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中药常识

补气药人参与黄芪的使用区别

佚名 2023-11-10 19:26:57

人参与黄芪是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这是众所皆知的。既然都是补气药,为什么又要区别使用呢?因为人参与黄芪除了补气之外,还分别具有其他功效。如果不区别使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再则,用之不当,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黄芪味甘,性温。两者虽然都有补气之作用,但前者作用更强。此外,人参尚具有止渴生津和安神之作用,这是黄芪所不具备的。黄芪的补气作用远不及人参,黄芪之补,偏于走表,其升阳、固表、内托和利尿消肿等功效,却为人参所没有。鉴于它们同中有异之功效,所以必须区别使用。

人参的应用

大补元气:以其能益气固脱,所以,临床上多用来治疗大病或久病,或血脱致气脱而出现短气神疲、周身乏力、肢冷、脉微欲绝等。本品可单用,也可与附子或黄芪同用。

补益肺肾平喘:如人参配胡桃肉或人参配蛤蚧,治肺肾气虚喘息,或短气不足以息、声音低微、脉虚弱等。

健脾止泻:如人参配白术、茯苓、砂仁、山药、薏苡仁等,可治脾胃气虚引起的精神不振。

生津止渴:在临床上可用来治疗下述病证:

①热病伤津而见热渴、汗出、脉大、而虚者,用人参配石膏等治之,其效颇佳。

②热或暑热伤及气液而证见汗多、口渴,神疲,或津气不足引起的心烦失眠、短气自汗、心慌、心悸、脉细弱者,用人参配麦冬、五味子等治之,每获奇效。

③人参能安神镇静,因而它又可用来治心肾不交引起的心悸、恍惚、急躁、睡不安宁等症状,且常与酸枣仁、远志、茯神等同用。

④心脾虚而见神疲健忘、失眠多梦、心悸短气、食少便溏者,用人参配黄芪、龙眼肉、酸枣仁、白术、当归等治之,效果较好。

黄芪的应用

补气升阳:用于气虚引起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眩晕乏力等,并常与升麻、柴胡等同用。

固表敛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外感风寒,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效佳。

托疮排脓: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收束痈疡使之局部速溃的作用。用于疮口溃破后,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且常配银花、地丁、皂刺等。

利尿消肿:用于阳气不中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茯苓、防已白术等合而用之。

总之,人参与黄芪之功效同中有异,临床应用辨证施用,绝不可一见气虚就混而用之,避免“一药之误,每欲噬脐”的教训。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zhongyaochangshi/1002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