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茯苓对于哪些病症具有疗效

祝由师 2023-04-26 22:45:58

茯苓对于哪些病症具有疗效

茯苓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药材,它对于治疗很多病症的疗效比较显著,因此受到了很多患者的青睐,那么茯苓对于哪些病症具有疗效呢?接下来就让小编来为大家做出相关的介绍,希望通过介绍后,能够让大家对茯苓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1、茯苓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准备三两防己,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熟后取二升,放温后分三次服用。本方能够利水消肿,可以用于治疗四肢水肿的病症。

2、茯苓可以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的治疗,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如果出现了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情况,不管是由于寒湿还是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都可以选用茯苓来进行治疗。如果是属于偏于寒湿者,可以把它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以把茯苓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可以将茯苓配附子、白术等同用。不同的配伍应用方法可以带来不同的治疗效果。

3、茯苓治皯:准备适量的白蜜和茯苓涂在患处,坚持使用能够用于治疗皯症。

4、脾虚泄泻的病症患者也可以用茯苓来进行治疗,茯苓不仅可以健脾,还可以用于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可以把茯苓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使用,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将茯苓做为补肺脾,治气虚的辅助药物。

6、茯苓可以利喉祛痰,出现痰多咳嗽的病症时服用一些茯苓来治疗有良效。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可以将茯苓与半夏、陈皮同用,也可以把茯苓配桂枝、白术同用能够有效祛痰。出现痰湿入络、肩酸背痛的情况,可以把茯苓配半夏、枳壳同用,治疗效果极佳。

7、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选用一斤白茯苓,一斤黄连。两者研成末,熬天花粉作糊,做成小丸子,每次用温汤服用五十丸。

茯苓可用于治疗的病症是有很多的,不同的用法可以带来不同的疗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需要来选用这种药材入药治疗,上述这些病症的患者都可以用茯苓治疗,效果是很好的,但是要听从专业的中医指导用药,不可盲目的乱用药,以免造成没有必要的麻烦。

茯苓的功效有哪些?

茯苓
性味归经: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能主治:
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如五苓散。
健脾宁心功效用于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如参苓白术散。
药用时内服:
煎汤,3-5钱;或入丸、散。
 茯苓霜
茯苓霜这个名字,可能大家听起来比较陌生,但如果说起它的主要成分茯苓,白茯苓100克,鲜牛奶50克,蜂蜜适量即可。
所谓茯苓霜,其实是把新鲜茯苓打成粉,脱水风干之后留下的霜状结晶物质。别看它看起来并不起眼,那可是茯苓的全部精华所在!而《红楼梦》里的茯苓霜,则是来自广东,是当时广东的官员送给贾府女眷的礼物,而且根据书中描述,这些茯苓霜总共也不过区区几篓,这么珍贵,它到底好在哪呢?
首先,找一个大盆,盛些凉水,将药店买回来的白茯苓掰成小块,放进盆里,浸泡2个小时,2个小时之后,给笼屉上铺上一块干净的纱布,然后再将泡好的白茯苓放在纱布上,用中火蒸40分钟,40分钟之后,把蒸好的茯苓取出来,放进搅拌机,这时候再把牛奶也倒进去,盖上盖子,开始搅拌,一直搅拌到看不到明显的颗粒的时候,就算搅拌好了。然后再把它们倒进沙锅,用大火烧开,锅一开就算好了,稍微冷却以后,再加入适量的蜂蜜。这样,这道茯苓霜就做好了。据《经验后方》记载就说,如果吃茯苓至百日的话,可以肌肤润泽、延年耐老。实际上说茯苓本身大家都知道是一个滋补佳品,但是它本身的美容作用也非常强的。据《本草品要经会》是这样记载的,就是说茯苓可以很好地去除人脸上长的疮、斑,以及妇女产后那种产生的黑斑,因此也经常拿蜜和茯苓末去做面膜。。。
注意
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

茯苓具有哪些治病的功用

大家都知道茯苓是非常具有治病功效的,不仅治病的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不用担心会有毒副作用,那么茯苓具有哪些治病功效呢?对于具体的很多朋友可能都答不上来,接下来,整理了相关的资料,将为大家展开详细的介绍说明。

1、脾虚泄泻带下

脾虚泄泻带下的情况出现时,可以选用茯苓进行缓解,效果比较显著。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有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2、痰饮咳嗽

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既能利水渗湿,又具健脾作用,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3、心悸、失眠等症

在出现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时,可以将茯苓与人参、远志、酸枣仁等配伍应用,可以养心安神。

4、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对于患有小便不利水肿的病症患者,也可通过服用茯苓的药膳进行治疗,可以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根据情况所需来选择配伍的方式,能够收获理想的成效。

通过的讲解,大家对于茯苓应该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采用茯苓来进行入药治病的话,对于很多的病症能够起到非常理想的效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出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茯苓的药膳方,不仅可以收获不错的疗效,而且不用担心会给身体带来副作用。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茯苓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录》曰,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采,阴干。茯苓是一味延年益寿之药,“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唐宋时期服食茯苓已很普遍,那么,茯苓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
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咳逆,呕逆,恶阻,泄泻,遗精,淋浊,健忘等症。
《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茯苓的作用
1、《用药心法》:"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味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生津导气。"
2、《汤液本草》:"茯苓,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
3、《本草衍义补遗》:"茯苓,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治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

茯苓有什么功效?

茯苓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安神养心以及降血糖等功效。下面具体分析:

平时生活中见到许多食物或者说药材,其实都是能够药食两用的,比如说常见的山药就是其中一种,经常和山药搭配使用的就是茯苓,这两个药物看着很相似,其实也是有很大的不同,那么茯苓到底有哪些功效呢? 

1健脾止泻。茯苓具有健脾渗湿的功效,对脾虚湿邪引起的腹泻有很好的疗效。茯苓与山药、白术、党参配伍,对脾虚异常运动转化引起的腹泻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此外,茯苓还可作为治疗气虚的辅助药物。

2利尿消肿。茯苓具有良好的利尿消肿作用。脾主要运水化湿。茯苓味甘滑入脾经。茯苓性质温和,对排尿困难、少见、水肿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能增加尿量而不损伤脾胃。其他类型的水肿和排尿不良,如寒湿湿热,可以用茯苓治疗。

3安神养心。茯苓具有安神养心的功效。它可以用来缓解因工作压力大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精神问题,如神经紧张、不爱笑、情绪低落、失眠和多梦等。

4降低血糖。茯苓含有钾盐、麦角甾醇、胆碱、腺嘌呤、卵磷脂、脂肪、有机酸、氨基酸、蛋白质、葡萄糖、多种酶等成分。茯苓醇提物能使家兔血糖先升高后降低。

5感冒的辅助治疗。茯苓中茯苓多糖含量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感冒的辅助治疗有一定作用。茯苓对湿热引起的感冒、咳嗽、乏力、背痛、手足酸软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茯苓虽有较好的疗效,但也有一定的禁忌症。气虚抑郁、虚寒滑精、阴虚无湿热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糖尿病人不宜摄入茯苓淀粉,所以应控制茯苓淀粉的含量。为了避免中毒和过敏症状,茯苓不能与浓茶和米醋搭配使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227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