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主产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四川。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本品气微,味淡。以颗粒饱满,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生用或麸炒用。
相关名字:鸡头米、卵菱、鸡瘫、鸡头实、雁喙实、鸡头、雁头、乌头、鸿头、水流黄、水鸡头、刺莲蓬实、刀芡实、鸡头果、苏黄、黄实.产地:主产于江苏、山东、湖南、湖北、四川。性味归经:甘、涩,平。归脾、肾经。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种仁类圆球形,直径5-8mm,有的破碎成块。完整者表面有红棕色或暗紫色的内种皮,可见不规则的脉状网纹,一端约1/3为黄白色。胚小.位于淡黄色一端的圆形凹窝内。质地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气无,味谈。以饱满、断面白色、粉性足、无碎末者为佳。
显微鉴别 :
粉末特征:类白色。
①淀粉粒主为复粒,类圆形、长圆形或国多角形,由数十至数百粒分粒组成,直径12-29μm。分粒极细小,直径1-3(-5)μm。
②外胚乳细胞多破碎,完整者长方形、长条形、长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另可见内种皮细胞、色素层细胞和导管。
一看:看颜色。除去内种皮显白色,有光泽,颜色偏黄的一般为旧货。市面上还有一种是去除了外种皮的白色芡实。
二闻:闻气味。被熏过硫磺的芡实闻起来会有酸味,可能是虫蛀后再加工的,最好不要购买。
三咬:咬质地。芡实富含营养成分,干燥不够容易发霉、长虫。齿咬松脆易碎,为干燥者;若是略带韧性,则为含水分较多者。
总的来说,芡实以身干、无虫蛀、颗粒饱满均匀、粉性足、无碎末及皮壳者为佳。
中药化学鉴定 :
理化鉴别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4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10n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齐墩果酸对照品,加乙醇溶解,制成lmg/ml的对照液。吸取供试液、对照液适量,点于同-硅胶G板上.用石油酸-乙醚-乙醇(10:10:1)为展开剂。以25%的磷钼酸乙醇溶液显色,115℃加热5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同一颜色斑点。
主治病证:
1.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本品甘涩收敛,善能益肾固精。治肾虚不固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者,常与金樱子相须为用,如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亦可与莲子、莲须、牡蛎等配伍,如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2.脾虚久泻
本品既能健脾除湿,又能收敛止泻。可用治脾虚湿盛,久泻不止者,常与白术、茯苓、扁豆等药同用。
3.白浊,带下
本品能益肾健脾、收敛固涩、除湿止带,为治疗带下证之佳品。治脾肾两虚之白浊、带下,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药同用。若治湿热带下,则宜与清热利湿之黄柏、车前子等同用,如易黄汤(《傅青主女科》)。
用法用量:煎服,9~ 15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主要含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
2.药理作用
芡实水、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能力;芡实水提取物还可减少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1.《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2.《药性歌括四百味》:“芡实味甘,能益精气。腰膝酸疼,固涩止遗。(一名鸡头。去壳取仁。)”
3.《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4.《本草新编》:“芡实,味甘,气平,无毒。入脾、肾二经。主湿痹,止腰膝疼痛,益精,令耳目聪明,强志补中,除暴疾,久食延龄益寿。视之若平常,用之大有利益。可君可臣,而又可佐使者也。其功全在补肾去湿。夫补肾之药,大都润泽者居多,润泽则未免少湿矣。芡实补中去湿,性又不燥,故能去邪水而补神水,与诸补阴之药同用,尤能助之以添精,不虑多投以增湿也。”
5.《本草经集注》陶弘景:“味甘,平,无毒。主治湿痹,腰背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6.《本草崇原》:“气味甘平涩,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7.《本草备要》:“甘、涩。固肾益精,补脾去湿。治泄泻带浊,小便不禁,梦遗滑精(同金樱膏为丸,名水陆二仙丹),腰漆瘀痛(吴子野曰∶人之食芡,必枚啮而细嚼之,使华液流通,转相灌溉,其功胜于乳石也。”
8.《得配本草》:“甘、平、涩。入足少阴、太阴经。补脾助气,固肾涩精。治遗浊滞下,小便不禁。”《本经逢原》:“芡生水中而能益脾利湿,观《本经》所主,皆脾肾之病。遗精浊带,小便不禁者宜之。”
9.《本草求真》:“芡实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泄泻腹痛可治;惟其味涩固肾,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脾肾而不及于肺。”
10.《饮片新参》王一仁:“芡实皮色淡红,肉白。香甘涩。补脾肺,化湿治泄泻,固精止带。”
11.《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肾、脾、胃四经。主安五脏,补脾胃,益精气,止遗泄,暖腰膝,去湿痹,明耳目,治健忘。
芡实之甘,宜归脾胃,土得其宜,则水不受克,火亦无盗食之虞,故又入心肾二经
12.《本草经解》叶天士:气平涩,味甘,无毒。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炒)
芡实气平涩,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脾为湿土而统血,湿邪伤于下,则走腰脊膝,致血泣而成痹;芡实甘平,则益脾肺,肺通水道则湿行,脾和则血活,而痹者瘳矣。中者脾也,味甘益脾,故能补中。
暴疾多属于火;得水之精者,多能抑火,芡实味甘属土,而生于水,所以制火而主暴疾,肾藏精,肺为金而肾为水;气平益肺,肺气旺则生精,金生水也,味甘益脾,脾气升;气平益肺,肺气降。升降如,则天清地宁,养之以刚大,而志强矣。味甘益脾,脾统血,目得血则明,耳得血则聪,故令耳目聪明也。
久服气平益肺,肺气充则身轻。味甘益脾,脾血旺耐老不饥也。肺脾气血充足,神仙有自来矣。
13.《玉楸药解》黄元御:味甘,性涩,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止遗精,收带下。
芡实固涩滑泄,治遗精失溺、白浊带下之病。
收涩药: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各种滑脱病证的药物,称为收涩药,又称固涩药。
收涩药分类:可分为固表止汗药、敛肺涩肠药、固精缩尿止带药三类。但某些药物具有多种功用,临床应用应全面考虑。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本类药物酸涩收敛,主入肾、膀胱经。具有固精、缩尿、止带作用。某些药物甘温还兼有补肾之功。适用于肾虚不固所致的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清稀等证,常与补肾药配伍同用,宜标本兼治。
本类药酸涩收敛,对外邪内侵,湿热下注所致的遗精、尿频等不宜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2756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中药知多少?——杜仲
下一篇: 中药材苎麻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