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清明前后一定要吃的8种芽!好吃又治病,错过再等一年!

金樱子 2023-07-19 13:41:04

清明前后各种新鲜蔬菜上市了,

虽然现在很多蔬菜四季都有,

但还是应时应季的最营养,最好吃!

中医认为,初生的芽是生命力的集聚,所以吃豆芽跟吃豆瓣完全不同。清明前后,要有意识地多吃绿色的芽菜,错过就要再等一年哦!

一、绿豆芽

1、清热解毒

春天气候干燥,容易出现口干唇燥等口角炎症状,而豆芽味道鲜美,是滋养润燥、清热解毒的好选择。

2、疏肝健胃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开春吃豆芽,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

推荐食用方法

豆芽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焯水后凉拌,也可做汤,还可用来涮火锅。

二、豌豆苗

1、补充营养

豌豆苗的供食部位是嫩梢和嫩叶,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

2、清热解毒

豌豆苗虽小,但食疗养生的价值却很大,不仅能够清热解毒,补充身体所需各种维生素,还能美容养颜。

3、调节血压

豆苗含丰富钾、磷,钾是维持肌肉运作的必需物质,并能调节血压。

推荐食用方法

豆苗的吃法很多,这里向大家推荐蟹肉扒豆苗。

三、蒜苗

1、抗癌

发芽大蒜的抗氧化物含量比新鲜大蒜更高,且在发芽后第五天达到峰值,因此具有更好的防癌、抗衰老效果。

2、消积食

蒜苗的辣味主要来自其含有的辣素,这种辣素具有消积食的作用。

3、预防血栓

蒜苗对于心脑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还能保护肝脏。

推荐食用方法

可以直接炒菜吃,或者作为辅助食材。

四、芦笋

1、利尿排湿

芦笋具有利尿作用,能帮助人体排出多余水分,缓解腹胀不适。

2、控制血压

芦笋中无机盐、维生素含量较多,因含钾量较高,对水肿和高血压有益

3、抗衰老

芦笋含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氧化作用,对防衰老有较好效果。

推荐食用方法

适宜的烹饪方法是焯水后清炒或凉拌。

五、荠菜

1、治肠炎

传统医学认为荠菜可用于辅助治疗痢疾、肠炎、胃溃疡等疾病。

2、平肝明目

荠菜是春季最有代表性的野菜,它有平肝明目、清热止泻、利尿消肿等作用。

3、延年益寿

民间还把荠菜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健品,古书上把用荠菜加米粉煮成的荠菜糊誉为“百岁羹”的记载就是很好的说明。

推荐食用方法

人们最常用荠菜和馅做成春饼、春卷、包子、饺子等,有些地方还有将荠菜做蒸菜食用的习惯。

六、马齿苋

1、降压降糖

马齿苋含有大量去甲肾上腺素、钾盐及丰富的柠檬酸、苹果酸等,可以起到保持血糖稳定、降低血压、保护心脏的作用。

2、凉血解毒

《本草经集注》中介绍,马齿苋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推荐食用方法

马齿苋吃法很多,除了做馅,焯过的马齿苋还可炒、凉拌等。

七、蕨菜

1、消食减肥

蕨菜中的粗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减少肠胃对脂肪的吸收,起到下气通便、消食减肥的作用。

2、杀菌清炎

蕨菜中的蕨菜素对细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杀菌清炎功效。

推荐食用方法

常见的吃法有凉拌蕨菜、蕨菜炒肉丝等。但要注意,蕨菜性味寒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八、香椿

1、健脾开胃

香椿中富含钙、磷、钾、钠等成分,其中含有的香椿素等有机物,能健脾开胃,增强食欲。

2、增强免疫力

香椿中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有助增强人体免疫力。

推荐食用方法

香椿炒鸡蛋、香椿拌豆腐等都是常见做法。

清明节前后,吃芽菜除了外观好、口感好,更要看看它们的营养价值。小编特别为您挑选了八种清明节前后的健康芽菜,让过节和养生两不误!

清明前后,有钱没钱都要多吃此物,错过还要再等一年。你知道是什么吗?

清明雨大,路人凄凉。清明节是一段时间的艾叶草增长强劲,在乡下房子前面随处可见艾叶草,每到清明节端午节、朋友总是把艾叶草门避邪”,愤怒的孩子用来煮水后干燥瘙痒痱子,产后艾叶草通常用于烧水洗澡或蒸熏,出汗恶露,清明节,艾叶巧,艾叶香随风飘,此刻艾叶草香嫩而粗壮,恰是一个“艾”的最佳时光。

清明前后,富人穷人都要多吃艾草,尤其是妇女要多吃艾草。

艾叶到食物时,朋友可能认为首先是绿色的,柔软的蜡状但不粘糯米粉皮,甜而不腻的感觉馅,制成的新鲜的艾叶草的绿色,咬,春天的味道与口腔内部,群江淮地区是传统的特色美食小吃,也是清明节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新鲜的艾蒿曹接下来,激活血液循环的功能,调节月经,开冷温度宫殿,女人继续吃,可以有效地减轻dysmenia和手足冰冷的疾病,面对将会变得越来越好!然后教朋友们艾草的方法。

【艾草下】

成份:

粽子或香蕉或月桃叶40片

下一个皮肤:

糯米粉800g,蓬莱米粉200g,艾草200g,白糖100g,水600 ~ 650cc

馅料:

