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原创恐龙生存上亿年仍然是低等生物,为何人类百万年就进化出文明

科学星 2023-09-16 18:17:47

6500万年前,一颗陨石落在地球上,将长达1.6亿年的恐龙时代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后,地球更新换代,哺乳类动物开始崛起,灵长类动物也开始出现。大约500万年-600万年,达尔文进化论中人类的祖先——南方古猿从树上来到了地面,此后数百万年的时间里,它们快速进化,最终在200万年前,猿人出现,又过了170万年左右,早期的智人出现了,现代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祖先也由此诞生。

从25万年之前到现在,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阶段:5万年前,晚期智人出现;1万多年之前,古人类出现;7000年之前,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文明出现;254年前,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正式进入工业时代,科学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看到这里,我们不仅疑惑,为何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1亿多年,却仍然是低等生物,人类却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质的飞跃,成为地球上唯一的高等生物呢?曾有观点认为,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一直发展到今天,很可能已经产生文明了,因为恐龙晚期的——伤齿龙,智商已经非常高,而且已经产生社群意识。不过,科学家们却普遍认为,即使给恐龙足够多的时间,恐龙也无法产生文明,因为在宇宙中,很可能文明是非常稀缺的。

简单来说,人类足够的幸运,又很可能独一无二。在宇宙大爆炸发生之后,宇宙快速的膨胀,一直到今天 ,宇宙的可观测半径是465亿光年,行星数量多到数不清,理论上来说,生命在宇宙中应该是非常普遍的,不过文明却并不一定了。这一点大家可以参照地球的生物进化史,很多生物在地球上生存演化的时间,要比恐龙还要长,可一直到灭绝,仍然是低等生物,因此,在宇宙中,或许文明才是最大的变数。

为何这么说呢?人类真正的文明开端算上苏美尔文明,也才不过7000多年,可是人类诞生了多久呢?至少500万年以上,即使从200多万年之前的猿人开始算起,人类也不过是比其它的动物更灵活一点,人类的祖先狩猎、采集才是最基本的常态,如果不是1万多年前地球经历过一场“小冰河时期”,迫使人类的祖先不得不为了生存,开始尝试着种植,或许一直到今天,我们的生活仍然十分的原始。

所以说,1万多年前的“小冰河时期”,就是人类的变数,人类能够拥有今天的生活,简直比中彩票还要来之不易,就拿苏美尔文明来说,考古学家发现,最早的苏美尔文明,也只是一个小村落,他们的繁荣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步步通过努力,再加上幸运的因素,才最终形成了人类最早期的文明。

在让我们将目光投放到大自然之中,任何物种想要生存下去,就需要不断地进化,否则就会被淘汰,人类的祖先就是在大自然中进化速度最快的那一个,因此,才会最幸运的成为了宇宙中难得的变数。再让我们放眼整个地球生物的进化史,从最早的单细胞到如今的百态万物,生物体也来越复杂,表明生物圈也一直都在进化,严格按照熵减的逻辑在进行。现在,你认为人类的出现,究竟有多幸运呢?

恐龙那么久都未到达高级文明,为何人类用十万年就做到了?

恐龙是曾经雄霸地球的物种,其存在于地球之上一亿多年,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人类可以创造出自己的文明,而存在得更久的恐龙却没有做到呢。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恐龙仅仅是一个统称,它们是爬行动物下的一个大类,是成千上万个品种的一个统称,恐龙并非是一个单一的物种。

各种恐龙之间,在生存年代,体型大小,食物属性,生活习性上都存在巨大的区别。

而人类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也不仅仅是十万年,虽然和恐龙没得比,几百万年人类的存在时间还是有的。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一个发展规律,恐龙也不例外。

在地球的生物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大范围的生物灭绝,而每一次生物大灭绝,其实都是因为环境大规模变化,造成了大量的生物不适应环境,从而灭绝。而每一次灭绝之后,必然会伴随着新的霸主生物的崛起。

