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长,澜沧江千回。”1000多年前,山川给远道迁徙的哈尼族带来了奇妙的灵感。他们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三村腊梅坡、团山挖山挖田,引水灌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1000多个哈尼族倪好支系在这里茁壮成长...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哈尼族创造并保持了自己独特的服饰、语言、习俗等传统,是当地哈尼族历史的缩影。闲暇时,村里的老年妇女带领年轻人纺纱、织布、染色、缝纫和刺绣,制作哈尼服饰。对于哈尼族来说,服饰不仅是爱情的传承,更是民族文化财富的承载。哈尼族虽然没有文字,但千百年来他们衣服上灿烂的色彩,渲染了哈尼族的文化多姿多彩,谱写了他们文化变迁的历史之歌。
哈尼族后尼人长期从事山地农耕,其服饰,无论男女,均以藏青色为主色调,在保暖、耐脏、耐磨、结实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男人大多穿双排扣外套和裤裆裤,头上裹着绿布。女人裹着蓝布,头侧绣着花纹;脖子上戴银项圈(哈尼语翻译为“鲁Ku”);穿一件自己编织染色的藏青色土布长衫,长及膝盖,下摆左右开叉至腰部;胸前绣有红、黄、蓝、绿等颜色的图案;衣服中间用银色纽扣连接;腰间系一条白带,腰上有各种刺绣图案和装饰。手巧的哈尼族后尼人用五颜六色的丝线和华丽的银饰,在他们的服饰上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哈尼族服饰的颜色、图案、款式和配饰都有着特殊的含义。一针一线绣出的每一个图案和设计,都记录着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或指世界的开天辟地,或寓意祖先的迁徙,或表达某种敬仰之情...那些打磨过的银饰,有的代表自己的身份地位,有的代表对祖先英雄功绩的缅怀,有的饰品是日常用具,不为人知。哈尼族姑娘一出生,父母就开始给她绣婚纱,攒钱做嫁妆,把父母的爱代代相传。
丰富多彩的哈尼族服饰不仅是民族迁徙和居住地区地理环境的反映,也是身份和角色的识别,揭示了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活理念,展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苏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76/344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蒙古袍礼服
下一篇: 中国各少数民族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