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羲黄大学 >> 学术之声 >> 道家养生

论_黄庭经_的养生及修炼思想

大道家园 2023-04-21 12:04:11


《黄庭经》是早期道教经典,被称为道教五大经典之一。现传的《黄庭经》有内景、外景、中景三种。一般认为中景经出世较晚,故通常所说的《黄庭经》未包括《中景经》在内。《外景》与《内景》先后出现于两晋,由魏华存夫人所传。《黄庭经》将宗教思想与医学、生理学、气功学、养生学相揉合,以七言歌诀形式论述道教的修炼与养生思想,被道教许多派系尊奉为经典,地位崇高。

《黄庭经》作为一部早期的道教经典,它对于后世道教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虽然《黄庭经》行文晦涩,有很多隐喻和难解之处,但是仍然阻挡不了它自身的魅力。历代以来,无数道士、炼丹家、文人学士、医学家对《黄庭经》青睐有加,奉为经典。历代修真的人大多修炼此经,被道教称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足见此经的价值和地位。

居黄庭,行大道。

《黄庭经》中的养生思想和修炼思想也成为很多道教派别的重要思想来源。《黄庭经》的养生思想继承了《黄帝内经》、《老子河上公章句》以及《太平经》等书中的脏腑学说与养生之论。《黄庭经》以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人体五脏六腑的形状、颜色和功能。这与中国传统医学对于五脏六腑的看法是一致的。《黄庭经》也采用了中医的脏象学说来完善自身的养生思想体系。《黄庭经》属于清修派的经典,它十分注重清静无欲,保精固精,这是至关重要的养生之道。《黄庭经》继承了《太平经》等古代道书中关于人身脏腑各有主神的说法,而以五脏神为主,故重视存思五脏神的色、形、气、服饰、姓名等。这种存思体内诸神的修炼方法自晋代以来流传很广。不仅如此,《黄庭经》也存思体外自然界万物,如:日月星辰,山岳云霞等等。这种既存思体内诸神,又存思外界诸神的修炼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修炼方法。

在上清派之后,《黄庭经》成为茅山宗的主要经典,在道教中十分盛行,后来又成为全真道功课之一。它为现代养生学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黄庭经》的出现不仅为道教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对后世养生学及道教修炼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对《黄庭经》的专门研究不多,近代以来,只有陈撄宁等少数学者对《黄庭经》进行过讨论。本文将从道教养生和修炼的角度来讨论《黄庭经》。《黄庭经》涉及的内容深广,语言也比较晦涩了,所以本文力求用最简明的语言来进行阐述,让文章易于理解。

  1. 《黄庭经》的面貌

    书圣王羲之为道士书《黄庭经》换鹅已是广为流传的佳话

  1. 《黄庭经》的书名取义

    对于“黄庭”的取义,各家在注解《黄庭经》时,均有所说明。如梁丘子,在注解《上清黄庭内景经》中说:“黄者中央之色也,庭者四方之中也.外指事,即天中、地中、人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也.”务成子在《上清黄庭外景经》注中说:“黄者,二仪之正色,庭者,四方之中庭。近取诸身,则以脾为主,远取诸象,则天理自会。”李千乘在《太上黄庭中景经》中说:“黄者,中央之正色;庭者,四方之中也。外取在天中地中云霞之上,内取于脑中心肝脾之间。’”清代学者董德宁在《黄庭经发微》中说:“黄乃土之色,庭乃家之中,是三才各有三中宫也。”因此,一般均认为人身上中下三部均有“黄庭”,而以脾为其主宰。又《金丹问答》谓黄庭在膀胱之上,脾之下,肾之前,肝之左,肺之右。这是根据《黄庭内景经·上有章第二》“上有神灵下关元,左为少阳右太阴,后有密户前生门”,和《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第一》“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阔前命门”而来,认为腹部这一区域乃是“黄庭”或中部“黄庭”的所在。又,务成子在《上清黄庭外景经》中说:“黄庭者,目也。”认为,目是黄庭之所在。《黄庭中景经·耳象》:“耳象昼夜空如聪,中有黄庭主聪门”,无疑是指脑中之黄庭。《黄庭内景经·仙人章第二十八》:“安在黄庭两眉间,此非枝叶实是根”,黄庭也是脑中黄庭之意。《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第一》:“黄庭中人衣朱衣”,可以认为是指心中之黄庭,也可认为是脾中之黄庭。《黄庭外景经·下部经第三》:

    “出入二窍合黄庭,五脏之主肾最精”,是指肾中之黄庭也。可见,“黄庭”一词的取义,也并非“黄为四方之中,庭是堂前的空地”这种笼统的说法所能概括。

    《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重要经典之一,被道教许多派系所尊奉,地位崇高。

    “黄庭”一词,根据王明《黄庭经考》,早已见于东汉晚期文献中。桓帝延禧八年,边韶《老子铭》云:“出入丹炉,上下黄庭”。《列仙·容成公传》:“道贯黄庭,伯阳仰畴”。是《黄庭经》沿用其意,而非“黄庭”之名自《黄庭经》始。而“黄庭”的取义,并不仅仅是指中焦之脾藏,也可以是指人身上中下三部而言,或是指天中、地中、人中,曰云霞之上,曰远取诸象则天理自会,乃是外而三才,内而脏腑,“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天地间中和之元气也。道家认为,人得太和之气而生,谷得太和之气而成,太和亦即中和也。故黄者乃太和之气凝聚之色也,庭者朝廷颁布典章之处。故“黄庭”者,乃人身太和之气传输、运转与调度之中心也。可见“黄庭”的部位可以说在人体内有上中下三处。但是根据现代解剖学的观点来说,人体内并没有“黄庭”这样三个位置,但是在内丹学上,“黄庭”是确有其位的。也可以认为,黄庭的位置在外是天中地中与云霞之上,在内则是脑中心中与肝脾之间。是天地人三才的聚合,是精气神三宝的源泉。《黄庭内景经·百谷章第三十》中“何不食气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黄庭”可对“黄庭”的取义,作出注解和说明。

  2. 《黄庭》内、中、外

    《黄庭经》出现于晋朝,但在汉末可能已有草本流传,其后经上清派大力提倡,而流传广远。现传的《黄庭经》有内景、外景、中景三种。在道教内部,对《黄庭》内、外、中三经的态度却颇有不同。一般较重视《内景》、《外景》,而对《中景》谈论的不多。相传吕洞宾尝游宿州天庆观,题诗谓:“时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又,陆放翁诗:“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一替残雪寄林亭,手把黄庭两卷经”。这些所说的“黄庭两卷”都是指《内景》、《外景》两部而言。《外景》在西晋己有传本,王羲之曾经写《外景》换鹅,葛洪在其师郑隐那里也曾见过。郑隐是汉末魏初人士,可见此书出世甚早,即使不

    是汉代作品,至少也是魏晋时期产生的。因此早期所称《黄庭经》其实都是专指《外景》而言。把《内景》称为《黄庭经》,始于陶弘景之《真诰》。《真诰》中曾谈到东晋许穆读《黄庭》、许谧抄《黄庭》,但他所说的《黄庭》都是指《内景》。另外,陶氏《登真隐诀》又载有诵习《黄庭内景经》法。足以证明《内景》既晚出,又要与在此前已有的《黄庭经》相区别,所以才称为“内景”,而在此之前所传的《黄庭》为“外景”。

    内景不异外景

    《黄庭经》是道教教义与医学相揉合的养生、修真古籍,以七言韵语描述人体五官、五脏,六腑诸神,更推广至全身八景神及二十四真的形象和作用,宣称恒诵神名及存思诸神形象,可以消灾祛病,不惮虎狼凶残,脏腑安和,却老延年,甚而升天登仙。道教认为,久习存思之术,能通灵达神,洞观自然,养精补气,炼髓凝真,乘云飞仙。《黄庭经》中虽隐括呼吸胎息、固精炼气及符图诸术,但在修炼术中仍以存思为主要内容,为后世内丹理论的渊源。《外景》与《内景》虽主旨一致,但其文字风格及内容亦略有不同。《外景》文字简明平易、词清意畅,脏腑色象神名均较少;而《内景》文字典奥隐深,对脏腑色象神名之描述甚

