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药用食材,对于多种病症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进行制作一些食疗方来进行滋补身体,那么地黄的食疗方有哪些呢?很多不了解地黄的朋友,都非常想知道这个问题,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推荐两款地黄的食疗方,希望能给各位提供一些参考。
地黄的食用方法
1、地黄乌鸡
食材准备:准备一只活乌鸡,适量的地黄、枸杞、葱、香菜
制作方法:首先需要把乌鸡杀死后去内脏洗干净之后切成块状,然后用水浸泡约十分钟左右,把地黄与枸杞也都进行浸泡,同时把辅料葱、香菜等切成段;接下来就是把乌鸡进行大火煮沸后,把鸡块捞出来,把最上面的浮沫漂去之后,再把鸡块、生地黄、枸杞以及切好的辅料放入水中后,用大火煮约一个小时左右即后;最后再加入盐、鸡精等慢火炖半小时左右,把火关掉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食用地黄乌鸡对于四肢无力、盗汗、腰酸背痛等症状,是非常不错的一款保健美食。
2、生地黄百合瘦肉汤
食材准备:猪瘦肉、百合、地黄、葱、姜
制作方法:先将百合和生地黄洗干净后,分别放入沙锅之内,并且加入适量的清水进行浸泡半个多小时;然后把猪瘦肉洗干净切成块之后,与切好的葱、姜等一起放入沙锅之内,用大火煮沸之后,改用慢火进行煲汤,约45分钟之后,加入食盐以及味精等调料,把火关闭,一道养生之汤就煲好了。
功效:服用地黄百合瘦肉汤可以达到养心除烦、宁心安神的效果,非常适合于秋季的心悸、烦燥等不安情绪。
地黄的作用:
1、服用地黄可以清热凉血
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2、服用地黄可以治温病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3、服用地黄可以治温热病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4、服用地黄可以养阴生津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以上介绍的这两款地黄食疗方对于身体滋补效果是非常不错的,能够缓解身体出现的多种不适症状,而且有非常好的保健功效,平时生活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需要来服用这两款地黄的食疗方,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也得知,地黄确实有很多的功效,但是需要合理的使用才能保证安全。
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生地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生地的功效和作用
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壮热神昏,口干舌绛。如清营汤。
治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者,如青蒿鳖甲汤。
可用于治温热病热入营血,血热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如四生丸。
养阴生津功效 :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治温病伤阴,肠燥便秘,如增液汤。
药用时煎服,10~30克,鲜品用量加倍,或以鲜品捣汁入药。鲜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与干地黄相似,滋阴之力稍逊,但清热生津,凉血止血之力较强。本品性寒而滞,脾虚溼滞腹满便溏者,不宜使用。
生地的食用方法
甘蔗生地茶
功效:清热养阴,或热病伤阴者可饮。
材料:鲜甘蔗***去皮***200g、生地3g、绿茶3g。
做法:将甘蔗切成小块,用水煎煮甘蔗、生地至水沸后,泡茶饮用,可加冰糖。
生地龙骨冬瓜汤
材料:冬瓜500g,龙骨250g,生地25G,麦冬25G,蜜枣二颗,盐少量。
做法:
1、生地,麦冬各25G。
2、龙骨250G洗净。
3、龙骨焯下过血水。
4、生地麦冬泡几分钟,洗净表面的杂质。
5、冬瓜去瓤,连皮洗净后,和生地麦冬龙骨蜜枣,一同煲一小时。
6、加少量盐此汤去火。
梨子生地茶
功效:养阴生津,清热,外感热病口烦渴、咳嗽。
材料:鲜梨子1个***去皮***、生地5g、绿茶3g。
做法:用水煎煮梨子块、梨皮、生地后泡茶。可加适量冰糖。
海带生地汤
功效:此药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养阴、美容养颜之功效。
材料:取海带30克、生地18克、绿豆100克、陈皮3克、瘦猪肉100克。
做法:将海带洗净泡发切丝,猪肉、陈皮洗净切丝,与生地、绿豆同置砂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煲2小时,加食盐少许即可食用。
生地的食疗配方
1、生地治伤寒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并治鼻衄、吐血不尽,内有瘀血,面黄,大便黑:犀角一两,生地黄八两,芍药三两,牡丹皮二两。水煎,分三服。***《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2、生地治时气热毒在脏腑,欲发赤斑:地黄汁五合。上件药于锅中,以炼成了猪脂半斤相和,煎十余沸,滤去滓,入麝香搅匀。每服二合,尽服之,毒当从肉中为汗出,便愈。***《圣惠方》***
3、生地治热病,初觉烦躁头痛,腰脚疼:地黄汁三升,黄芩二分,生姜一分,白蜜半匙。上件药,细锉黄芩、生姜二味,以水一大盏,煎至六分。去滓,次入地黄、蜜,更煎三两沸。不计时候,分温二服。***《圣惠方》解毒饮子***
4、治小儿热疾,烦渴头痛,壮热不止:生地黄汁三合。上入生蜜半合和匀,时时与一合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圣惠方》***
5、治吐血:生地黄汁一升二合,白胶一两,以铜器盛。蒸之令消。***《医心方》单神方***
6、生地治小肠实热,心中烦闷,小便出血:生地黄、白茅根各半两,葱白二茎。上三味,锉如麻豆大,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济总录》地黄汤***
7、治心热肠风脏毒出血: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渣,黄连四两,二味拌匀晒干。上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医统》千金地黄丸***
生地的食疗方 生地炖黄鸡
材料:
乌骨鸡1000克,生地黄250克,麦芽糖150克。
做法:
将鸡宰杀后除去毛及内脏洗净;生地黄洗净后切成细条;生地黄与饴糖相混合后塞入鸡腹内,用棉线扎紧;将鸡置于瓷锅中用文火炖熟,不加盐、醋等调品。
功效:
本汤具有填精补髓、益肾滋阴之功效,适于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
生地,别名地黄、野地黄、酒壶花、山烟根,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油润、味甘者为佳。宜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性味与归经:甘,寒。 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清热生津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注意事项:脾虚泄泻、胃虚食少、腹满便溏者慎用。
生地麦冬排骨汤
材料
生地15克、麦冬15克、排骨半斤
做法
将上述材料一同熬汤1个小时
功效
润肠通大便,防秋燥;尤适用于明显感觉大便干燥,或痔疮患者。
生地茯苓黑豆煲排骨
材料
生地15克,土茯苓15克,黑豆100克,排骨150-200克。
做法
先把生地和土茯苓煮30分钟,然后把汤渣除去,再加入黑豆和排骨煮90分钟。
适应症
凉血、祛湿,治皮肤瘙痒和湿疹。
生地的基本介绍 生地,别名生地黄,野地黄、山烟根等,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性喜温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主产于中国河南、河北、内蒙古及东北等地。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生地黄的5大好处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