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养三种性格,秉三种德行

诗词雅言 2023-09-17 20:50:51

三种性格命最好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性格通过影响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进而对人的命运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性格好,命也不会差。随和我们都知道“上善若水”,水虽柔,但能包容万物。我们常说“百炼钢不如绕指柔”,《道德经》中说“夫唯不争,故无尤”,随和的人就像水,看上去柔软,却隐藏着无穷的力量。做人随和,说话做事给别人留余地。做人做事随和,不钻牛角尖,别人才会对你有好印象,有好印象自然有好人缘,人缘一好,路就宽了。简单老话说“傻人有傻福”,越简单的人命越好。简单的人想的事少,对待一件事、一个人更专心,不会搞弯弯绕绕。简单的人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只会遵从自己的内心。《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想得越多,越算计,反而会越为生活所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王熙凤事事算计最终葬送性命,简简单单的刘姥姥,反而结局最好。内敛中国有句老话“枪打出头鸟”,锋芒太露,容易招致祸患。“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锋芒太盛的人往往在言行上不注意,很容易伤害他人,而这种伤害也是一种树敌。杨修因一句话被杀,就是因为其锋芒太过。有文章说内敛,会让你成为一个从容、大气的人。做一个内敛之人,守住口,保持低调谦虚之心,不刻意炫耀。三种德行福最大德行关乎人品。一个人什么都可以丢,但人品不能丢。德行是一个人的风水宝地,德行好,福气自然好。大智若愚大智若愚不是愚笨,而是踏实。这种人从不投机取巧,他们遇事会下“笨功夫”。但就是这种笨功夫,给他们带来了福气。现代社会讲求“快”,在快节奏下人也变得浮躁。当所有人都只重结果不看过程时,那些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过程做好的人反而能够脱颖而出。《道德经》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大智若愚的人从不在乎苦与累,也不计较得与失。你默默开放,自然能有清风为你而来。沉得住气有时候成功与失败往往在一线之间。做人要沉得住气,不要意气用事,争一时小利。《道德经》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做人做事沉得住气,别害怕寂寞,别害怕失败,有时候你离成功只差一点点。遇事不慌张,人一慌张,就容易心浮气躁容易错误选择。情况越紧急越不能浮躁,要稳住慢慢来。遇到烦躁或不顺心的事,不要发脾气,沉下心,让事在脑子里过三圈,冲动之下容易酿成大祸。尊老爱幼尊老爱幼,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德。倘若一个人连尊老爱幼都做不到,人品自然也值得怀疑。《道德经》中说“六亲不和,有孝慈”。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起来的,每个人也都会有老的一天。你尊老爱幼,当你老时才能得到别人同等的对待。孝是最好的风水,一个人连孝心都没有,对父母孩子都不能付出真心,你又怎么能指望他对别人付出真心呢。没有了尊老爱幼之心,丢失了人最起码的品德与良知,又怎么能有福气呢?

如何养好性格呢

、没有任何借口

许多杰出的人都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他们绝不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就事先找好借口而成功的人,头脑中只有“想尽一切办法”来解决困难,绝不找半点借口让自己退缩。没有任何借口,是每个成功者走向成功的通行证。

2、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

自制,能让自我从他人的怒火中取得温暖;自制,会使内心中潮汐由狂涨趋于平静;自制,能让人产生充满理性的约束力;自制,还能让人生发出不怒自威的震慑力量。

3、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

4、要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

只要你相信事情还会有转机,只要你在乐观的心态下继续奋斗下去,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5、懂得放弃

放弃,是一种睿智,是一种豁达,它不盲目,不狭隘。放弃,对心境是一种宽松,对心灵是一种滋润,它驱散了乌云,它清扫了心房。有了它,人生才能有爽朗坦然的心境;有了它,生活才会阳光灿烂。所以,千万别忘了,在生活中还有一种智慧叫“放弃”!