2大汤匙米酒,4大汤匙酱油,1/2大汤匙糖或调味品,2大汤匙色拉油,1/2大汤匙五香粉,1大汤匙胡椒粉,1/2大葱油

实践:

1. (1)把馅料切成丁,准备好。米饭用冷水浸泡(约20分钟),洗净,切成小块,松开至可以翻炒即可。

(2)取艾叶,去茎,洗净,煮5分钟左右,变绿。将300cc水和糖放入搅拌机中搅拌至可食用(无需过筛)。

2. 青葱切碎,翻炒至微金黄

3.加入肉末(小火)炒至肉末变黄(约5分钟),加入白糖炒至米酒壶中融化。加入香菇炒香,然后加入五香粉和胡椒粉。

4、粉加入剩下的水艾蒿汁(水慢慢加,不一倒)揉成一团不沾手,取十分之一捣成三瓣,烧一壶水成奎基。然后将鸡爪沥干加入粉中,再揉一揉(小心烫)。揉好的面团有弹性!用湿布盖住,放在一边。避免接触干燥的面团。

5. 将面团分成70g块,包在馅料里并塑形。用色拉油涂抹在龟裂的皮肤上,防止干裂和叶子粘。中火蒸5分钟,打开盖子,让它冷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蛋糕在蒸的时候皮塌下来。此步骤共进行三次,蒸制时间约为20 ~ 23分钟。一旦它蒸熟了,从烤箱里出来,你可以再次给它涂油,这样它就不会粘在袋子上了。

清明时节,牢记少吃3“发物”,多吃5“凉菜”!保养身体少生病

清明时节 百草发芽、百病发作

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阳气大升。 中老年朋友这段时间,饮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少吃3种“发物”,多吃5种“凉菜”,保养身体少发病。

少吃三种“发物”

众所周知,羊肉作为发物,更适合秋冬寒冷季节吃。清明时节,温度升高,再吃牛、羊肉很容易干燥上火。小到虚泡、烂嘴角,大到肝火旺盛,脾气暴躁怒火大,这就得不偿失了。

清明时节,万物生发。需要清淡饮食,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食物,否则将加重患者胃肠道消化系统的负担,不利于身体 健康 。

清明时节人体的阳气上升,海鲜、螃蟹性虚寒,食用后很容易损害体内阳气。引发痛风、肠胃不适,还可以引起过敏的现象。

多吃五种“凉性菜”

豆芽菜虽然一年四季都有卖,但是因为 春季的豆子到了该发芽生长的时候 ,也是比较鲜嫩有营养,春天 豆子性凉味甘正适合清明时节食用

推荐做法: 【黄豆芽烧豆腐】

1.豆腐切成豆腐条 ,嫩豆腐、老豆腐都可以。洗干净的 线椒 两根,切成辣椒圈, 小米椒 几个,也切成圈,青红椒用来配色比较好看,生姜、切成丝,葱白、切成葱花备用。再准备 黄豆芽 200克,放入清水中抓洗干净, 猪膘肉 一小块、切成条,用来煸猪油,猪油炒出来的菜更香。

2. 锅内烧油,油温五成热接近冒烟,把豆腐条一个一个放入锅中,豆腐条遇热后会快速定型,用勺子轻轻的推动,这样受热更加的均匀, 保持小火炸2分钟,豆腐条炸成金黄色倒出控油。

3.开始烹饪 锅内留少许底油,把肥膘肉倒入锅中,煸炒出里面的油脂,肥膘肉炒黄、炒焦以后,把切好的小料倒入锅中,开小火炒出香辣味,加入豆瓣酱5克,把豆瓣酱炒香、炒出红油。

然后倒入黄豆芽,开大火翻炒1分钟,黄豆芽炒断生以后,倒入少许料酒去除豆腥味,加入老抽2克提底色,把颜色炒均匀。

加入食盐2克,鸡粉2克,白糖少许提鲜,胡椒粉1克,把调料炒均匀,从锅边淋入少许清水,倒入炸好的豆腐条,翻匀以后转小火煨2分钟,让豆腐条吸收汤汁入味。2分钟以后,淋入少许明油提亮色泽,再翻几下就能出锅装盘。

芹菜中含有丰富的 叶绿素、粗纤维、铁元素 ,清明节吃点芹菜,对眼睛和身体都有很大的好处。

【蟹味菇炒芹菜】

1. 准备一把新鲜的蟹味菇,去除根部,放入清水中多抓洗两遍,把上面的杂质和灰尘洗干净,把比较大的芹菜从中间划开,切成段,洗干净备用。准备半根红椒,切成丝用来配色。切点葱花、姜片备用。

2.把芹菜焯一下。 锅内烧油,油温五成热时倒入芹菜段翻炒1分钟左右,芹菜断生、返青以后加入少许食盐,转大火快速翻炒几下,倒出来备用。

3.锅内烧油 ,油烧热以后放入葱、姜爆香,倒入蟹味菇翻炒出里面的水分,把芹菜倒入锅中,放入红椒丝,加入生抽5克,酱油5克,少许白糖提鲜,翻炒均匀后勾入一点水淀粉,让料汁更好地吸附在食材表面。

