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人物很多都是存在着争议的,尤其是李鸿章,争议更大,一些人说他是卖国贼,将国家的领土的银子全送给了列强。而另一部分人则是对他表示理解,因为他的儿子所作所为完全是在为慈禧背黑锅,因为这一切并不是他造成的,相反他在当时还进行了洋务运动,希望能够提升国家实力,无奈清朝已经是腐朽到骨子里,已经是无药可救,所以当时只能找一个替罪羊去签字,这注定是要背负千古骂名的。
其实,当时的他在朝廷里的处境蛮难受的,在经历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之后,可以说他度过了特别煎熬的一段时间。而到了一八九八年,已经七十五岁的他,还被朝廷下令让他去查看黄河的问题,当处理完之后,他就被朝廷晾起来置之不理了。直到南方连续发生革命人士的反清活动,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前去镇压,这才把他想起来,于是又派他去广东处理反派革命人士。不过在广东,他大力打击黑恶势力,使那里肃然一清,当然这是建立在他的铁血镇压下,使得当地人提到他为之变色,能够止婴儿啼哭。不过对待革命人士,他却是放过一马的处理方式,尽管朝廷一直在追着他严加查办,他还是找借口推脱掉。因此后来革命人士还专门写信感谢他的宽容。
结果就在这时候,更大的祸患发生了,慈禧竟然脑子发热直接想十一个国家宣战,对于积弱的满清,对于一个列强都困难,更何况是十一个,结果当列强真的来了,她就慌了。连忙给李鸿章等人发电报,让他们回京城商量对策。对此,李鸿章也是深感无奈,诺大的国家在一个女人手里把持这么多年,在处于衰落时期,竟然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自己再有能力也无力回天,即便是带军队回去,面对西洋的先进武器,也是徒增伤亡罢了。因此,他并没有动,而是向慈禧提出先安定内乱,再想办法解决外患,但是慈禧果断拒绝。
此时,他已经预感到,面对列强的入侵,慈禧一定是先行跑路,不会管这个国家的,至于百姓的生死,她更是看也不看。结果他果然猜中了,慈禧直接开始了逃亡之路。在这时,清朝已经是处于濒临灭亡的时刻,身为国家的重要人物,他只能呢做好自己的打算,北面的领土如果列强要强势占据,已经是无力反抗,因此他直接选择了保住南方的计划,这样一来即便是北面丢了但是还有南面,不至于国家彻底灭亡。
结果很快他被委以重任,不得以北上,和列强洽谈,结果又是割地赔款的耻辱条约。几年前的甲午战争失败,签订条约,他是负责人,如今他再一次被推到这个位置,而且这次可以说和他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这个国家还是选择让他来背黑锅。他很想直接拒绝,然而却有寒无办法,所以最后他还是选择了签字。但是他签的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朝廷赐他的爵位的头一个字,也就是“肃”字。用此来表明这是朝廷在卖国,不是他。然而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忍受这种屈辱与心中的忧愤,之后仅仅一个多月时间,他就一命呜呼。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3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修道百问(2):修炼为何从静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