6、一切都应与人分享

俗语说“赠花予人,手有余香!”学会付出是美好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处事智慧和快乐之道。有一句名言说“人活着应该让别人因为你活着而得到益处。”学会分享、给予和付出,你会感受到舍己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和满足。

7、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

人生是没有完美可言的,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生活中处处都有遗憾,这才是真实的人生。因为那种“完美”的追求而苦恼,可能会留给我们更多的遗憾。

8、再试一次才不留下遗憾

世界最难的事是坚持。能否坚持不懈,是界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9、没有绝对的公平

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别人不见得比你活得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和痛苦。你所拥有的也许恰恰是别人所缺少的,与其为别人的拥有而不公平,不如为自己的拥有而开怀。

10、简单带来和谐

曾有一首歌唱道“总是到了最后才明白,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才是真……”的确,生活需要简单,简单能够带来和谐。

11、抱怨只会让事情更糟

如果一个人从年轻时就懂得永不抱怨的价值,那实在是一个良好而明智的开端。倘若你们还没修炼到此种境界,就最好记住下面的话:如果说不出别人的好话,就宁可什么话也不说。

12、嫉妒也可以转化为动力

嫉贤妒能是一种邪恶。嫉妒导致劣者无耻地与优者争来争去,既害人又害己,但最终伤害着还是劣者自己。

13、每个人都是平凡的

我们没有权利假借后天的给予对别人颐指气使,也没有理由为后天的际遇而自愿自艾。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这不仅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

14、和他人双赢会赢得更多

用过筷子的人都知道,只有将两支独立的筷子放在一起才能夹起你想要吃的东西。如果你分开它们,用其中的任何一支来用餐,那么恐怕你就会饿肚子了。这两支筷子也蕴含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和他人双赢会赢得更多。

15、不做无谓的争论

无论对方的才智如何,都不要存在靠争论改变任何人的想法。从争论中获胜的惟一秘诀是避免争论。的确,言不可果腹,更不能充饥。明智的人不会和别人唇枪舌剑,只会尽量化解不必要的争论,因为少了面红耳赤的争论,会使双方互相尊重,从而增进友谊。

16、改掉忧虑的习惯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忧虑在所难免。但人们切不可沉溺于忧虑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应尽快调整心态和情绪,采取积极的行动来改变生活。

17、不要为小事抓狂

为一点小事而抓狂,是很多人都有的情绪,也正是因为这样,往往会因小而失大。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你才能成为胜利者。

18、宽恕他人就是宽恕自己

让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吧!让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19、今天才是最重要的

你我都站在过往与未来的交会口。过去永不再来,未来又尚不可知。因此,让我们知足地活在我们所能活的惟一时段内:从起床到入睡时。

20、付出不总有回报

我们还在这个世界上活着,这是我们的幸运,那些先我们而去的人再也见证不了这个世界的辉煌,只有我们能,因为我们还活着。世界给予了我们宠爱,我们就应当回报这份爱。而付出,正是证明你的爱的最好方式。

21、每个年龄都是最好的

每个人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经历过自己所有的年龄,你要明白每个人年龄都是最好的,但是只有你现在的年龄是最真实的。不要回避今天的现实与琐碎,走好脚下的路。

22、忍让并不代表懦弱

忍让不是惧怕,是它从豁达中培养出来的美德,凡能成大事者,忍让便是他们通向成功的第一步。忍,就是忍受屈辱;让,就是让出利益。这是人生经常面临的两大难题,这也是智者与庸者间的一条界限。

23、人生总有起落

生命中只有两个目标,其一,追求你所要的;其二,享受你所追求的。只有最聪明的人才可以达到第二个目标。因为生命的本质,总是无常。

24、换个角度看问题

“我们的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生活里有着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许许多多的快乐,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而要发现它,关键在自己。

25、复杂感情早放弃

当爱不再是一种依恋,而成为一种羁绊,复杂的感情会让曾经相爱的双方身心疲惫,长期的拉锯式的爱情也会让双方饱尝痛苦的折磨,无法正常工作、生活,更甚者还会造成精神和心理的疾病。所以,当你面对一份复杂的感情时,还是及早放弃,到那个时候,你便知道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26、全力以赴才有更多机会

“没有机会”,往往是弱者的推托之词,往往是挫败者或不图进取者的推托之词。要知道,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机会只会青睐那些生活中的强者。如果你自己不去主动寻找和创造机会,那么命运之神绝不会主动把胜利的花环戴在你的头上。

27、尽快走出自己的错误

一个人做错了一件事,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然后尽快走出错误的阴影,而不要去为自己做无谓的辩护。这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为人处事的学问。

