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健康生活 >> 运动健身

揭秘太极原理暗藏的养生智慧

饭后百步走 2023-05-31 23:34:34

揭秘太极原理暗藏的养生智慧

太极如一木生

《易经》中的太极就是指宇宙最原始的基因,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我们先来看看《说文解字》中的这样一句话:“唯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大家知道,原始的数是一,这样看来,太极即为初为一,可化成万物,又可至于无穷。

为了加深对太极的理解,再看看《朱子语类》所说:“太极如一木生。上分而为枝干,又分而生花生叶,生生不穷。到得成果子,里面又有生生不穷之理,生将出去,又是无限个太极,更无停息。”

此话告诉我们,太极就像自然界树木的生长,它的根是一太极,结成果子,又是无限个太极。

太极与养生

如上所述,太极是宇宙的开端,宇宙万物皆由它演化而来,对应到人体的健康养生,同样也离不开太极。

太极元气

大家都知道,世间万事万物都不会平白无故地产生,根源皆与“受精卵”有关,只有当外界条件具备,才能自我发展和壮大。而这一点恰恰是促成新生事物诞生的原始动力,《易经》称这股力量为“太极之元气”,即“元气”。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了,受精的鸡蛋、鸭蛋、龟蛋、蛇蛋、昆虫卵、人类及所有动物的卵子,或是受精的玉米种、棉花种、水稻种、树木种及各类菌种,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都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而这里的“精”,就是我们常说的“太极之元气”。

这股“太极之元气”不但是新生事物诞生的直接原因,还是决定新生事物存在与否的基础和发展的原动力。

既然肩负着原动力的作用,那么,这股元气肯定是具备一定能量的,而其能量大小和强弱,又直接关系到新生事物发展规模的大小和发展速度的快慢。不过,就算是再强劲的原动力也有耗尽的一天,当太极之元气消耗殆尽时,也正是新生事物走向衰败和死亡的时刻。

太极之元气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本身无形无象,在不同的事物中会表现为不同的载体。不过,无论最终表现如何,它终究是流动的。比如说,人体内的血液(元气)在动静脉之间是永不停息的,人类中的精(元气)在体内也是汩汩流动的。如果血液一旦停滞、拥堵或是倒逆,或是稍一旦不再传递,别说不利于身心健康,就连活生生的人体本身都不存在了。

从太极图说养生启示

对于太极图,恐怕大家最为熟悉的就是呈圆弧走向的圈儿。人体是一个结构极为精密又复杂的统一体,这个包裹在外层的圈儿就像人体的皮肤紧紧包住身体的脏腑、筋骨、血液。当人体血液循环畅通自如,皮肤也会像皮襄那样胀起来。恰恰是这圆弧走向的运动方使人体自身的生命运动处于一种最佳状态。

太极双鱼还有一个特点,当黑到达极致之时就转成白,白发展到极致又转为黑。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存在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说,人体若要益寿延年,必须调和好体内的阴阳二气,唯有如此,才能使人体这个小宇宙与我们生存的外在环境这个大宇宙融洽相处。

太极眼是运动的起点。无论是抬腿迈步,还是席地而坐,都是先由身体某一部位的动作带动全身的所有动作,这就好比钟表上的齿轮一样,一环扣着一环。而所有动作的关键就是把握太极眼的转变之机,只要将意念贯注其处,自然也就实现了阴阳调和的目的。

细看太极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太极曲线,这个双向的呈螺旋状延展的线条,关系到运动量的加强与功力的增长。该如何理解呢?当双向的螺旋延展时,不但能增加运动量,还会牵连到外层皮肤肌肉,扭动到深层的筋骨,再进一步关联到身体各个脏腑器官,使全身处于运动状态中,从而达到活动全身筋骨、激活周身脏腑器官的作用。

太极拳运动是养生主要法宝?

  太极拳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生存斗争中养生的智慧结晶。它一不靠医药,二不用复杂器材,三不需场地,四不污染环境。为了健身不论年龄、性别,人人都可习练。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

  

