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夔凤纹瓦当,战国•秦

神人观天下 2023-09-17 08:35:17

在我国古代装饰纹样中,凤纹图案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千百年来,人们用凤纹图案装饰美化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趣。在凤翔秦都雍城遗址中,就出土了大量的夔凤纹瓦当,其多数面径为15厘米左右,多为高冠、翘尾,呈疾走状,看起来威风凛凛。

夔凤纹瓦当,战国•秦。圆形,直径15cm。当面一夔凤,昂首站立,翅膀伸展,尾部分叉高翘,躯体成弧形,与瓦当圆形相吻合,舒展优美,翩然而立。凤翔出土的秦动物纹瓦当,当面无隔界,构图也不拘方圆,随形而定,和谐自然。图案取材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勃然生机,也是秦人早期游猎生活、好战尚武的一种侧面写照。

夔凤即是凤鸟,是古人以传说中的凤凰为幻构的神鸟,《尔雅·释鸟》中写道:“凤,其雌皇。”两晋时期着名文学家郭璞注曰:“凤,瑞应鸟,鸡头、蛇颈、燕颌、鱼背,五彩色,其高六尺许。”凤其实是由自然界中多种动物融合而成的艺术形象,它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

早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们就把鸟纹图案描绘在各种彩陶上,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水平;到了商周时期,凤纹取代了鸟纹,出现在青铜器上面,形态威仪。夔凤纹作为主题装饰约出现于商周之际,盛行于周初。有学者曾提出一种观点,《国语·周语上》中曾记载:“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周人以善于经营农业而着称,他们把鸑鷟视作“保护神”,而周初,夔凤纹的大量使用,与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夔凤纹盛行于战国时期。秦定都雍城后,狩猎仍是秦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所以这一时期的瓦当一开始还是深受周的影响使用素面半瓦;在之后,慢慢转为以动物纹样为主,生动反映了当时秦人的狩猎生活,也有祈福平安的寓意。

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战乱局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格局。这一时期,夔凤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细细观赏雍城遗址出土的夔凤纹瓦当,其夔凤的形象多为展翅飞舞、昂首阔步状,显示出雄浑大气的王者风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94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