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相继产生,但服饰的出现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唐朝是飘逸开放的,宋朝的服饰是朴素的,素雅的。宋代服饰风格形成的原因,除了宋代统治者所提倡的朴素、干净、与众不同的服饰观念之外,大多归因于传统观念中接受科学的影响。
其实理学在北宋并未成型,南宋兴起,但只是一家之言。只是明初才确定为官学,理学对宋代服饰风格的影响有限。所以,如果说宋代的服饰风格是受接受的影响,不如说是儒、释、道三家共同作用的结果。三教通过他们的教化和实践影响了文人的审美观念,并通过文人阶层的影响扩展到整个社会。
总体来看,唐宋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是有机会进入社会上层的,只是他们面对的社会习惯不同。集胡汉之大成的唐朝,朝气蓬勃,气魄豪迈,疆域辽阔,激起了士人驰骋沙场,建立功业的欲望。“做百夫长不如做书生”。唐朝的学者们穿着窄袖的紧身长袍,腰间佩着剑,以此来显示他们的侠义精神。宋太祖政权建立后,形势大变,统治阶级吸收了唐五代自重的教训,“兴文教,抑军务”,提高文官地位,以文官制武将,没有论文和军务的高官都由文官担任,退休后享受优待。成了当时最好的职业。同时,宋代大兴科举制度,不问家世,让卑微的弟子有了走向仕途的机会。魏晋以来,九品中正制终于被科举制度所取代,真正打破了长期以来士绅主导政府的局面。
科举成为了整个社会士人的最高理想,形成了“一切皆下品,唯有学问高”的社会认知。位居高官之列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成为文人墨客的典范。宋代兴起的重视学习和教育的风气,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从上层社会到普通百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文人阶层。与唐代文人相比,他们更加自觉,具有更强的文人意识。在宋代尊人抑武的社会背景下,服饰表演自然不再崇尚兵器,而是呈现出别样的风格。
唐五代时期,儒学的传统统治地位自汉代开始被抛弃。宋代统治者认为不尊儒术是国家不能长治久安的原因,所以非常重视儒家经典的修复和整理,并根据儒术制定法规,但并不排斥佛道。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交汇,极大地影响了宋代文人的价值观。他们思想自由,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探索兴国之道,同时又能启蒙和解释人生。因此,他们能够超脱地对待人生的得失,“不喜物,不自怜”,从而通过做出贡献来寻求个体的生命价值,或者通过内心的安逸、自足、感悟、自由来实现生命的本来意义。人生价值追求是多元化的。
到了宋代,随着文人思想和人生价值观的养成,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思潮,即追求平淡、自然、高雅。北宋中期的文学领袖苏轼最能代表这种思想转变。他在诗、词、书、画方面的审美风格,代表了文人审美观念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李泽厚评价苏轼的美学思想说:“正是这种虚幻、忏悔和对整个生命的冷漠,使苏轼走向了佛教和儒家思想中的晚年,以一种神秘的方式来谈论世界。在美学上,苏轼追求一种朴素、平实、自然的情趣,一种退居社会、拒绝世俗的人生理想和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把这一切上升到一个透彻理解的哲学层面……”
文人的审美观念影响和支配着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他们追求的不是表面的喧嚣和华丽,而是外表朴素简单,内心深邃悠长的美。这种美体现在宋代的所有艺术领域。建筑、绘画、陶瓷等。都是简单、朴素、淡雅、清淡、含蓄,洋溢着浓浓的文人气质。反映在日常服装上,就是简单、清新、自然、优雅的着装风格,要求造型简洁,面料简洁,图案自然生动。比如棕衣、直袖、道袍、鹤袄、野服等。宋代文人喜欢穿的,不再是唐代文人穿的圆领窄袖长袍,而是继承了传统汉服的特点,宽袖飘逸,方便舒适又不失礼仪。在色彩上,采用浅色,如黄色、白色、蓝色等。,尤其是白边黑边的。宋代文人的衣着与唐代完全不同。
宋代以文人为中心的美学上升到了美学的高度。在这样一个文人气息浓郁的时代,世人对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形成了一种模仿他们服饰的时尚。文人服饰引导了人们的着装风格,主导了社会审美意识。以女装为例,摒弃了唐代丰富艳丽的色彩,以淡雅的中间色为主,如粉色、浅黄、浅蓝、绿色、莲藕色、深绿色、淡紫色等。,都作为基调,美在从容淡雅。宋代上层女性喜欢郁金香根的黄色,如宋诗中的“一件淡黄色的衬衫配一件香裙”、“六件染姜黄的双裙”。
此外,欧阳修《浣溪沙》有“天蓝衣摇,美人初写更宜”;宋代《五国志》在养生染坊名录中也有“天水碧”的记载。可见“天碧”色也是当时的流行色,其恰到好处的淡雅符合人们追求美的标准。“宋代讲究的是细、洁、润,色简单,味淡雅。与唐朝的鲜艳色彩和明清的粗鄙大相径庭。这些都反映了一个规律性的共同趋势,即追求魅力,它们相互呼应、相互协调,相得益彰,成为一代审美精神。”李泽厚先生对宋代美学的评价,同样适用于宋代服饰风格。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2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明代服饰色彩之绚,不输当代“高定”!
下一篇: 辽金服饰与宋服饰的不同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