    为繁杂。所谓“黄庭三宫”,即上宫脑中,中宫心中,下宫脾宫。《外景》比较注重对脑、心的修炼;《内景》则比较注重对脾胃的修炼。梁丘子认为:“外指事,即天中人中地中;内指事,即脑中心中脾中,故曰黄庭。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外象喻日月星辰云霞之象,内象谕血肉筋骨脏腑之象也.心居身内,存一体之象色,故曰内景也。”2《内景》重气养精、存观一象,在道教谓之“存思’、而《外景》则重存思外界自然之象。

    《黄庭内景经》一名《太上琴心文》,全经皆七言韵语,共二百三十九句,分作三十六章,每章各取首句二字为题。通篇以七言韵文的形式讲述上清派的存思法,认为存思身神,可以消除疾病,养生延年,最后“咏之万遍可升天”,达到成仙的理想境界。梁丘子称该经是“学仙之要妙”、“羽化之根本”。《内景经》共三十六章,其内容可以概括为:

    1.论述长生久视之道。分别论述人体各主要器官的概况及其主要生理作用。为了修炼得法,又把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有八景神镇守,合称二十四真神;人如果能调养真气,就能消除疾病,长生不老。

    2.阐述黄庭三宫及三丹田与养生的密切关系。所谓三宫均在人头之中的玄丹、太乙、流珠三处。玄丹在两眉之间入里四寸处,太乙、流珠分别在其上。这三宫是藏养精气神之神的处所,对人至关重要。所谓三丹田:脑为上丹田,元神居之;膻中为中丹田,元气居之;脐为下丹田,元精居之。肾中天一生水,灌溉三田,产生精气神三品大药,使人身上下,肌肤周密,精气完固,则百邪不能干犯,心神安逸,盘固坚凝而永不衰老。

    3.存思黄庭,炼养丹田,积精累气为宗旨,执行不殆为要诀。根据《黄庭经》的修炼方法,人体是一个小宇宙,自然界是一个大宇宙,将人体的小宇宙融入到自然界的大宇宙中,或是将自然界的大宇宙存想入人体的小宇宙中修炼,以达到天人合一、飞升成仙的境界。

    《黄庭外景经》,后人把它分为三大部分。主要解说人身诸神及存思的方法,重点论述的问题有:强调吐纳行气;勤于咽津吞液;时时保精、固精;永持恬淡无欲、巩固守一之法。

    《黄庭经》以七言歌诀的形式描述道教的修炼与养生学说,是道教思想与古医学结合的修真书。它为道教养生和道教修炼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鸟鸣枝头一阳生

  3. 南岳夫人——魏华存

    《黄庭经》是南岳夫人魏华存所传。魏华存(公元252-334),晋代女道士。一说曾为女官祭酒。据道书记载,死后升天,受位为“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又称“南真”。宋元枯间晋封为“高元宸照紫虚元道元君”。据《南岳魏夫人传》记载:

    魏华存,字贤安。任城(今山东济宁市境)人,晋司徒剧阳文康公魏舒之女,自幼好道,博览百家,通儒学五经,尤耽好老、庄,志在成仙。常静居,行导引、吐纳术,服胡麻散、获羊丸,意欲独身修仙,遂其所愿。其父母不允,二十四岁时被迫嫁于太保掾南阳刘文(字彦幼)为妻,生两子,长名璞,次名瑕。刘文任修武(今河南境内)县令。魏华存精诚求道,待两子稍稍长大,便隔离房屋,另室独居。据传,将满三月,诸真下降,清虚真人王褒降授神真之道,传《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书紫文》、《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马》、

    《神真虎文》和《高仙羽玄》等经,共三十一卷;景林真人又授给她《黄庭内景经》;诸真命玉女叹奏歌吟,以后诸真日日降临,刘文虽居隔壁,但寂然不闻。后刘文去世,华存知中原将乱,遂携两子过江南下。璞官至太守,瑕官至从事中郎将。华存继续潜心修道,道业日精。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4),得授灵药二剂,服之,七日后,托剑化形而去。据信,升天为南岳夫人,治天台大霍山。后尊为道教上清派第一代宗师。又,魏华存在世尝为天师道女官祭酒,习天师道《明威章奏》、《存祝吏兵符篆之诀》,并曾领职理民。夫人曾隶书《小有王君》并传,又述《黄庭内景经注》,子璞后至侍中,夫人令璞传法于司徒榔邪王舍人杨羲、护军长史许穆及穆子许翔。

    陶弘景《真诰》中所称“南真”,即魏华存。《真诰·叙录》谓,魏夫人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降授”杨羲《上清经》,刘璞授杨羲《灵宝五符》。

    葛洪《神仙传》中说:“中侯上仙范邀,字度世,旧名冰……,撰《魏夫人传》”。《真诰》卷七第十注云:“范中侯名邀,即是撰《南真传》者”。《真诰•叙录》多处谓南真魏夫人“降授”杨羲以《上清真经》。《真诰》卷二十注云:“又魏夫人小息还为会稽时,携夫人中箱法衣,并有经书自随供养,后仍留山阴,于今尚在,未获寻求之。”说明魏夫人幼子刘瑕曾留有魏华存法衣、经书于山阴,则魏华存确有其人。

    又《茅山志》卷十有《嗣上清第一代太师》,以魏华存为道教上清派之创始者。又,历代史志中,《隋志·史部·杂传类》、《宋志·神仙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云笈七签》卷一O六皆著录魏华存撰《清虚真人王君内传》;《隋志·史部·杂传类》、《旧唐志·史录·杂传类》、《新唐志·子录·神仙类》、《宋志·神仙类》、《崇文总目·道书类》、《通志略·诸子类·道家》、《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太平广记》卷五十八皆著录或收录有《魏夫人传》。据上述资料,则确有魏华存其人,其传说事迹或有夸饰,而其人则并非虚构。

    彼岸就在大道尽头

    魏华存曾谓“清虚真人”、“景林真人”降授多种经书。实际上这些经书乃魏晋间道土依据《河上公老子章句》、《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与方术所撰作。造作者秘珍其书,传布不广,其后得之者不明撰者为谁,为自尊其教,故一般皆托言神授。魏华存所受或所著经书中,后世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黄庭经》。

  4. 魏晋之际现《黄庭》

    从东汉道教的诞生到魏晋南北朝,属于道教的创建和改造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民间比较原始的早期道教逐渐分化,并向上层化的方向发展。据史书记载,从东汉中晚期开始,有多次瘟疫态肆大江南北。在范晔的《后汉书》中,至少提到十四次“大疫”(即:瘟疫)。其中有十一次瘟疫都发生在东汉王朝的最后一百年间。而王朝的变更并没有阻止瘟疫的蔓延,直到三国时代,魏晋南北朝,瘟疫始终蔓延着。魏华存生活的年代(公元252-334)正是瘟疫态肆的年代,她从一出生就目睹了瘟疫等疾病的传播。所以她的个性,如“常静居行导引、吐纳术,服食药物,意欲独身修仙,遂其所愿”与瘟疫的传播不无关系。在改朝换代频繁的年代,再加上瘟疫流行,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无法安居乐业,正好寻求精神上的解脱,通过修炼成神仙,摆脱人间的痛苦生活。

    修炼可以成仙,前人已经证明,并且通过修炼可以强身健体,通过修炼可以增强人的抵抗力,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这是肯定的。早期道教,如五斗米道和太平道,在创教初期,就是通过以医传道,不断壮大起来的。在社会动荡的年代,疾病横行,能够治病的宗教往往最有号召力。魏华存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虽然出身官宦家庭,属于上层社会人士,但她没有借酒来消磨自己的一生。《晋书》对魏夫人同时代的阮籍有这样一段描述:阮籍本来胸怀大志,很想做一番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但在魏晋时期,天下动乱不安,凡是比较正派而有才能的人士,很少能保全性命,所以他感到灰心丧气,以饮酒狂欢为乐,借以逃避现实。魏夫人并没有像阮籍那样借酒浇愁,而是为后人传下了《黄庭经》,修炼这部经典可以成仙:“咏之万遍可升天”。《黄庭经》的确能修到飞升成仙,这个历代上清修炼者已经有很好的证明,而且强身健体的作用是有的。在那样一个疾病横行的动荡年代,《黄庭经》的出现无疑是符合民众需求的。这也为上清派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道教是最实际的宗教,从人最基本的欲望——长生不老进行修炼,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需求。这种修炼对健康和疾病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道教会发扬光大不是没有理由的。道教以自己的实用性,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仰和膜拜。《黄庭经》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正是发挥着这样一种实用性,因此,《黄庭经》出现在魏晋之际也是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王羲之 东晋时期著名道士、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5. 各家说“黄庭”