28、成功的标准不止一个

一直以来,我们把成就简化为“赢”,但“成就”并不是那么简单,它是个相当复杂而微妙的课题。

29、财富越多,责任越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必然有多种文化思想的碰撞,我们需要从心态、理念、思维、判断、认识等等方面进行有效、实际的转换,需要我们全社会对财富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认识,树立起正确的财富观。

30、凡事留有余地

给他人留条退路,给缺憾留点空间,实际上都是给自己留有余地。

31、想到不如做到

青春追逐理想,信念是永远的支撑,坎坷孕育美好的向往,磨难造就人生。未来怎样要看你现在的行动;今天、现在、马上,开始行动。

32、没有免费的午餐

的确,成功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自己去争取,需要自己去寻求、去创造。

33、虚心永远有益

骄傲自负的人常常认为,世界上如果没有了他,人们就不知该怎么办。但实际上,这样的人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因为一骄傲,他们就会失去为人处事的准绳,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

34、不把荣誉当包袱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志远,平淡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温馨。名利是重石,它只会压得你喘不过气来,而不会给你幸福。

35、退一步会有更多选择

“进”与“退”都是处世行事的技巧,是“圆”。“方”则是恰到好处的中庸之道,把握中庸,便有了进与退的判断标准,是进是退都有章法。该进的时候不进会失去机遇,该退的时候不退会惹来麻烦,甚至是祸害。

36、成大事者必有野心

生活中一事无成的人缺少的是雄心勃勃的勇气,缺少的是排除万难的精神,缺少的是迈向成功的动力。因此,不管年轻人有多么超群的能力,又是多么的聪明、和善和谦逊,如果缺少迈向成功的动力,恐怕也难以有所成就。

37、用坚韧来对待逆境

生活对于任何一个人都并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有天赋的才能,并且要有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的毅力。

38、急于求成是常见的败因

积极的行动、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动力,但还得学会用思考来调节速度,以免“欲速则不达”。

39、猜疑是人生的大敌

猜疑心理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象。陷入猜疑误区的人是活得很累得。如果猜疑是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妨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也害己。摘掉猜疑的有色眼镜吧,这样生活会更加光明与灿烂。

40、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

生命的价值取决与我们自身,除了自己,没人能让我们贬值。人生最大的荣耀,不在于掌声、名利或权势。掌声会停,名利、权势也终究是过眼云烟。倒不如试着学习认识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在设定方向之后,不畏艰辛,努力不懈地追寻,一旦真的找到了最能感动自己灵魂的“那一个音符”,必得人生之乐!

41、不被回忆所控制

靠怀念过去来逃避现实,确是一种无益的习惯,其结果往往是使人逃避成熟的思考,而进入一种虚无缥缈的幻想境界。

42、时间能解决很多问题

时间不能说话,但时间能改变一切,它会给那些不能理解的东西改换名称,它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也是一切矛盾恩怨的化解者。

43、专注更容易成功

世界上没有任何可以坐享其成的事情,凡事若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脚踏实地去做。成就一生最根本的一条法则就是,把精力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想办法把事情做好,而不去理会那些与事情无关的东西。

44、事情总有阶段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一蹴而就,成功需要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即使你身怀绝技,也不可能让冰不经加热就变成滚开的水。事情的每一个阶段对于成功都有非凡的意义,我们不要期望一口吃出个胖子,不要只贪图最后一个烧饼。生命重于过程,事情总有阶段,只有好好把握才会成功。

45、自信点亮人生

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但我们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及自己的价值。这也许是一种传统教育下过度谦虚的表现。

46、不要小瞧勇气

斯科特同时说:“如果你幸运与生俱来就有勇气这种品性,那么很值得恭贺;如果你还没有养成这种性格,那么尽快培养吧,人的生命很需要它!”

47、做人要具有责任心

“伟大的代价,即是责任。”具有一颗崇高的责任心,一个人就拥有了生命的脊梁。因为,人们从来不会指望一个游手好闲、没有责任感的人能够成功。只有在真正懂得了责任的意义和内涵,并付诸行动时,才预示着开始走向新的历程。

48、放飞快乐的心灵

“我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我心中的明灯没有熄灭。道路虽然艰难,但我却不停地去求索我生命中细小的快乐。如果门太矮、我会弯下腰;如果我可以挪开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我就会去动手挪开,如果石头太重,我可以换条路走。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可以找到高兴的事儿。信仰使我能够以一种快乐的心态面对事物。”歌德夫人如是说。