恐龙本来也是大灭绝之后崛起的生物,同样也灭绝于上一次的生物大灭绝。

恐龙能在侏罗纪、白垩纪站在地球生物的顶端,在于他们极为适应当时的地球环境。

谁能更适应环境,谁就可以生存下来,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含义,强大恐龙也不例外。

就好比当初达尔文写出《进化论》的时候,观察的不同海岛的鸟嘴的不同,也比如如今的研究马达加斯加岛上源于同一个祖先,分化出来的不同种类的狐猴。

为了更好的生存,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而变化成了不同的种类。

强大的恐龙也是如此,在恐龙的统称之下,它们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样子以及大小和食性。这已经不是在分化民族了,是在分化种类,当它们达到了最适应当前环境成为了顶端物种的时候,也说明了最适应目前环境的他们,也就是最无法适应环境改变的存在,一旦环境改变到来,他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不断的适应环境从而不断的改变自身,使得恐龙变成了各种各样的物种,而无法形成延续的传承这就不具备创造文明的条件。

例外的人类在自然的进化史中,人类是一个例外的存在。

而和其他所有的物种不同的是,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走上的是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改造自然,适应自己。

在一片缺少水源的戈壁,动物为了生存,可能进化出来水在身体里更多的循环运用,减少喝水,减少蒸发的皮肤等等。

而对于人类来说,他会从远处有水的地方挖一条沟渠,到这里来,使得这里的环境变得有水,适合人类生存。

当环境变冷,动物会长出毛发御寒,人类的做法不同,他们会穿上衣服,点燃火堆,盖上房子。

为了获得大海中的食物,海豹鲸鱼把四肢进化成了鳍,而人类制造了船。

人类更多的是在改变环境使得其适合人类的生存,而非改变自身,使得自身能够适应环境。这使得如今的人类几乎可以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是太空之中,人类也在研究如何改变环境使得自己可以在月球、火星之上得以生存。

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这条路很长,用时很久,恐龙用了一亿多年才成为星球的霸主,然而当整体环境大变化,恐龙来不及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时候,它们也就到了消失和灭亡的时候,而且各地的环境不同,会催生出不同的新品种,不同的品种出现,就加大了隔阂,这也不利于文明的建造。

相比来说,改变环境适应自己,在时间上就要短很多,最为关键的是,改变环境的经验可以传承下来,可以积累。而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积累,这些积累就是文明的起步。再加上是对于环境而非自己的改变,使得人类没有分化出众多的种类(目前地球上所有的人类只是一种没有生殖隔离,只是亚种的区别而非种间区别),最终得以合力将文明创造了出来。

所以人类站在整个星球顶端所有的时间,是所有物种之中最少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对整个星球的改变和破坏也是所有物种之中最大的。

为什么人类只用十万年就进化到高级文明,而恐龙几亿年都没有?

人类创造的文明不同于蚂蚁、蜜蜂那样的低等群落文明,里面包含了美轮美奂的建筑、各种各样的工具以及划时代的科学技术,其与蚂蚁等依靠个体生物习性形成了部落分工文明完全不同。

生物的进化目的并非是产生智慧,而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与繁衍。生物进化的大方向是运动能力的普遍增强,比如跑的更快、跳的更高甚至是飞行距离更远 。由于地球远古时期大气中氧气含量比较高,史前动物的体型普遍高大,但如今地球空气氧气含量已经大幅减小,动物的体型也跟着缩小。

当然,不同的物种选择了不同的进化方向,比如体型较小的蛇类为了更有效的捕猎,拥有了毒液以及毒牙,而大型的蟒蛇却不需要这么做。从达尔文进化论的角度来看,只要能够生存下去,不被淘汰出局,那么这种进化就是成功的。

恐龙能够登上地球霸主的位置,并非由于其强大的身体结构与捕食能力 。事实上,恐龙称霸地球之前已经在地球上是生存了数千万年,早期的恐龙体型小,只能生存于盘古大陆的某个区域。

当时的大型野兽数量众多,体型大,恐龙的天敌众多,但是一场持续数百年的大雨,直接导致了大部分陆地动物灭绝,恐龙幸运的存活了下来。 由于没有了对手,恐龙的活动范围开始增加,族群不断膨胀,最终称霸了整个地球。