    《黄庭经》和《周易参同契》、《悟真篇》被誉为道教三大内丹经典。《黄庭经》,古来传授均持口诵之说:“日诵《黄庭》三五遍,不成道来也成真”。这部经典不仅在道教中十分流行,而且受到历代文人学士的喜爱。

    书圣王羲之为道士书《黄庭经》换鹅已是广为流传的佳话。王羲之说:“书家不写《黄庭经》,笔中岂能有神灵?”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宋代书法家米带、黄庭坚等都写过这部经。苏东坡曾书《黄庭内景》,又仿其文体,而为之赞,备极推崇。

    李白诗中曾言:“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吕纯阳真人题《宿州天庆观诗》云:“时传丹篆千年术,口诵《黄庭》两卷经。鹤观古坛槐影里,悄无人迹户常扃。”宋陆游《道室杂兴诗》云:“身是秋风一断蓬,何曾住处限西东,棋秤窗下时闻雹,丹灶崖间夜吐虹,采药不辞千里去,钓鱼曾破十年功,白头始悟颐生妙,尽在《黄庭》两卷中。”又《书怀》诗云:“早佩《黄庭》两卷经,不应灵府杂脏腥,凭君为买金鸦觜,归去秋山斸茯苓。”

    历代道教炼养家均重视《黄庭经》,欧阳修《删正黄庭经序》谓此书系“魏晋间道士养生之术也”;为该经作注者不少,如金代的刘处玄,明代的陆西星,清代的李涵虚等都曾注过《黄庭经》。后世道教全真派更以其作为讲习功课之一。

    近人陈撄宁先生撰《黄庭经讲义》,说道:“两篇文字(指《黄庭内景经》与《黄庭外景经》),不必出于一手,而精理贯通,体用相备,真知个中消息者,当不复存歧视。”

  1. 《黄庭经》的养生思想

    《黄庭经》是魏晋间道士养生之书,不仅包含了中医的脏腑理论,而且突出了道教的清静无欲,这本经典是古人养生精华的体现,其中的很多理论,直到今天,仍然有很深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

    观花木,知养生。

  1. 五脏六腑

    《黄庭经》继承了汉代“五脏神”之说,以身体的五脏六腑理论为基础,并且结合了道教人身百脉关窍各有司神的学说。《黄庭经》包含了一些中医学理论,分别论述了人体主要器官的形状及功能,在《内景经》中,有十四章着重阐述了五脏六腑的生理作用。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则是受盛和传化水谷。脏病多虚,腑病多实;脏实可泻其腑,腑虚者可补其脏。在《内景经·心神章第八》中,“六府五藏神体轻,皆在心内运天经,登夜存之可长生”,说明了五脏六腑的重要性。其实,五脏六腑的观念最多出现在古代医书中,《黄庭经》如此重视五脏六腑,花大量篇幅对其进行讨论,说明了五脏六腑对于养生的重要性。

    《内景经·心部章第十》中对心脏的形状及功能做了描述:“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道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飞裳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娑。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心,能知寒热、和荣卫、通血脉、调阴阳;心开窍于口舌,能吐纳五脏之气,识别五行之味。所以人能心安,就可以体和无病身不枯。《黄庭经·心典章第三十一》:“心典一体五藏王”,认为心是脏腑之王,统领五脏六腑。

    《内景经•肝部章第十一》中:“肝部之宫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主诸关键聪明始。青锦披裘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百病不住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肝主谋虑,藏血、魂魄之居。肝开窍于目,如日月之明,五行之关镜。肝气上与三焦气合,下为口中津液,津液过玄膺、明堂入丹田,真气流布,百骸受润,则无疾病。

    《内景经·脾长章第十五》:“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脾为仓糜之本,纳谷物生味道,化糟粕。它认为脾居中央,横在胃上,外应脸色;脾胃相合供应营养,那么血脉通畅,筋骨强健、肌肤丰润、营养全躯,就能延年益寿。故它重视脾的功能,称脾为下黄庭宫、人体的根本、五脏的要枢。

    养生要效法根深蒂固的古松

    《内景经·肺部章第九》:“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阀。七元之子主调气,外应中岳鼻齐位。素锦衣装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元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用之不己形不滞。”肺为气之本,开窍于鼻,布气于七窍,主耳目聪明。认为肺气起自三焦,能调理五脏之元气,人若能把津液吞进丹田,那么肤色亮泽,百脉通畅,齿坚发黑,不会衰老。

    《内景经·肾部章第十二》:“肾部之宫玄阅圆,中有童子冥上玄,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苍锦云衣舞龙潘,上致明霞日月烟,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生门,使人长生升九天。”肾者精之处,先天之本,元气之根,主骨。经中认为肾主五脏六腑、九窍津液之相连,开窍于耳,肾气充足,则耳聪目明,筋强骨健、百脉通畅。又肾藏精,认为人若止精可长寿。

    《内景经·胆部章第十四》:“胆部之宫六府精,中有童子曜威明。雷电八震扬玉旅,龙旗横天挪火铃。主诸气力摄虎兵,外应眼童鼻柱间,脑发相扶亦俱鲜,九色饰衣绿华裙,佩金带玉虎龙文,能存威明乘庆云,役使万神朝三元。”经文认为,胆主决断,为六腑之精。人若胆、力互用,能摄虎兵。又认为胆外名于眉目之间,喜怒皆行此处,愤则发上冲冠。

    中医有一句名言,叫“有诸内,必形诸外”,这也是五脏六腑的主要观点,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必然大大地超越了人体解剖学的脏腑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理论体系。因此,藏象学说中的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这是因为中医的脏腑概念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由此可见,《黄庭经》中对五脏六腑的看法,和中医对于五脏六腑的看法是一致的。《黄庭经》在其成书的过程中,吸收了一些中医的脏腑理论作为其养生理论的基础,而中医的脏腑学说,也在《黄庭经》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清心寡欲

  2. 恬淡无欲

    道教对于欲望的看法,各门各派看法不一。但总的来说,都是主张清静寡欲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老子想尔注》的解释是:“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从而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学道修道应做到无有自己的私自嗜欲,乐好清静,这样才符合“道”的体性。元太祖成吉思汗问邱处机治国之方和长生久视之道,邱处机认为“治国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修身要以清心寡欲为要”。太祖深契其言,尊他为神仙。可见,道教对欲望是采取节制的态度。

    道以其清静的本性来化生和养护万物,从未想过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回报或想得到什么,无欲以待万物。而人类社会,若亦以“清静”的思想来治世修身,世界将会和谐而太平,人们则会得到更好的休养和生息,生命也将得到升华。所以,学道信道之人,首先要学知清静,以常清静为行为标准,才能实现修行而得道的追求。“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把清静之教义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高度。

    道教的“清”与“浊”相互对应,相互转化。《清静经》说:“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意思是说:清是浊的源头,动是静的条件。而修道,就是要通过修炼由浊而返清,由静而生动。使人心清宁明静,静而精生,气足神明,生命的原动力得到宝藏和养育,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这种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关系和表现,也正是“道”之清静的完整表现,《清静经》说:“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人修大道,体行清浊、动静相生相化的道理,才符合清静之道。教条式地理解清静,或把死寂静止看着是清静的意境是不符合“道”的。

    那么,怎样的修行才能进入真正的清静境界呢?《真仙直指语录》中也说:“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挠,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不能作,精全而腹实”。其核心的法则就是少思而寡欲。然而,人生在世,名利声色不断挠得人们欲望滋生,浊动不己。但作为修道务道之士,就不能完全和俗世之人一样,而是要真思志道,做到少思寡欲。《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欲得”。意思是说,灾祸发生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嗜欲。所以要“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要“寡欲”。所谓寡欲,就是要求人们对世俗的名利、声色、财货的企求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要用极端的行为去猎取,不要有非份的念头和过分的奢求,嗜欲过重不仅有害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将人际关系复杂化,成为社会祸害的根源。因此,要以寡欲为行为准则、最终达到“道常无欲乐清静”的最高境界。

