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黄连应该不会太陌生,因为黄连是一种药理用途非常广泛的药材,使用黄连来治疗一些病症的话,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副作用非常小,用黄连治病的药膳食疗方有很多,今天小编将为大家做出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黄连治病药膳
1、治口舌生疮
取黄连,加酒煎煮,煮好后时常含一口,对于口舌生疮的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治鸡冠痔疮
取黄连末,敷在患处,可以辅助治疗鸡冠痔疮,也可以加入赤小豆末,效果会更好。
3、治破伤风病
取黄连五钱,酒二盏,而且煎煮至酒剩七分,加黄蜡三钱,溶化后,趁热服用,可以直接破伤风病。
4、治肝火为痛
取黄连、姜汁,炒为末,粥糊丸梧子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白汤送服,对于肝火痛有缓解效果。
5、治心惊实热
取黄连七钱,加水一盏半,煎至水剩一盏,温服,小儿用量减半。
推荐食疗方-黄连米汤
材料:准备六十克大米,五克黄连。
做法:先把黄连去杂,洗净,先晒干(或烘干),然后研成细末;大米洗净,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后倒进锅里,再倒入适量清水,煮成稠米汤,然后倒入黄连末,搅拌均匀后在煮一会即可。
功效:服用黄连米汤可以健脾开胃、清热泻火,特别适合热感冒患者服用,治疗效果理想。
以上就是关于黄连的一些药膳方介绍,大家在生活中如果出现了以上介绍的情况,那么不妨通过服用黄连的药膳方进行治疗,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只要对症服用就可以收获一定的效果,但是黄连的药膳方服用要注意,千万不可以过量!
黄连,是大家熟悉的中药,黄连口服液、黄连上清片等等,很多黄连制成的中成药,市场上备受青睐,一来效果好,一来可以治疗多种常见病。
黄连,是毛茛科植物黄连(味连)、三角叶黄连(雅连)或者是云连(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目前市场上大多是栽培的,主要生产于云南、四川、湖北等地区。秋季的时候采挖,采挖后除去根须以及杂质,干燥备用。生用或者是姜炙、酒炙,还有特殊的一种是用吴茱萸水炙。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经、脾经、胃经、胆经、大肠经。
主要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其实黄连、黄芩功效上相类似,临床上常常相须使用。
黄连是大寒大苦之品,其清热燥湿的能力是胜于黄芩的,黄连尤其擅长清解中焦湿热。对于湿热中阻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腹部痞满胀痛、恶心呕吐的症状,黄连配伍苏叶使用,组成苏叶黄连汤能够很好的清热燥湿,理气和中。
黄连,入脾胃经,能够清退脾胃及大肠的湿热。湿热壅滞中焦及大肠,容易导致中焦腹部疼痛,湿热困脾,出现泄泻痢疾,湿热甚者伴里急后重,黄连配伍木香等,清热燥湿,行气止痛。
黄连,清热解毒,对于疔毒有很好的效果。常用来治疗痈肿疔毒,常跟黄芩、黄柏、栀子同用,例如经典方剂黄连解毒汤,三黄同用,增强清热解毒之效。
黄连,主入心经,能很好的清泻心经的实火之邪。心火亢盛、蒙蔽心神,导致神昏、烦躁。可以选用黄连、石膏、知母、玄参等治疗,清热泻火、开窍醒神。
黄连主要有清泻心胃火热,凉肝胆,解热毒的作用,并有燥湿作用。介绍下黄连的使用方法:1:心胃火热而致的口舌生疮,目赤尿疼,尿赤便秘等症:可以本品配生地,木通,竹叶,黄芩,生大黄等同用,黄连用量6克即可;2:温病热邪入心而见神昏,烦躁不宁,汗出口渴,身热,可以本品配合天竺黄,郁金,连翘,犀角,生地,玄参等同用,黄连用9克;3:心火亢盛而致心烦失眠,口干舌红尿黄,可以配合枝子,生地,当归,等同用,黄连可以用6克;4:热邪结滞于胃脘而见心下痞满,脘腹热疼等症,可以配合厚朴,枳实,半夏瓜蒌,陈皮,茯苓等,黄连用量3克,黄连还有清肝明目作用:黄连羊肝丸,黄连燥湿用6克。黄连配吴茱萸可用于治疗肝火旺,肝胃不和而致的胃疼,泛吐酸水;配细辛可用于口疮,配肉桂可治心肾不交,配木香治痢疾,配干姜用于腹寒疼下痢。配大蒜用于大便下血。用量一般1~6克,严重可以用9克,阴虚烦热,脾肾虚泻,气虚作泻忌用
黄连,是我们最常见的清热类中药,很多人上火了都会吃黄连中成药,那么黄连怎么吃效果最好呢?接下来请跟着我了解黄连的吃法吧。
黄连的吃法一
黄连绿茶的做法
材料:黄连8克、绿茶3克、红茶1克、蜂蜜适量。
做法:
1、将黄连用清水冲洗干净,绿茶、红茶分别浸泡去渣。