有时候的不得不说,地球生命的进化充满神奇色彩。二叠纪的生物大灭绝使得地球96%的物种消失,偏偏恐龙诞生于2千万年之后的三叠纪时期,而三叠纪时期恐龙的祖先槽齿类开始爬到陆地上生存,直到三叠纪晚期才彻底演变成了恐龙。卡尼期洪积事件不仅加剧了地球盘古大陆分裂,也为恐龙称霸扫清了障碍。

当时的恐龙已经演变出了直立奔跑的方式,跟古猿直立行走一样,如果继续演化下去,有一定的几率进化出智慧,但可惜的是恐龙选错了方向。

当时恐龙已经没有了对手,食物不再紧缺,由于低洼处的植物受到雨季影响比较小,高处的植物比较丰富,食草恐龙的体型不断的长高,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就是肉食性恐龙跟着变大。

恐龙的进化朝着体型越来越大,体格越来越健壮以及牙齿越来越锋利的道路进化。这个时候,选择其他方式进化的恐龙反而被淘汰了。

即使到目前为止,恐龙依然是地球上存在过的最强的动物之一,比如霸王龙拥有史上最强的咬合力,远远超过目前的棕熊。当然,如果恐龙没有灭绝,也许其会长久的统治地球,甚至会对古猿构成危险。

可惜的是恐龙选择了更适合狩猎的身体方向,没有走上脑部进化的道路,脑部最发达的霸王龙的大脑体积才跟人类大脑差不多大, 但与恐龙庞大的体型完全不成正比,更别说其他类型的恐龙了。

恐龙大脑与体重的占比极小,也没有进化出发达的脑组织,自然失去了进一步产生智慧的机会。

人类的进化就坎坷多了,人类来源于灵长类动物,先天身体条件不足,力量、速度、牙齿咬合力处处不占据优势,人类需要躲避其他野兽的侵袭。

由于人类祖先诞生于第四冰河时期,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这种生存条件可以说是地狱模式开局。为了寻找食物,古猿开始走下树木,学会了直立行走。为了获得食物,人类开始群体合作。

由于继承了灵长类动物的好奇心,人类祖先发现了火的魅力。火焰不仅可以驱除寒冷与猛兽,还能够让人类吃上熟食,从此以后大脑得到了充足的能量,不断地开始进化。

人类的另一项壮举就是发明了工具, 工具的发明使得人类狩猎能力大幅增强。 生存的压力没有让远古人类走上另一条道路,反而走上了智慧开发的正确途径,有时候不得不说人类是幸运的,弱小的先天条件反而促进了人类智慧的提升,最终带来了文明的发展。

早期人类面临着恶劣的生存环境,本身皮毛不多,难以忍受寒冷的气候,突然间发现火焰可以驱除寒冷,所以原始人类开始逐渐的掌握了钻木取火技术。又因为发现火焰烧烤后的肉类比较好吃,所以熟食开始代替生食。

熟食中富含的能量刺激了大脑的细胞,使得脑细胞增多,人类的大脑不断地发育,最终形成了智力。看似偶然的背后,往往隐藏这必然的规律。

而恐龙进一步巩固了其身体方面的优势,如果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或许依然是地球上的霸主。恐龙没有进化出智慧,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好吧,理论上来说,人类能够产生文明存在一定的偶然性,首先有一点我们是清楚的,就是人类这个物种诞生的时间并不长,人类大约起源于500万年以前这个时间阶段,而恐龙存在多久了呢?答案是1.6亿年左右。

所以单从物种存在的角度来看,人类比恐龙差远了,但是有一点要搞清楚,恐龙不是一种动物,它是史前诸多爬行动物的一种总称,简单的说就和现在哺乳动物一样,是一类动物的总称。

然后恐龙之所以没有产生文明,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偶然性很好理解,据说有一颗巨大陨石终结了恐龙的统治,引起了整个恐龙家族的灭亡,既然恐龙都死了,文明的演化也就戛然而止了。