    道教从大体上看,对欲望的态度是清静寡欲。而《黄庭经》,无论是《内景经》,还是《外景经》,都十分强调要清静无为,恬淡无欲。无欲和寡欲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从魏夫人另室独居修炼看出,《黄庭经》是要求恬淡无欲的,这是《黄庭经》对欲望的看法,属于清修派的观点,也是对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的继承。

    开源节流,水不枯涸。

    《黄庭经》提倡的“无欲”是和保精固精联系在一起的。修道之人,最重要的是要保精固精,如此才能结丹,精气不外泄,达到长生的目的。精,是人身“三宝”之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传统医学认为,精是人体的根本,精有两个来源:一是先天之精,来自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二是后天之精,来自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守藏于五脏,若五脏六腑的精与后天之精均藏于肾。肾中精气是否充盈,对健康长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道教历来很重视对精气的保养。《太平经》云:“人欲寿,当爱气卑神重精”;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释滞第八》也认为修仙的关键“在于宝精行气”。《黄庭经》尤其强调精气

    保养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它认为积精宝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累气积精,秘藏精气;二是慎守精室,固守不泄。

    《黄庭经》内外篇都十分重视积精累气对修道成仙的重要作用。《黄庭内景经·仙人章第二十八》说:“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为真。”修仙学道之人,并非有别的方法,而是善于积精累气。《黄庭外景经·中部经第二》也说:“仙人道士非异有,积精所致和专仁”。仙人道士并没有特别的方法,只是通过积精累气,专心一意,才会修炼有成。怎样“积精累气”呢?《内景经·呼吸章第二十》教化人们说:“呼吸元气以求仙,仙仙公子已在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结精育胞化生身。”呼吸元气,服食胎息,导引津液,阴阳之气流通不绝,故能孕生精气,助于成仙。《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第一》也说:“方寸之中谨盖藏,精神还归老复壮”。若能常常服气,日积月累,可以返老还童。不仅服气累气有利于积精,而且咽津至肾亦能化为精。《内景经·隐藏章第三十五》“太上隐环八素琼,溉益八液肾受精”。修炼到一定程度,喉咙就会产生八素琼液,咽下肾宫就能转化为玉精。所以,积精累气,必须首先保养好肾。

    《黄庭经》也要求人们要慎守精室、固守不泄。《内景经•常念章第二十二》说:“急守精室勿妄泄,闭而宝之可长活”。若能断绝淫欲,急守精室,精不外泄,闭室保精,必能延长生命。对此,内、外篇的看法是一致的。《外景经·上部经第一》说:“长生要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系子长留心安宁,推志游神三奇灵,行间无事心太平,常存玉房神明达,时思太仓不饥渴,役使六丁玉女渴,闭子精门可长活”。

    桃源深处,落英缤纷。

    《内景经·琼室章第二十一》也说:“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忽之祸乡三灵没,但当吸气录子精,寸田尺宅可治生”。内景,外景都极力主张保精固精,这样才能永葆安康。因此,在《外景经·下部经第三》的结尾说:“闭塞命门如玉都,寿传万岁年有余”。

    总之,《黄庭经》对欲望的看法基本上是断欲、无欲。陈撄宁先生在《黄庭经讲义》一书中,将“断欲”列为专门的篇章来讨论。认为要达到返老还童的境界,就必须断欲固精。书中认为:“若古今养生家所言节欲者,非神仙家本旨.徒曰节制,于事无济,必使断绝,方获全功。且不仅禁男女之合,又用法闭精窍之门,待其永无漏泄而后已”。可见断绝欲望在修炼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只是节制欲望,功用不大。其实,道教提倡清静寡欲也是为了养生的需要,普通人即使不能飞升成仙,至少可以益寿延年。《黄庭经》所提倡的无欲,也是以养生为根本。所以说,道教是最注重人的生命的宗教,从道教的诸多养生法中,我们也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

    第三节 现代医学

    虽然《黄庭经》的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医上,但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黄庭经》,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它有很多可取之处。《黄庭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最早提出了脑中枢的理论,这比俄国的巴甫洛夫的中枢神经理论早了1600多年,比法国的笛卡儿早了1300年。此外,《黄庭经》在解剖学上的贡献也是非凡的。

  1. 脑科学

    《黄庭经》以“千千百百自相连,一一十十似重山”来描绘脑中之神层出不穷,又相互联系,提示了人脑具有庞大的信息量。谢焕章教授在《气功的科学基础》一书中说:“人脑大约有1010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可与多达几千个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即大脑的突触数可达到1014个。有人据此认为大脑的信息量即为1014比特的数量级,有的人认为脑的容量比上述数字还要大得多。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们形象的描述大脑的信息容量,可以贮存五亿本书的信息,相当于美国国会图书馆存书量的50倍。另有人认为,大脑网络系统相当于美国和加拿大的全部电报电话通讯网络。实际上每个神经元都可看作是一台数模混合计算机,能进行一系列数模转化和信息处理。因此由1010台计算机组成的大脑,其功能潜力将远远超过我们的传统估计。”科学研究还证实,大脑皮层神经元的突触数,可经训练而改变,根据研究证明,在修炼状态下,人脑功能发生了突变和跃迁。国外有的科学家对松静状态下的练功者进行脑电图观察,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修炼对脑功能的开发,的确有无容置疑的良好效应。

    《黄庭经》中主要的修炼法是存思法。道教很重视这种修炼法。存思法不但可以制伏心猿意马,而且还可以训练人的念力。人的意念,通常是外向性的、散乱的。通过存想体内的人物、景观,可以变外向为内向,变散乱为集中,炼出超常的念力。

    通过存思法,可以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右半脑,现代医学证明,右半脑是想象力、直觉和灵感的源泉。而存思法能够有效的提高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开发右半脑。虽然古代的人并不知道什么叫开发大脑,但是存思这种修炼法带来的结果就是使大脑更加发达,所以道士长寿,也和大脑发达有一定的关联

    人脑具有庞大的信息量

  2. 解剖学

    《黄庭经》中描绘的身神衣貌外表,实际上是人体组织器官解剖学形态的形象再现。如心神“丹锦飞装披玉罗,金铃朱带坐婆娑”,因心脏呈红色,故称“丹锦朱带”;又为铃形,故作“金铃婆娑”。再如胆神“九色锦衣绿华裙,佩金带玉虎龙文”,“锦衣裙”乃指胆之颜色为绿色;“虎龙文”其实是象征胆膜的纹路。

    《黄庭经》中提到的人体内脏器官的分布,类似于现代解剖学的观点。古人如何做到深知人体内脏分布,这是一个迷。几千年以来,我国对于解剖的文献记载寥寥无几。比较著名的有,东汉的王莽曾从医学需要出发,组织过对死囚的解剖。之后,除了道教盛行的唐朝有个别解剖记载外,就只剩我国人体解剖史上的高峰——宋朝。它曾由官方组织过两次较大规模的刑场人体解剖。一是庆历五年 (1045),解剖欧希范等五十六人的腹腔,二是崇宁年间(1102)杨介观察刑场解剖而绘的《环中存真图》。除此之外,道教无大规模的解剖记载,但是从道教不断发展完善的脏器理论,我们可以推断道教人士曾为此做过的不懈努力。道教对于解剖的贡献可谓巨大。

    《黄庭经》的作者或是魏华存本人是否亲自对人体进行解剖,这一点我们无从考证。但无论如何,《黄庭经》能够基本准确的指出各个内脏的位置,这在中国医学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如《黄庭经》提出的“脾胃主黄庭之魂”、“漱津液五华生辉”等,无不与现代医学、解剖学所揭示的人体内脏结构相符。而《黄庭经》中的心主五脏六腑,心主神智等观点,也与现代医学、与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反射学说有共通之处。今天,现代医学、解剖学、中医经络学,会很容易地告诉我们人体知识和丹道修炼原理。但是在古代,只有丹道修炼到一定程度,才会感悟到人体的内在景象。人体内的一些经脉和部位,只能在丹道修炼中才能感悟到,而现代医学却无法用解剖学来证实这些经脉和部位的存在。《黄庭经》所蕴含的智慧也绝不是现代医学能够完全阐释清楚的。

