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在我国拥有千年的发展,而且还分出了很多的派系,每个派系练习气功的方式都不同,每个派系的气功功效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大同小异的是,都对人有好处。平时,老年人退休后可以练一练气功,因为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去调理自己的人体。许多人想学气功,那么,小编就教大家气功入门基础,以及今后气功练习方法,让大家可以强身健体。
要想练好气功,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如果做不到,则是很难入门的,因为气功主要是调身,调心,调息,然后进入入静状态。那么首先要从生活,作息,运动三方面入手。随后再加上气功的练习方法。
早睡早起,以增加血气
晚上最迟22点开始睡,因为人体只有在23点至1点处于深度睡眠下胆汁才能分泌旺盛,胆汁旺盛是分解脂肪也是营养消化吸收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且,23点至3点也是人体造血和排毒的时间,也只有在深度睡眠下才能更有效率地完成。造血不够,则血气不充足,血气不充足,则经脉不太通畅,经脉不太通畅,也就会形成脂肪积聚。脂肪积聚则身体没有力量。所以早睡早起很重要。
合理饮食
每天的饮食应该按照科学化的饮食进行安排,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暴饮暴食(胰腺炎就是暴饮暴食得来的,一般还会被误诊为胃肠炎,延误治疗时间,导致死亡。)。少量的饮酒,对血管具有很好的软化效果,适当的控制肉的摄取量,每天牛奶是一定要喝的,毕竟里面所含的蛋白质和钙是很容易被人吸收的。最主要,还是以粗粮和蔬菜多吃为好,但是不能就不吃肉(和尚长时间不吃肉也就得胆结石了)。每天睡觉之前大概两个小时就不要吃东西了,不然会睡不着。中医学的原理是,脾脏是运营消化人体细微的营养物质的,还控制肉的生成,一般脾脏好的人能吃还不怕。所以肾和脾很重要。
坚持运动
有条件的话,可以练习祖国传统功夫,不但修身,而且修心。其实跑步也不一项很好的运动。早上5点起来跑步,(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讲,早上5点-7点是最佳运动时间,因为这个时候阳气初升,尽管现在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不太好,但不是每天都这样啊)运动要达到一不定期的量,不然达不到燃烧脂肪的目的。出汗以后再坚持20-30分钟为好,另外也可以寻找一些适合自已比较喜欢的运动,但要注意不要超过运动负荷哦! 运动,也是为了调息,增加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练功法
第一步
呼气注意心窝部。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吸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 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第二步
意息相随丹田趋。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第三步
调息凝神守丹田。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第四步
通督勿忘复勿助。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
元神蓄力育生机。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强身气功练习方法
呼气注意心窝部方法
取站、坐、卧式,口唇微闭,舌舐上腭,双目微闭,排除杂念。先注意观鼻尖片刻,随即闭目内视心窝部,用耳朵细听自己的呼气,使其别发粗声,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久久行之,真气即在心窝部集中起来。如果仍然夹念纷扰,可用“数息法”。即呼气默数一,再呼气默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数,再从一反复操作,直到杂念不再兴起,即可放弃数息法。入静后,呼气时真气要入丹田,不要在呼声上打扰。
时间
每天早中晚各1次,共3次,每次20分钟,一般认真操作,10天即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
反应
练功到3-5天即感到心窝部沉重;5-10天,每次呼气时都感到有一股热流注入心窝部,这是真气集中的表现。
效果
刚开始练习此功的时候,前几天会有不舒服的地方,有头晕,腰酸,呼吸不顺畅等症,这没有什么,时间长了,自然就好了。
意息相随丹田趋方法
当第一步功夫练到每一呼气,即感心窝发热后,就可以意息相随,呼气时应延伸下沉的过程,慢慢地一步步自然向小腹(丹田)推进。不可操之过急,如果用力过大可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依法每日3次,每次25-35分钟,10天就可气沉丹田。
反应
每次呼声都感到一股热流送入丹田,小腹有时作响,肠蠕动增强,矢气现象增多。这是真气运到小腹,肠功能发生改变,驱逐邪气的表现。
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周围脏器(如大小肠,膀胱,肾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有改善等。
