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清末民初的中医药期刊和发起人
中医药期刊是反映中医药学术状况的载体之一,汇集着中医人的学术思想、工作实践,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成果,在传播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方面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我国发行中医药期刊始于清末,西方列强入侵,西方科学与社会
中医漫话
2023-11-10
紫贝高为云外阙
贝子,又名紫贝、文贝、贝齿,为腹足纲宝螺科螺类生物,紫贝则是这科类生物的通称。紫贝味咸、性平,入脾、肝经,有清热、平肝、安神、明目之功效,可治热毒目翳、小儿斑疹入目、惊惕不眠等。紫贝是中国上古时期的“货币”中价值最高者,对诗文亦影响深远。
中医漫话
2023-11-10
曹颖甫的雅号
近代名医曹颖甫(1868—1937),名家达,字颖甫,又字尹孚,号鹏南,晚年别号拙巢子、拙巢老人,他还有其他几个有趣的雅号,细品别有一番深意。曹颖甫12岁就开始阅读张志聪的《伤寒论集注》,13岁就治愈了邻家老太的顽疾。有一天,曹颖甫正在读
中医漫话
2023-11-10
魏晋流行的五石散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服食丹药,当时的人喜欢服食五石散以求长生不老。最早提倡服五石散的人是魏晋时期著名玄学家何晏,此后在上流社会蔓延,最后在全社会风行。五石散是由石钟乳、石硫磺、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组成,这些药都是温燥的矿物药,人服药后会全
中医漫话
2023-11-10
《神农采药图》与应县木塔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全木结构佛塔,塔高67.31米,共9层,包括5个明层、4个暗层,底层直径30.27米,始建于辽代清宁二年(1056年),1961年被列入我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74年应县木
中医漫话
2023-11-10
漫话诗词中的龙药-地龙、海龙与天龙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最娇娆,愁侵醉颊,泪绡红洒。摇落翠莽平沙,竞挽斜阳,驻短亭车马。晓妆羞未堕。沈恨起、金谷魂飞深夜。惊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泻。去未舍。待月向
中医漫话
2023-11-10
美女争窥玳瑁帘
玳瑁,又名文甲、瑇瑁,属爬行纲海龟科的海洋动物,其甲片可入药,味甘咸、性寒,入心、肝经,有清热解毒、镇惊之功效,可治热病惊狂、谵语、痉厥、小儿惊痫、痈肿疮毒等。两千年前就有玳瑁制作的装饰品和工艺品。玳瑁的华丽珍贵演绎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
中医漫话
2023-11-10
累累园中瓠
《诗经·幽风》云:“七月食瓜,八月断壶。”此中“壶”,即为瓠(hù)子及葫芦科果实。瓠子别名瓠瓜、甘瓠、甜瓠、净街槌、天瓜、长瓠,为葫芦科葫芦属的变种,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瓠子在乡间极为普遍,一架竹篱或一段矮墙上总会有盘绕着的瓠瓜藤蔓,开
中医漫话
2023-11-10
曹丕《与吴质书》中的疾疫
近日读曹丕《与吴质书》时注意到其中“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句,引起思考。“昔年疾疫”是什么疾疫?《与吴质书》是曹丕(187—226)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写给好友吴质的一封书信,旨在追念往事、亡友,
中医漫话
2023-11-10
民国时期济南四大名医
民国时期山东济南曾有四位名老中医,因妙手回春,治病救人而深受百姓尊重,至今为许多老济南人所怀念。王兰斋(1878—1942),江苏扬州人,1910年到济南行医,擅长治疗温热病及妇科病。他对待患者不分贫富,随请随到,常为贫民舍药。晚年出诊时
中医漫话
2023-11-10
寒地中医概况与儿科传承
寒地中医概况与儿科传承东北地区独具特色的寒地环境造就了寒地中医,在寒地中医逐步形成的过程中,寒地中医儿科亦随着寒地中医的发展而日渐繁荣。在传承各家学说的同时,根据北方儿童生理病理特点,追溯历史,梳理脉络,团结区域内各中医儿科工作团队,在国内
中医漫话
2023-11-10
杂说葫芦
春天里,将葫芦的种子埋进土里,出土后逐渐就会长成一架叶浓花密的葫芦蔓儿,将农家院舍点缀得出奇的美。待到初夏,那蔓儿上就结出了枚枚绿色的葫芦果。因了品种的差异,葫芦果有短把儿的、长把儿的,还有一种小巧玲珑的“药葫芦”。及至秋日,葫芦由嫩绿逐
中医漫话
2023-11-10
《红楼梦》中的鼻烟真能治病吗?
《红楼梦》第五十二回写晴雯患病,宝玉便命人取鼻烟给她嗅。晴雯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只觉得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喷嚏,眼泪、鼻涕顿时齐流。宝玉笑问如何,晴雯笑道:“果觉通快些。”古代许多达官贵人的衣服上常常挂着一个小瓶,这个小
中医漫话
2023-11-10
草木上的白露
草木上的白露 少时读《诗经·蒹葭》,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每一句都勾起我的想象,仿佛在诗歌里的白露中耀眼地闪烁,蒹葭般随风而舞,带着伊人在水一方的感叹。后来我想,那诗里所写白露,是草木上的白露,携着伊人的芳香,伴着流
中医漫话
2023-11-10
图说本草《海洋本草》之珊瑚
图说本草《海洋本草》之珊瑚 珊瑚又名青琅玕,为珊瑚虫纲海生无脊椎动物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味甘、性平,无毒,有去翳明目、安神镇惊之功效,可治目生翳障、惊痫、吐衄等。珊瑚自古便是帝王享用的贡品,也是富豪之家用来体现财富和身份之物。古人对珊瑚的生长
中医漫话
2023-11-10
图说海洋本草之鲟鱼
鲟鱼,又名鲔、鳇、鱏,为鲟科动物中华鲟。其性平、味甘,有益气补虚、活血通淋之功效。古诗文中鲟大多见江河中,如《诗经·卫风》:“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诗经·小雅》:“非鱣非鲔,潜逃于渊。”又如晋代张华《轻薄篇》:“玄鹤降
中医漫话
2023-11-10
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系统总结了东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与临床理法方药应用的基本规范,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仲景学术研究学科(以下简称“本学科”)是以
中医漫话
2023-11-10
图说海洋本草之龙虾
龙虾,又名大红虾、海虾、红虾,为龙虾科中国龙虾、锦绣龙虾等多种龙虾的全体。其味甘、咸,性温,有补肾壮阳、滋阴、健胃、安神之功效,主治阳痿、筋骨疼痛、手足搐搦、神经衰弱、皮肤瘙痒、头疮、疥癣等。龙虾一生不停地脱壳、生长、繁殖,好似愈老愈壮,因
中医漫话
2023-11-10
诗词中的豆蔻及其药用价值
诗词中的豆蔻及其药用价值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这首《殢人娇》是苏轼的作品,描写侍妾朝云的美
中医漫话
2023-11-10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黄帝内经》时期已经出现关于体质的论述,但是两千多年来未能形成专门的学术体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等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的概念,并于1982年出版了
中医漫话
2023-11-1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