49、拥有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实不平常。事事平常,事事也不平常,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下,都能拥有平常心,那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

50、圆满是一种境界

如果说,做事是一门学问的话,那么圆满做事则是一种高深的艺术了,许多人甚至用尽毕生之力也未必能勘破其中的真谛。君不见,多少人聪明反被聪明误,忙忙碌碌一生却一无所获;多少人才华横溢,却毕生坎坷,郁郁而不得志……可见,圆满做事的真谛不是什么人都能领悟的。

养好性格好好生活是什么意思

就是养好自己的性格,不要急躁,什么事都安安稳稳的好。

也就是说,要不断的培养自己的修养,增长自己的见识,做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内涵,有品质的人。能够严于律己,坐看云卷云舒,淡定的生活,不会因为外面的事物所迷惑,不会大喜大悲,不会遇事冲动。从外表到内在都是一个优秀的人,成熟的人。

如果人的性情出了很大的问题,人的生命状态就会随之出问题。一个人性情好了,他的生活就会很愉快,就会活出一种很快乐的状态。

所谓的“养性情”,不是让人不去生气这个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让人一开始就不去生气。这个如何做到?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在解决任何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方法,方法要很到位。

“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大家可能会说,谁都想恬澹,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没有几个人能恬澹的。所以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在解决人生困境的时候,无论如何都要寻找到。

怎么理解儒家修身养性法?

修身养性,指的是对性格的修炼。现代健康观已从以往的身体无病,扩展到精神、心理以及社会的适应能力等诸方面。换言之,良好的性格也是考查你的健康质量的一大指标。人们总是对佛道医武等养生之法津津乐道,而对儒家养生之法却很少道及,陌生的很。其实,儒家养生法最贴近生活,而且直指人心,与佛道医武有同有异,有其独特之处。今就儒家的修身养性方法作如下诠释。

德润身仁者寿

儒家养生首重修心养德,认为具备仁德之心的人一定会长寿。即所谓“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爱人”。就是说只有内心充满爱人之心的人才会达到“仁”的境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孟子也进一步证实道:“仁,人心也”(《孟子·万章章句下》)。看来儒家的“仁”即人之本性,是爱心,是人心。

只有真正具备了爱心和真心的人,才会具备“仁”的美德。那么,什么又是“德”呢?儒家把人比作一棵大树,德即树之根,做人之根本,而财富只是树的枝梢。“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大学·释“治国平天下章”》)。根深才会叶茂,树才会生长旺盛。品德高尚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赞许,世人的尊崇,才会获得真正的财富,健康长寿。所以儒家认为“仁”为德本,德为人之本,这才是为人处世的原则。“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释“治国平天下章”》)。

有钱的人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怎样装饰豪华的房屋,住得舒舒服服,但他们的内心却是空虚的,而往往又为钱财而忧虑。而道德高尚的人心胸宽广,性格开朗,做事光明正大从不做违心的事,自然心情愉悦,吃得下睡得着,所以身体自然就好。“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释“诚意章”》)。

水有载物包容之德,所以德行高尚的人往往以水为鉴,经常勉励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胸怀大志兼善天下。山岳岿然巍立气势雄伟,往往为具有大仁大德的人所钟爱,只有大山那样博大胸怀的人才能够审时夺势立于不败之地。聪明的人经常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大脑智慧,淡泊名利的君子都喜欢过恬静悠闲的生活,无欲无求从不做有违道德的事,也不让世俗烦忧的事来束缚自己。所以聪明的人总会心情愉快舒畅,没有烦恼。

凡是胸中充满爱心的人,能为社会和大众作出贡献的人,多做善事的人,一定会长寿。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第六》)。那么怎样才能达到“仁者爱人”之心而又能长寿呢?孟子说:一个人要努力保存自己的性善之心,修身养性加强道德修养,多干一些有益的事,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正确对待天命即自然发展规律,无论寿命长短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态才是修身立命的方法。“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地。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章句上》)。孟子又说:一个人的祸福不是无端而来的,是由于自己的作为而来的。善者自会多福,恶者多有祸事。所以一个人的祸福无不是自己招来的。“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章句上》)。

慎交友善养生

儒家不但重视自身修养,而且还提醒人们在交友和生活方面也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因为这些方面的负作用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精神面貌和身体健康。对于交友方面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要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知识渊博见闻广的人交朋友是有好处的。反之,与虚伪做作的人交朋友,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巧嘴利舌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僻,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

