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当前的汉字规范来看,明孝陵的“明”字的确存在书写不规范的问题,而有的人便将其问题所在归因于康熙的诋毁,事实上绝非这么简单。
来到朱元璋的陵墓你会发现,上面写着的“眀孝陵”三个字之中的第一个字有一些不对劲,从字形来看,这个字比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明朝的明字多了一横。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君王,其墓穴的名字绝不可能出现错别字,否则凿刻石碑的工匠将大祸临头。有人说,这是康熙帝为了诋毁、蔑视明朝所做出的行为,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点是,“眀孝陵”中的这个“眀”字,并不是错别字。它其实是古代书法体系中的明字,这是有据可查的事实。而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非常漫长,这个“错字”的出现并不稀奇,它在古代作为一种艺术字,多用于书法中。
事实上,在古代书法当中,对于某一个字进行增笔和减笔,是非常常见的现象,这一点类似于现代社会中,同时使用繁体字和简体字的现象。
“眀”字曾经出现在大书法家王献之的《洛神赋》中,“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眀诗。”,这句诗中的“眀”字,是书法家王献之对于文字的再创造。只不过,它并没有出现在现代简体版的《洛神赋》中。
其实,在朱元璋的墓穴当中,这个明字多一横的操作共有两处,除去外边石碑上的三个大字“眀孝陵”之外,写在山体上的几个大字中也出现了这个“错别字”。这几个字就是“此山眀太祖之墓”。这几个字据说是诞生于民国初年,是为了告诉游客此处陵墓的主人,才镌刻而成。
从以上种种现象可知,“眀孝陵”中的这个“眀”字并不是书写错误,它只是当时书法体系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它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错别字,并无半点关联。
那么在排除掉书写错误之后,另一个问题随之而来,这个“眀”字的出现,难道真是康熙所为吗?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为什么这个看似错别字的文字,会和康熙产生联系呢?主要原因是关系到清朝的文字狱。
清朝时期,由于文字狱的影响,很多文人对于文字的运用非常谨慎,他们生怕一不小心,就因此惨遭牢狱之灾。同时,在清朝时期,最忌讳的就是反清复明。所以,文人对于明朝的“明”字的运用,更要慎之又慎。但明朝的明字,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如若弃之不用,那么大多数文人的文章都难以成就。
因此,当时为了避讳明朝的明字,清朝很多文人都选择用“眀”字来代替,两者的写法虽存在差别,但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因此可以互相替换,而不会产生歧义和误解。同时,这些文人也可以由此免除祸患。
除此之外,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清朝作为推翻明朝统治的新王朝,其统治者必然会通过贬低前朝,来达到提升自己地位的目的。所以,有人猜测在明字中的日字上加上一横,其实是康熙故意为之。
在时人眼中,康熙题“错字”是为了嘲笑大明朝日月无光,明朝被清朝取代是天命所归。不过,这种说法纯属是个误会,因为没有任何史料能够证明这几个字是康熙所题。
且在康熙在位期间,他曾经多次劳师动众地去祭拜明孝陵,为的就是昭告天下,大清朝是明朝的传承者,是天下正统。
说的再清楚一点,康熙之所以多次去祭拜前朝的陵墓,其实就是为了给清朝正名。他这样做,既可以为清朝赚取一个好名声,又能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也有记载表明,在祭拜明孝陵的过程之中,康熙通过夸赞朱元璋的成就达到了扩张自己名声的目的。与其说是康熙在表彰朱元璋“治隆唐宋”,不如说他是在自夸。既然康熙的种种行为,都表明了他对于朱元璋的推崇。那么深谙汉文化的他,不可能用这种低级的文字游戏去贬低明朝。
如果把明字多加一横真的是康熙所为,那他就是在用这一操作,打脸自己祭拜明孝陵的行为。这样弄巧成拙的事情,绝对不是一个盛世名君的作为。
据《康熙字典》记载:眉兵切,音鸣。视了也。按《正字通》云:《庄子·外物篇》目彻爲明。不借用眀,从日月,会明意。目明意,目明与明暗之明义同。田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广韵》礼部韵略俱不收眀字。《正韵》沿《玉篇》《集韵》之误,分明、眀爲二,非。
作为一个推崇汉文化的皇帝,康熙不可能不明白,这两个笔画并不相同的名字,所代表的含义其实一模一样。既然意义相同,那么康熙又何必去惹这样一个麻烦呢?
