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杂谈

外动内静,身动心静

医案日记 2023-04-29 19:59:28

外动内静,身动心静

本期博主: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运动固然好,但中医历来强调运动要适度,特别是老年人,不管运动还是休息,只要过度都不是好事,要动静结合,休作有时。

大家可以想一下身边的人,爱动的人中有健康的、长寿的,可也有身体不好的,甚至早夭的。爱静也是如此,有健康的人,也有病秧子。

那么,是爱动好,还是爱静好呢,怎样对身体对健康更有利呢?其实,仔细阅读古代中医经典,就会发现中医历来不是片面强调某个因素的,而是强调动静结合,其精髓应是外动内静,身动心静。

先说说动

《吕氏春秋·尽数篇》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唐代中医养生大家、长寿之星孙思邈就体会到运动能够使“百病除行,补益延年,眼明轻健,不复疲乏”。18世纪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这句名言充分强调了运动对保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所起的积极作用。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观点应该是一致的,就是正确的运动对健康肯定是有利的。

外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传统的运动方式带有浓厚的中医特色,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钓鱼等等,还有被动的运动,即不是锻炼者自己运动,而是借助他人之力,使自己的肌肉关节等发生运动,眼下比较流行的推拿按摩、足底按摩、韩式松骨、泰式按摩等均属于此类。

现代人的运动方式更是丰富多彩,爬山、跑步、散步、各种球类、武术、瑜珈、游泳、蹦迪、蹦极等等,各种新鲜的娱乐和运动溶为一体的方式也层出不穷,每人根据自己的年龄、体质、兴趣、锻炼基础和其他条件来选择。

运动固然好,但中医历来强调运动量要适度,特别是中老年人,过度的运动或不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不仅不能保健强身,还有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孙思邈就曾经针对老年人的特点,提出过“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强调了运动要适量,选择运动方式也要适合自己,不可看别人选择什么方式就一味模仿,甚至不服老,强行去选择年轻人的运动方式,其结果当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黄帝内经》也是这样强调的,无论什么运动方式,过度了都不好,如《素问·宣明五气篇》强调说:“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其实,不见得就是《黄帝内经》上说的那样什么过度伤什么,但这个精神大家应该理解,就是什么运动或者休息的方式只要过度都不是好事,要动静结合,休作有时。《黄帝内经》还这样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妄作劳”,就是不能劳作太过的意思。

再说说静

与外动相比,我们更要强调的是内静。

中医养生历来强调心态淡泊平静,《黄帝内经》就明确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内守,心安理得,悠闲自在对预防疾病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样的人不容易得病,不容易得病当然就易于长寿。

相反,如果情绪不好,不仅对健康不利,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生活中、小说里面常写的急火攻心、忧郁而死、相思成疾、大喜过望的范进中举而发癫狂等等都是情绪不佳带来的恶果。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平静、心静、神静

好像万事万物都有等级,也一样,那什么是呢?——平静神静。只有平心凝神,才能感悟到身边世间万物的动静变化。

:平静

,讲究要入静。练功者能否很快入静,以及入静程度的深浅,是一个人功力大小的重要标志。入静,是人体一种精神上的保养。人在入静中,可以吸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也叫做精神维生素)。入静也是心灵的净化过程。我体会到,入静和人的道德修养是地联结在一起的。

我国的传统养生理论重视身心兼养,而养心中又首重养德。入静的程度,其实是人的道德水准的一个标志。仔细区分,入静有两种:一是一时入静,一是长久入静。 一时入静也可称为小入静,即练功时或接受气功治疗时排除杂念,使大脑没有积极的思维活动,意定,全神贯注,忘记自我,外在的一切好像都不存在,进入一种似醉非醉、若有似无、恍兮惚兮的功态。

小入静一是可以使脑电波稳定;二是可减少能量的消耗;三是可降低血中乳酸浓度,因而可迅速,收到显著的健身效果。进入功态后,患者和练功者才能更有效地接受气功师的信息和导引,进行体内调整,而达到健身和祛的目的。

