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山神、土地、城隍都是怎么来的

道教五术 2023-09-16 21:25:01

信仰神灵是全球绝大多数宗教共有的特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教及民间信仰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灵崇拜的宗教。道教内部拥有三清五帝等至高无上的神仙,还有山神、土地、龙王等基层神祇,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维持天地万物运转的管理体制。道教神仙体系与人间管理体系极度吻合。例如,在人间有皇帝,则天界就有玉皇大帝,地府有十殿阎罗;城市有郡守,地府则有城隍;家庭有族长、家长,而天界则委派了家神(灶君)到每个家庭。

天界的官吏体系比人间更为完善细致。例如,河流里有水神(龙王)负责管理江河湖海的生灵和财富;每座山都有山神管理飞禽走兽和矿藏林木;每一方土地都有土地神保护物产和居民;每座城池都有城隍,手下有判官掌管生死簿,管辖区域人类的生死祸福,记载其善恶言行。考虑周到、全面细致、无微不至。

虽然山神、土地都是最基层、官阶最低的神灵,但在传统信仰者心目中,他们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和庇佑者,需要恭敬祭拜且不能马虎。他们的形象设计也比较和善亲民,因而得到更多信众的信赖和亲近。至今还有许多地方有供奉山神土地的传统,建造小庙或挖神窟安置神位,四季上香祈求平安顺遂。

中国国土辽阔,山川河流、城池众多,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缝管理和全方位覆盖,需要众多基层神灵来担任山神、土地,这个数量是非常庞大的。那么,这些众多的基层神祇是从哪里来的呢?

其中有两种方式:一是人们自主选择的神祇。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有“聪明正直之为神”的选神准则。被选为神祇的人,通常是那些忠臣、烈士,他们生前在行为或者品德上对百姓作出了巨大贡献和付出。人们敬仰他们的品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以另一种状态继续获得庇佑。例如,义烈而死的史可法被扬州人奉为扬州城隍。文天祥是杭州的城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是苏州城隍。

当然,并非一定要在生前成为官员或名人才能成为神祇,一些凡人也有可能入选地方神祇。有的人生前为人极为孝顺,是人人称颂的孝子,就有可能被人奉为城隍,因为中国人始终相信“忠臣出自孝子门”,为人孝顺的人,一定能够恪尽职守,造福民众;有的人生前为人公道正派、办事可靠,就有可能被人尊奉为山神或者土地。这种选神的方式,其实也是传统社会人们道德选择的一种表现,弘扬什么、贬斥什么,在敬拜什么样的神仙里就完全显露出来了。

明清以来大部份城隍爷是由大真人府(即现在嗣汉天师府)的张天师代天进行封神。天师加封城隍的记载,可在清朝的不少地方志中找到,其中不时提到“天师府敕谕”。少数的几份尚存的文献中,还出现了天师以玉皇大帝的名义颁发的册封谕旨,城隍庙会保存这样的敕谕,而且可能会刻成石碑。

明洪武初封县城隍伯爵,后止。称城隍之神。羽士管时庵言,镇中城隍庙旧为搜盐所。明季所官移于仪征里。人以遗址建庙,祀城隍。乾隆五十五年张真人府奉勅封灵通伯。勅文有云。天命无私,惟至诚而可格细言,亦纳遂民欲之所从。凡在福世之条,不惜分茅之宠,受兹殊贶,永辅升平。末署袭封五十八代正乙嗣教大真人张起隆。(见1790年扬州附近一镇上城隍庙所收敕谕)


第二种方式是封神,这是一种官方行为。历代帝王都有过多次封神的记载,例如对孔子的追封,对关羽的追封等。这种方式为后世人选择道德高尚、人品过硬的人成为神祇留下了空间。明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下诏加封天下城隍,规定了城隍的等级,分为都、府、州、县四级。朱元璋曾言:“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这说明城隍信仰有助于辅助人间秩序的稳定,是社会道德约束的有力补充。依明朝官方“城隍阶级封号”,有京师城隍、都城隍、府城隍、州城隍、县城隍,分别管理首都、全省、省会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等不同层级的人间城市投影的阴界管理权限。

城隍庙和土地庙,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城隍庙里供奉的神是城隍,而城隍的本意是城池。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相当于人间的地方官,城隍的职责是保境安民,奖善惩恶,管理人死后的亡魂。

