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人群养生 >> 儿童

孩子多少声都不理你

小爱 2023-04-30 08:56:08

孩子多少声都不理你

家长叙述:

老师,请教您一下,我的儿子快四岁了,每次我和他爸跟他交流的时候,间他想吃什么、穿哪双鞋,或者今天幼儿园都发生什么事儿了,他都是爱理不理的,多问好几遍后,有的时候有答案,有的时候就是沉默。可他玩起来也挺活泼的,我们平时也不是不关心他不跟他交流,我们不停地与他交流,可他总是不理我们,有时叫多少声都不理。叫他去洗手来吃饭,他总是玩这个玩那个,他爸爸特别爱发火,也爱动武,每次叫了几声后就不耐烦,孩子再不动,他爸就说,我说话呢,你没听见啊,你要再不过来我就过去了。孩子如果还是不动,他爸就用脚去踢翻儿子正在地上摆着的停车场,要不就去揪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的儿子,要么就像狮子一样怒吼一声,有时甚至巴掌直接打到孩子身上。听到孩子尖利而委屈的哭声,我特别难过,我不愿用这种方式,可每天晚上叫他关电视、收玩具、洗脸刷牙都特别难。叫他一声,他不吭气儿;隔一会儿再叫一声,他还是不理;过了几分钟,我连着叫他好几声,他能挪一下屁股,但一没声音他又定在原位了。我只好走到他面前,催他快点,他的眼睛还是盯着正在看的电视或手上玩的东西,我好话歹话说尽,怎么讲道理都不管用,我也实在承受不住就要发脾气的时候,只剩下最后一招:强行关电视,或强拉着他走开。对此他感到很不满,有时还责怪我:妈妈,你干吗呀,你真讨厌!气得我说他:你才讨厌呢,叫你多少声了?我叫你多少声了?你都不理我,软的不行非得让我来硬的!每天我都对此感觉束手无策,请您指教:谢谢!

专家解读:

这位母亲反映的行为在幼儿期间是很普遍的。幼儿期间正是兴趣主导活动的时期,感兴趣的事情自然能使他兴奋起来,很快地投入进去,而且能持续专注很久;不感兴趣的活动几乎充耳不闻。尤其是偏内向的孩子,他们常常能够很长时间沉浸于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手上的玩具或正在看的动画片,很难迅速地从虚拟世界中抽离回现实中来。再加上幼儿期间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游戏活动区域兴奋,食物神经中枢被抑制,加上幼儿的消化吸收能力也较弱,所以孩子暂时没有产生进食的需求。没有需求的事情与正在兴奋投入的事情相比,自然完全没有“竞争力”。所以孩子听到让他吃饭、刷牙、睡觉之类的事情时,即使耳朵听见了,心里也没有起反应,根本就不动弹。

还有,幼儿期间,尤其是三四岁左右,孩子仍处于自我中心期,他只关注自己能意识到的需求,能够有效注意到的范围还很狭窄。当他全神贯注地投入游戏时,对于父母的要求不是充耳不闻,而是还没有建立一种响应父母呼唤、遵守环境要求的规则的习惯,更没有灵活转换活动的意识,也没有积累起相关的丰富经验。他们听到父母的呼唤,就知道自己想要玩的东西是什么,而没有想到父母提醒他该吃饭了、该上床了,更没有充分意识到父母已渐渐压不住火气,直到最后父母真的跟他急,他才会很迷茫而无辜地面对被惩罚的现实。到了五六岁之后,这种与环境相响应的意识、习惯以及经验将会增长,自主灵活性也相应增强,幼儿一边沉迷于游戏活动,一边能做出相应的回应及行为上的调整。而且,较深远一些的经验也教会他更多的逻辑:如果自己配合父母,就能避免惩罚。

有些父母在叫了孩子好多声孩子仍没有回应时,会声音更大,甚至更愤怒地责怪孩子:你没听见我在叫你吗?或者说-你装作没听见还是真的没听见啊?然而,三四岁的幼儿真的沉迷于游戏中没有听见父母在叫他吗?不是的,他听得非常清楚,虽然还没有习惯回应父母,但父母对他的要求他都听得见,玩得再高兴他也知道父母在叫他、下一步让他做什么。而父母让他做的事情他并不想做,这时,孩子与父母的要求是会过意的,他用身体的感受与头脑迅速地判断出:父母的要求对他一点吸引力都没有,父母的提议只会打扰他现在的乐趣,他喜欢持续地待在让他兴奋的状态里,不喜欢那些没意思的什么吃饭啊,洗手啊,收拾玩具的事情。如果这时候强行把他从兴奋状态里拉回来,孩子真的会感觉到相当沮丧,最终哭泣。