长久入静也可称为大入静,即是一天二十四小时,时时都在入静的状态中。 只有一时之静而没有长久之静,气功祛健身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练功时,你可以屏除杂念,但练功以后回到现实中,却热衷追逐名利,,名利得失,看到别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就嫉妒忌恨,觉得自己受了冤屈就悲愤交加,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拍桌子瞪眼,大发雷霆,练功时的入静效果会被冲得乾乾净净。气功入静,既要讲求一时入静,更要修炼长久之静,而把长久入静作为奋斗的目标。长久入静可分为三个境界,也即三个层次,即平静、心静、神静。

平静,是长久入静的低级阶段,是练功入门的起始。平静,似乎十分简单,但要做到也不容易。

人生活在世界上,心理上是很难平静的。就如同大海一样,真正风平浪静的日子是很少的。社会生活错综复杂,变化万端。人就像湍急黄河中的一页扁舟,在不断地同激流险浪搏斗。你一会儿遇到困难,一会儿遇到挫折,一会儿遭逢危险,时不时被人暗算,免不了蒙受冤屈,“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不如意事常八九”。尤其是人都是有欲望的,也即是有各种各样的私欲,如追求升官,向往富有,贪图美色等。当人生旅途上不是一帆风顺时,自己的追求不能如愿以偿时,心理上就不平衡,心中甚至是波翻浪滚,电闪雷鸣,还如何能入静?!

自私,是最坏的心理状态。热衷于功名利禄的追逐,迷恋于灯红酒绿的享受,桎梏于“自我”的小天地中,就会得意时狂妄,失意时颓废,一落千丈。

被名利枷锁“锁住”的人,遇事会,既要算计别人,又要防备别人对自己的暗算或报复,于是终日陷人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会没个安宁。缺乏道德修养的人,易与周围人发生矛盾,甚至可因一些小事而使矛盾激化。当他们处于心理困扰状态时,又难以摆脱心理上的困境。一个苛求他人或苛求自己的人,总是处于紧张的心理状态。贪图安逸、私心太重的人,往往被所苦苦追逐的钱财所累,整日患得患失,神情郁郁,心里怎能平静得下来!

对于这些人来说,修炼气功要首先使自己达到入静的第一层次,即平静。如何才能做到平静呢? 就是要抑私欲,做到虽有私欲,但能自制。在气功人静修炼时,注重提高自己的自制能力,在财、权、物、 *** 的念头冒出时,能控制得住,使它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占据主导地位。

林则徐有一个座右铭:“制怒”,用以警诫自己当遇事即将发怒时要“制”,将胸中将要勃然而发的怒气压制下去。怒气压制下去了,才会平心静气,冷静地处理各种棘手问题。

清代名士张仲甫撰写过这么一幅养生联:“贪滇痴,即君子三戒;定戒慧,通圣五经言”。此联把儒家学说的人世和佛家的出世兼收并蓄地联为一体,其意思是说,佛学上讲的贪婪、慎怒、愚痴和《 论语》 上讲的“君子有三戒”,其道理是相通的。只有务心戒除才能益寿延年;而对佛家所讲的坚持恪守,才能健康长寿。同是清代的名人翟公架曾自撰一副养生名联:“静亦静动亦动,五脏克消失 *** ;荣亦忍辱亦忍,平生不履于危机。而此联阐述了动静相宜、宠辱不惊的养生之道,对常搅心伤神、易动肝火之人,确系一副妙药良方。

古人类似的名言还很多,如“身宜洁,欲忌贪,欢娱有度,平居不滇”, “人心本是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等等。 只有在修炼气功的同时,努力“消奔驰角逐之心,绝纷华靡丽之念”,才能步入入静之门。

:心静

平静的进一步提高是心静。心静是长久入静的中级阶段。

心静是在平静的基础上做到去私欲,无私欲,达到在纷纭复杂的引诱面前不为所动,不受蠢惑,无贪无欲,自净于身,无求于物,胸无城府,知足乐达,自然恬静,。

道家养生强调先从清心寡欲、闲适怡然的心理情趣做起。现实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人生活在其中,离不开物质,也不能不拥有一定的物质,如一个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私有财产。没有一定的私有财产,人就无法生存了,练功就更谈不上了。讲“去私欲”,是指不要受财产和私欲的束缚,保持自由放达的心态。