调息凝神守丹田方法
当第二步功到丹田有了明显的感觉时,就可以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不要再过分注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热太过,耗伤阴液。可任呼吸自然,只将意念守在丹田部位。
每日3次,每次增至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在丹田培养实力阶段,所需时间较长,40天左右可感到小腹充实有力。
效果
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通过练功不断地给肠胃增加热能,脾胃消化能力增强,体重增加,精神充沛,元气充足,肾功能增强,对阳痿有一定疗效,对女子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疗效。
通督勿忘复勿助方法
意守丹田40天后,真气充实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力量时,即沿脊柱上行,上行时,意识应伴随着真气(勿忘),如果真气到某处停下来,也不要用意识向上导引(勿助)。这种上行速度的快慢是由丹田之力来决定的。若实力尚不足,它就会停下来不动。待丹田力量充实后,自然继续上行。若急于通关,努力导引,会和丹田力量脱节,这是非常有害的。因此必须任其自然,真气的活动情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上行到玉枕关通不过,内视头项就可以通过了。
时间
每天可酌情增加坐功次数,每次时间也应延长到40分钟或一小时左右。至于通关时间则因人而异,有的人刹那间就通过了,这样通过力量很猛,震动也很大。有人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才能通过。大多数是在一周左右。
反应
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练功者自觉丹田充实,小腹饱满,会阴跳动,后腰发热,命门处真气活跃(即“肾间动气”)有一股力量沿脊柱上行。在督脉未通之前,背部常有向上拨的感觉,头部则有箍紧之感,这是通督前必有的现象。有些人遇到此种情况,常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再练,前功尽弃,殊为可惜。这一阶段必须坚持练功,一旦督脉通过后自然轻松愉快,通督是一个飞跃,故称为“积气冲天”。
效果
督脉通畅后,一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循环。这时才能体会到“呼吸精气,独立守神”的真谛。精气不断地补益脑髓,大脑皮层的功能增强。凡肾精亏损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健忘、腰酸腿软等症状都会逐步消失。
方法
一般仍意守丹田。通督以后,各个经脉都相继开通。如头项百会穴处出现的活动力量,可意守头项。灵活掌握,所谓“有欲观窍,无欲观妙”也就是练功不同阶段的处理方法。
气功(炁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保健、养生、祛病的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主要讲究调整自然之气和先天之气和谐的关系,中国气功中先天之气是禀赋于父母、循环在人体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中的元真气。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
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
宗教中,道教的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静坐也包含气功。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
气功基本要素:
吐纳
“吐纳”一词常出现于冥想和气功等传统养生方法中对于呼吸的一种称谓,是一种调整呼吸的方法,其中“吐”解释为呼气、释放、同化;“纳”解释为吸气、吸收、内敛;按各家流派不同细分为按照疾缓、深浅、次数、有意、无意等各种方式相结合的修炼方法,是气功的入门必修课程,气功中所指的吐纳不仅是呼吸的意思,更深层次讲是人与自然界交融、沟通的一种方式,可理解为生物磁场同宇宙磁场同步的一种方法。
存想
“存想”是调心的一种方式,意念想象一个场景画面并意守这个画面,在融入感受这种境界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心性,是强化精神力的一种方式,也是冥想、坐禅、练气前平静心情的一种方法。
调形
“调形”可理解为通过系统的方法对身体的一种良性调节,通过一定的动作配合意识去引导体内肌肉、脏器、血脉、生物能量按照一定的规律要求运动,主要分为动静二大类,是气功入门必须课程之一。
气功入门要点:入静,排除杂念,姿势正确,意守关窍正确。
气功要练好不容易,首先你要禁欲,要节制性生活。这些现代的人很多做不到。
除了节欲之外,还要经常持之以恒的不断练习才能行,且你练习的周边环境要安全。
吵杂场所练气功无好处,且效果不好,因为会扰乱你入静。
你要练气功,练【真气运行法】比较好,里面说得详细,分五部功法。
你要练好五部功法,要打通任督二脉,可不容易。
正确的方法+持之以恒的练习=成功
你单单是为了健身,瑜伽不错,练瑜伽久了对健身很好,皮肤润滑,满面红光。
电视上网络上各个报纸上的各个门派的气功,大同小异。
