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国学文化

他写过数千首诗词,,留下的词却只有一首,,读来催人泪下!

诗词雅言 2023-09-16 12:37:46

有个诗人叫辛愿,运气不大好,曾经因为名气大被一个官员奉为座上宾。后来这个官员遭到陷害,连累他下到大狱,几经严刑拷打,几乎性命不保。出狱后,人们都不愿意与他来往,他生计日拙,穷困潦倒,常常吃不饱饭。“文章千古事”,他曾耗费心力写过数千首的诗词,留下来的只有二十首诗和一首词,保存在元好问编写的金朝诗歌总集《中州集》中。

我第一次读这首词的时候,觉得很震撼,它和我平时听到的看不到的都不一样。我们听惯了“苟富贵,勿相忘”,看惯了“弹冠相庆”甚至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中国这个讲究朋友人情的社会,人们常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如果朋友富贵发达了,大家都急忙凑上去,希望对方能拉自己一把。可是这首词的作者却对两个朋友说:“如果哪天你们发达了,尽管放心地做你们自己的事吧,不要以我们的交情为念。”说这句话的人,明明那么贫穷、落魄、潦倒,连日子都快过不下去了。

【临江仙·河山亭留别钦叔裕之】辛愿谁识虎头峰下客,少年有意功名。清朝无路到公卿。萧萧茅屋下,白发老书生。邂逅对床逢二妙,挥毫落纸堪惊。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这是辛愿在河山亭送别钦叔、裕之(元好问)的词。词上阙回顾了自己的一生:谁认识那个在虎头峰下的人啊。我年轻的时候也曾追求功名,可是在这政治清明的时代,自己还是一事无成。如今家徒四壁,蹭蹬老去。辛愿年纪比钦叔、裕之大很多。回顾一生,他有辛酸,无抱怨,态度温和之至,“清朝无路到公卿”,他不是说朝廷埋没人才,而是说自己功业无路。读来更是伤感。

下阙记叙了自己和两位朋友的欢聚之情,表达了对两位年轻友人才华的叹赏,以及美好的祝愿:我无意中认识了你们两人,彼此相处很愉快。你们笔下生辉、惊才绝艳,让人叹服。将来你们一起进入了翰林院,受朝廷的重视,那时候不必以朋友为念,忘记了今日的欢聚之情吧!“对床”来自韦应物诗句:“安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苏轼常常用对床夜雨来表达兄弟间久别重逢、亲切交谈之意,比如“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邂逅对床逢二妙”这句用“对床”表示与两位小友相处款洽、情意融融之意。

“挥毫落纸堪惊”让人想起“笔落惊风雨”,更是热情的赞赏了。两位朋友年纪轻轻就下笔生花,文采斐然,词人欣赏他们的才华,更希望他们能有一个锦绣前程,取得功名,实现理想。“他年联袂上蓬瀛。春风莲烛影,莫问此时情。”“蓬瀛”指翰林院,“莲烛”指御前的蜡烛。这句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真诚的祝愿,一方面感叹了自己的潦倒落魄,故作洒脱中蕴含着无限心伤,如含泪的微笑,两相对比,动人心魄。他明白蹉跎一生的苦痛。看到小友,仿佛看到年轻的自己,才华横溢,踌躇满志,功名唾手可得。但绝对不希望对方后来也像自己一样,青衣染尘,白发萧索。

所以他像个最亲切的长辈一样,祝愿他们功业有成,让他们放开手脚向前冲,不必顾念自己。而自己站在远方,遥遥相望,为他们欢欣得意。我常常想,这是一个落魄文人用苦酒酿成的琼浆,照见最温厚的心灵。
元好问《中州集》卷一记其本事云:“元光初,予与李钦叔在孟津,敬之自女几(山)来,为之留数日。其行也,钦叔为设馔,备极丰腆。敬之放筋而叹日:‘平生饮食有数,每见吾二弟,必得美食。明日道路中,又当与老饥相抗,去矣!会有一日,辛老子僵仆柳泉、韩城之间,以天为棺椁,日月为含襚,狐狸亦可,蝼蚁亦可耳。’予二人为之恻然。”

文章来源于网络,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大道家园只作为存储空间,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guoxue/1171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