但如果没有那颗陨石的话,一切就不好说了,可能再给恐龙足够多的时间,它们中的某一支,可能就能演化出文明,而且我们现代的人也并不知道,恐龙究竟有没有演化出智慧,所以不可预测的陨石,或许就是恐龙没有产生文明的原因之一。

其次恐龙没有产生文明,或许还有一定的必然性,实际上从人类诞生,到产生文明的这个时间很短,区区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这个物种就迎来质的飞跃。

那么我上面已经说了,整个恐龙家族已经存在1.6亿年了,按理说如果要产生文明,早就应该产生了,所以这其中应该有某种原因,制约着恐龙无法像人类一样,朝更高级的方向进行演化。

什么原因,我个人觉得可能和恐龙占据的生态位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恐龙家族异常的强大,它们是三叠纪到白垩纪,地球上的统治者,差不多就和今天的人类一样,而强大就意味着食物链顶端的地位。

当一个物种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时候,它就没有天敌,没有天敌也就没有压力,而没有压力也就无需改变,当恐龙可以轻松的利用强大的身体去捕杀猎物的时候,就不需要进化出更聪明的大脑,而聪明的大脑恰恰才是进化出文明的关键,所以恐龙之所以没有进化出文明,可能和他们所处的生态位有关。

最后再说说人类,人类属于哺乳动物的一支,而哺乳动物据说在恐龙时期就有了,但那个时候的哺乳动物非常惨,经常沦为恐龙的食物,那么人类出现的时候,情况也非常惨,那个时候有一部分的森林已经没有了,人类的祖先也不得不从树上来到地面。

但地面哪有那么多吃的,而且野兽很多,人类祖先为了填饱肚子,就不得不报团取暖,然后合作生活,为了抵御自然环境的打击,人类就要想方设法活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类的大脑逐步得到开发,然后变得越来越聪明,但追根究底来说,最开始的原因都是被逼的,如果人类的祖先有恐龙那么强大,我估计现在也没有人类这个物种……

人类拥有三十五亿年的演化史,是唯一创造了技术文明的物种。 人类这个物种没有两百万年,大约只有二十万年。但人类身上的DNA传承又远远超越两百万年,而是长达至少三十五亿年,要拼时间积累的话,现存的任何物种都比已经灭绝的恐龙更长,而在所有现存物种中,只有人类创建了 技术文明 ,注意是技术文明。

自然无飞跃 —— 达尔文 文明的基础是文化,如今动物学家观察到许多群体动物也有自己的文化,虽然非常微弱,但符合文化的定义呢,比如某些猴群、黑猩猩部落乃至虎鲸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可以算成是文明的雏形。黑猩猩乃至某些鸦科动物都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虽然这些工具的技术含量还太低,但这至少证明一件事,地球生命演化到今天,文化和文明的诞生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了,就像买彩票的人足够多,总有人中奖一样,而人类就是这样一个中奖的物种。


为了证明我并非随口胡说,还是得给一些科学研究的实锤,而非轶事传闻。

2017年7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行了一期特刊“ 通过文化扩张的生物学 ”(Biology through Culture),发表了一系列圣安德鲁斯大学科学家研究动物文化和行为的新论文。研究得出结论认为,动物中各种文化传统广泛存在的发现,意味着我们对文化如何演化的工作需要进行更广泛的研究和理解。人类当然是文化扩张的佼佼者,早在数万年前,还是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就已经凭借简陋的技术将自己的生存范围拓展到全球每块大陆上,在文化一事上,人类并不孤独,只是过于自大。

现在已经有数百项关于猿,鲸鱼,鸟类和蜜蜂等动物的研究报道,通过向别的个体进行学习,个体间相互传授的文化已经有报道。这些研究侧重于文化学习,以及它如何影响动物的生活方式,从如何寻找食物,到避免掠食者,与其它个体交流,选择配偶,建立家园或迁徙。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第二种形式的继承,基于学习的继承,这种形式允许动物的行为超出基于遗传的继承,赋予动物更大的灵活性和创新。这种通过继承的文化演化,也可以让动物以比基因改变更快的方式适应环境。


