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和茯苓一字之差,很多人会以为土茯苓是茯苓的一种,或者总是想当然,以为土茯苓和茯苓有某些关系。没有,一点也没有。在生物学上,土茯苓和茯苓就是两种根本不一样的生物;在中医学上,土茯苓和茯苓也是根本不同的两种药材。
茯苓和土茯苓的区别:
茯苓
茯苓是什么样的。晋代有一半《神仙传》,上面说“老松精气化为茯苓”,这说法过于神话,但是着重说出了茯苓有极大的药用价值。茯苓是一种生在松树根部下面的菌类生物。茯苓长得跟甘薯一样,里面是红色的或者白色的。《纲目》认为,越大,并且质地越是坚硬的茯苓是最好的茯苓。
茯苓的功效。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茯苓是“四时神药”。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茯苓这种东西到处都有,生长区域十分广泛,不管是什么季节,茯苓都会生长。茯苓单独服用药效不是很好,但可以和很多种中医药材搭配利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
土茯苓
土茯苓的样子。土茯苓是一种常绿的灌木,多年生,它的叶子和柳条差不多,只是更大一点。一般要在夏天或者秋天的时候挖出来的土茯苓,才具更纯的药性。土茯苓有红土茯苓和白土茯苓两种,其中白土茯苓的根洗净以后是黄褐色的,有最好的药性;红土茯苓的根是紫红色的,也有较好的药理功效。
土茯苓的功效。土茯苓入药的是它的根部,可以单独使用。土茯苓有清热解毒、消疮去疥的功效。一般中医为皮疹、湿疹、恶疮类疾病开出的药方内,会用到土茯苓。
茯苓和土茯苓药性对比:
茯苓和土茯苓在药理功效方面,不能说没有一丝的相似性。根本的讲,茯苓的主要功效可以归结为二字:宁神。我们要是遇到春困,由于长时间的疲劳导致劳累、失眠等,这时候就可以使用茯苓调理。而土茯苓的功效也可以归结为两个字:解毒。要是我们平时饮食不当,或者由于感染,皮肤出现了湿疹等疾病,就可以使用土茯苓去毒。在中医养生学上,适当用这两种药材调理身子,大大有益于健康。
1 物种不同茯苓:茯苓是一种菌类,属于寄生菌,常寄生在松树的根部,中药用的是这种菌类的干燥菌核。
土茯苓:土茯苓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攀缘状灌木,这种灌木在根部结有块状根茎,这时土茯苓入药的主要部分。
2 成分不同茯苓:热量、硫胺素、钙、蛋白质、核黄素、镁、脂肪、烟酸、铁、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锰、膳食纤维、维生素E、锌、维生素A、胆固醇、铜、胡罗卜素、钾、磷、视黄醇、钠、硒。
土茯苓:根茎含皂甙、鞣质、树脂、落新妇甙、异黄杞甙、琥珀酸、胡萝卜甙、棕榈酸、β-谷甾醇,以及生物碱、挥发油、糖、甾醇、淀粉等。
3 功效不同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
4 泡制方法不同茯苓: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成品呈白色。
土茯苓: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
1 湿气重用土茯苓好还是茯苓好效果差不多。
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有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的功能,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能,所以在体内有湿气的时候,适当使用土茯苓或者茯苓,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调理作用。
但对于湿气重的情况,单纯使用土茯苓或者茯苓,都只能起到一定辅助性的作用,要想完全排除湿气的话,还是需要就医,根据个人体质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 土茯苓和茯苓的区别
茯苓:既可以祛邪又可以扶正,性味甘、淡、平,入心、肺、脾、肾四条经脉,有利水消肿、健脾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在临床常用来治疗身体水肿、眩晕、心悸、惊恐不安、失眠、健忘、呕吐、倦怠乏力、食欲不佳、大便不成形等病症。
3 土茯苓和茯苓能一起服用吗可以。
土茯苓和茯苓并不在中医配伍禁忌的18反和19畏中,并且根据土茯苓和茯苓的功效来看,放在一起服用还可以起到协同作用和辅助作用,使达到的功效更强,因此所以是可以放在一起服用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的中医配伍,是需要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配药的,要是自行配药使用,反而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4 土茯苓能长期服用吗不可以。
要是身体处于土茯苓所治疗的病症范围之内,是在一段时间内服用的,但任何药物都有它的疗程,在病情出现变化,或者在病情恢复后,就需要换药或者停药了,所以土茯苓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长期服用的,以免对健康的机体造成负担。
不能代替。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茯苓味甘、淡,性平。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222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土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 土茯苓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