淋入一点明油提亮色泽即可出锅,一道清淡营养的蟹味菇炒芹菜就做好了。

油麦菜 钙含量丰富,而且还有解热消毒的作用 ,正适合现在干燥的季节食用。

【白灼油麦菜】

1. 准备两颗油麦菜,切掉根部,把叶片打散后从中间折断,洗干净。青椒一个,去籽后切成丝;再切一点红椒丝用来配色;几瓣大蒜,拍散后切成蒜末放在一起备用。

再准备一个小碗,放入蚝油10克 蒸鱼豉油15克搅拌均匀。

2. 锅内烧水,水烧开以后放入油麦菜, 淋入一点植物油、这样油麦菜会显得油润发亮, 大约焯水30秒钟,油麦菜烫软、返青以后倒出来。

3. 然后把控干水分的油麦菜摆放在盘中,浇上调好的料汁,放上青红椒丝和蒜末等待激油。锅内烧油,油温七成热、油面冒青烟时起锅,把热油浇在蒜末上面激发出蒜香味、美味即成。

新鲜的豆类上市,豆角种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各种微量元素,不可错过的应季美味。

【口味豆角】

1. 准备豆角一把,切去根部,切成长段放在盆中,加入清水浸泡,放入食盐2克。小米椒切成圈,放在盆中。

小葱破开切成葱粒,大蒜切成蒜片,生姜切成姜片,与葱蒜一起放在盆中,肉末150克,放在盆中。

2.把豆角和肉末焯一下水 ,锅内烧水,放入食盐2克(一勺)放入食盐焯水可以保持豆角的碧绿,焯水一分钟左右,捞出豆角控水备用,焯水能减少豆角的涩味。

然后放入肉末,焯水二十秒钟倒出,去一下肉末的油脂。

3.锅内烧油 ,放入肉末翻炒,接着放入葱姜蒜,翻炒几下以后,倒入小米椒继续翻炒,放入蚝油3克,放入蚝油提一下鲜味,倒入料酒5克,倒入料酒去一下肉的腥味,快速翻炒化开调料。

4.放入豆角继续翻炒 ,淋入一点清水,倒入生抽4克,辣鲜露3克,味极鲜4克,下面,开始调味,放入鸡粉2克,食盐2克,连续翻炒几下以后,即可起锅装盘。

木耳营养价值比较高,铁的含量极为丰富,具有 补气养血 润肺止咳 的功效,经常食用一些木耳还可以 有效清理胃肠道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推荐做法: 【凉拌木耳腐竹】

1. 首先 把腐竹和一把干木耳清洗一下 ,再把两者一起用 常温水泡一个小时 ,这里千万别用热水,会把腐竹泡烂。

2. 用常温水长时间泡出来的腐竹没有硬芯也不会糜烂,一个小时木耳和腐竹泡好后,我们把 大一点的木耳切小一点,腐竹切成段

3.调汁, 几粒大蒜和几个小米辣切成蒜蓉,加入辣椒面、小葱白,再浇入7成热的热油把辣椒粉的辣味激发出来,同时热油也能去除大蒜的生蒜味。

再倒入生抽、香醋、香油、食盐、白糖搅拌一下,把这些调料化开凉拌汁就调好了。

4.把木耳和腐竹焯一下 ,水烧开后先倒入木耳,焯水2分钟,再倒入腐竹,30秒以后倒出用清水冲洗,放入盆中。拿出几根黄瓜,用力拍碎后斜切成段和木耳腐竹放在一起,再倒入刚刚调好的凉拌汁,用手抓拌均匀。

最后撒一把花生米,一点香菜再次的搅拌一下。非常美味的凉拌菜就做好了!

清明过后,气温回暖,阳气升,一定要注意从日常饮食上保养自己的身体, 发物少吃。多吃一些清淡温补型的食材 养出好身体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民以食为天。随着节气、气候的不同,应养生的需要,中国人在不同的节气所吃的东西可是大不相同的,各节气的养生吃法,照着吃,总是没错的!下面是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1 1、立春:

在这一天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立春时还有自己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

2、雨水:

第一可以吃大豆及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磷、维生素B、中等量脂肪及少量碳水化合物,对肝脏修复非常有益。

第二可以吃西瓜:有清热解毒、除烦止渴、利尿降压的作用,富含大量糖、维生素及蛋白酶等。蛋白酶可把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蛋白质。

第三吃海鲜类:例如白带鱼、黄鱼、银鱼、及甲壳类如牡蛎、蟹等,能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修复受损的肝组织细胞。但选择烹调要得当,否则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蒸煮温度要达到100度。加热时间要半小时以上。患者如果对海鲜过敏,那么就需要忌食,可多食香菇、银耳、海带、紫菜等。

3、惊蛰:

惊蛰吃梨:农民在惊蛰日要吃梨,意为与害虫别离。春回大地,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

惊蛰吃蛋: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

惊蛰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4、春分:

吃春菜。昔日四邑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春分吃春菜”。“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春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

5、清明:

清明吃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6、谷雨:

谷雨前后的一段时间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此时的香椿,新芽初绽,紫红的肥叶泛着嫩绿,油亮厚实,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是时下最时令的金贵菜肴。香椿一般分为紫椿芽、绿椿芽,尤以紫椿芽最佳。香椿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以及维生素C等,营养以及药用价值十分可观,可提高身体抵抗力,具有理气、健胃、润肤、抗菌、消炎等功效。

7、立夏:

立夏吃立夏饭,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们向邻家第户讨米一碗,称“兜夏夏米”。挖上点笋,“偷”点蚕豆,用点蒜苗.立夏日将兜得的米与食材在露天煮饭,饭上放青梅、樱桃等,分送日前给米的人家,第家一小碗。民间认为儿童吃后,可防中暑。

