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出师有名",秦始皇灭六国的借口表示:秦国是被迫的
在我国古代,在打仗的时候,往往都会讲究一个"出师有名",也就是要打别人之前,要找一个像样的理由,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道义,表示自己是站在正义的一方的,这样能够在舆论上面也战胜对上,为自己赢得战争取得一定的优势,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讲究战争礼仪的时代,打仗必须得找理由,那么秦始皇灭六国,他都找了些什么样的借口了?反正都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我们秦国灭掉你们,那都是被迫的,我们是无辜的!
秦始皇灭掉的第一个国家是六国当中最弱的韩国,这个韩国一开始听说秦国可能要打自己了,于是韩王是二话没说,先将自己土地交了出来,并且表示坚决服从秦国的领导,面对韩国这样诚恳的态度,一时间秦始皇真没有什么好的借口灭掉它。
但是韩王说归说,怕还是非常的怕的,于是只能找到魏国和赵国抱团取火,希望能够阻挡秦国,也正是因为如此,让秦始皇找到了借口,说你韩王不是说要接受秦国的领导吗?怎么又莫名其妙的背叛了约定了,于是韩国就没了。
秦始皇灭掉的第二个国家是赵国,长平之战后,赵国不得不和秦国签订了和平协议,表示你秦国做大哥,只要你不打我,一切都好说,但还是那个问题,赵魏韩三国取暖,赵国想着联合三国军队,坑秦国一把,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赵王被俘虏,赵国也被灭掉。
秦始皇灭掉的第三个国家是魏国,秦始皇灭掉魏国的借口是真的奇葩,秦始皇说,我猜魏国可能要偷袭秦国,我们得先下手为强,于是就把魏国给灭掉了。
随后秦始皇灭掉的就是楚国了,要说战国后期谁最刚,那绝对是楚国,在面对生死存亡之际的时候,楚国的贵族们也不内斗了,一致对敌,所以楚国并没有坐以待毙,反而是主动出击攻打了秦国的南郡,所以秦国倒也算得上是正当防卫,楚国可谓是众志成城,所以在李信率军前来的时候,被项燕打败,直到王翦前来,楚国的国力已经是无能无力了。
接下来就是燕国了,说实话,秦始皇灭掉燕国的理由是最正当的,毕竟燕国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始皇,于是秦始皇便以荆轲刺杀事件为理由,出兵灭了燕国。
最后就剩下齐国了,说实话齐国是真的苟得住,对于秦国,那是坚决服从秦国的领导,而且不像韩国一样朝三暮四,也没有像楚国那么主动出击,更没有像燕国一样搞刺杀事件,秦始皇为了找灭齐的借口,是真的头疼。
于是便想着从齐国内部想办法,买通了齐国丞相,劝说齐王建和秦国断交,齐王果然听了,秦始皇在听到齐国断交的消息之后,便说,我猜齐国是准备攻打我们了,我们要先下手为强,于是齐国也没有了!
秦国灭六国是必然的,在当代学者孙皓晖《大秦帝国》中,他用了六个关键词语,并不是六个关键字,“术治亡韩“”乱政亡赵““迂政亡燕”“失才亡魏”“分治亡楚”“偏安亡齐”说出了六国当时存在的问题,再加上秦国经过变法,实力崛起,导致了六国的灭亡。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战国七雄”,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而秦朝灭六国是必然的,为什么这样说?
根据现在学者孙皓晖的《大秦帝国》一书中,六国的灭亡都是有原因的,他分别用了六个词语来说明六个灭亡的原因,“术治亡韩“韩国灭亡的原因是利用“术”来治理国家,而“术”只是一种管理国家的方式;”乱政亡赵“而赵国的灭亡就在于赵国没有像秦国一样彻底的“商鞅变法”,始终处于内乱中;“迂政亡燕”燕国也是始终不能与时俱进,采用符合时宜的政法。
“失才亡魏”魏国的灭亡与魏国许多才子的流失有很大的关系;“分治亡楚”楚国的灭亡与它的制度有关,楚国地大物博,但是楚国的采用的是类似于自治的制度;“偏安亡齐”而齐国是长期没有危机感,百姓、士兵们已经没有了斗志,这很容易灭亡。
也就是说六国的灭亡是必然的,与六国的弊端有一定的关系,当然主力还是秦国,著名的“商鞅变法”彻底改变了秦国的制度,秦国在经历变法后实力大增;秦国借助自己的地形,能屈能伸,再加上实力的雄厚,灭掉六国是必然的结果。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至此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国后来居上逐一灭掉了其他六国,完成了“秦王扫六合”的统一大业,形成“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统一国家。
秦始皇的攻灭六国历程: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韩国降将内史腾率秦军灭韩国,俘韩王安,韩亡。所得韩地置颍川郡。秦王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国大将军王翦攻入赵国国都邯郸,赵王迁被迫降秦,赵破,置邯郸郡、钜鹿郡、太原郡。赵公子嘉率宗族百人逃亡到代城。
秦王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秦舞阳刺杀秦王未遂,秦王立即派王翦领兵攻燕。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喜退守辽东,杀太子丹以求和。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军王翦之子王贲率领10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3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同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
秦王政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大军渡过淮水,围攻楚国都城寿春。秦王政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楚人复立昌平君为王。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置会稽郡,楚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赵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秦始皇于代地设置雁门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不战而降,齐亡。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201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