土地公则只能管理一小块土地,相当于村长、里长。所以土地庙是中国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土地公算是最小一级的神了。

城隍庙是用来祭祀城隍神的庙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

宋代以后,城隍信仰已是民间非常普遍的信仰了,随着城隍信仰在我国民间的发展,各地人民信奉的城隍神愈加人格化、本土化、多样化,大多以当地人民普遍认同的、已去世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古都西安以及全国众多城市均仍祭祀汉高祖大将军纪信,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土地庙又称福德庙、伯公庙,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多为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土地庙。土地神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因而人们祭祀土地。

城隍庙是干嘛的?里面供奉的是什么神仙?

城隍庙就是祭祀城隍神的庙,里面供奉的当然就是城隍神啦。城隍神也叫城隍爷,是守护一方的守护神。这个城隍爷并不是天上下来的神仙,而是由当地历史上的英雄们来做的。

城隍庙并不是某一地方特有的庙宇,这个庙在很多地方都有。上面说了,城隍并不归天庭管,他是地府派往人间的官员。所以城隍庙更像是一种政府办事处,是地府和人间互通的一种组织。城隍庙就和人间的县衙差不多,各地都有自己的城隍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城隍爷。

城隍爷到底是干什么的呢,城隍爷管的是当地人民的生老病死。城隍爷是阴间的神仙,祈求平安、祈求健康、求子、求财求官等都可以和城隍爷说。虽然求子、求平安等都有专门的神仙,但是向城隍爷许愿也是可以的。城隍庙就仿佛一个现管,虽然这些不是他的主要管理范围,但是他也是管得了的。

城隍爷的直属下属是土地公,城隍爷和遍布全区的土地公保卫着当地的百姓。土地公平时的工作就是记录人间的善恶美丑和人们的愿望夙愿,然后整理好之后传给城隍爷。然后城隍爷处理过之后在上交给上级,最终汇聚到阎王手中。而黑白无常与牛头马面判断人善恶的依据也来自于这些资料。

简单来说,城隍爷就相当于一个县长,而土地爷就相当于各地的村长。很多人可能觉得城隍爷和土地公的权力太小,不够神气。其实这是你的错觉了,城隍庙的设置规格是有要求的,最少也要县级以上才能设置。就连土地爷也有一句名言?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 。

城隍爷是哪路神仙?和阎王有什么关系

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阎王是管理阴间的神,掌管着十八层地狱,是冥界的总裁,是城隍爷的上级。

《左转》提到春秋时期祭祀“用马于四墉”而《礼记》则记载,周天子祭祀的“八神”中的水庸神,他们被认为是城隍的前身。水是护城河,庸是城墙所,以城隍的本意就是城墙加护城河,城隍爷的职责就是保护城市。

到了隋唐时,城隍爷开始掌管生死簿,原因是像阎王爷这样的中央大员,实在无暇登记、管理千百个村镇中亿万黎明的生死。

扩展资料:

许多城隍庙里同时会共分好几位城隍神,江苏苏州城隍庙内,同时立碑供奉了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范仲淹、文天祥等十位城隍神。到了宋代,部分地区的城隍祭祀被列入国家祀典,成为官方祭祀,由郡县长官带头祭拜。

明代初期,朱元璋下诏给天下城隍分了分三六九等,奠定了之后城隍世界的格局。比如第一等是京城应天府的城隍,他等级最高,相当于城隍世界的首都,城隍神是众多城隍的最大王,名号“承天鉴国司民升福明灵王”;第二等都是朱元璋起兵得天下过程中,重要城市的城隍,被封为王;第三等是“秩正二品”的各府城隍“威灵公”;第四等是“秩三品”的各州城隍“灵佑侯”;第五等是“秩四品”的各县城隍“显佑伯”。县级以下,不设城隍,由土地公来管理,相当于乡长,村长。

城隍不仅资格老,同时职务也非常庞杂,跨界阴阳,权倾一方,被古人看作鬼界的父母官,专理不平事。明清以来,每年逢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和各地城隍鬼神生日,城皇庙都会举行城隍出行和庙会活动。到了近代,城隍的地位已今非昔比,城隍爷的身份也越来越模糊了,但在很多地方,这里仍是一个寄托心愿的地方,一个快活热闹的公共场所。

——城隍爷

——阎王爷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83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