对于生活方面孔子也提出: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把能够经常得到调节生活的乐趣作为快乐。心胸开阔,不妒嫉别人的成功,把赞扬别人的长处作为快乐。把多交能辨是非、肯助人为乐的贤良朋友作为快乐。这是有益的。把喜欢骄纵放肆,不顾社会公德,任性妄为的行为视为快乐的;把喜欢纵情游荡,游手好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行为视为快乐的;把喜欢彻夜宴饮,姿情纵欲,花天酒地,丧失道德的行为视为快乐的。

这些都是既损害于社会又损害于己身的行为。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孔子不但赞扬了一些有益社会,有益健康的优良作风。也痛斥了一些自私自利、虚伪狡诈的人和影响社会正常秩序的不良行为。警示人们那些该作,那些不该作。只有懂得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章句下》)。

儒家不但重修心也重修身,修心为养性,修身为立命,有了健康的身体才会发挥聪明才智,所以修身养性二者不可缺一。因此,孔子认为人一生中有三件大事要时时警觉。年轻的时候血气尚未稳定,要警觉贪恋女色,要惜精保命爱护身体,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壮年的时候血气方刚,精力旺盛,要警觉争强好胜,不要为一些小事就吵吵闹闹,甚至拳脚相向,于己于人都不好。年老了血气衰退,应警觉贪得无厌,要常怀平常心,不计得失,经常保持心理平衡,心情畅快,精神愉悦,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第十六》)。为什么古代得道的人能够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注重养生,因而长寿,能够长久地享受人间快乐和美味。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能早树立节欲长生的观点,懂得爱护身体,爱惜精力,所以精力不会枯竭。

人和大自然都是息息相通的,虽然万物形态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和人类是相互感应沟通的,是相互倚持共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所以,古代修身养性的人和治理天下的人都效法天地。“古人得道者,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奚故?论早定也,论早定则知早啬,知早啬则精不竭……人之与天地也同,万物之形虽异,其情一体也。故古之治身与天下者,必法天地也”(《吕氏春秋·情欲》)。

孔夫子不但注重精神修养和形体修养,而且对起居饮食也非常重视。他喜欢做工精细的食品,对菜肴要求刀工严格,肉丝要切得细而匀称,一是要达到形、色、味俱佳。这样能增加食欲,使人看得满意吃得香。

对于放久而腐败变质的食物绝对不吃,对变了色有异味的食物不吃,对烹饪不得法达不到食用要求的不吃,对过了时降低了菜肴质量的不吃,对不按规格要求胡乱取用的肉不吃,对主菜和调味品不配套的不吃,在宴席上要少吃肉多吃主食,能饮酒但不可喝醉,从集市上随便买来的酒和熟肉不吃,虽然席上佐料还有但不贪吃以适度为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论语·乡党第十》)。

他还认为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与养生有关的地方,不但要对饮食提出高要求,而且对睡觉姿势和衣着梳妆也要符合保健要求。如睡觉时不要长时间仰面朝天躺着像死人一般,这样对内脏运化活动和呼吸都有障碍,会造成不良后果。正确的姿势应以侧卧为宜而且以右侧卧为佳。这样不会使心脏受压,呼吸也正常。再者在家中应全身心放松,给自己一个自由自在的空间,这样有利于健康。“寝不尸,居不容”(《论语·乡党第十》)。

人与天同心诚则灵

那么怎样才能进入养生的最佳要求和状态呢?首先需要有欢欣的情感即心情愉悦,心静意宁。而这种情感产生于平和的心情,而平和的心情又产生于道,这个道就是大自然。所以我们要接近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它虽然是看不见听不到的而又无法形容它的形态,可是它确实存在的。

如果能和这个“道”也就是大自然融为一体来修身养性的人,一定会免除灾祸,终享天年,保全天性。“欢欣生于平,平生于道。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能以一治其身者,免于灾,终其寿,全其天”(《吕氏春秋·大乐》)。要达到这个境界首先要有诚意,心诚才能心思端正,只有心思端正而后才能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除了端正内心和具备诚意外,还要认识明确,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经文章》)。所以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去认真思考研究并亲身体验,才会明白其中之奥秘,才能达到“终其天年,保全天性”的效果。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16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