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粥
【组成】黄芪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用水煮黄芪取汁去渣,再用汁煮米做粥。
【用法】每日晨起空腹食之。
【功用】益气摄血。适用于脾虚不能统血所致的大便下血、女子崩漏等病症。
【禁忌】阴虚火旺之失血者不宜食用。
黄芪鸡汁粥
【组成】黄芪15克,母鸡1.5千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将黄芪浓煎去渣取汁,再将鸡剖洗干净后放锅内加水浓煎取汁。取汁加入粳米煮粥。
【用法】早晚热服食。
【功用】益气血,填精髓,升阳固表。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亏、营养不良的贫血等。
【禁忌】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不宜食用。
黄芪大枣粥
【组成】生黄芪30克,党参30克,甘草15克,粳米100克,大枣10枚。
【制法】前3味浓煎去渣取汁,粳米、大枣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待粥成后兑入药汁调匀即可。
【用法】每日2次,早晚服食。
【功用】益气补中,延年益寿。适用于体弱气虚、气虚发热者。
【禁忌】外感发热、阴虚内热者不宜食用。
黄芪山药粥
【组成】黄芪30克,山药60克。
【制法】先将黄芪煮汁300毫升,去渣,加入山药煎煮成粥。
【用法】每日食用1〜2次。
【功用】益气生津,健脾固肾。适用于久病脾肾皆虚患者。
【禁忌】外感发热者,不宜食用。
黄芪气锅鸡
【组成】黄芪60克,子母鸡750克,大葱7节,生姜10克,食盐5克,料酒、味精、花椒水适量。
【制法】将鸡去毛及内脏,剁成3.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特制的气锅,加入葱、姜等调料。黄芪放入气锅内,盖上锅盖,上笼屉蒸3小时取出,拣去黄芪。
【用法】每日吃肉喝汤。
【功用】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虚下陷的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气虚不摄的月经过多、崩漏、便血等。无病者亦可服食,健体益寿。
【禁忌】感冒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黄芪羊肉汤
【组成】黄芪60克,当归12克,老酒、食盐、生姜、味精适量,羊肉1千克。
【制法】先将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加入生姜、食盐等,与黄芪、当归同放入沙锅内煮熟,取出加老酒、味精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食用1次。
【功用】益气补虚。适用于气虚所致的自汗、盗汗、气短、少寐、局血压、糖尿病等。
【禁忌】春夏季勿食。秋冬季服用最佳。
黄芪是一种我们都很熟悉的中药材,通常我们大家都知道黄芪是有着补气的作用的,但是实际上黄芪不止有这个作用,因此我们在这里便来了解一下黄芪有什么用途?黄芪有护肝的作用吗?
黄芪有什么用途
黄芪的功效有固表、生肌、补气升阳、止汗、益气摄血、托疮、益气利水、利尿、消肿等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治疗风寒湿痹、中风后遗症等。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肝、肾等经,经常与大枣、人参、防风、当归等搭配使用。平时可以取少量黄芪泡水每日饮用,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对于预防感冒的病症、伤口或是疮疽溃后久不收口的病症,服用黄芪都是有一定的功效的,对于气虚自汗的病症也有非常好的作用。但孕妇则需要慎用,婴儿也要慎用,因为黄芪有点滋腻,喝多了容易上火。
黄芪有护肝的作用吗
黄芪有护肝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多喝些黄芪水,还能有效的增强身体免疫能力,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可以预防感冒出现。大家也可以在喝黄芪水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生姜一块煎服,效果会更好一些。另一方面,现代人由于熬夜和不良饮食,肝脏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而喝些黄芪水可以促进肝脏蛋白质的更新,因此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尤其建议有肝炎、胃溃疡、胃炎或肝脏损伤的患者,每天都可以适量的喝黄芪水,对肝脏是很有好处的。而黄芪的功效,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可以强心脏,对于心脏比较弱的人群,每天喝点黄芪水,可以有效的起到强心的作用。黄芪中的保健成分可以让心脏收缩振幅不断的增大,从而使得血液的输出量增加,对于心力衰竭,以及有心脏病的患者,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
黄芪有去湿气的作用吗
黄芪有健脾益气的作用,所以是可以用于湿气重的治疗的,具有祛湿的作用。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有运化水湿的作用。所以如果当脾气虚,脾失健运,就有可能会出现水湿内停的情况,就是民间俗称的湿气。因此对于湿气的治疗和调理,主要是以健脾益气为主。也就是说凡是具有健脾作用的药物或者食物,都有祛除湿气的功能。因此黄芪可以作为祛除湿气的药物来使用。不过由于黄芪的性味偏于甘温,补气的力量比较强。所以在具体应用时,如果是体质比较虚弱,而且湿气比较重的,黄芪要从小剂量开始应用,以免患者虚不受补而出现一些上火的症状,比如像牙痛、咽痛、大便秘结等。
黄芪有活血的作用吗
黄芪最为人知的作用就是补血理气。黄芪味甘、性温,属于一种温补食物,身体温暖了,内部的气血自然就畅通了。不仅如此,黄芪中的多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是造血细胞活动所需的养料,适当吃点黄芪,补血又理气。血管是身体重要的组织,只有血管健康了,各器官组织内的营养交换才能顺利完成,但是人们饮食上的不注意,容易使血管老化,黄芪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强血管壁弹性,提高血管免疫力,是一种适合养血管的食材。气是身体健康的根本,只有体内精气充足了,体内的细胞才能更加活跃,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体力也会随之变好。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对体内的气虚等情况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所以可以用黄芪泡点水喝,具有增强体力的作用。血压变高的人,有一部分是因为体内的血液粘稠度变高,血管中有血栓的存在,使血管壁变窄,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黄芪中的皂甙类成分,具有清理血液的作用,帮助减少血栓,促进血液循环,对平稳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黄芪,是豆科黄耆属植物。多年生草本。其 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等功效。对于由气虚产生的乏力、久泄、自汗、水肿、脏器脱垂,疮口不愈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
黄芪分布于中国蒙古、吉林、黑龙江、山西、甘肃等地区,以赤峰黄芪为最。
其用量为9-15克,气虚较为严重者可用致30克以上,重症肌无力患者更可用致100克以上。
在《神农本草经》中黄芪被列为上品,“主痈疽久败创,排脓止痛,大风,痢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但黄芪做为补气扶阳的药物,故凡气滞湿阻、食滞胸闷、热毒疮疡、表实邪盛及阴虚阳亢等症,不宜应用,但并不绝对,还需要辨证论治才是。
相比人参、党参来说,人参的补气作用较强,且能生津、安神;党参功专补肺脾而益气;而黄芪的补气作用不及人参,但益气升阳,固表内托,且能利水退肿的作用是人参、党参所不具的,而且黄芪相比人参较为温和又比党参强力,比起党参偏于补脾胃之气来说,黄芪的功效交广又可补一身之气。
作为平时保健来说,黄芪比起人参和党参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可以作为气虚质亚 健康 人群的保健药物日常服用。
黄芪在补中益气汤中的作用是:益气补中,升阳固表;
在玉屏风散中的作用是益气健脾,固表止汗;
在当归补血汤中的作用是:大补脾肺元气,以资生血之源;
在桂枝五物汤中的作用是:甘温益气,以补在表之卫气;
在归脾汤中的作用是:益气健脾,以治脾气之虚,也能益气生血、益气摄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513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黄芪药膳补气固肾,滋阴助阳
下一篇: 益气固表,适吃黄芪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