    月亮与元气有密切联系

  1. 《黄庭经》的修炼思想

    《黄庭经》是一部修炼内丹的道教经典,存思法是经中最重要的修炼方法,此法后来也成为上清派的主要修炼方法。《黄庭经》第一次提出了三丹田的概念,论述了三丹田的修炼法则,这对后世的内丹修炼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而《黄庭经》的修炼思想,更为突出的是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不仅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崇拜,更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深邃智慧——将天和人在道教修炼中达到完美的统一。

  1. 存思法

    《黄庭经》在修炼上的最大特色是存思法,存思法也成为上清派的重要特征。存思,又称存想、存神,简称存。存,指意念的存放;思,指冥思其形。葛玄《五千文经序》:“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司马承祯《天隐子》曰:“存,谓存我之神;想,谓想我之身。”就是说存思自己身上的神。在道教早期的经典《太平经》中,存思法就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记载。道教认为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存,身内身外皆有神,如果能存思这些神,神就会安置其身,达到长生的目的。如《云发七签》卷四十三《存思》曰:“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常行之智静神凝,除欲中静,如玉山内明,得斯时理,久视长生也。”存思法的种类很多,仅宋代张君房所辑《云笈七签》收录的《老君存思图》所述存思法的具体方法就达18种之多,道教主要的存思法有二十四真法、二十四神行事诀、九室存思法、七童卧斗法等。

    在《黄庭经》中,存思法的修炼主要体现在存想体内诸神以及存想外界的日月、星辰、山岳,这实际上是一种天人合一的修炼法。

    日月精华

    《黄庭经》继承了《太平经》等古代道书中关于人身脏腑各有主神的说法,而以五脏神为主,故重视存思五脏神的色、形、气、服饰、姓名等。《内景经》对于存思心、肝、脾、肺、肾等五脏神,都分别加以论述,其中对存思心神的论述最多。如经中述道:“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清洁善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昼日唯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这是认为心有神灵,且是五脏之王,倘若经常存思心神,那么阴阳和顺,脏腑调匀,均无疾病。存思肝神:“肝气郁勃清且长,罗列六府生三光,……五色云气纷青葱,闭目内眄自相望。”肝属东方木位,主青,故肝气旺盛清而且长时,如东方之木主春,肝为生气之本,闭目冥想生气遍照体内五脏之腑,与脏腑相应,上为五色云,如日月星辰光亮明彻,久久即可自己内视脏腑。

    “内视”是存思法中一种重要思想,指修炼者闭目存思,潜神入定后,内观形体,神气充溢而使体内朗然洞彻的景象。存思脾神:“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三呼我名神自通。”脾居中宫,存思脾神,即可增长精气,延长寿命,心虚洞鉴,神灵自通。存思肺神:“肺部之宫似华盖,下有童子坐玉阔……素锦衣裳黄云带,喘息呼吸体不快,急存白云和六气,神仙久视无灾害,同之不己形不滞。”肺为金宫,在五脏之上,状似华盖。童子、白云都是指肺神。当喘息不定呼吸不畅、身体不快时,就赶紧存思肺神,便能调和六气而无灾害,常用此道,可保形体不枯衰。

    存思肾神:“肾部之宫玄阅圆,中有童子冥上玄,……苍饰云衣舞龙潘,……百病千灾急当存,两部水王对门生,使人长生升九天。”肾为水宫。玄阙园,喻指肾之外形。童子、水王都是指肾神。当人正生病时,就应立即存思肾神,这样便能逢凶化吉,免除疾病。

    《黄庭经》在结合传统中医学关于人体脏腑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人体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八景神守卫,这样,人体一共就有二十四真神。这就是《内景经》所说:“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存思二十四真是《黄庭经》的主要修炼方法之一。《内景经》说道:

    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

    发神苍华字太元,脑神精根字泥丸,

    眼神明上字英玄,鼻神玉垄字灵坚,

    耳神空闲字幽田,舌神通命字正伦,

    齿神愕锋字罗千,一面之神宗泥丸,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

    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

    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

    胆神龙喂字威明,六腑五脏神体精。

    过河要用桥,到岸需弃舟。

    但是,对于这二十四真神的名称,道教经典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说法。根据六朝时期灵宝派的《洞玄灵宝二十四生图经》,以及时代较晚的《太微帝君太一造形紫元内二十四神回元经》、《二十四神行事诀》、《洞玄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住图》这些道经的叙述来看,三部八景二十四真的名称、字号、大小、衣着,大致如下:

    上部八景神:

    1.脑神:名觉元子,字道都。长一寸一分,白衣。

    2.发神:名玄文华,字道衡。长二寸一分,玄衣。

    3.皮肤神:名通众仲,字道连。长一寸一分,黄衣。

    4.目神:名监生,字道童。长三寸五分,青衣。

    5.项髓神:灵漠盖,字道周。长五寸,白衣。

    6.普神:名冲益历辅、字道柱。长三寸五分,白玉素衣。

    7.鼻神:名冲龙王,字道微。长二寸五分,青黄白色衣。

    8.耳神:名梁峙,字道岐。长七寸,衣赤衣。

    中部八景神:

    1.喉神:名百流放,字道通,形长八寸八分,九色衣。

    2.肺神:名素灵生,字道平,形长八寸一分,白衣。

    3.心神:名焕阳昌,字道明,形长九寸,赤衣。

    4.肝神:名开君童,字道青,形长六寸,青黄衣。

    5.胆神:名龙德拘,字道放,形长三寸六分,青黄绿衣。

    6.左肾神:名春元真,字道卿,形长三寸七分,衣五色无常。

    7.右肾神:名象地无,字道生,形长三寸五分,衣白或黑。

    8.脾神:名宝元全,字道赛,形长七寸三分,正黄衣。

    内景纷纷

    下部八景神:

    1.胃神:名同来育,字道展。.形长七寸,黄衣。

    2.穷肠中神:名兆滕康,字道还。形长二寸四分,黄赤衣。

    3.大小肠中神:名蓬送留,字道厨。形长二寸一分,赤黄衣。

    4. 胴中神:名受厚勃,字道虚。形长九寸一分,九色衣。

    5.胸隔神:名广瑛宅,字道仲。形长五寸,白衣。

    6.两胁神:名辟假马,字道成。形长四寸一分,赤白衣。

    7.左阳神:名扶流起,字道圭。形长二寸三分,青黄白衣。

    8.右阴神:名苞表明,字道生。形长二寸三分,青黄衣。

    人体这些神各自都有名字服色,而且其名字都与该器官的生理特性和功能相对应。这些真神守卫着各自的相应器官,并且支配着该器官功能的正常发挥。

    这里所说的“神”、“精”不是指普通的意识活动,也不是指主宰宇宙万物的上帝天神,而是指精妙的体内真神。《黄庭经》产生后,二十四真神说就在道教中流行开来,如《真诰》说:“三八景二十四神,以次念之亦可,一时顿存三八亦可,平旦存上景,日中存中景,夜半存下景,在人意为之也,若外身幽岩,屏绝人事,内念神关,摄神纳气,将可平旦顿存三八景,二时又各重存一景,益当佳也”,“案《芭玄玉篆白简青经》云,不存二十四神,不知三八景名字者,不得为太平民,亦不得为后圣之巨”。’其他道经也多有类似的观念,只是各自的二十四神说法不一,名号不同。其实就是在《黄庭经》中,一神也往往有四、五种乃至七、八种名号。修道者若能存思身中百神,则能阴阳和顺,脏腑安和。若长行此道,则可返老还童,飞升成仙。

    《黄庭经》的修炼思想,更为突出的是表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2. 三丹田

    《黄庭经》的另一修炼特色是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概念。

    董德宁在《黄庭经发微》中说:“黄乃土之色,庭乃家之中,是三才各有三中宫也。”因此,一般均认为人身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三黄庭与之对应。上黄庭宫脑中,中黄庭宫心中,下黄庭宫脾中,各有神灵居住其中,人身上中下三部均有“黄庭”,而以脾为其主宰。“三丹田”简称“三田”,又称“三房”。如《内景经》说:“若得三宫存玄丹”,“三田之中精气微”,“常念三房相通达”。