这个字如果一旦确认是康熙所题,那么因朝代更迭而产生的矛盾,则会变得异常尖锐,这就相当于在亲手摧毁自己先辈建立的江山。由此可见,康熙没有动机去做这件事情,再加上没有证据表明康熙与此事有关,所以康熙提笔的事情,看似靠谱,实则不然,这件事纯属后人肆意猜测而成。
从字典上的解释可以看出,这两个字都代表光明,但两个字所代表的光源并不相同,一个代表太阳发出的光,一个代表月亮散发的光芒。
而朱元璋的陵墓之所以用多加一横的“眀”字,和古代人对于陵墓的认知有一定的联系。在古人的观念当中,帝王的陵墓属于阴间的事物,而月亮也属阴,所以从这方面来解释的话,就可以轻易的理解,为什么朱元璋的陵墓要用这个字了。
最后,清朝作为明朝的后继者,其统治者必然对明朝存在一定的敌意。但是,要说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三个字的书写,是康熙有意为之的侮辱,却无任何道理可言。对于现任帝王来说,保住江山远比憎恨前朝皇帝更加刻不容缓,逞一时意气并不是明君所为,毕竟对康熙来说,现状就是对其最好的反击。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断定,明朝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字,既不是猜测中的书写错误也不是康熙的有意侮辱。只是书法大家的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甚至得到了朱棣的认同。
或许有朋友去过明孝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墓碑上刻着的七个字—此山明太祖之墓,而这七个字之中居然有一个错别字,“明”字左边应该是个“日”字,这里却写成了“目”字。
这个“明”字,连一年级小朋友都不会写错的,为何明朝书法家会写错呢?他的语文难道是数学老师教的吗?还是有人故意为之的呢?
有人说,是康熙皇帝故意令人涂改的,理由是康熙一朝反清复明势力抬头,以“朱三太子”为旗号的反清势力,就向土拨鼠一样,刚刚打倒了一拨,又来了另一拨,搞的康熙焦头烂额,叫苦不迭。
这时候,有风水大师向康熙建议,可以在明朝缔造者朱元璋的皇陵上动动手脚,可以将“明”字的偏旁“日”字填上一笔,改成“目”字,这样“日”的光辉就被盖住了,反清复明的势力就彻底压制住了!
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康熙不是如此卑鄙之人,他对朱元璋其实有那么一点敬重和钦佩的,康熙曾经六次参拜明孝陵,还挥毫泼墨写了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治隆唐宋”,给朱元璋以至高无上的评价。
此举虽然有政治作秀之嫌,有拉拢南方士子,缓和民族对立关系之目的,但既然是“缓和关系”,没来由地把“明”字填了一笔就无从说起了,因为改此字会适得其反,会进一步激化矛盾。
如此说来,康熙故意更改是无稽之谈了,那么这个错别字该如何解释呢?
很好解释,因为古代“明”字有许多种写法,有左边是“日”的,也有左边是“目”的。
依我看,“明”字左边是“目”字似乎更加合理,目就是眼睛,眼睛可以看到月亮,不就“明”了吗?
如果左边是“日”的话,“日”与“月”并存,这明显不合理的呀,我们知道白天有太阳,晚上才有月亮,这兄弟俩是分开出现的,不存在并存的现象。
现在,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面竖立着一块儿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明字被改写了,在朱元璋坟墓的正南方向的墙壁上面,上面也写着此为明太祖之墓,而上面的明字也被改写了。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在康熙时期,朱元璋坟墓前的明字就已经被康熙皇帝专门改写了,那么为什么康熙皇帝要专门儿把朱元璋的坟墓前面的明字写错呢?并且300年也没有人敢去纠正他呢?
有些人认为,康熙皇帝之所以把这个字写错,就是因为清朝实行了文字狱的原因。为了避开前面朝代的国号,所以康熙皇帝特意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墓明字的日里面加上了一个横,但是,这种说法是需要重新商讨的。
因为大家都知道,明这个字在清朝,并没有被禁止使用,在雍正皇帝的时候,雍正皇帝就把自己的圣旨放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下面,假如说是为了忌讳的话,那么,雍正皇帝为什么还要在大家面前把这个字悬挂在朝堂的上面呢,所以说,文字狱的这个解释不太合理。
在古代,康熙皇帝改了那个字,跟原来的明字意思都相同,在古代的丧葬学说中,明字代表了火,属于阳气,如果使用这个字的话,就会破坏朱元璋坟墓原来的五行平衡。而康熙皇帝使用了改正过后的明字,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这样一来,古代的阴阳平衡就不会被明字给破坏掉了。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51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每天一本小人书|今日推荐《戊戌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