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儿童

宝宝不听话爸爸唱黑脸

小爱 2023-04-30 09:28:35

宝宝不听话爸爸唱黑脸

家长叙述:

我是宝宝的妈妈,在家办公,宝爸工作特别忙,主要由我来照颐儿子。可能我属于那种好静、意志力比较薄弱、精力不足、不喜欢与人交往的人,我其实很不情愿天天带孩子。说实话,越带越发憷,宝宝和别的孩子相比,显得尤其淘气,不管吃饭、睡觉、看电视、出去玩、买东西、吃药,宝宝都能给我出很多难题。我脾气一直都挺好,刚开始宝宝不听话时,我总是一遍遍讲道理。都说跟现在的孩子要平等,要讲道理,可他怎么都不肯听,一遍遍地跟我磨,最后,我终于跟他发脾气了,大声吼他,他也吓哭了,可还是不听我的话,不肯按我说的去做。发完脾气后我又去哄他,我总觉得跟宝宝使不上劲儿,要是宝爸在家,我就能轻松一些,因为宝爸能充当黑脸角色,只要孩子不听话,就喊宝爸!比如,睡前给宝宝讲了好几个故事了,宝宝还是不肯睡,我就暗暗捅一下宝爸,宝爸就大声咳嗽一声,这样,一下子就把宝宝给震住了,他乖乖地躺着不动,一会儿就睡着了。可宝爸不在家的时候我还是一筹莫展,而且宝宝一直胆子小,不知是不是被爸爸吓的?不是说父母总有一方唱红脸一方唱黑脸吗?请问老师我们这样做行吗?我需要改正哪方面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呢?

专家解读:

年轻母亲普遍都有这位妈妈这样的困扰。年轻的母亲相对来说人生经验不足,刚刚从自己的父母身边离开,又一直被爱人呵护和照颐着,生下孩子忙着照颐孩子还有一日生活,这时就已经快要晕头转向了,而幼儿期间孩子的心理发育却渐渐丰富起来,他们有更多的需求想要表达,给妈妈出的难题也更复杂起来。尤其是这位母亲的个性中很可能柔和的地方较多一些,坚定而决断的元素少—些,面对孩子不听话时会感受到更多的苦恼。

宝宝为什么会听爸爸的话呢?是爸爸打起屁股更疼,还是爸爸的力量和勇气显得更大更能震慑住孩子?很重要的一点是男性相对女性来说意志更为坚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里谁对孩子最好,孩子就会欺负谁。孩子总觉得这个人脾气好,有机可乘,多次经验表明,只要他坚持磨下去,一定能成功,反复地说我想吃巧克力,或大声哭喊,往往使大人神经脆弱,意志力薄弱的女人或老人受不了折磨,他们认为孩子太痛苦了,或者感觉孩子太让人闹心了,就会赶紧迁就孩子。孩子尝到了得胜的滋味,以后就会更变本加厉地用他的方式来制约柔顺而没有主意的母亲。

爸爸偶尔在家里做一次黑脸是可以的,但长期这样做会影响父子之间的感情,也影响孩子对父亲的信任。孩子听父亲的话,并不意味着他内心真的懂道理了,而是觉得爸爸的意志不可改变,不听他的话就要受惩罚。当孩子的需求被恐惧抑制的同时,恐惧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不安全感,因为宝宝的心并没有和爸爸的心在一起,他一个人独自伴着恐惧,所以细心的妈妈都会发现,爸爸当黑脸的家庭里,爸爸脸越黑,宝宝的胆子越小。

专家引导:

建议妈妈学会长大,关注自己的意志力、定力、对孩子的影响力,多为自己创造挑战的机会。

抗挫折能力是挫折训练出来的,妈妈希望改善自己的个性是最好不过的,因为只要孩子不听话你就喊他爸爸,爸爸出差不在家时孩子就很难管教,你会很被动,孩子也会更放纵。同时孩子还会感受到你心中的无助,他遇到问题时也会模仿这种软弱无力。

请妈妈尝试着一点点独立起来,由你单独和孩子诚恳地沟通和持续解决一些问题,做一个不断成长不断走向成熟的妈妈,相信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起色的。如果孩子在外面玩不回家,妈妈可以先事先跟宝宝约定好时间,并且提醒孩子三次,即使到了第三次,也可以再给孩子宽限一次,然后一定要回去。如果他不肯回去,妈妈就把他抱回去,只要母亲坚持执行,过几次后,孩子就能体会到妈妈坚强的意志不容推翻,他也会遵守承诺和规矩了。

那么,父母是不是应该分工,对待孩子一个严厉一个温和、一个批评一个接纳呢?成长的路上,我们所有的人都要追求教养的完整和个性的成熟,父母双方对待孩子的教养问题上尽量和谐圆熟,如果夫妇二人在教养态度上各有分工,这样会让孩子心理发展失衡,很难安神地做好自己。

我是小学二年级的家长,现在孩子有时不听话,叫学习也不爱学,各位朋友谁有什么妙招,请教请教!谢了!

