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无疑是历史中一位极具个人魅力的君主。从起兵抗秦那一刻开始,直到他登基称帝,刘邦一生几乎没有停下过征战的脚步。
刘邦一生曾两次被箭矢射中,第一次是在早年争夺天下时,他被项羽一箭正中当胸。为了稳定军心,当时的刘邦便谎称项羽只是射中了自己的脚后跟。这次受伤并不重,再加上当时的刘邦还很年轻,所以他很快就康复了。
刘邦第二次被箭矢所伤,是在他登基的第十一年(公元前195年)。当时的淮南王英布,选择起兵反叛刘邦。英布曾是项羽麾下的将领,战场经验非常丰富,所以刘邦只好亲自率军前去平叛。刘邦好不容易才将叛乱平定,但在平叛的过程中,自己却也被流矢所伤。
这一次刘邦伤口感染情况十分严重,再加当时的他已经上了年纪,所以在返回王都的路上刘邦发起了高烧。吕雉作为刘邦的结发妻子,自然不能看着丈夫生病不管,于是吕雉便特意为刘邦找来了一位名医。
见到名医后,刘邦当即就询问,你能医好朕吗?名医回答道:陛下的病是可以治疗的。这本来应该是好事,谁曾想,听完名医的话后,刘邦竟然大声责骂对方。责骂完名医后,刘邦又对名医说道:草莽出身的我,以手中三尺利剑夺取天下,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骂完名医后的刘邦,坚决不让对方诊治,他只是命人取了五十两黄金,赏赐给名医,随后名医便被打发走了。名医为刘邦诊治的时间过去了仅两个月,刘邦便病重去世。
人们都会有一个疑问,吕雉请来名医为刘邦治病,刘邦本人也主动询问了名医自己的病是否可以治疗。这就说明当时的刘邦,是有强烈求生欲的。
可是当名医说可以治疗时,为何刘邦却一反常态,不肯让名医给自己治病,反而是对名医破口大骂呢?更让人疑惑不解的是,刘邦骂完名医却又赏赐给对方五十两黄金,刘邦为何要这样做呢?
对此明代史学家田艺蘅在其所着的《留青日札》中是这样评说的。
刘邦作为大汉天子,本应该赏罚分明。名医本没有过错,却无端被刘邦责骂。名医没有功劳,却又被刘邦重赏了五十两黄金,这时的刘邦明显是赏罚失当。
按理说善于笼络人心的刘邦应该十分英明,本不应该犯下这种低级的错误。而且通过对答可以看出,当时的刘邦是头脑清醒的。这种一反常态,令人费解的情况却又偏偏出现了。所以田艺蘅便推断,是司马迁记错了刘邦瞧病的过程。
对于明朝史学家田艺蘅的推论,编者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写史特别严谨的司马迁,真的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吗?作为西汉史官的他,在记录这段历史时,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翻阅史料编者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刘邦受箭伤病重,是发生在公元前195年以后。而戚夫人被吕雉害死却是在公元前194年。
刘邦病重前还发生了一件事,当时的戚夫人正在对刘邦大吹枕边风,她希望刘邦能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刘邦也觉得戚夫人所生之子很像自己,随之他便动了重立太子的念头。
此时的吕雉年纪已经很大了,常常留守关中的她很少能见刘邦一面。随之吕雉与刘邦的夫妻关系也就越来越疏远。由于戚夫人之子被刘邦长期留在了王都,所以朝中大臣们都觉得刘邦将重立太子。
对此朝中臣子们开始竭力反对,而吕雉又采用了张良的计谋,这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因此可以说当时的吕雉和刘邦暗地里已经失和,这时的刘邦又怎能相信吕雉,给自己找来的名医呢?
昔年刘邦起兵时,刘邦将家中一众老小托付给了自己的兄长刘喜和审食其来照顾。刘太公和吕雉被项羽俘虏后,审食其更是日夜照顾过狱中的吕雉。
野史中更是曾记载,审食其和吕雉之间关系非同一般。而吕后掌权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封审食其为辟阳侯。上述这些都说明,刘邦病重之时,他和吕雉的关系早已不和多年。甚至可以说刘邦在防备着吕雉。
平时夫妻关系不和睦,忽然一下子对自己好了,随后妻子更是找来名医为自己看病,此时刘邦怎么想?吕雉是不是要害了自己让刘盈顺利登基呀?随之就出现了刘邦询问名医,自己的病能不能治好,却又不让名医为自己治病的一幕。
因为名医正是吕雉找来的人。司马迁并没有写错,他只是用暗示的手法写出了吕雉和刘邦之间的相互猜忌。
以编者的角度来看,当时刘邦说的话便是:草莽出身的我,能够夺取天下乃是天命所归,天命所归的我又岂是你们能擅自加害的?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94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真正聪明的人:既有锋芒,又懂隐忍
下一篇: 属蛇的婚配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