如果孩子在屋里转来转去还没有沉浸在某一个活动中时,父母这时恰好提议一起出门去小公园玩儿童设施,甚至带他去买新玩具,去动物园等地方,他一下子就能会意,并且马上采取行动。这种情况父母只需一提议,不需要再叫第二遍。

专家引导:

许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叫孩子许多声他都不理我们的时候,是孩子听不见我们的话,还是我们没有懂孩子的“心里话”?父母嘴上是叫孩子了,心里在呼唤吗?如果是在心里呼唤了,是焦急地呼唤的,还是充满了坚定的意志在与孩子进行心理联络?真正思想上有尝试并理论联系实践的父母,他们之所以能和孩子相处得非常融洽,心意相应,就是因为在叫孩子之前,用心良苦、心思缜密的父母们已经预计到了可能发生的一切,并且已经提前在心里规划好了发生什么情况,他们会如何应对,每一个场景并不止一个应对的方案,与孩子交流就像下棋一样成竹在胸。所以,当他们第一声呼唤的时候,就带着一种深度宁静的影响力,孩子用直觉就能判断出父母的指令是不可违背的,他再往后磨,也不可能控制住父母的情绪,更不可能改变父母的意志。何况,接下来,父母每一步都盯得很紧,态度上又很柔和,孩子根本不可能放纵和任性。

而那些“没辙”的父母,孩子的尊严总是被侵犯,乐趣总是被“剥夺”,他为什么还是屡次三番地不改呢?也是因为父母每次呼叫他的时候,父母表现得或是柔软无力,过于随和,或随意高声,严阵以待,脾气又暴躁又没有自控力,自己跟自己一边说一边拱火发很大的脾气,而不是对孩子表示出那种最能打动孩子的镇定与诚恳的态度。这样,父母再想要梳理孩子的情绪、驾驭孩子的意志,平稳地控制整个局面根本不可能。

建议父母在想要叫孩子第一声之前,就多想几步,哪怕多想一步也好,如果全过程从头至尾都想过就最好了,因为父母已经有了自己叫孩子孩子不理睬的经验。然后,在孩子埋头玩游戏的时候,父母走到孩子面前,记住,是与孩子面对面,看着眼睛,不是在三米开外,更不是从厨房隔着客厅向卧室喊话。在饭菜还没有完全做好时,父母就面对着孩子认真诚恳地说:宝贝,咱们该吃饭了,你在玩游戏吗?噢,是的,那么妈妈跟你商量一下,我一会儿再提醒你一下就收了,然后跟我洗手去吃饭,记住了吗?好,真是个好孩子。过一会儿,妈妈再来提醒一遍,如果这时候孩子还是不肯,妈妈就要和孩子规定:五分钟后,是最后一次。让孩子看着妈妈的眼睛,你深深地点点头,然后就走开。五分钟后,最后一次的时间到了,妈妈仍然态度温和,但非常坚定,孩子很满意也感谢妈妈对他的一再宽容,这时候他也没有继续赖下去的勇气了,最终会遵守规则,放下手里的东西。

叫孩子第一声、和孩子商量时一定要看着孩子的眼睛,缓慢地诚恳地对孩子讲话,这样的方式能深入孩子的心,而且最好是在吃饭前提前一会儿和孩子协商结束游戏,这样孩子就能与父母同步行动。一定不要等饭端上来再去招呼孩子,那样饭菜越来越凉,父母心里也会越来越焦急。晚上八点左右就开始进入晚上入睡前的提醒与准备,不要等到九点半了,孩子不肯睡,父母的心态就更不稳定了,孩子也更听不进父母的话了。

我孩子两岁了,你叫他,他什么事都懂,教他说话他不理你怎么回事?

两岁宝宝能听懂父母说话的内容,那么语言理解和听力应该都是正常的。主要是语言表达的问题。如果在平时的生活当中,父母过度照顾宝宝,会降低宝宝开口说话的欲望。建议不要过度照顾宝宝,让宝宝用语言提需求,家长再满足宝宝的需求,刺激宝宝说话。平时还要多和宝宝说话,可以给宝宝讲讲小故事,鼓励宝宝说话。如果宝宝不愿意开口说话,不愿意和人交流那么也不排除是自闭症的可能性。