    上丹田在脑中部,两眉间内三寸处,为脑神泥丸所居之处,故又称泥丸宫。《内景经·至道章第七》说:“一面之神宗泥丸,泥丸九真皆有房。”“一面之神”指眼、耳、鼻等头部七窍及面、发等,其神皆受脑神泥丸统领支配。

    中丹田在心部,又称绛宫。《黄庭经》说,“心典一体五脏王”,“黄庭中人衣朱衣”,“蜂宫重楼十二环,琼室之中五色集,赤神之子中池立”,“心神丹元字守灵”。心为五脏之主,一身之宰,为红色器官,所以形象地说它穿着红色衣裳,是“赤神之子”,心神也名为“丹元”。心的形状就好象是莲花,《内景经》说:“心部之宫莲含华,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调血理命身不枯”,《外景经》又说:“心为国主五脏王,意中动静气得行”。这里己经指出了心脏所具有的两种主要功用,即调血和理气。

    下丹田在肚脐之下三寸处,也有说是在脐下一寸、二寸或二寸四分,又称为关元、命门或玉都。道教继承传统中医学关于肾为人体先天之本的观点,认为下丹田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胎之处,内丹术修炼最注重下丹田,固精炼气,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最终都要将精、气、神沉入下丹田,如此长期坚持日久,就会使精气充盈,内神强盛,于是人便可以形神相保,长生久视。《黄庭经》说:“两部水王对生门”,“五脏之主肾最精,伏于太阴成吾形,出入二窍合黄庭”。“两部水王”指肾,可知肾为五脏之本,下丹田与肾脏在内丹炼养中是最重要的部位。虽然从现代解剖学来看,下丹田在人体小肠部位,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

    中国传统医学、养生学和内丹学都赋予它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对它十分重视。内丹学上说的观照丹田,一般就是指先凝神上丹田,然后观照下丹田。内丹学所讲的行气、运气也大都以下丹田为中心和归宿,而内丹的健身养生效果是不容否认的。这就说明,下丹田是人体中的一个极其重要却又尚未被现代科学认识的特殊部位。

    同时,《黄庭经》也很重视脾在人体中的地位。认为脾上通天庭,下联命门,对于上丹田、下丹田有保护维持作用。

    《内景经》对脾的描述如下:

    脾部之宫属戊己,中有明童黄装里,消谷散气摄牙齿,是为太仓两明童,坐在金台城九重,方圆一寸命门中,主调百谷五味香,辟却虚赢无病伤,外应尺宅气色芳。

    脾长一尺掩太仓,中部老君治明堂,厥字灵元名混康,治人百病消谷粮,黄衣紫带龙虎章,长精益命赖君王。

    脾神还归是胃家,耽养灵根不复枯.……通利血脉五脏丰,骨青筋赤髓如霜,脾救七窍去不祥。

    天人相通

    《外景经》对脾的描述如下:

    脾神还归依大家,致于胃管通虚无,……寿传万岁年有余。脾中之神主中宫,朝会五脏列三光,上合天门合明堂,通利六府调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主。

    “太仓”即胃,胃与脾一起是主管消化的主要器官。“尺宅”指面部。脾部五行属土,戊己、黄色也属土,在古代的阴阳五行系统中土居中央之位,所以说“脾部之宫属戊己,中有明童黄装里”,“脾中之神主中宫”。脾脏主管调和百谷五味,消化吸收食物营养,并把营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从而使全身各个器官得以健康运行。脾还上通天庭,下联命门,对于上丹田、下丹田有保护维持作用。这说明,《黄庭经》重视脾脏不仅来源于脾土居中的观念,而且还由于它对脾的消化功能确有了解。

    《黄庭经》在人体五脏六腑、七窍百节的复杂生理结构中,突出强调脑、心、脐下三处,视其为人体最重要的三大部位,认为三者在维系生命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是人体生理学上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国养生学、内丹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3. 天人合一

    《黄庭经》采用的是天人合一的修炼方法。道教自古以来十分重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天地万物都是由混沌之气所化生的,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运动规律,即阴阳五行。张紫阳《悟真篇》诗曰:“道自虚无生一气,便从一气产阴阳,阴阳再合成三体,三体重生万物昌”,就是对人及宇宙万物生成的物质基础和衍化机制的简要概括。同时,由于人是在斗转星移、四时更替的环境中诞生,又在这种环境下繁衍生息,《黄帝内经》认为,天地是人的父母,说明了人与大自然又具有相感应的特点。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万物与人是一个整体,人只有融入到自然界中,才能与自然界相处融洽,彼此和谐。

    道教认为人与天地具有同样的形体结构,产生了“人身一小天地,天地一大人身”的观念。《太上长文大洞灵宝幽玄上品妙经》说:“于万物之中,惟人为贵,惟人是万物之首也,头圈足方,上阳下阴,皆同于天地。固天有风雨,人有血气;天有日月,人有眼目;天有万象,人有万神;天有八极,人有八脉;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季,人有四肢;地有五岳,人有骨节;地有草木,人有毛发;地有江湖,人有血脉:此者无不应于天地。人为万物之首也,若不案天接地,负阴抱阳,岂于天地之中,帷人动合天地造化?

    天人合一的观点表明,人是小宇宙,天是大宇宙,人与天是以无形的纽带相联系,息息相通。历代炼养家十分重视炼功的时空因素,采取天地精气之法,并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视为修炼的最高境界。

    大道至简, 道法自然。

    《黄庭经》以存思法为主要的修炼方法,存思体内诸神的形状、服色、居处及其职司等等。同时,《黄庭经》还存思体外的自然界,如日月星辰、山岳云霞等等。存思日月星辰等的思想,即“采外景法”。也就是天人合一的修炼法。其要点在于,调整体内元气,使之与所摄取的日月星辰外气相合。在《内景经》和《外景经》中,多处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修炼方法,如:在《内景经》中:“出日入月呼吸存”,“六腑五脏神体精,皆在心内连天经”,“临绝呼之亦登苏,久久行之飞太霞”,“外应眼目日月清”,“上致明霍日月烟”,“心意常和致欣昌,五岳之云气彭亨”,“内侠日月列宿陈”” ,“五斗焕明是七元,日月飞行六合间”,“洞房灵象斗日月”,“高奔日月吾上道”,“要复精思存七元,日月之华救老残”,“隐藏羽盖看天舍,朝拜太阳乐相呼”,“脾救七窍去不祥.日月列布设阴阳”;在《外景经》中:“出日入月是吾道”,“谁与共之斗日月”,“昆仑之上不迷误,九原之山何亭亭’,“侠以日月如明珠”,“五行参差同根蒂”,“朝会五神和三光”。这些都能体现天人合一的修炼,日月和呼吸、五脏与五行、日月星与精气神等等都是将人体与天地联系在一起。其中,三光在天为日月星,在人为精气神。这种修炼既是将人体融入到天地中去修炼,也是将天地融入到自身去修炼,彼此合二为一,才能修炼有成。

    无论是存思身内诸神,还是存思身外的自然万物,《黄庭经》强调修炼存思之法必须精诚苦修,“至道不烦决存真”,“能存玄真万事毕,一身精神不可失”,“圣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炼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这些都强调修炼要专心一致、矢志不移,也只有如此,才能得以登仙入道。

  1. 《黄庭经》的贡献及影响

    第一节 从《黄庭经》到上清派、茅山宗

    《黄庭经》是上清经中的代表作,也是一部道教内丹学的奠基性的著作,更是一部道教教义与养生学、修炼学相融和的著作。相传魏华存传授《黄庭经》等经书给杨羲和许谧之后,上清派就开始形成了。

    上清派实际创始人是东晋天师道士杨羲、许谧、许翎。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杨羲扶乱降笔,称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魏夫人降授《上清真经》等31卷,命杨羲用隶书写出,以传护军长史句容许谧及其子许翔,二许又传写上清经,并修行上清经法得道。东晋末,王灵期至许黄民(许翔之子)处求上清经后,又增删润色,造作上清经法至五十余篇。江东道士慕上清经法丰博,争相传抄,因此在江东地区形成传授修习上清经法的上清派。

