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传统经典诵读
大道家园
传统典籍
综合浏览区
羲黄大学
文始法脉
道德经集释
药食同源
饮食营养
春季食疗
夏季食疗
秋季食疗
冬季食疗
能不能吃
推拿艾灸
推拿
艾灸
拔罐
药浴
药酒
健康综合
刮痧
诸子百家
儒家
历史探究
宗祠传统
道家
诗词歌赋
古玩字画
国学文化
生肖星座
十二生肖
十二星座
黄道吉日
搬家吉日
开业吉日
装修吉日
嫁娶吉日
道德经集释
实修打卡圈
每日小打卡
登录
杂谈
走进南通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是历史记忆的窗口、文明传承的纽带,是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更是一座城市精神的独特标识。说起博物馆,就不得不提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江苏南通,中国第一座公共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即是由著名爱国实业家张謇于1905年在南通创办。一座城
中医漫话
2023-11-10
药枕清香助睡眠入诗入词史久远
药枕清香助睡眠入诗入词史久远 枕头是睡眠的伴侣,恰如人们所吟道:“谁说绣枕小,夜夜有好梦。”而一些对健康有益的药枕,如菊花枕更为人们所喜爱,民谚云:“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轻身眼不花。”药枕因对健康有一定裨益,历来受人喜爱,如有绿豆枕、蚕桑枕
中医漫话
2023-11-10
北宋年间最美逆行者田昼
大约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在一次疫情中有一位官员曾因感染疫病去世,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这位官员名叫田昼。田昼(1059—1109),字承君,祖籍京兆(今西安),曾任校书郎,在任西河县知县时“有善政,民甚德之”,后转任河南淮阳担任知县。在
中医漫话
2023-11-10
诗词中的陈药及其药用价值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这首《好时光》为唐明皇李隆基所作,通过对新婚夫妻的描写,劝人珍惜宝贵时光,莫将青春虚度,词牌《好时光》由“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中医漫话
2023-11-10
雨的形成暗含五行之理
很多人学习中医之初,看到五行会犯迷糊,碰到金生水、水生木、火克金、木克土就晕得不行。但事实上,五行并不是什么晦涩难懂的东西,它不只属于中医,也属于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只要弄真正弄清楚五行的内涵,就会觉得原来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在中医基础理论中
中医漫话
2023-11-10
解郁安神话合欢美树婆娑惹人怜
合欢别名绒花、马缨花、夜合欢、蓉花树、野广木,属含羞草科合欢属落叶乔木。它高大茂盛,有的株高可达一二十米,枝叶细长,表层有细绒毛或短柔毛,羽状的叶子夜晚闭合,白天舒展,故又称“夜合树”。每年六月开花,常见的花色为粉红色,也有白、黄、蓝、紫
中医漫话
2023-11-10
李时珍未到过广西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大型综合性本草典籍,系统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该书的撰写来源,在王世贞为《本草纲目》写的序中曾述“渔猎百家,搜罗百氏”,而后世顾景星的《李时珍传》亦有李时珍“搜辑百氏,采访四方”的记载,两者均说明李
中医漫话
2023-11-10
夏至杨梅满山红
俗话说:“夏至杨梅满山红。”夏至前后,江南名果杨梅纷纷登场,那圆融融、紫艳艳、水津津的杨梅惹人眼目,占尽风头,撩人品尝。中医认为,杨梅味甘酸、性平,有止渴生津、健胃消食、益肾利尿、除烦去痰、提神解酒之功效。《本草纲目》载其“疗呕逆吐酒。”
中医漫话
2023-11-10
银朵馥馥栀子花
栀子花从冬季开始孕育花苞,直到近夏至才绽放,经历长时间的含苞期,其绽放时散发出浓郁的芳香,正如诗人所描写的那样:“艳春不露,绿簇一身素。夏日骄阳甘露沐,银朵芳香馥馥。”栀子叶色亮绿,四季常青,花大洁白,芳香素雅,格外清丽可爱,人们常常将它
中医漫话
2023-11-10
夏至到来此草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这首名诗很多人都会背诵。大凡草木,多荣于春而枯于秋,有一种草则例外,时间短得似乎只能用“半岁一枯荣”来形容。随着夏天到来,它就提前跑到了一岁的终点,“至夏而枯”。祖先因
中医漫话
2023-11-10
吐故纳新说调息
吐故纳新说调息成语“吐故纳新”出自《庄子》一书。在气功学中,“吐故纳新”是指练功时的呼吸锻炼——调息。所谓“息”,就是呼吸,也就是说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古人有“一呼一吸谓之息”的说法。它是气功“三调”(调身、调息、调心)之一,在《内经》
