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性温味辛,归脾、肺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健脾、止咳止吐、温肺强心等功效。对于风寒感冒、女性痛经、畏寒呕吐、过食寒凉之物引起的肠胃不适等有极好的缓解作用。大家也都知道“冬吃萝卜夏吃姜”的养生理论,但生姜中所含的黄樟素(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天然存在于生姜、茴香、八角、桂皮、花椒等香辛作料中)是低毒物质,一定量即可致癌。
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若黄樟素在体内遇到氧化剂,则会产生更强致癌活性的环氧黄樟素,亦大幅增加人体罹患肝癌的可能性。所以平时吃姜要适量。如果食姜过多,要马上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因为它们能有效地抑制黄樟素与氧化剂结合,从而降低黄樟素转化为环氧黄樟素的概率。
另外,吃姜时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是留皮。生姜皮性凉,生姜肉性温。食姜留皮,更为营养。第二是上火时别吃,阴虚火旺的人别吃。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1 食用生姜的好处
吃姜也是化解体内湿气的一种好方法。生姜有解表化湿功效。换句话说,吃生姜对于很多湿气重的女性朋友来说,有很好的减肥功效。
而且姜辛温,能加快血液流动,有提神的功效。
宋代诗人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述杭州钱塘净慈寺80多岁的老和尚,面色童相,“自言服生姜40年,故不老云”。
过度饮用冰镇饮料、寒凉过度的后果是不但伤及脾胃、胃痛腹泻,也会造成口中黏腻、口干舌燥,无汗,暑热不解的后果。
这是因为热甚于外、脾胃空虚,寒凉败胃,阳气不得内收。这是如果饮用辛热的生姜凉茶(常温)温胃护阳、阳气内守,暑热就不会浮盛于外,人体自然就会感到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2 生姜加一物
1、先把生姜切成薄片。最好使用鲜姜,鲜姜有非常好的药用功效,还可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姜片不用切得太厚,但一定要切得均匀。
2、醋要选用原香醋,如果用醋精和勾兑醋则起不到中医所讲的作用。豫西一代用柿子醋泡姜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当地人虽生活条件很低,但是平均寿命较长。
3、把切好的姜放到瓶子里,随后把醋倒入瓶里,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这个瓶子一定要洗干净,瓶子里面不能有油,以免生姜变质。
醋一定要没过姜片,不能让姜片露出来,随后把这瓶用醋泡的姜片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储存。
生姜有驱风散寒的功效,有人则误以为生姜只能用于驱除秋冬寒气,其实“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在中医食疗理论中早已有之,夏日吃姜与人们的夏日生活习惯和生姜的多种药用功效有关。
增加食欲:炎炎夏日,人体受暑热侵袭或出汗过多,促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而生姜中的姜辣素却能刺激舌头的味觉神经和胃黏膜上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促使胃肠道充血并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从而起到开胃健脾,促进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解毒杀菌:夏季,人们喜吃冷饮、凉菜等食物,由于这些食物极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污染,若不慎食入,便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所含的挥发油则有一定的杀菌解毒功效。
驱风散寒:夏日里,人们对冷冻的或过凉的食物偏爱,久之,脾胃易虚寒,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生姜有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可避免上述症状的发生。同时,生姜的挥发油可促进血液循环,对大脑皮层,心脏的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均有兴奋作用。在饮食中加些姜,可提神醒脑、疏风散寒,防止肠胃感染及风寒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姜味辛性温,所以不可一次性食用过多;疮疖、目赤内热、便秘或痔疮患者不宜食用。此外,腐烂的生姜中含有黄樟素,可诱发肝癌、食道癌等,不宜食用。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85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夏季总犯困富含铁、钾的食物来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