而这受到自然选择的亲睐,只是从前的动物学家们,压根没往这个方向思考,即便达尔文的进化论已经诞生数百年,但人们的思维模式依然难以改变,甚至包括专门研究生物演化的科学家,长时期来也把人类的一些特征视为独一无二,忘记了达尔文的经典名言——自然无飞跃。如果说人类的文化是位于地球生物群之巅峰,那么下面一定存在庞大的基座,没有这些基座,压根也就不可能出现人类这样的文化之王者。


科学家已经确定,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种虎鲸群,开发出了非常不同的狩猎传统,而这些传统需要幼鲸反复学习,而成年虎鲸会很有耐性的反复教导,这样的模式和我们的学校也相去不远了 。只是它们学的是如何生存,而我们学的是如何生存得更好。

图示: 全世界只有巴塔哥尼亚的虎鲸会利用冲滩技巧捕食幼年的海豹 。虽然,海豹到处都有,沙滩也是,但只有这里的虎鲸会这一招,这一招非常危险,有让自己搁浅而死的可能性(就有真搁浅然后被人类志愿者救的案例),因此需要多年的学习,还需要虎鲸个体的胆量和能力,即便在巴塔哥尼亚也不是所有虎鲸都会这一招的。


鲸歌文化


许多鲸都会唱歌,而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艾伦加兰博士及其同事在驼背鲸的歌曲中发现了一种非凡的文化现象。在澳大利亚周围,一些驼背鲸就像我们的 娱乐 圈明星一样,会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歌曲,而这些歌曲会迅速流行起来,然后就被所有附近的鲸鱼分享。

更有趣的是,这首新歌将沿着东南方向穿过南太平洋,并在明年流传到法属波利尼西亚海域。现在,Garland博士,Rendell博士和他们的同事已经能够准确追踪从旧歌到新歌的变化,揭示了这些动物文化中在进化中如何起调节作用。一头不会唱新歌的雄性驼背鲸,就out了,很难获得雌鲸的芳心呢。驼背鲸的歌曲与人类乐曲间具有结构上的相似性,绝不是随机乱哼哼。


该团队还发现了罕见而的歌曲杂交案例,即旧歌的一部分与新歌的一部分拼接在一起,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是不明白,驼背鲸的歌到底有哪些作用,也听不懂它们想表达什么意思,但也许终有一天,我们能通过歌曲和驼背鲸共享文化呢。


文化可以解释灵长类大脑的大小, 社会 性和延长生命的 历史

Sally Street博士,Kevin Laland教授和同事们提出了以上假说,并对184种不同灵长类动物的大样本进行了测试。应用先进的统计比较新方法,作者发现,物种 社会 学习倾向的度量可以预测其绝对和相对大脑大小,以及它们的平均寿命和群体大小。这些发现表明,对文化的依赖促使我们所属的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增加,文化复杂性和基于遗传的“大脑复杂性”以协同进化的方式彼此螺旋增长:文化的重要性延伸了我们对自己和其他物种的进化生物学的理解。


那些最依赖文化的灵长类动物,同时也具有较长的寿命,并生活在较大的 社会 群体中。大脑的进化,动物 社会 性和更长的寿命促进了动物群体对文化的依赖,而文化又反过来驱动了一些灵长类谱系的大脑尺寸,认知能力和寿命进一步增加。


这一点在人类先祖大脑迅速增大的演化史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且这个过程又反馈于行为和文化,最终带领人类突破了某个脑容量极限,突然之间我们拥有了鲜明的主观意识和意志,将自己和自然以及其它生物截然两分,从此开始了孤独之旅。这一切的发端起于大约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

图示:人类文化的几何级数发展的起点,目前认为大约起源于七万年前的认知革命。然后是农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如今正兴起的AI增强人类智慧的革命,每次革命的前途都难料,但我们都一路挺过来了,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只能希望这一场AI革命,能同样以喜剧收场。