各个门派的气功,以动功为主,这个离气功的主旨比较远。因为他们以健身为目的。
但是,他们将气功作为功夫来学,就是乱搞一套了。
不要将气功看作很神秘,关键的是你有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来练习。
练好气功了,其实不像电视里的武林高手哪样,神功盖世,天下无敌。
当你打通任督二脉时,你身体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不能言语,难以表达。
看你自己毅力了。单单健身,个人推荐你练瑜伽比较好。
练气功的好处在于修身养性,提高身体的各个免疫系统。硬气功的入门方法也有很多。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硬气功入门的基本方法,希望你们喜欢。
硬气功入门的基本方法 第一掌:神龙龙爪力
身体下蹲,呈马步站立,曲肘抬臂,两肘在胯旁,手心向上,似龙爪状,意到两手,以意领气,气催力生,力达十指,两手由小指到拇指,依次曲指内抓,似将物捏碎状,左右平圆划圈。
从下至上,从上到下,翻掌转腕扣指,上下依次行功,如累时,可进行站桩,马步不变,左手心向上,右手心向下,意想两手间各有一气柱,通天入地,静心养性休息片刻可再继续修练。上下似龙张牙舞爪。
第二掌:神龙大力掌
接上三体式站桩功,将意念转到下丹田处,吸气由下丹田进气,引气收腹到命门穴,沿脊柱上升到大椎穴。
左右分开使内气充盈两手,闭气,前脚不动,将身体重心移到前脚,后脚不离地面,沿地面平面弧形向前进一步,呈左三体式后,同时两手吐掌呼气吐力,眼视前方天地交合之处,发内力吐掌于此。
每当意到时,再吸气、收掌、闭气、转重心、移后脚划弧上步、吐掌吐尽。修炼时,不可操之过急,一步一个脚印的修炼,时间加汗水即功到自然成。
第三掌:神龙千斤掌
将意念转入两脚心涌泉穴,吸气引涌泉气上行到血海穴,两膝同时相扣,夹裆扣膝呈扣步状,两手自然上抬到胸前,曲肘两手心向下,十指相对。
意想两手下有千斤铁柱,呼气下按,入地3尺。两手到小腹时,吸气上抬,力达十指上拔,意想将千斤铁柱从地下拔出。力达十指吸气下按,上下按拔36次为一组。
两手伸臂,手心向前,指向上,意到天地交合之处,两手前各有一千斤铁柱,力达十指,呼气前推,吸气后拉,36次为一组;两手左右分开到左右体侧,意想两手各有一千斤铁柱,力达十指,吸气回拉,呼气推出,共36次;第三组做完后,两手从左右体侧落下,做归元站桩式。
第四掌:神龙举鼎
当进入气功态时,两手自然上抬到左右体侧两边,两臂与肩平,手心向下,同时呼气,两手从体侧下落,身体随手下蹲,将气呼尽时,两手在脚内侧变爪状,手心相对,两手同时上抓吸气,两手慢慢举过头顶吸气尽时,似吞咽一硬物咽入腹中闭气。
两手左右分开在头两侧做撑举状,拳心向外,手臂撑圆,两脚十指趴地,闭气片刻,力达周身,呼气,两手左右下落,略休息片刻,两手再次上抬,行气,这一掌一次修炼做九次即可,渐渐递增。
第五掌:神龙托柱
进入功态后,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原地不动,呈三体式,重心在后腿,为三角形的稳定性。左手同左脚迈出时上脚,高于鼻齐,手心向上,曲肘下沉。
右手拇指点脐中,手心向下;两手除十指略直外,其余四指略曲,意想两手间似有一气柱,如金箍棒,直通天体,意领神会,当站立不住时,左脚收回,右脚迈出,两手做捋捧换手,右手前左手后,前行进步修炼或后退均可。
第六掌:神龙龙舌掌
进入功态后,左脚向前一步,右脚原地不动,呈三体式,重心在后腿,前三后七分力,左手上抬,手心向上,食指略直,其余指略曲,高于鼻齐,右手在右胯旁,拇指点脐中,手心向下。
意想下丹田,吸气引下丹田气到命门穴,顺脊柱向上到大椎穴,左右分开到两臂、两手。
闭气,前手用内力回拉,后手前挫,两小臂在胸前交叉时,相互摩擦两臂翻掌,前手回拉似爪状,后手前挫似锉刀翻转向上,两臂似拧绳,前挫手以一指为引向,内力由指到肘,回手似钩之手以内力肘到手,并以肘在肋上摩擦拉回,还原成神龙托柱状呼气。
拧劲向前时,吸气到指,闭气,以三体式之两腿三角合力,以腿到腰,拧腰送力到一指端,定式时呼气。
当意到再引丹田气到指行功。前手伸出似龙吐舌,可在原地两脚不动修炼,也可前进后退行功。原地不动挫掌100下者,内力大增,擒拿劈砖,力大无穷。
第七掌:神龙揉球
接上式,左脚向前,呈三体式,重心在后腿。意想脐下是蓝色的湖水,左手在前,与左脚齐,手心向下,右手在胯旁,手心向下。
意想两手下在平静的湖面上,各按一气球,将手下之意球按椭圆形在左右体侧各自按球,揉球椭圆形划弧,两眼和头随球向后划圆而走,肩、肘、手一节节放松到手,如站不住时,可原地换步或上步、退步。进退步时,同侧手脚相随。
不适合练气功的人 气功是一种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尤其适合老年人朋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朋友也加入到了气功保健的行列。
气功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防病治病,气功虽然是身心锻炼的好方法,但并非人人皆宜,大家要谨慎练习,以下这些人群不能练习气功。
1、个性素质有缺陷者
过分关心自己健康、敏感多疑、性格孤僻、容易激动者,平时性格内向、做事小心谨慎者,或固守己见、爱钻牛角尖的人,都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这类人练功易出现偏差。
2、对练功朝三暮四者
练功前一定要仔细对照,选择合适自己的功法。一旦确定,就要潜心练习,不可同时练几种功法,也不可今天练一种,明天练一种。几种功法相互影响,或换来换去,搞得心神不定。不但会影响练功效果,还容易造成气乱,出现偏差。
3、有精神障碍倾向者