立夏饭里加有雷笋、豌豆、蚕豆、苋菜等佐料,含有“五谷丰登”的意思,立夏吃五色饭,还有一年到头身体健康的寓意。

8、小满:

小满吃苦菜。小满之日苦菜秀。苦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可清热、凉血、解毒,对疖肿、吐血、鼻出血、便秘、感冒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杀菌消炎,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疗效;还能防治糖尿病、宫颈癌、直肠癌等。

苦菜开水烫后,凉拌、做汤、炒食或者拌面蒸食均可,如凉拌苦菜、苦菜猪肝汤、清炒苦菜、蒸苦菜等。吃前一定要先用开水焯烫,这样可以除去草酸,有利于钙的吸收。

9、芒种:

芒种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江西一带还有芒种节气饮茶的习俗,以保证整个夏天神清气爽,不会犯困。在南方,每年芒种期间人们都会将青梅煮成酒饮用,以此来达到美容、消除疲劳、增强人体免疫力等。

10、夏至:

夏至吃生菜、凉面: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

11、小暑:

小暑吃黄鳝。俗话说“小暑黄鳝赛人参”,老南京讲究在小暑这天吃黄鳝。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从成分上看,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

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另外,夏季是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缓解期,吃些黄鳝还有冬病夏治的作用。大暑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饮食调养上应以适量、清淡、富有营养为宜。

12、大暑:

大暑吃仙草。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民谚说“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冻和烧仙草也是厦门人常见的消暑凉品。

13、立秋:

立秋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仅是价廉物美的大众蔬菜,还是种食疗佳品。中医认为,茄子性凉、味甘,有清热止血、消肿止痛、祛风通络、宽肠利气等功能,所以在这个季节吃些茄子能降火气,除秋燥。

14、处暑:

处暑吃南瓜炖牛肉。特别适合肺部不适、咳嗽的朋友,不仅可以预防感冒,还有润肺益气、治咳止喘和润肤的食疗效果。

南瓜含有丰富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可以改善秋燥症状。还能润肺益气,化痰排脓,治咳止喘,并有利尿、美容等作用。

15、白露:

白露吃龙眼。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16、秋分:

秋分吃螃蟹。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正值每年的秋分时节。

17、寒露:

寒露吃菊花酒。寒露与重阳节接近,此时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这一习俗与登高一起,渐渐移至重阳节。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18、霜降:

霜降吃牛肉。牛肉的营养价值高,古有“牛肉补气,功同黄芪”之说;《本草纲目》指出,牛肉能“安中益气、养脾胃,补虚壮健、强筋骨,消水肿、除湿气”。中医认为,牛肉入脾、胃经,是补脾胃的佳品。而西方营养学认为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所以味道鲜美,受人喜爱,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

牛肉可调养脾胃,特别是现在的秋季需要一些养胃的食物,牛肉还有补肾作用,男士可以多吃些。同时还可以多食些小炒牛肉、焖牛腩、牛骨髓炖山药。

19、立冬: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北方人爱在这一天吃饺子。饺子有“交子之时”的意思,而立冬是秋与冬相交的日子,所以立冬吃饺子的传统,在北方已经流传了上百年。还有人说,立冬吃饺子,捞出锅后不能马上吃,要一只一只摆放在洗得很干净的筛子里,稍微晾一下,把水滴掉。这是为了在吃之前先敬土地神,感谢他在秋天里慷慨的给予。

20、小雪:

小雪吃羊肉。羊肉性味甘温,入脾肾。冬天食用羊肉,可谓一举两得:一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二来对虚寒病症有极大裨益。红烧或煲汤,都可以把羊肉的滋味发挥到极致。

21、大雪:

大雪吃红枣糕。红枣糕是枣糕的'一种,口味独特,枣香浓郁,口感细腻,回味绵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既能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还有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之功效。因为红枣糕价格合适,而且营养丰富,所以广受现代消费群体的喜爱,在民间有“常品红枣糕,体健精神爽”和“一日食三枣,百岁不显老”的说法。

22、冬至:

冬至吃饺子。饺子是最适合冬季吃的食物,特别是在中国北方地区,冬至吃饺子,已经是流传了千年的历史,饺子是中国北方最有代表性的美食,它可以煮着吃,也可以蒸着吃,人们在冬至这天吃饺子寓意吉祥,而且在很多地区还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在中国南方地区,汤圆是最适合冬至吃的食物,说早在古代宋朝年间,南方地区就有冬至吃汤圆的习俗,冬至这天吃汤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而且汤圆是用糯米制成的圆球状食物,它的馅儿有黑芝麻和花生酱等多种,人们食用以后能补虚,也能健脾开胃,在冬至这天食用,对调理脾胃有很大好处。

23、小寒:

小寒吃腊八粥。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24、大寒:

大寒吃红枣。小小的红枣有着大大的功效,不仅能够补血养颜,而且还有很好的补气效果,能够有效对抗寒冷,在大寒的时候食用再适合不过了。在红枣当中还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以及营养物质,能够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具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2立春当天,主食一定要吃春饼。每到这天家里总要准备许多菜,以备卷春饼用。比如菠菜炒肉丝、韭菜炒肉丝、蒜黄炒肉丝、热拌豆芽菜、酱肘子、松仁小肚、摊鸡蛋等等。那叫一个香!