    上清派以魏夫人为第一代宗师,杨羲为第二代宗师。杨羲以下依经法传授次序,第三代至第九代上清派宗师是许穆、许翎、马朗、马罕、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南齐永明十年(公元492),陶弘景归隐茅山,自号“华阳隐居”。他继承杨羲、许谧、许翔所传的上清经,悉心搜求散失的杨、许手书的上清经诀真迹,编纂《真诰》、《登真隐诀》、《真灵位业图》等二百余卷道经,弘扬上清经法。历经数十年,上清派的教义和组织逐渐完备,茅山己成为上清派的活动中心,故此后上清派即被称为“茅山宗”。自陶弘景以后,茅山宗人才辈出,影响日益扩大,至唐宋时期,走向兴盛。唐代最显要的道士多来自茅山,如: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茅山高道极得唐朝皇室的尊崇,他们不时被礼请入京,讲道德醮,出入宫中,备受礼遇。当时有茅山为天下道学所宗的美誉。宋代茅山历代宗师多得皇室所赐“先生”称号。至刘混康任嗣法宗师时臻于极盛。

    藏天下于天下

    刘混康曾治愈皇后孟氏心疾,哲宗于绍圣四年(公元1097)敕命将其所居茅山潜神庵扩建为元符观。宋徽宗即位后又救命扩建为元符万宁宫,并赐刘混康九老仙都君玉印、玉剑,又亲书《度人经》、《清净经》、《六甲神符》赐之。时茅山己形成三宫五观,“三茅崇奉之严,未有盛于斯时也”。茅山派从齐梁至北宋,鼎盛百年,成为道教主流。南宋以后,渐趋衰微,但仍传承不绝,时有高道扬名于世。元代,茅山派名道士杜道坚入觐元世祖,奉玺书提点道教,住持杭州宗阳宫。其后茅山道士张雨,以能诗善画,享誉于元后期。元成宗大德八年(公元1304),茅山上清宗坛归属于张天师正一道。茅山宗共有嗣法宗师四十五代,第一代魏华存称太师,第二代杨羲称玄师,第三代许谧称真师,四代许翔至四十五代刘大彬皆称宗师。茅山宗传承以杨、许上清经篆为凭,刘混康得御赐印、剑后,传承信物增加了印剑。

    茅山宗奉元始天尊为最高神,编撰人神并列的上清神谱《真灵位业图》。茅山宗的修炼理论在陶弘景时已基本形成,后经王远知、潘师正、司马承祯、李含光等的弘扬而日趋成熟。茅山宗传承、修习上清经,也兼习灵宝经、三皇经及天师道经戒法篆。修持方法以存思、诵经为主,也倡行从术合修,结合导引、服食、药饵、外丹和气功养生诸术,以得长生之道。茅山宗著述丰富,为前期诸道派之冠。清竺蟾光《茅山志》著录《上清大洞宝经篇目》一百部,《上清二十四高真玉篆》一部,《上清大洞宝篆篇目》三十五部,及众真所著经论篇目六十二部。茅山宗是中国道教的重要道派。它不仅在隋唐时期成为道教主流,而且具备了系统的道教理论和组织制度,对修炼方术和斋醮仪规也有较大贡献。茅山宗与龙虎、阁皂鼎立为符篆三宗,后合并入正一道,又以小宗单独承传,直至近现代。

  1. 医学贡献

    中国古代医学界始终认为心主一切,但《黄庭经》则创造性地宣称,人的脑室及面部五官、胸腹内五脏六腑及肠胃等器官,皆有真人神仙居住其中,各神掌管各自的器官。修炼者常诵经书,默念神名,存思身神形貌,便能通神感应。

    许多中医学与养生学的名词术语及概念,如“丹田”、“命门”、“三焦”等,均导源于《黄庭经》。这些术语和概念的提出,不止是推动了道教养生学的发展,更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随后兴起的医学的“命门”学说、“三焦”学说等,均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之藏象学说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经络学说亦由此获得了新的活水源头。这正是明代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所说的:“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明察之。”

    明月清风,方知是我。

    明末著名的医学家张介宾以《黄庭经》“上有黄庭下关元,后有幽阙前命门”为据,强调命门的重要性,指出:“人之初生,生由脐带,脐接丹田,是为气海,即命门也。所谓命门者,先天之生我者,由此而受;后天之我生者,由此而栽也。夫生之门,即死之户,所以人之盛衰安危皆系于此者,以其为生气之源。而气强则强,气衰则病……故命门者,为水火之腑,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

    清·乾隆年间喉科名医郑梅涧著有《重楼玉钥》一书,此书脱稿在1768(乾隆三十三年)之前,1838(道光十八年)刊行问世。书名根据《黄庭经》关于“咽喉为十二重楼”的论述而取名,以喻此书是治疗咽喉疾病的钥匙。

    在《内景经·脾部章》中论述的是脾,而《内景·脾长章》中的“脾”,是指胰而非脾。《外景经·上部经第一》“横立长尺约其上”也是指脾而言。在医经中对于胰的作用并未见有明确的论述,而《脾长章》是象征着胰的形状与对脾胃关系的说明,是对医家学说的重要补充。脾与胃可以同称太仓,胰体狭长,覆于脾胃之上,故曰:“脾长一尺掩太仓”也。胰与脾胃同以消磨水谷为本职,故《内景经·心神章》称“脾神常在字魂停”,而《脾长章》则称“厥字灵源字混康”,意为人身灵气之泉源与丰盛之元气,均由胰与脾胃所提供,故胰神即以混康及灵源呼之,是褒扬之美名,也是与脾神的区别。可见《脾长章》所指是胰,非脾,以《脾部》与《脾长》并列,足以证明为此二物而非一体也。这个论断是对中医学说的一大补充。

    中医名著《古脉法》中多次言及《黄庭经》。《古脉法》中将与心、肾、脾、胆相关的脉分别称之为“守灵脉”、“育婴脉”、“常在脉”、“龙暇脉”,这正是源于《黄庭经》中“心神丹元字守灵”、“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胆神龙喂字威明”的说法。在《分经候脉法》中,《黄庭经》中的“内视”法被认为是丹道家脉学建立的基础。

    火候到时丹自结

    黄庭医相学乃是结合中国传统医学、道家黄庭修炼法及相学预测法的一种诊疗法,其以《内经》治未病的观念应用于临床诊断上,常能获致良效。中国传统医学以《黄帝内经》为主,道家医学以《黄庭经》为主,相学则以相学及现代望诊知识等为主。但是由于这种诊治法强调对身心的修炼,所以三者间,又以《黄庭经》,尤其是《黄庭内景经》篇为核心。“《黄庭经》的内容,是道与法的结合,是揉和医道两家‘恬淡虚无’,与‘导引按蹻’的合编。 这种医学诊治法称之为“黄庭医相学”,通过洞察人身的血脉经络,阴阳表里,以保性命而却病延年,并特别强调医生对于道家的修炼,以加强由外视内的诊断能力;“医相”则因本诊治法除了学习一般医学知识外,还结合传统与现代相学原理,以判断病情的深浅。

    黄庭医相学不仅注重医学知识,更重视医者对于自身的修炼体悟。所以在黄庭医相学中,依据《黄庭经》所进行的修炼在整个医学诊治中占据了极大的分量。《黄庭经》中的“黄庭之景”,实指道教修炼时产生的景象。这种修炼可以提高医者意识感官的敏锐度,使其可从另一个角度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病理等因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黄庭医相学注重身、心、灵俱全的全方位医疗,使有形有质的肉体与无形无质的心灵合而为一,并且以更宏观的诊断理念,涵盖过去、现在、未来的层面,发掘潜在病因,以求抢得先机来治未病,此即《内经》所说的“上工治未病”的境界。

    黄庭医相学继承中医传统理论、道家黄庭修炼法及相学预测法,在临床应用上,其正确率相当高,也常能治病防病于未然。只是这项诊治法,需要相当程度的经验与修炼,心领神会,方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并且在教育传承上有着相当的困难度,以致不易推广。