“不是为著名,亦不是为著利,否则,势必勾心斗角,物竞人争,这样就有伤精神,受损身体” 。“心地无私天地宽”。 古往今来的圣人、名人在这方面都发表了许多一脉相承的见解并付诸了实践。儒家的开山老祖孔子便是心存济世,不考虑个人得失。他的抱负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则怀之”。对个人生活则要求不高:“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说,吃粗粮,喝冷水,弯著胳膊当枕头,“乐亦在其中矣”。对于搞歪门邪道而得到的富贵,则视若过眼“浮云”。

学问家、武术家、气功大师张三丰说:“人能看得破,撤得开,自然不羡人富,不羡人贵,求吾安命之理,守我修真之道。人竞嚣嚣,我独默默,人皆烦恼,我独清凉,又安问人之达与不达,穷与不穷,为旁观者不平也哉。”

历代养生学家都强调养生必以养神为主,而养神应做到“,平淡天真”,保持思想清净,坚持意志,培养良好性格。如何才能做到心平气和呢?一要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二要认识客观,要适应社会。这样就会把自己看成普通

人,没有奢望,心平气‟和,并由此升华到平淡天真的境界,即是对一切泰然处之。

古人认为,做到这一点的方法是要努力追求一种“无所有,无所执,无差别”的生活方式,即不要被自己的财产束缚,丢弃自我,不要有人我的差别。道教提出了“九守”,即“守和、守神、守气、守仁、守简、守易、守清、守盈、守弱”的要求,以此使自己达到一种自然无为、无欲无念的和平心境。

无欲则刚,这句话用来作为养生之道也很合适。无欲则刚,是因为人无私欲则心地旷达,别人做了些错事,能宽恕谅解别人;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不会总想着对之报复;为别人做了好事,有恩于别人,从不考虑别人如何报答;对于伤害了自己的人,也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当然指不是违法犯罪的恶人、歹徒)。这样,自己的心态才永远不会在欲海中沉浮,做到“无欲真神仙”,身康体健。

练:神静

神静是心静的进一步升华,是气功入静的境界,也是练功者的追求。 神静当然也要求无私欲,但神静的无私欲是以大彻大悟为思想基础的,是建立在对自然大道之理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 黄帝内经》 的“上古天真论”中说:“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中国古代哲学家对道的阐述很多,道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指宇宙万物生生不已的生化状态,也指事物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变化都是一定规律的结果。

练功入静要努力追求对道的融合贯通,做到,把自己完全融合到大自然中去,以大自然的规律看待周围和自身的一切变化,认识到一切都是自然界固有规律的反映和必然结果。孤立的“我”是不存在的,“我”是融化在自然中的,个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时,你会感到“道”是伟大的,“我”是十分渺小的,才能做到凡事置身物外,顺其自然,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看待自己周围发生的一切,诸如自己的升降荣辱等琐事,犹如沧海一粟,微不足道,此时心境才能恬淡虚无,神清气朗,清明虚净,无思无虑。如同白居易所形象描绘的:“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闲心对定水,清净两无尘。”

达到神静的层次,会在外观上表现出来。古人说:“面色不浮,眼光不乱。便知胸中静定,非久养不能。《 礼》 日:„俨若思,安定辞,善形容,有道气象矣。”,意思是说如果脸色不浮躁,目光不紊乱,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心境安宁娴静,才能做到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自处之时悠然,无事之时澄然,历尽沧桑超然。特别是每临大事有静气,具有“碎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涵养和魄力。

神静的置身物外,顺其自然,并不是消极避世,无所作为。达到神静高功的人也有事业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事业本身,而从不为名利权势所动。宋代大词人苏东坡的一生可谓坎坷多赛了,他多次受贬,直至被贬放到当时的“蛮荒之地”、地处天涯海角的崖州(现海南岛)。即使这样,他依然放达地吟道:“九死南荒吾不恨,快游奇绝冠平生。”他曾讲过一段含有丰富哲理的话:“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凡尽心,别无胜解。”意思是借哲理的参悟、朋友的交谈、山水的游赏,以达到陶情养性的目的。为了度过晚年所处的恶劣环境,苏东坡重道自守,养气