此外,这个节气期间,还要多吃萝卜,因为萝卜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它可祛痰、通气、止咳,甚至解酒、解毒、补脾胃、御风寒,是春季佳品。

雨水节气当天,在吃方面并无特别讲究,只是随着春季气候转暖,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口舌干燥等现象,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少食油腻之物。

春季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养脾脏之气。雨水节气期间可以吃地黄粥、防风粥、紫苏粥调养脾胃。可选百合、山药、芋头、萝卜、荸荠等。不宜吃羊肉、雀肉等容易上火的肉类。

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要把握好养生的时机。一是注意养肝 。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肾,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

而酒会伤肝,春季更不宜饮酒。二是食物的阴阳互补。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需要添加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配上蛋类等滋阴食材,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此外,还要多吃时令果蔬。

可以说,清明节最重要的是就是祭拜先人了。而清明节又叫寒食节,过去讲究家家户户不起火,不吃热东西,而是吃前些天预备下的冷食。

谷雨当天要吃面条,一定要吃煮的。在这个节气里,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气也处于旺盛时期,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机,但不能像冬天一样进补,应当食用一些益肝补肾的食物,以顺应阴阳的变化,如玉米须大枣黑豆粥等。

立夏时节,正是小麦登场的时节。立夏的面食主要有面饼和春卷等。面饼,有甜、咸两种;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饼,包着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丝等馅料,封口处用面粉拌蛋清粘住,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到微黄时捞起食用。

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因此,这期间讲究吃野菜,有安心益气,轻身、耐老的功效。

芒种标志高温、高热的盛夏时节即将到来,应遵循“起居宜早起、饮食需清淡、精神要放松”的养生原则。天气炎热易导致食欲不振,因此,在饮食调理方面要少油腻,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如山药、大米、大枣、鸡肉、牛肉、荞麦、豆类等,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还能增进食欲。

夏至养生三字经“均、碱、水”。夏至阳气最旺,养生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长”。在生活起居方面要注意防暑降温,适当多吃凉食、瓜果,避免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如果过食油腻食物,损伤脾胃,会影响营养消化吸收,因此要多吃绿豆、西瓜、大枣、鸡肉、牛肉、鲫鱼、豆浆、甘蔗、梨等清淡食物。

这个节气期间新米下来了,所以要尝新米。由于天气炎热,过去常吃炒豆芽菜(一定要是绿豆芽),它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另外,多吃西瓜、西红柿等。

从这时开始阳热下降、湿气充斥,所以感受湿邪者较多。所以期间应以清热解暑为宜。可吃拌茄泥、炝拌什锦、绿豆汤。

立秋“贴秋膘”,一旦立秋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于是就开始想着多吃些好吃的东西,什么炖肉、酱肘子、炖排骨,该贴就贴膘吧。

处,去也,即暑气终止的意思。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等。

这时就到了人们常说的“秋燥”时节。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等症状。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个季节应多吃梨和甘蔗。

寒露寒露期间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多吃些核桃、银耳、萝卜、梨等。

选择润燥滋阴的饮食,此类饮食品种能增强免疫力,可选用豆芽、豆浆、花生、芝麻、红薯、山药、南瓜、萝卜、白菜、元葱、莲菜、百合、木耳、梨、苹果、葡萄、枸杞、大枣、橄榄、甜杏仁、甘蔗、蜂蜜、鸭蛋、蒸鸡蛋羹等。收敛阳气在饮食中适量增加山楂、五味子、柿醋等酸味食物可收敛阳气。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小雪期间,天气寒冷,要多吃热性祛寒的食物,如火锅、羊肉汤等。

大雪节气的到来,标志着秋冬季节交替正式开始,这是时节阳光微弱,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生理功能和食欲均会发生变化。所以,要适当调整日常的饮食,保证身体充足的钙源,让冬天过得暖洋洋。

立冬习俗各地不一样。北方通常吃馄饨和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如韭菜、茴香、生姜、葱、大蒜、栗子。

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高发期,应适当多吃一些温散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常见的热性食物有鳟鱼、辣椒、肉桂、花椒等;温性食物有糯米、高粱、刀豆、荠菜、芦笋、生姜、葱、大蒜、大枣、桂圆、荔枝、木瓜、樱桃、杏仁、羊肉等。

各个节气所要吃的东西3 立春:韭菜

一元始,万象新,立春到,春才算真的来了!俗语说“立春养肝,百病不沾”,春季阳气初生,饮食上疏肝理气、保护阳气才是正道。

立春正是吃韭菜的最佳时节。韭菜别名“起阳草”,健胃消食、补气壮阳,还富含多种膳食纤维,立春食用可以增进食欲。这道韭菜春笋炒鱿鱼,两种春季时令食材配上自带优质蛋白的鱿鱼,立春食用正当时!

雨水:春笋

雨水一过,全年的降雨就开始啦!气温回升,南雁北归,草木萌动,早樱、玉兰、桃花、迎春花,早春时节的花一夜之间就绽放,正是赏花好时节!

风多物燥易口干,饮食上需要少食酸涩,养脾胃,调精神。正逢春笋破土而出,水灵脆生,是吃笋的好时节~

惊蛰:雪梨

到了惊蛰这一天,春雷响动,冬眠的小动物们被吵醒,虫害也在此时出动!祭白虎,驱虫害,古人们在惊蛰这一天会烧艾草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

民间有惊蛰“吃春梨”的习俗。梨子性寒味甘,润肺止咳,春天吃梨,助益脾气、清咽润喉,五脏平和。

春分:马兰头

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

春分这一天昼夜平分,阴阳平衡。接下来这一段时间,饮食上应注意保持身体机能的协调平衡,宜多吃野菜、菌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马兰头性味辛凉,又是春季限定款蔬菜,用它跟枸杞头、豆腐、鸡蛋等搭配,做3道鲜美清爽的时令菜,趁着时节抓紧享用哦~

清明:螺蛳

清明时节已经进入四月,万物勃发,人们习惯在此时春游踏青,各种花粉也开始在空中飘飘荡荡,鼻炎患者和花粉过敏人群要注意防护了!

