夫

第一任丈夫兼公爹:唐太宗李世民

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李治。

子女

长子 代王李弘,后封为太子,死后谥?孝敬皇帝?

次子 潞王李贤,李弘死后,封为太子,死后谥?章怀太子?

三子 唐中宗李显

四子 唐睿宗李旦

长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谥曰思。

?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详,现有人根据《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武则天是什么皇上 武则天的简介

1、武则天是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2、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655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674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3、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有关武则天的简介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705年退位。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武氏真名称“曌”,起于她称帝前夕。是她的堂外甥,凤阁侍郎宗秦客所献的12个新字中的第一个字。这个新造的“曌”字,尽管意思与“照”字相同,但结构特殊,能使人联想到日月当空,光芒万丈这一磅礴景象,这也可能是武则天独钟情于它,并选做自己名字的主要原因。则天二字是后世对她的称谓。即因武则天当年是在则天门上宣布改唐为周的,更因“则天”二字有“效法于天帝法则”的含义。到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在编撰《则天实录》一书时,特用“则天”二字,来称呼这位既是皇后,又当过皇帝的非凡女性。这是武则天这个特殊名字最早的出现。而武则天这一名称,则是在近代对她的评价逐渐升高以后才随之流行的。
人物生平
武士彠之所以能从一个庶族地主出身的豪商平步青云,贵为三品以上的高官,封为国公,正如李渊对他说的:“以能罢系刘弘基等,其意可录;且尝礼我,故酬汝以 官。”①原来李渊父子起兵反隋时,武士彠是没有参与密谋的;但在起兵前李氏父子派亲信刘弘基、长孙顺德募兵的过程中,引起隋将王威的怀疑,准备逮捕他们, 幸亏武士彠向王威进言,才免予追究,因此李渊给他记下这笔功劳。另外,还记起他在家殷勤款待自己的厚情,所以一再重用提拔。李唐统治者对于庶族出身的功臣不仅予以高官厚爵,而且还提高他们的门第地位,钦赐为士族。唐太宗为了打击山东门阀士族,提高功臣的社会地位,令高士廉等修《氏族志》,规定评定士族, “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为等级”①。按照武士彠的官阶爵位来说,应该是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了。所以武则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①《新唐书》卷二○六《武士彟传》 ①《新唐书》卷六五《高士廉传》。 】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
武则天《从驾幸少林寺》:“ 风枝不可静,泣血竟何追。”
这句表达的是伤父母亡故而不及孝养的思想感情。《韩诗外传》卷九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亲人离去了就再也见不到了。
这首诗是武则天陪高宗游幸少林寺的时候写的,诗有小序:“睹先妃营建之所,倍切茕衿,逾凄远慕,聊题即事,用述悲怀。”“先妃”指的是武则天之母杨 氏,则天立为皇后,追赠杨氏为太原王妃(670年追赠其父为太原王)、魏王妃(684年追尊其父为太师、魏定王)。“茕衿”,孤独之感。武则天因为见到已 故母亲的营建之所,内心非常伤感,怀着“泣血”之情写下这首诗。
唐代规定,父亲去世守孝三年;父亲健在,母亲去世守孝一年;母死时父亲已逝,则为母守孝三年。上元元年(674年),武后在“建言十二事”中提出,无论父亲生死,母亲去世都应守孝三年。可见,对女性在家中地位予以尊重。
《旧唐书?礼仪志》有记载:上元元年,天后上表曰:“至如父在为母服止一期,虽心丧三年,服由尊降。窃谓子之于母,慈爱特深,非母不生,非母不育。推燥居湿,咽苦吐甘,生养劳 瘁,恩斯极矣!所以禽兽之情,犹知其母,三年在怀,理宜崇报。若父在为母服止一期,尊父之敬虽周,报母之慈有阙。且齐斩之制,足为差减,更令周以一期,恐 伤人子之志。今请父在为母终三年之服。”高宗下诏,依议行焉。
荣国夫人杨氏(579-670)出身关陇地区的望族,是隋朝宰相杨达之女,一名牡丹。她是在武士彟的原配相里氏(相里氏生的两个儿子,也就是武则天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后来都被武则天干掉了)去世后,由李渊作主、桂阳公主(杨氏的堂嫂)撮合,以近40岁的年龄(有说是43岁)嫁到武家,成为武士彟 的续弦。已过不惑之年的杨氏嫁到武家以后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武则天是其中的老二。
【古代封建制度下外命妇中国夫人一级的封号,唐代文武官一品及国公之母、妻均封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之母、妻则封为“郡夫人”。国夫人又加国名以区分,如魏国夫人、虢国夫人、荣国夫人等。宋代执政以上之妻封“夫人”。 】
韩国夫人(?—668年?)武顺,字(缺一字)则,太原寿阳人。武则天姐妹,追封郑国夫人。武顺嫁贺兰安石,育有一子贺兰敏之,一女贺兰氏。其墓碑立于乾封三年(668年),武顺大约死于那一年。其女贺兰氏则可能是死于乾封元年。
因武则天成为皇后,故而武顺可以比较自由地出入后宫。久之,与唐高宗李治有染。当时宫庭中也有传闻武则天次子李贤是韩国夫人所生。其女贺兰氏亦从高宗,母女二人共事一主。贺兰氏被封为魏国夫人。
关于韩国夫人之死,有说其因病去世,也有因说其与高宗的关系,而被武则天妒恨,从而下了杀手。
相关史料
《旧唐书 列传第三十六 高宗中宗诸子》
时正议大夫明崇俨以符劾之术为则天所任使,密称“英王状类太宗”。又宫人潜议云“贤是后姊韩国夫人所生”,贤亦自疑惧。则天又尝为贤撰《少阳政范》及《孝子传》以赐之,仍数作书以责让贤,贤逾不自安。
《集古录目 唐郑国夫人武氏碑》
唐司列少常伯李安期撰,前戎卫兵曹参军殷仲容八分书。
据裴漼《少林寺碑》,永淳中,唐高宗御札又飞白书一“飞”字。武后当以此时从驾。永淳二年(683年)立诗碑于少林寺,载《金石萃编》卷60。如果 是武则天永淳元年从驾幸少林寺,写下这首诗,那么她已经近60岁,母亲已经去世多年。还有说法,此诗写于咸亨三年(672年),母亲去世才不过两年,此前 她打算要为亡母在此处建一座塔,塔未建好,武则天念及母亲生前种种,不禁悲从中来。
杨氏在嫁给武士彟之前是否曾经嫁过人已不可考,有文献称她出嫁之前曾身居佛门,至少史料里没有提及武则天同母异父的哥哥姐姐。她嫁到武家,生下三个 女儿,57岁成了寡妇,受到前妻之子的冷遇。好在,有个让她扬眉吐气的女儿。她生前相继被封为代国、荣国、郑国夫人,享尽荣华富贵。不过,武则天初为太宗的才人,身份并不显赫,娘家也没有沾什么光。等到武则天掌权,杨老太太已经快80岁了。“威赫赫爵碌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永昌元年(689年),武则天为其称帝作准备,追尊其父为“周忠孝太皇”,其母杨氏为“忠孝太后”,并将杨氏墓改称为明义陵(一说顺义陵)。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称大周皇帝,自尊其父为“太祖孝明高皇帝”,改称其母为“太祖孝明高皇后”,改明义陵为顺陵。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37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