  由于建国以来领导大力提倡,有群众组织的推动,有高深造诣的拳师言传身授,有广大人民积极的参与,太极拳越来越成为最受我国人民欢迎的健身运动。90年代以来,几次大型太极拳集体演练,受到世纪瞩目。据估计世界上已有150个国家和地区10多亿人在习练太极拳。新世纪头一年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在我国胜利召开,是送给世界人民的最珍贵礼物。我们为这一创举叫好。太极拳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不易被世人充分理解。由于古老的经典著述显得玄妙难懂,用现代科学理念,浅显易懂的文字阐明深奥的太极原理,便于人们特别是青年理解,将有利于太极拳运动广泛深入开展。根据已有的科学报道,我们从太极拳的健身特点、健身机理、、抗衰老作用,以及人际关系和谐,天人合一的哲理等方面分别阐述。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毫无疑问任何运动都受大脑支配。大极拳的特点是要求首先调息、调心、调身;它强调心静体松,意念先行。意念一动,身体随之开始柔和、缓慢、匀速、连绵不断的弧线运动。从起始到收式,一动无有不动,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环紧扣,一气呵成。只有大脑支配意念,意念导引,使呼吸与动作密切配合,才能使内气执行畅通。气随意行,意随动作走,上下协调一致,气贯全身。由于意念集中,意动身随,自然地形成内气充盈鼓荡。这时人好比充满气地球体,身体轻盈灵活,这当然不是一开始就能做到的。初学时先练架子,只要按照要求去做,就有周身轻快舒适的感觉。整套动作都是用意识支配的,“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这只有心静才能做到;另一方面它又是“以动御静、虽动犹静”是在“动中求静”。无论打到那个架式,心***大脑***始终保持“静”的状态。这是大脑的最佳功能态。人在平时清醒的工作时,大脑处在紧张状态,用脑电仪可惟测出“β”波占优势;人在睡眠时是“Э”波占优势;只有将清醒时的大脑活动降低到非睡非醒的中间状态,脑电波就处于“Э”波占优势。而在意念集中练拳时,大脑功能状态也是以“Э”波为主导,被称为“气功态”,它既不同于睡眠,又不是完全清醒、高度紧张状态。早在1998年中科院武术协会理论组对长期练拳者作过额部、枕部脑电测试。结果表时:长期练拳者额部脑是波中Э波占主导,电压增强,主峰突出,其它波段***如β波***下降。这种a—波频率同步化、有序化是大脑高度宁静的功能状态。脑科学研究认为人脑在这种状态下产生一种使人愉快的小分子物质—“β—内啡肽”或“脑内***”,它使人感受到内心的愉悦和幸福。人们练拳时自我感觉“恬静舒适”、“神清气爽”与这种理论是一致的。现代人体生理科学认为:人体内平衡主要由神经与系统相互协调与制约来维持,因此这种大脑功能状态必然对人体内脏的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关阅读:

  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发源于中国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她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作为一种饱含东方包容理念的运动形式,其习练者针对意、气、形、神的锻炼,非常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要求,对人类个体身心健康以及人类群体的和谐共处,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太极拳这种以体育运动作为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的非物质文化形态,充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客观认知和科学实践。

  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武术之长,融合易学、中医等思想,创编出一套具有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传承,自第14世陈长兴起开始向外传播,后逐渐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多家流派。

  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鐗、双鐗、枪、大杆和青龙偃月刀等。

  太极拳这枝中华武术奇葩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 *** 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 *** 相继制定保护措施,太极拳发源地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 *** 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 *** 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太极拳逐渐成为连线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的文化纽带,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交流

  传播重要载体之际,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温县人民 *** 聘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对陈家沟文化旅游区进行全面规划,按照传承、弘扬、养生、功夫、产业五大功能区设计,建设包括太极拳展示基地、教育培训基地、休闲度假基地、文化产品基地、研究传播基地在内的陈家沟世界太极拳文化中心,开展对太极拳全方位多层次的挖掘、整理、推广,描绘出了陈家沟世界太极拳文化圣地的美好蓝图。河南省文投集团等单位已经入驻,开始建设美丽陈家沟。

为什么太极拳可以治病?

因为太极拳能使呼吸自然、细长、慢均。由于速度缓慢,动作柔和,从而使人体的微循环得以扩张。微循环的特点是剧烈运动会使血液运行走捷径,得不到充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太极拳缓柔的特点则使血液能够流向各处,从而得到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改善身体内部的循环。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使一些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同时太极拳运动能强身健体,能预防一些疾病,因此,太极拳运动有治病的效果。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上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太极拳是非常讲究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养生术,太极拳的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以静御动和虽动犹静,使太极拳更符合运动适度的健身原则;同时太极拳独特的心静用意,使心更太极拳养生作用主要原理:
1、壮源头:腹式呼吸(熟练后主要是与动作相协调的逆腹式呼吸),呼吸深长有利浑身有充足供氧;
2、畅气血:动作缓慢而又整体的运动方式,体力强的可以盘低架加大运动量,体力弱的可以盘高架,都可以浑身运动到,气血畅通,对广泛的受众有很好的养生适应性;
3、强整体:符合传统文化哲理的阴阳学说等,讲究对称运动,身备五张弓,动作节节贯穿、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动作圆转如意等, 太极拳锻炼并不是针对某些病或某个局部起作用的特异性疗法。而是以改善人体整体机能状态、提高人体素质为根本目标的锻炼方法;
4、重意识:注重意念引领,用意不用力,不断锻炼神经系统对全身每处微小环节的精细指挥,提高了神经系统的敏感度 ,当然,这种训练如果有教练指导拳招实用的应对及变式可能,也可以包括了技击对敌的意识养成;
5、适健身:人的身体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太极拳除了前述的可适应不同情况的受众外,其训练内容包含了盘架子、站桩、推手等丰富内容,站桩和定势动作经过教练帮指点调桩、试力等,可以达到更好的浑身协调动作,全身整体都获得锻炼的健身目的;
6、怡心境:太极拳深厚的传统文化哲理理论支持,对松、静、空、灵的追求,有利于通过锻炼的全心投入,陶冶超然脱俗的心境。
多年前有幸随过世通老师和长流老师学了一些,虽然自身原因努力不够,领悟力也差,水平不高,但在健身上多少有些个人体会,交流下,仅供参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479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