都知道清明吃青团,其实还有一样美食过了清明不等人,那就是——螺蛳!

俗话说:“清明螺,赛肥鹅”,螺蛳性寒,清热利湿,能治肝热,清明吃螺蛳,应季又养身!螺蛳两吃,搭配石斛、紫苏等清热散寒的食材,健康养生!

谷雨:香椿

都说“雨生百谷”,谷雨时节降雨增多,气温回升加快,作物得到雨水的滋润开始疯长,一年的农事就要忙碌起来啦!

清明前的香椿动辄上百一斤,那叫一个天价!“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前后才是实现香椿自由的好时机!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错过又要等一年!

立夏:枇杷

立夏也叫“四月节”,入夏农作物生长旺盛,古时候周天子会在这一天带领群臣“迎夏”祈求丰收,民间的娃娃们则会把熟鸡蛋装进网子里挂在胸前,到学堂上和同伴“斗蛋”,鸡蛋撞碎了就吃掉,颇有童趣。

川贝枇杷膏

四月八,食枇杷。新鲜上市的枇杷清甜多汁,生津止渴,除了吃鲜货,还可以制成川贝枇杷膏保存起来,对于治疗风热咳嗽很有效哦~

小满:苦瓜

到了小满,天气渐热雨水增多,闷热潮湿的夏季就要开始了!这一时期湿性皮肤病容易复发,饮食上要以清热、健脾、化湿为主。

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都有清热除湿的功效,制成汤品更加温补。樱桃也迎来最好的时节,滋润皮肤补血气,还不吃个痛快?

说到清热除湿的食材就不得不提苦瓜啦!解毒又养颜,最适合天气转热时食用。

芒种:祛湿药膳

黄梅时节家家雨,过了芒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就陆续进入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季!潮湿闷热,人很容易感到湿邪气重,精神萎靡不振。饮食上要特别注意祛湿、消暑、散寒、养脾胃。也别忘了尝尝时令果品:梅子、杏子、杨梅、桑葚都成熟了,此时吃风味最佳!

福建宁德地区的福安,当地人应对高温、多雨、潮湿的山地气候,在饮食上非常突出对于山野草藤植物药用价值的利用,他们的日常餐桌上,总少不了一盅滋养的药膳炖罐,不妨学一学,安然度过梅雨天!

夏至:炸酱面

夏至之后,昼长夜短,酷暑将至。这一天后,就能听见蝉鸣了~夏至的食俗就是吃面啦!

炸酱面

按照老北京的习俗,夏至这一天要吃炸酱面,手擀面煮好用凉水一过,配上黄瓜丝、萝卜丝、黄豆芽、芝麻酱、老陈醋,降火开胃!

小暑:鳝鱼

过了小暑就要准备“入伏”,北方是“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温州用茶叶、金银花、淡竹叶、夏枯草熬伏茶。淮北伏天吃伏羊;杭州是头伏火腿二伏鸡;上海是头伏馄饨二伏茶。

民谚有“小暑黄鳝赛人参”之说,小暑前的黄鳝是最肥美的阶段,此时吃正当季。

大暑:姜

大暑一到,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来了。各地大暑防暑降温的方子也五花八门:喝伏茶、晒伏姜、煮羊肉汤、吃过水面、喝绿豆汤、薄荷茶等。

趁着伏天,学会做一份伏姜茶。老姜晒足伏天,充分吸收伏天太阳热量,晒好的伏姜密封保存,可以放一年左右,想喝的时候,用开水冲服就好啦!

立秋:全驴宴

“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立秋这一天,照例是要“贴秋膘”的!南京“吃西瓜啃秋”;广东“秋风起,食腊味”;老北京到了立秋那日,爆灶、烤肉、涮肉就都上市了。夏天没胃口,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少不了一顿补!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性温,补气养血、滋阴补肾,拿来贴秋膘再合适不过!

处暑:鸭

过了处暑,早晚转凉,夏天才算告别了。人体进入阴阳代谢的过渡时期,防寒的同时还得注意清暑、补水,饮食上要滋阴润燥,多吃酸味食物,少吃辣。

“处暑送鸭,无病各家”,民间自古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鸭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最适合初秋进补。老北京到处暑这天,会去买处暑百合鸭,但要说最会吃鸭子的,还得数南京。

白露:杏仁

白露节气在每年公历9月8日前后,昼夜温差加大,入夜之后露水增多。

老南京人在这天会泡“白露茶”,甘醇清香,老茶客最爱。浙江温州用“十样白”(十种带“白”字的草药)炖乌骨鸡。福州吃桂圆,苏浙喝白露米酒。

杏仁甜品

白露过后防秋燥,杏仁下气、平喘、润肺,秋冬季节吃润肺养肺。

秋分:莲藕

秋分之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南方正式入秋。惊蛰时候出来活动的小虫子们藏起来了,等候下一个春天。

秋风一来,藕就上市了!秋分吃藕,滋阴养肺、温养补虚。学会这两款莲藕养生汤,让秋季能量倍增!