恐龙并未全部灭绝——它们中的部分最终飞上了天空 最后,必须提醒一下大伙儿家更新一下知识,恐龙并没有完全灭绝,其中一个重要分支演化为今日的鸟儿,它们从生存的角度看极其成功,而且其中不乏非常聪明的鸟儿,比如著名的鸦科动物。另外,推荐一个 搞笑 科普幻想片——恐龙王朝。介绍了恐龙的崛起和灭亡。每一集都有一个主角喔,还带故事情节的。

恐龙存活1.6亿年为何没进化?人类凭什么取代恐龙称霸地球?

恐龙在地球上统治足足有一亿多年,为什么没有进化成高级物种,反而最终落得灭的下场?达尔文说过,能够生存下来的生物不是最强壮的生物,也不是最聪明的生物,而是最能适应变化的生物。如果六千五百万年前没有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导致恐龙灭绝,那么恐龙中的伤齿龙或者驰龙就完全可能进化成代替人类的一种动物。

人类是地球的智慧生命,起源于五百万年前,人类能够在几百万年的时间就进化为智慧生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科学家都感到吃惊。同时,科学家也一直有个疑问。恐龙曾经是地球的霸主,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约1.6亿年,如此漫长的时间,恐龙为什么就没有诞生文明?

如果从生存能力上来说,恐龙可比人类强多了。恐龙庞大有强壮的体魄,自然界没有天敌,其他动物看恐龙都得绕道走,其他的生物都是恐龙的食物。可是如此有优势的生物却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因为一场从天而降的灾难终结了,恐龙的演化也就戛然而止了。按正常计划来说,如此漫长的时间,恐龙又是当时地球上的霸主,应该有能力进化为智慧生命,从而形成文明。可是,直到恐龙被陨石终结的时候也没有形成文明。至于是否已经进化为智慧生命也不确定究竟是什么原因。

专家觉得,可能和恐龙占据的生态位有一定的关系。众所周知,恐龙家族异常的强大,他们是三叠纪到白垩纪地球上的统治者,差不多就和今天的人类一样,而强大就意味着食物链顶端的地位。当一个物种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时候,它就没有天敌,没有天敌也就没有压力,而没有压力也就无需改变。当恐龙可以轻松的利用强大的身体去捕杀猎物的时候,就不需要进化出更聪明的大脑。而聪明的大脑恰恰才是进化出文明的关键,所以恐龙之所以没有进化出文明,可能和它们所处的生态位有关。

这其实和当时地球的生存环境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都知道,人类虽然是智慧生命,但人类的体魄相对地球上的不少动物来说还是太弱了。我们徒手打不过老虎和狮子,甚至可能连一头狼的生存能力都不如,人类刚诞生的时候,由于身体体质弱,而那时地球上强大的动物比比皆是,这个时候人类想要生存怎么办?那就是团结。人类聚集起来,狩猎的时候都是一群人团结起来。人类的生存有了压力,进行团结战斗的时候,这就是文明最初的形式,这个时候也就标志着人类开始向文明演化。

人类之所以能够快速进化,演化为文明,跟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团结在一起是分不开的,有了群居地就有了竞争,就会形成阶级,人类的大脑也会加快进化。大脑会越来越聪明,脑容量越来越大。因此,人类文明能在短短几百万年就形成也有其必然性。

生物进化具备高度的偶然性,需要很多前提条件才能完成,越是高等生命就越需要严格的外部条件。而且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未指出,生命必须从低等向高等生命进化,生命也没有必须从简单向着复杂方向发展的规律。达尔文只是强调生物是连续变化而非一成不变的,而且生命只是适者生存。由此可见,生命是否进化为高级生命,外部环境条件非常关键。正因如此,由于恐龙在地球上生存得非常成功,依靠巨大的体型傲视一切竞争者,正是缺少强力的竞争者,导致恐龙自身的进化压力不大。所以,在长达近2亿年的时间内,恐龙类没有进化成智慧生命就是因为没有生存压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9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