中医漫话
2023-11-10
病入膏肓说膏肓
“病入膏肓”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大意是说人快死了,无可救药了。可是具体地说,膏肓是什么,在哪里?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历史中的“病入膏肓” “病入膏肓”出自《左传·成公十年》,说的是晋景公姬孺,信佞臣,听谗言,无辜杀害忠臣赵盾的后代赵同
中医漫话
2023-11-10
治病疗疾的儋州老盐
古盐田始于唐代,距今1400多年。盐田总面积750亩,散布着形态各异、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砚式古槽7300多个,曾年产500余吨食用盐。它是我国最早的日晒制盐场,也是我国至今保留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传统日晒制盐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第
中医漫话
2023-11-10
1985年福建召开一场中医盛会
1985年8月30日,福建省振兴中医大会(下称“大会”)在福州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关于中医工作规模最大的盛会,历时长达5天。30多年过去,经过福建省中医药人的拼搏和努力,福建省的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198
中医漫话
2023-11-10
诗词中的夏药及其药用价值
宴堂深。轩楹雨,轻压暑气低沈。花洞彩舟泛斝,坐绕清浔。楚台风快,湘簟冷、永日披襟。坐久觉、疏弦脆管,时换新音。越娥兰态蕙心。逞妖艳、昵欢邀宠难禁。筵上笑歌间发,舄履交侵。醉乡归处,须尽兴、满酌高吟。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这首《夏云蜂》
中医漫话
2023-11-10
古人提亲必备中药材
我国是礼仪之邦,结婚是人生大事,历来就有相应的礼仪程序及其配套内容加以烘托美化。古时候,婚礼延承传统的“六礼”之习,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纳彩是婚姻的重要环节,即提亲。按民间习俗,当男子钟情于女子时,便托媒提亲问婚并送去彩礼
中医漫话
2023-11-10
趣谈中药葫芦
6月1日是国际儿童节,我国邮政部门发行了《动画——葫芦兄弟》邮票,由宋鉴设计。邮票内容取材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原创出品的13集系列剪纸动画片。其中第一图“七色葫芦”的画面向人们展现的是善良的老爷爷种下葫芦籽后,很快结出了七个色彩
中医漫话
2023-11-10
中医药视阈下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又称仲夏、毒月、皋月、蒲月、榴月、端阳月。根据时令变化,五月阳气盛极转衰,阴气骤生,侵袭阳气,人们易中“湿热之毒”“寒湿之邪”,滋生疾病。因此,需端正纯阳之气、驱辟阴邪,从而达到阴阳平衡。这样一来,“登高顺阳”、有着“天医”之称的
中医漫话
2023-11-10
情深意长的中药关系
情深意长的中药关系关系是指人或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现实中,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通常显得错综复杂。然而,在中药这个独特的领域里,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似乎显得相依为命,情深意长。亲缘关系 很多中药都具有亲缘关系的特性,桑树就是一个典型
中医漫话
2023-11-10
端午到-艾叶俏
端午插艾,驱蚊辟邪。事实上,艾叶作为生活中常用之物,既可入药治病也可防病健身,在生活中的作用很大。以艾叶煮水洗头就能达到去头油、止痒、去屑、防脱发的效果。如果将毛巾浸在艾叶水里湿透后裹在头发上,效果会更明显。洗头的同时,以艾叶水洗脸可以协
中医漫话
2023-11-10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杂谈热门文章
1
中医学子:谁来拯救我们的未来?
2
这两种类型的高血压,怎么用药
3
值得精读:对“火神”的真知灼见
4
中医为什么常提倡禁一切寒凉之物?
5
阳气不足,原来是你的精气神从这五个地方漏掉了!
6
剂量!方剂运用的最高艺术 | 仝小林
7
疏肝止痛、和解退热……这味“百搭”的中药怎么用才能效如桴鼓
8
妇科常见的这四种病该如何调理?(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炎,乳腺增生)
9
饮食以“和”为贵,只吃蔬菜,对人的伤害有多大? | 徐文兵
10
一个经典养胃方,健脾和胃、燥湿化痰、行气止痛
站长推荐
大道家园免费送书啦!!!
为你揭开神秘的修行之路!
道家“丹道密授”
点击获取免费学习方式
万法之王-无为法真传
适合高端人士学习
张三丰《无根树》
道家大成净土法
改命、养性有免费学习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