您好,我家孩子以前也不爱学习,经过我和孩子的一番共同努力,孩子现在学习的主动性有了明显的改善,给您写点我的经验,供您借鉴。
孩子不爱学习,主要原因是对学习缺乏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和老师及家长的引导是分开不的,平时应多和孩子以一种平等的心态进行沟通,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寻找孩子在学习生活及各人爱好上的闪光点,寻找共同话题,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相信你,在平时的生活过程中多鼓励赏识自己的孩子,让他认为自己行,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只有这样长期的不断努力支持他,才能让孩子找到成功的感觉,有了兴趣,相信他一定会将学习搞上去。
还有一点,是擅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平盟教育的王老师告诉我的,孩子不学习,不愿、不想学习是缺乏动力,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自然也就不会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有一种盲目性,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以及该怎样去学。能够在学习中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学习的时候,学习就不再是讨厌的、与自己人生无关的负担了。相反学习会变成一件有趣的、能够决定自己命运的最紧要的事。孩子不愿学习,不想学习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的、自觉的、有效的,而不是被迫的、压力的和效率低下的。
希望能帮到您!

孩子叛逆、不听话,问题根源出在哪?

当你感觉孩子越来越难管的时候,其实就是孩子在提醒你,是时候换种教育方式了。

相信很多家长都觉得,管教孩子太困难了,特别是在叛逆期,怎么说孩子都不听。

而这种困难,主要体现在孩子的“ 不听话,不配合 ”。

比如,当孩子正在玩手机的时候,你说:“吃饭了!”

一般孩子应该放下手机,洗手吃饭。

而难管的孩子,会因为这一句话,耽误十几分钟,嘴上说着来了来了,眼睛却离不开手机;等你语气加重的时候,就开始一脸不高兴。

最后,你的情绪上来了,孩子态度也开始变化:“别催了,马上就来!”

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增多和升级,特别是到了青春期,孩子好像一颗“炸弹”,一不小心就会“爆炸”。

面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也感觉越来越无能为力,他们疑惑:

为什么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我们也是为他好啊!

其实答案很简单:父母之间教育方式的差别。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难管宠溺过度导致的,问题可没这么简单。

这些父母忽略的细节,才是亲子之间的导火索。

教育观念的差异。

有些家长觉得,一个家庭里应该一方唱黑脸,一方唱白脸,软硬兼施去教育孩子。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就是教育合作模式:

夫妻双方一个人宠溺,一个人严管;

一个人袒护,一个人指责;

举个例子:

放假期间,妈妈想让孩子完成作业再去玩,孩子磨磨蹭蹭不想写,但妈妈不同意。

旁边的爸爸开口:

“不想写就别让他写了,好不容易放个假,让孩子玩呗!”

这件事情看起来似乎没什么,但却在孩子心中建立起了形象: 妈妈严厉,爸爸好说话。

类似的事情频繁发生,孩子逐渐学会“见风使舵”,想要充值 游戏 、想买个手机、想要零花钱,直接去和爸爸说,对那么严厉的妈妈,躲起来就可以了。

前段时间,有位来咨询的家长就是如此:

这个家庭中是爸爸严厉,妈妈宠爱,每次孩子犯了错,爸爸斥责几句,妈妈就开始安慰孩子。

有次,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争执,把同学殴打成了轻伤,孩子以前就有欺负人的恶习,爸爸严厉教育多次都不起作用,因为孩子背后是妈妈这个靠山。

久而久之,孩子的不合理需求、没有边界感的行为都有了一个安全屋,才会重复的犯错和闯祸。

因为每一次闯祸,孩子根本就无法吸取教训。

养成这种思维的孩子,教育也会变得棘手。

教育模式的固化。

有位老师朋友跟我讲过这样一件事:

在给孩子们上网课的时候,有位学生提出休息几分钟,老师还没开口,一旁监督的母亲斥责道:

“不行!”

“这是我在上课,为什么不行!”

“我说不行就不行,你肯定想偷懒!”

孩子一气之下摔门离去:“你自己上吧!”

留下视频里尴尬的老师和受伤的母亲。

这其实不是母子之间第一次爆发冲突,平时孩子也嫌妈妈管得太多了,自己写个作业都要在屋里盯着。

晚上,朋友收到了这位母亲的消息,通知她孩子明天还是正常上课,自己要离开家几天,让孩子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看到这样的情况,朋友叹气:“ 孩子是正常的心理变化,但是家长还在用传统的方式对待孩子 。”

10岁之前的孩子,父母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教育;10岁后的孩子,就不是这么容易教育了。

比如,一开始你可以批评他、打他,他无法反抗。但是到了高中,这种方法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所以,当你感觉孩子难管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合理。

孩子的心理会随着年龄逐渐变化,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心理特质。

家长只有了解这些变化,才能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就拿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大人越是控制,孩子越想逃离。

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心理上迫切想要长大,想要隐私和自由,并且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

此时,家长要 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多倾听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想法,不控制孩子的生活。

不注重亲子关系。

有位家长曾经咨询我说孩子太难管教。因为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去外地,平时都是妻子和老人在带孩子。

作为父亲,他很少对孩子表现出亲密和爱,平时沟通也不多,假如妻子不在家,父子俩的对话更是寥寥无几。

每次回家,他对孩子关心最多的就是学习成绩,但是每次一开口,孩子就皱眉。

有一次听妻子说孩子和班里一个女同学关系很不错,他担心孩子成绩下降,就去叮嘱孩子不要早恋,没想到俩人争得面红耳赤。

孩子对他说了一句让他无言以对的话:“ 我长这么大,你管过我什么 ?”

这位家长一直忽略的亲子关系,让他和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有很多父母,虽然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却忘记了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代表了和孩子之间的链接,没有爱就没有链接,就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教育自然也是无效的。

而且,在一段不良的亲子关系中,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因此,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多陪陪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有了好的关系,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ertong/2097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