  2. 内丹经典

    《黄庭经》不仅是中国养生学的主要经典,也是修炼内丹的经典。所谓内丹,是相对于丹鼎派的烧炼丹砂、铅汞而说的,指以己身为炉灶,以自身中之精气为药物,在己身中修炼,使精气神凝聚不散、打成一片而成为“金丹”。《黄庭经》认为,如果认真、细心地对自己身体的内在秘密进行审视,就会发现,使自己长生的真谛就在你自己的身体中。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道教内丹炼养著作,如《周易参同契》、《悟真篇》乃至明末清初王夫之所撰的《愚鼓词》,大都行文隐晦,文辞古奥,虚玄莫测,解读不易。《黄庭经》的躯体内景学说、养生理论及其修炼方法产生于道教形成的早期,又多得益于医家的脏腑学说,其中虽不乏早期道教之神仙方术的名词术语,也有一些道教仪规法语渗入其中,但较之后世所出之道教养生方法与理论,其宗教色彩仍然较为淡薄,隐晦难解之名词术语较少,较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掌握和循之修炼,因此不但在道教内部产生着重要影响,也在教外广泛流传,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喜闻乐道。两部《黄庭经》相互比较,正如王明先生在《黄庭经考》中所说的:“内篇()文章,浑朴典奥,理致隐深,设喻整之,犹如《庄子》内篇.外经则力减内篇之脏腑色像神明,祛除原有丰伟奥密之形容部分,而为简明平易之重述,词清而义畅,誉如《庄子》外篇。两书相辅而相成,相得而益彰。”

    应天时,得长生。

    魏晋时传世的《黄庭经》和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都隐藏有内丹法诀。《黄庭经》已开始将内丹称作“子丹”、“玄丹”,重点研习了存神、意守三丹田、内视、调息为主的清修丹法《黄庭外景经》强调了头部泥丸宫在炼神功夫中的作用。其中“中有真人巾金巾,负甲持符开七门,此非枝叶实是根,登夜思之可长存”,和瑜伽术修七轮功夫暗合,为中黄直透丹法。《抱朴子内篇》中亦隐有两段丹诀,一为《微旨》篇中的“真人守身炼形之术”,属清修丹法;一为《微旨》篇中的“二山求生之道”,属阴阳丹法。

    《黄庭内景经》己有“玄丹”之名(“若得三宫存玄丹,太一流珠安昆仑”,《抱朴子内篇微旨》也有“中丹”之说(“中丹煌煌独无匹,立之命门形不卒”),实际上已将真气运行法称作炼丹了。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天台宗三祖僧人慧思引道入佛,“为护法故求长寿命”,“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使外丹、内丹之名见于史籍。

    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他根据道家的《黄庭经》,参照了戚继光的《拳经》创编了太极拳。《黄庭经》则是太极拳养生运气的理论基础。他把《黄庭经》作为随身秘笈,从不离身,陈王廷晚年留下的那首《叙怀》让人回味:“叹当年,披坚执锐……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陈王廷受《黄庭经》的影响是巨大的,《黄庭经》不仅成就了他在武术、养生界的地位,而且在他晚年的时候,给予他心灵的慰藉。

    内炼精气神

  3. 黄庭学的产生

    《黄庭经》是道教主要经典之一,其社会影响及对道教发展所起的作用都较大。道教徒认为是“内丹”、“女丹”理论之渊源,是“名入上清死录除”(《内景》)的求仙之路。从东晋以后,道教倡导恒诵《黄庭经》之法,至唐宋则社会研习《黄庭经》之学更盛。唐末五代杜光庭撰《道教灵验记》宣扬持诵《黄庭经》之灵验。《黄庭经》现存的最早注本,也是最通行的注本就是《云笈七签》中梁丘子和务成子的注本。其中梁丘子注本影响较大,董德宁在《黄庭经发微》凡例中说:“世之所行者,皆梁丘子所注,即偶有别本,亦是从梁注所出。”

    由于发挥《黄庭经》的经典较多,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黄庭学。历代以来,很多人专门对《黄庭经》加以注释和发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黄庭经》,可以说,对《黄庭经》注释和发挥而产生的经典数量远远超过了《黄庭经》内中外这三部经。足见人们对《黄庭经》的喜爱和热衷。也正是由于人们对于《黄庭经》的热衷,才导致了黄庭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道藏》的注本除梁丘子注外,还有金刘处玄《黄庭内景玉经注》1卷、宋蒋慎修《黄庭内外玉景注解》残卷等。《道藏》所收《黄庭经》派生经典有:《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1卷、《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1卷、《黄庭遁甲缘身经》1卷、《太上黄庭中景经》1卷、《上清黄庭养神经》1卷、《上清黄庭五脏六庙真人玉轴经》1卷、《太玄八景篆》1卷、《紫庭内秘诀修行法》1卷、《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1卷等。《藏外道书》所收《黄庭经》注本有:清刘一明《黄庭经解》1卷、东方朔等《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注》3(《重刊道藏辑要》本)、清蒋国柞《黄庭内景经注》1卷和《黄庭外景经注》3(《重刊道藏辑要》本)等。其他著名注本还有清宏一子杨任芳的《黄庭经阐注》、邺郡救斋主人的《黄庭经笺注》和近人陈撄宁《黄庭经讲义》等。可见人们对于《黄庭经》的热衷。

    遗憾的是,自陈撄宁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对《黄庭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了,

    这本经书的光彩也被时间所掩盖了。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随着人们对道教经典

    的重视,随着人们对养生健康意识的增加,相信《黄庭经》会再次散发独特的魅

    力,为人们带来多方面的益处。

    抱道逍遥

    《黄庭经》与《周易参同契》、《悟真篇》被誉为道教三大内丹经典著作。《黄庭经》对道教修炼和道教医学养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一本古道经,《黄庭经》中的诸多思想被后世道派所采用,虽然《黄庭经》是上清派的主要经典,但是后世的很多教派都尊奉《黄庭经》,诵习《黄庭经》。可见《黄庭经》对中国道教的影响。细细推敲起来,道教很多门派的思想,都可以从《黄庭经》找到源泉。或许,刚开始读《黄庭经》会觉得枯燥难懂,但是久了就会渐渐喜欢上《黄庭经》,每读一次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值得细细品味。这也是为什么历代人士为什么对《黄庭经》情有独钟。

    自古以来,人们对《周易参同契》和《悟真篇》的研究和注疏非常多,相对而言,人们对《黄庭经》的研究没有那么多。尤其是近现代以来,《黄庭经》几乎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究其原因,可能是《黄庭经》的语言比较晦涩,加上涉及到的面比较广,集多种学说为一身,所以研究的成果相对来说没有那么丰富。近代以来,只有陈撄宁等极少数学者对此进行过专门的研究。陈撄宁是这样评价《黄庭经》的:“属丹家之要旨,为玄门之总持”,这是对《黄庭经》的一个高度认可。虽然《黄庭经》的意义深奥,不易理解和把握,但是可以肯定的说,《黄庭经》的价值不可估量。历代修真的人大多修炼此经,被道教称为“学仙之玉律,修道之金科”,足见此经的价值和地位。

    今天,传统文化正在复兴,《黄庭经》更要被挖掘和弘扬。《黄庭经》中的养生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健康意识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黄庭经》的修炼方法更应该发扬光大,目前社会上有很多气功都是滥竿充数,骗人钱财。但是《黄庭经》中的修炼之法一定是正确的,因为这些修炼之法是被无数道士学者所证明实践过的。我们无需去追求各种不同的气功派别,无需去听从他们的吹嘘。道教修炼本身就可以强身健体,这是祖先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几千年的健康证明。舍本逐末的去追求所谓的“气功大师”,不是很可笑吗?《道藏》里有那么多的修炼方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什么偏偏要相信外面骗人的气功呢?

    道教是我们的本土宗教,它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可惜这个宝库太庞大了,人们无法看清楚宝库的真面目、真价值,以至于很多人被邪门歪道所欺骗。我们需要的正是很多专业人士从事对道教的研究,点亮道教这座巨大的宝库。道教,充满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蕴含了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中国几千年的智慧结晶。研习道教,不仅仅是在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更是在复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树立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紫虚元君魏华存

    本人学识有限,只能对《黄庭经》的养生及修炼思想进行浅显的讨论,文章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和老师批评指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ddjy_104/124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