我孩子5岁了和他说话他不搭理,就跟没听见一样怎么办

5岁宝宝不理人怎么办
看看宝宝是不是能听见声音,宝宝如果耳朵听得见,让孩子把报纸拿来,孩子会拿过来报纸,问孩子父亲在哪儿呢,孩子会用手指指向父亲。如果会做这些的话,孩子就是不会说话也是听到了,这就没问题。
这么大的宝宝属于语言蒙发期,听的懂,但是一下子让他说,他说不清楚。如果宝宝各方面都正常的,那就是听的见而不想回答!那么宝妈们平时就要多和他说话,注意说话的时候要蹲下来和他平视,给他感觉你尊重他,时间长了他会给你同等的回答。
其实宝妈们根本不用烦恼,多和他聊天,说一些易懂的话,让他跟着你学习。还有就是你不要在他玩的专注的时候去叫他,会打断他的思路的,影响他的专注力!那么小的孩子接受事物能力非常有限,他同时只能做一件事,顾着手边的事情哪有心思理你啦!
如何应对5岁的宝宝叛逆
1、理解宝宝的感受。不要把自己放在宝宝的对立面,而是学着站在宝宝的立场用心去体会他的感受。
2、找出抗拒的心理原因。理解不等于不立规矩,不过在给宝宝立规矩的时候,对于那些他始终很抗拒的规定,不要不由分说地“强制执行”,而是找出宝宝产生抗拒心理的原因,再想办法解决。
3、给情绪找个宣泄口。很多时候,宝宝有意做出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是为了宣泄不良情绪或不安感。
4、寻找宝宝的良好表现。表扬能间接地让宝宝明白是非,留心宝宝的一些良好表现,及时地提出表扬。
5、给宝宝一定的自主权。既然宝宝处于逆反期,有些事不要做硬性规定,而是有条件地让宝宝享受民主权利。
6、不处处约束。宝宝就是宝宝,不能用你的标准来处处约束他,对他的行为最好“有所管有所不管”。

宝宝有时候不搭理人,作为家长该怎么办

有时候宝宝会出现不搭理人的情形,家长会变得非常生气,以为对方是在故意无视自己,这种想法其实大错特错。作为家长有时要像心理学家一样,去揣摩和理解孩子的心思,去探究其具体行为背后的意图。只有掌握孩子言行背后的动机,父母才能更好地去引导他们做出改变。而宝宝之所以不搭理人,其实无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他没有听清楚家长讲话,第二他没有理解父母所表达的意思,第三他不满大人提出的要求所以无动于衷。所以大人必须先仔细分析,然后才能针对具体情况采取措施。

第一,孩子没听清你讲话

孩子年龄小,一些器官发育还不完善是很正常的,这导致其身体功能会不如大人。比如在听力这方面,有些时候不是他故意不理人,而是根本没听到。这里有可能是大人说话太小声,或者是孩子先天就有听力障碍,当然也有可能是注意力被眼前的玩具或者动画片吸引了,导致他没有反应过来你在叫他。这时家长就要提高音量,或者反复尝试几次去呼喊他们,如果宝宝始终听不清,那么就要考虑带他去医院做个听力检查了。

第二,孩子不理解你说的话

正常人在面对模糊不清的请求时,会直接愣在原地不知所措。不过由于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完善,他们基本能够理解社交语境下所有语言的意思。但孩子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不支持他达到这种地步,所以面对一些复杂请求,生僻词汇,或者明显具有歧义的话语时,他们因为无法理清含义会直接愣住,这也是他们显得故意不搭理人的原因。比如说父母让孩子过来吃饭,于是冲着他喊了一句“速度点”,孩子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所以就不会放下玩具赶过来。

第三,孩子故意不搭理你

有些时候宝宝不愿意完成你提出的要求,就会变得无动于衷,假装没听到你说的话。此时父母就要耐心细致地引导他们,而不是粗暴地威胁强迫他去做某件事。首先要告诉他这件事的重要性,其次要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能力,让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这样能够最大化地激发孩子的动力。最后就是利用适当的奖励来诱导孩子,比如糖果和玩具,宝宝在看到这些东西后是非常愿意去做某件事的。

小孩子在别人叫他的时候他不理你是病吗

小孩在别人叫他的时候,他不理你是有病吗?一。一个人的正常思维是通过声音的传导,经过大脑,然后身体做一些相应的反应,如果你在呼唤别人的时候,他始终是没有任何的反应。如果他是故意听到而不搭理你,那你只能说是他和你在生气,所以不想听到你的声音。二。如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也没有出现一些矛盾,或者是孩子也没有和谁发生过争吵,她突然就对一些声音,包括对他的这种召唤,没有一点反应。这就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孩子如果以前一直都是这样,还是突然就是这样,她还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三。他如果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而且总是自己一个人在那发呆,不和任何人发生沟通,和一些互动。那他就出现了自闭的症状,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一种脑部神经出现了问题,我们应该早点领他上医院去给他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看看大夫是怎么说的?只有早发现才可以早治愈,否则时间长了,孩子总是这样,自闭的话,他慢慢的就与外界缺少了沟通,再加上很多事情他都没有兴趣,那他就与社会分离了,将来可能连自己自理。都非常的难。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ertong/20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