寒露:芝麻

“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寒露时节正逢秋收,因此古人也把寒露称为“秋收节“。

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说法,正是因为芝麻健脾胃、助消化,平喘止咳,正适合寒露时节养生。亲手熬一碗香浓芝麻糊,一起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天吧!

霜降:番薯

霜降一到,树叶就黄了。

霜降后的饮食适合平补,梨、苹果等时令水果生津润燥,空口吃、熬甜汤都不错。

“寒露早,立冬迟,霜降收薯正当时”,秋末冬初根茎类食材大丰收,尤其是番薯,那叫一个甜!健脾胃,助消化,用番薯做两道中式甜羹,甜蜜暖融融!

立冬:炣饭

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这段时间我们饮食上的主旋律就是补!

在特别会吃的广东潮汕地区,自古就有立冬“食蔗、进补、吃炣饭”的传统。今天就带大家去看看他们如何通过丰盛的一饭、一菜、一汤,顺时而食,调养身体。

小雪:萝卜

小雪节气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前后,黄河中下游一般会迎来初雪。民间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小雪一到,家里的主妇们就要张罗着腌萝卜、雪里蕻了。

屋外严寒,屋内开始空调、暖气供暖,体内燥热,这一时期的饮食要注意清火降气,多吃除内火的食物,白菜、萝卜这种冬储菜都可以安排上了!

有“平民人参”之称的白萝卜个头大、水灵灵,最适合入冬吃。清炒、煲汤、酿肉、油炸......花样吃萝卜,开心过小雪~

大雪:羊肉

大雪节气在每年公历12月7日左右。“大雪腌肉”,过了大雪,各地农家开始制作香肠、腊肉,春节时候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羊肉热量高能御寒,性温不燥,最适合冬季进补。大雪时节来一锅热腾腾的红烧羊蝎子,补肾抗寒,吃完出汗,舒坦!

冬至:饺子

冬至一过,数九寒天就拉开了序幕。

都说“冬至大如年”,民间自古就对冬至格外重视。南方吃汤圆、面线;广东吃“冬至肉”;宁夏吃羊肉粉汤。总之,对于中国人来说,越大的节日食俗就越丰富!

冬至这天,“饺子”总是避不开的话题。这道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之光,到了冬至这一天,就迎来了全年的第二大高光时刻。冬至到,看看全国各地如何花式吃饺子,就着屋里的热乎气儿,饺子出锅咯~

小寒:板栗

“街上走走,金钱丢手”,小寒一到,就要迎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天”,天气冷到钱都拿不牢!严寒侵袭,要及时补充气血,御寒气,补肾气,多吃温热的食物,羊肉、栗子、鸡肉、鳝鱼都是好选择。

秋冬栗子丰收,粉甜可口,用来烧鸡、烧肉最适合不过。栗子味甘,性温,兼养脾胃又能补肾强筋,做一道栗子烧鸡,小寒进补,大吉大栗!

大寒:红蟳饭

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颇有些“年终岁尾,展望新春”的意味。临近新春,一派喜气祥和,在最后一个节气吃得温暖又体面,才对得起身为打工人辛苦劳作一年的自己呀!

福建的红蟳饭,用交、配后卵巢完全成熟的青蟹,和糯米同煮,就能获得一锅原汁原味的至鲜美味。配上一碗家常而鲜甜的海蛎汤羹,最是滋养。 吃了这碗饭,明年也要加油鸭!

春天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春天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春天的特色美食有哪些,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有很多动植物在春天里苏醒活动,而美食也不例外,饮食上关于春天的调理也流传许多。以下分享春天的特色美食有哪些。

春天的特色美食有哪些11、香椿:香椿的味道,说是香也不准,贬为臭也不妥。香椿又叫“树上蔬菜”,是香椿树的嫩芽。谷雨前后,是吃香椿的最佳时节,民谚称,“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故清代文雅之人唤其为“吃春”。

2、油菜:这个时节油菜花盛开时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油菜营养丰富,油菜的食用方法较多,可炒、烧、炝、扒,油菜心可做配料,如“蘑菇油菜”、“扒菜心”、“海米油菜”等。

3、荠菜:荠生长在山坡、田边及路旁,野生,偶有栽培。荠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荠菜食用方法多样,或凉拌、或清炒,或做汤都是可以的。

4、螺蛳肉:国民间一直有“清明螺,肥似鹅”的说法,据说在过去,人们因为日子清苦买不起鹅肉,在清明节前后就会下河去摸螺蛳,在清水里养上两天,然后用各种方法或爆炒,或蒸煮,做成各种菜肴,螺蛳肉的肥美令人们难以忘怀,直到今天都是清明节前后的美味。

5、春饼:春饼是中国传统的美食,自古就有立春吃春饼的习俗,在日渐暖和的春天,到郊外的农家院,和面烙春饼,卷上刚刚发出嫩芽的羊角葱,抹上一层甜面酱,味道质朴,是最美味的春季主食。

春天的特色美食有哪些2 荠菜

春季补钙首选蔬菜,非荠菜莫属。荠菜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以及各种矿物质含量较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含钙量接近同等质量牛奶的3倍。

挑选荠菜要选不带花的,这样才比较鲜嫩好吃;荠菜根的药用价值很高,食用时不应摘除;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荠菜做菜时,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