2、将黄连和绿茶、红茶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取汁液,然后将汁液倒入杯中调入适量蜂蜜拌匀即可。
黄连阿胶汤的做法
材料: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阿胶三两、鸡子黄二枚。
做法:
1、取阿胶砸碎后放入大瓷碗中,大约加入四小匙水和少量黄酒(红葡萄酒和桂花陈酒更好)。
2、黄连、黄芩、白芍水煎2次,阿胶烊入。
3、盖好盖子入锅蒸至阿胶全部化开,加入少量红糖,用生鸡子黄(即鸡蛋黄)调入药汁,分2次温服。
黄连姜汁茶的做法
材料:黄连6克、绿茶10克、姜汁3克。
做法:
1、将黄连、绿茶用沸水冲泡,盖闷5分钟后倒入姜汁。
2、每日2次。
黄连白头翁粥的做法
材料:白头翁50克、黄连10克、粳米30克。
做法:
1、将黄连、白头翁入沙锅,水煎,去渣取汁。
2、将锅中加清水400毫升,煮至米开花,加入药汁,煮成粥,待食。
3、每日3次,温热服食。
黄连膏的做法
材料:黄连9克、当归尾15克、生地30克、黄柏9克、姜黄9克。
做法:
1、用香油360克,将药煠枯,捞去滓;下黄蜡120克溶化尽,用夏布将油滤净,倾入瓷碗内,以柳枝不时搅之,候凝为度。
2、涂抹患处。治疗清火解毒。治肺经壅热,上攻鼻窍,聚而不散,致生鼻疮,干燥肿疼,皮肤湿疹,红肿热疮,水火烫伤,乳头碎痛。
黄连的吃法二
酒黄连:取黄连片用黄酒拌匀,稍闷,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每100千克黄连,用黄酒12.5千克。酒黄连长于清泻上焦火热,对心火亢盛、心火上炎之心烦失眠、口舌生疮和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烦躁易怒,耳道流脓疗效较好。这时,常与黄芩、生地黄、生甘草、竹叶、木通、龙胆草、败酱草、蒲公英、栀子等药配合使用。
姜黄连:用鲜生姜打汁,加适量之开水,均匀地喷入黄连片内,待吸收后,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每100千克黄连,用生姜12.5千克。姜黄连长于清热和胃止呕,对湿热中阻之胸闷脘痞效果明显。这时,常与吴茱萸、薏苡仁、白蔻仁、杏仁、苍术、黄柏、乌贼骨等药配合使用。
萸黄连:取吴茱萸加适量水煎煮,煎液与净黄连拌匀,待液吸尽,炒干。每100千克黄连,用吴茱萸10千克。萸黄连长于舒肝和胃止呕,对肝胃不和、胃热炽盛之呕吐吞酸、消谷善饥效果较好。这时,常与石膏、知母、煅瓦楞子、浙贝母、乌贼骨等药配合使用。
黄连的服用方法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黄连的药方选录
《局方》三黄丸: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
《伤寒论》黄连汤: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参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直指方》黄连安神丸:治心烦懊依反复,心乱,怔仲,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黄连25克生甘草12.5克。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时时津唾咽下。
《局方》泻心汤:治心经实热:黄连35克。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
《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蜀本草》:畏牛膝。
《纲目》:黄连大苦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阴在内也。
《本草经疏》:凡病人血少气虚,脾胃薄弱,血不足,以致惊悸不眠,而兼烦热躁渴,及产后不眠,血虚发热,泄泻腹痛,小儿痘疮,阳虚作泄,行浆后泄泻,老人睁胃虚寒作泻,阴虚人天明溏泄,病名肾泄,真阴不足,内热烦躁诸证,法咸忌之,犯之使人危殆。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猜你喜欢:
1. 黄连的功效与作用及吃法
2. 有关黄连的歇后语及答案汇集
3. 夏天阿胶的食用方法
4. 黄连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5. 白菜炖猪肉的家常做法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21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黄连的服用方法你知道吗
下一篇: 黄连的治病药膳偏方推荐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