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药)

荆十三 2024-05-11 09:16:26

紫花地丁为堇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带根全草。

微信图片_20240511091941.png

除了紫花地丁外,堇菜科植物的名称里几乎都带“堇”字。如:匍茎堇菜,三色堇,心叶堇菜,紫花堇菜,大叶堇菜,箭叶堇菜,堇菜,庐山堇菜,毛果堇菜,南山堇菜,匍茎堇菜,早开堇菜等。

紫花地丁又名地丁草、地丁、箭头草、独行虎、米口袋等。《本草纲目》:“其叶似柳而微细,夏开紫花结角,平地生者起茎,沟壑边生者起蔓。”

本品主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下游至南部各省,或者说主产于江苏、浙江及东北地区。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以色绿、叶整、无杂质、茎叶及蒴果皆生茸毛者为佳。鲜用或晒干生用。

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以其治疗疔疮肿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言其“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明确记载了紫花地丁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作用。

紫花地丁首载于《千金要方》,称其为“紫花地丁草”。其异名有“箭头草”、“独行虎”、地丁草、羊角子。

中医

中药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干燥全草。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本品气微,味微苦而稍黏。以完整、主根圆锥形,叶灰绿色,叶柄具明显狭翅,花紫色者为佳。生用。

中药紫花地丁性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注意:体质虚寒者忌服。

紫花地丁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之效。《本草正义》誉其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历来为治痈肿疮毒之要药。

《本草乘雅半偈》

紫花地丁。气味苦辛,寒,无毒。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核曰】处处有之,寿州者为胜。春生苗,叶似柳而微细。夏月开花紫色,结实成角。出平地者成茎,生沟壑者作蔓。又一种生篱落间者,叶如木樨花叶,花如铃铎下垂,小而色白,今人称作白花地丁,与紫花并用,功力乖戾,不可不辨。

【参曰】丁为干火,地在气中,顺承天施而成物者,地也。故主形骸地属,失承天施,为痈,为疔,为瘰,为疬。使之仍顺乎天施而畅于四肢,美之至者也。

微信图片_20240511091937.png

现代药理

中药紫花地丁化学成分主要含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甾醇,生物碱,内酯,挥发油,钙、钠、钾、锰等微量元素,有机酸等。本品有抗炎、体外抑菌、抗病毒、抗凝血、调节免疫、抗氧化作用等。

一、典籍摘要:

《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本草正义》:“地丁专为肿疗毒通用之药。…然辛凉散种,长于退热,惟血热壅滞,红肿发之外疡宜之,若谓通作治阴疽发背寒凝之证,殊是不妥。”

《药性切用》:“泻热解毒,为外科敷治专药。”

《药性纂要》:“大抵毒初起及肿毒脓未尽时,以此解毒。若将平复宜补时则不用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味苦,辛,微寒,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消肿毒,疗疮疥。”

“地丁行经泻火,散肿消毒,治痈疽瘰疬,疔毒恶疮。敷食皆佳。紫花地丁,更胜白花者,亦名蒲公英。蒲公英黄花,非白花。”

《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血热筋痿,敷疮妙。"

《滇南本草》:"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

《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

微信图片_20240511091932.png

二、现代研究:

成分:主含山柰酚-3-0-吡喃鼠李糖苷、棕榈酸、对羟基苯甲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琥珀酸、地丁酰胺等成分。

作用:本品有广泛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等作用。

药理:紫花地丁对结核杆菌及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并有清热、消肿、消炎等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275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