莴笋

研究发现,莴笋中的某种物质可以抵抗春季因过敏而引发的鼻炎,缓解过敏病人的痛苦。而春季也是各类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莴笋忌咸,烹调时不宜放盐过多,否则可使营养成分外渗,也影响其口味。莴笋不宜用铜制器皿烹制或存放食用,可破坏其中所含抗坏血酸,使营养成分降低。

韭菜

韭菜有“春食则香,夏食则臭”之说。这时的韭菜鲜嫩,最好吃。韭菜中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高,叶酸和钾含量也不错。而且,韭菜中有大量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另外,韭菜特殊的辛辣香味来自于其含有的异硫氰酸盐,有抑制多种细菌的作用。

夏韭老化,纤维粗糙,易引起腹泻,夏季肠胃病多,又加上气候炎热,韭菜性热,所以夏季不宜吃韭菜。韭菜与牛肉相克,因为都属热性食物,同食易导致发热、动火,引起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疾病。

豆芽

春天是维生素B2缺乏症的`多发季节,春天多吃些黄豆芽可以有效地防治维生素B2缺乏症。常吃黄豆芽有健脑、抗疲劳、抗癌作用。黄豆在发芽过程中,黄豆中使人胀气的物质被分解。有些营养素也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了。

炒豆芽时应热锅快炒,使维生素C少受破坏。绿豆芽性寒,烹调时宜配上一点姜丝,中和它的寒性。炒绿豆芽时加入一点醋,既可防止维生素B1流失,又可以加强减肥作用。

香椿

香椿是春季的时令菜,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它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香椿具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良药。香椿的挥发气味能透过蛔虫的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可用治蛔虫病。

春食香椿要趁早,等到四月中旬之后,大部分地区香椿芽中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也就是说,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盐越少,那么将来储藏中产生的亚硝酸盐也越少。如果已经到了叶子一碰就掉的时候,必然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春笋

春笋不仅是佳蔬还是良药,中医临床研究发现,春笋味甘性寒,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等功效。此外,还可以吸附油脂,降低胃肠对脂肪的吸收,对单纯性肥胖者有减肥功效。

春笋里面有难溶的草酸,会引发过敏性鼻炎、皮炎、荨麻疹。拿笋炒其他食物吃的时候,先把笋放在盐水里煮10分钟,又去了涩气,又除了草酸。

春天的特色美食有哪些3 春天最不可错过的8种食物

健脾益气,要吃山药

山药适合春季食用,它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可以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抵抗力。

温馨提示: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可健脾补肺,强身健体,滋肾益精,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则滋补效果更好。

韭菜,最利阳气生发

我国传统中医认为,韭菜味甘、辛、性温,有着发汗解表、补肝养阳、升阳祛阴散寒等功效。另外,韭菜还含有抗生物质,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

中医养生讲究顺其自然,不违时令,韭菜原本是春天的时令蔬菜,时下正值春季,正是食用韭菜的黄金时期。

温馨提示:俗话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

另外,吃韭菜也有几项禁忌,并非人人适宜。韭菜属于辛温助热之品,吃多了容易上火,消化不良,因此口舌生疮、阴虚火盛、胃肠虚弱、有眼疾的人不宜食用韭菜。韭菜不应生食;隔夜的熟韭菜,也不宜再吃。

体弱者,吃点大枣

大枣性味甘平,尤宜春季食用。

温馨提示: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头晕头痛,可吃荠菜

荠菜是春天时令的蔬菜,这种蔬菜不仅富含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还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营养非常丰富,而且味道甘美。

在中医上,荠菜还有防治春季常见病的作用。因此,春季的早上或者晚上喝一点芥菜粥,实在是一种口味的享受也是健康的选择。

温馨提示:吃荠菜,要挑选不带花的,这样才比较鲜嫩、好吃;荠菜根部的药用价值最高,制作食疗方时,不应摘除;荠菜不宜久烧久煮,时间过长会破坏其营养成分,也会使颜色变黄;最后建议不要加蒜、姜、料酒来调味,以免破坏荠菜本身的清香味。

高血压、便秘,吃菠菜

春季食补,应以养肝护肝为先。在众多的蔬菜中,菠菜的养肝效果就很好。菠菜是餐桌常客,一年四季都可以收获。不过,春天的菠菜根红叶绿,相比其他季节“体格”更小更鲜嫩,入口就能感觉到那一份柔软。

温馨提示:菠菜含有草酸,草酸与钙结合易形成草酸钙结晶,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因此,菠菜最好不要与含钙丰富的豆类等食物同食,应该尽可能与蔬菜、水果等碱性食品同食,并用沸水焯下为宜,防止结石。

春季吃葱,可补维C

葱中的维生素C含量比苹果高10倍,比柑橘高2倍。葱还含有葱蒜辣素,有较强的杀菌之作用。

温馨提示:大蒜250克,葱白500克,切碎加水2000毫升煎煮,日服3次,每次一茶杯,可预防流感;若是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的人,可将大葱头4个捣烂,调入红糖200克,连服数日有效。

春季杀菌,可吃大蒜

大蒜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据最新研究发现,大蒜还具有一定补脑作用,富含维生素B1能抵制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温馨提示:不可空腹生食;肾、肝、膀胱有疾者,在治疗期间应免食;心脏病和习惯性便秘者,应注意少食;不可与蜂蜜同食。

春季补铁,吃莴笋

莴笋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以铁含量较丰富。

温馨提示:莴笋叶的营养成分高于莴笋,其中胡萝卜素高100多倍,维生素C高15倍,因此千万别丢了。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生养对了,一年都不会生病!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试试看吧!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47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