曾经出现过、或现在仍不时出现意识障碍、抑郁状态或痴呆状态的中老年人不宜练气功。因为练功入静之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容易被激发,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个兴奋灶,会使练功者出现精神异常。
4、有潜在精神病发病因素者
在直系亲属中有患过精神病的人,或练功者本人曾患过诸如精神分裂症、癔病、躁狂性抑郁症者,或在个性特征上具有“暗示性”高者,一般均不宜练气功。这类精神素质的人练功时最易诱发精神障碍。即使患病已经康复,练功也易再次发生偏差。
5、长期心理过于压抑者
在练功时的入静状态下,因解除了内心抑制,易出现情绪激动,个别病人还容易出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失调,导致精神障碍。
6、平时受迷信影响太深者
平时过于迷信,或受邪教影响太深,或对气功过于痴迷者。这种人容易把气功神秘化,易于接受言语、行为的暗示,还往往会把某个所谓“气功大师”奉若神明,当作不容他人怀疑的偶像。
这种人不但易在练功中诱发精神障碍,出现偏差,而且对产生的不良后果往往执迷不悟,纠正偏差比较困难。
练气功的好处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练气功可使神经功能得到修复和调整。练气功时的脑电图呈α波振幅增大,而且集中于额部(这是和闭眼安静枕部呈α波的主要区别),并使左右脑趋于同步,表明脑功能有序化增强。同时,还可使植物神经得到调整;使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思维功能强化。
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练气功可使脑垂体及全身内分泌组织器官得到合理调节。如使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代谢水平下降,生长素减少,血中胆固醇浓度下降等。
增强思维能力
练气功不仅可以增强人的健康素质,而且可以激发人的无穷智慧。因为练气功要求“入静”,“入静”是区别于人体睡眠态、清醒态的第三态。它不仅是一种休息而且能消除大脑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增强人体生命功能,尤其是增强大脑活动的有序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脑细胞的活动效率。
调节各系统功能
健身气功锻炼对防治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高血糖或低血糖,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机能减退等病症都有一定作用,说明健身气功锻炼对人体各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练习气功后,感觉身体的四肢温暖,稍微出点汗,酸痛症状就明显的减轻了,这说明练习气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对防治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作用。
气功不仅能改善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内分泌腺系统的功能,还能改善、调整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平衡。
益寿延年
练气功可使健康长寿已为众多练功者所证明。智能气功有很多60-70岁以上的辅导员,未练功前多是未老先衰,孱弱不支,练功后恢复了青春活力,成了推广智能气功的骨干,走上了用气功为人民服务的新岗位。科学实验也发现了练气功不仅可以调节性激素的分泌,而且可以延缓老化过程。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练气功的注意事项
硬气功入门必备手法
第一步固本培元
面南背北,马步式或自然站立式,两手平抬至前胸,手心向下,指尖相对,舌尖轻甜上胯,意守丹
田片刻,再深长呼吸,吸气时意想外界清灵、刚劲之气灌注入中丹田(前胸),呼气时将中丹田之气送入
下丹田,反复练习。这一步主要是练丹田之真气,待丹田有热感,即可进行下面的一步。
第二步强化内气
做“铁牛耕地”式,两手撑地,身体与地平行,吸气时意想外界一股强大的清灵之气吸入胸腔,同
时臀部拱起,整个身体呈弓形;呼气时,面、领、胸依次贴地(但不要擦着地)而行,同时将这股刚劲之气
用意识和腹肌推入下丹田,一吸一呼为一度。几天后,每呼一口气即可感到丹田一阵火热,有时热气向
上肢内侧,直向手掌发射。
第三步封口催劲
找一副杠铃或其它适宜的重物,重量适合本人,扎好腰带。先自然站立,脚尖内扣,意守丹田,待
热气出现,然后抓起杠铃上提,同时吸气,脚趾抓地;当杠铃提至胸部时,略微停顿一下,然后慢慢放
下杠铃,同时缓缓呼气,脚趾放松,一吸一呼为一度,每天几十度。 几天过后,可感到呼气时丹田火热之气向四肢发射,浑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劲,此属正常反应。若
面红、耳鸣、眼充血,则要减轻重量。这些反应严重者需要改练第一步,待症状消失后继续练习这第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yundongjianshen/342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练习气功牢记九要则
下一篇: 六类人不能练习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