志坚。“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形象地描绘出了他时清朗的精神世界。他正因为有这样境界,才能在诸多方面都做出巨大贡献,仅他写出的大量的传世华章就足以光照史册了。

古人说得好,要做到得道神静,就“非久养不能”。凡有志于献身于气功事业的人都应该“栽培心中地,涵养性中天”,在“久养”中涤荡心灵的尘俗之气,造就一个冰清玉洁的精神空间。

精气神是道教内丹学术语,而平静、心静、神静才是练气功的境界,更多有关等方面的内容,请继续关注频道。

【练气功的最高境界】、【】、【气功的最高境界】

四禅八定的坐禅过程

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第四步骤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所谓真正的禅定,既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括号内为无意义内容)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慢慢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贪、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的平静。
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
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道。
更深禅境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
1、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2、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3、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4、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中国古人的动静结合养生观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古人的养生观作了明确回答:“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唐朝医学家孙思邈认为“养性之道,常欲小劳”。儒家则称“性静者多寿考”。一言以蔽之:“心静体动”,即心要安静,身体则宜多动。

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马不行而脚直,车不驾而自朽”。养生在动,各种运动如健美操、迪斯科、太极拳等,均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若坐着学习、工作,埋头伏案的时间多了,身体不常运动,肌肉组织、关节就会发生废用性萎缩的现象。长期以往,人未到中年就会背痛腰酸,其他生理机能也会提早老化。所以古人云:“体宜常动,腰宜常摇,胸宜常挺,腹宜常收,肢宜常摇”。如能做到夏游泳、冬慢跑、春秋常爬山,天天做广播操,则更为理想。值得一提的是,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决非多多益善。古人云:“多动则损”,动要做到“形劳而不损。”

我国古人的观点得到了当今现代科学的验证。

国外系统研究5000名已故运动员后发现,其中多数人的寿命短于普通人。著名的《跑步全书》作者菲克斯就是在超负荷的跑步中死去的。

因此,运动也要适可而止,做到“形劳而不倦”。国外近来提倡“低度运动”,认为每周从运动中消耗2000卡热量对健康有益。

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对17000多人为期16年的研究表明,参加低度运动的人较不运动的人因心血管病致死率低三分之一,平均寿命长4至5年。

据估计,1小时轻快散步可以消耗400至500卡热量,每天有40分钟左右散步就可达到低度运动要求。

古人还认为,养生在心,养心在静:“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静而后能安”,“静者寿,噪者夭”。故心神宜常安静,凝聚而不精散。现代生理学家发现,人在“静养”的状态下神经紧张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压、体温均相应降低。这种低代谢的积累效应,自然使生命相对延长。自古以来,那些终生以“静养”为主,很少做剧烈运动的人,如作家、书画家、科学家、花农,长寿者不乏其人。有些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失眠症等需用体育来辅助治疗,而更多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肺炎、溃疡病、肿瘤等,则需要以“静养”来辅助治疗。古人说:“龟鹤延年”是指龟多静伏,为活动最少的动物;鹤爱独处,飞行动作也很轻柔,然而它们的寿命却很长。因此,在学习和工作时,专心致志,对事业全心全意;8小时以外则宜学习技艺,如琴、棋、书、画、种树栽花等,用以寄托精神,此乃养心之妙法。

美国哈佛大学实验证明,“静养”时人可产生“意识的变形”,从而可以降低人的血压。现代心身医学研究表明,“静养”时,精神上的放松可以改变体内生理生化状态,使心跳和呼吸减慢,肌肉紧张与耗氧量下降,同时血脂也会下降。所以,当今的学者已把“静养”作为祛病延年的一种方法。我国的气功锻炼就是要求排除一切杂念,做到心静,进而调节体内各种功能的动静结合养生之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59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