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惊蛰节气过后饮食宜清淡

凌泉 2023-07-18 14:41:40

惊蛰刚过,天气明显变暖,在这段日子里,应多注意调养,饮食上应由冬季的浓郁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的第3个节气,由于气温、地温逐渐升高,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阳气生发,百虫出土,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专家建议,惊蛰过后,人们饮食营养应以辛甘、清淡为主,注意调脾、宣肺、养肾排毒。食用一些助阳气生发、补充肺气、健脾胃、安五脏的食物。在副食方面,如韭菜、干香菇、银耳、豆腐、山药、牛肉、带鱼、鲫鱼等,主食方面如核桃粥、百合莲子粥。平时做大米饭不妨加些糙米,这种混合饭,营养成分更全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段时间不宜食油腻厚味和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辣椒等食物。但大蒜(糖醋蒜)可以吃一点儿。大蒜杀菌作用强,是天然的抗生素,还能消除疲劳,增强体力,让人长精神,不妨比平时多吃一些。健康饮食网: .com

此外,人们可多食用一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等,以防风多物燥,口唇干裂,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同时也可以适当地选用补品,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惊蛰应该怎么养生?

惊蛰养生重在护肝养脾。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养生应顺乎阳气的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使自身的精神、情志、气血也如春日一样舒展畅达,生机盎然。饮食起居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老人更要注意身体的保养。如元代著名养生家丘处机在《摄身消息论》中说:“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现代流行病学调查亦证实了中医这一观点,尤其在惊蛰里,属肝病的高发季节,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

一、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和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二、增加自身免疫力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说,在人体正气强盛的情况下,邪气不易侵入机体,也就不会发生疾病。所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十分重要。

精神上要保持愉快、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切忌妄动肝火,否则肝气太盛,易患头晕、目眩、中风和精神疾患。

春季与肝相应,如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惊蛰时节,属肝病高发季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在这一节气都易流行爆发,因此要严防此类疾病。

惊蛰养生重在护肝健脾谨记惊蛰养生四要点
 

 三、运动有法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

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充足睡眠

惊蛰过后,气温逐渐升高,气候变暖,人们也就越来越会感到困乏,这就是俗称的“春困”。所以只有保证良好的睡眠,才能有健康和精力充沛的工作生活。

 

 1、在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2、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

3、睡前洗脸、洗脚,按摩面部和搓脚心。可推动血气运行,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

惊蛰的风俗及饮食禁忌

惊蛰不能吃辣椒、胡椒、葱蒜等,惊蛰是属于春天的节气,进入春季要注意饮食养生、预防疾病感染,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不吃。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春天肝气旺易伤脾,宜多吃大枣、山药等甜食以养脾,可做成大枣粥、山药粥等。惊蛰季节要少吃酸性食物,在中药中,酸性食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症,如山茱萸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食用过多的酸性药物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不利于人体阳气的生发。
惊蛰应多吃梨子。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宜清温平淡,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新鲜蔬菜等。

惊蛰时节该如何养生?吃什么好?

不食冰冷食物:由于惊蛰时节气温偏低,早晚温差大,所以这个节气还是很不适合吃偏冷的东西,入口的食物最好都是暖食或是常温的食物。

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多吃梨子: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等。

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惊蛰后,天气将明显变暖,清淡的食物有助于自身的新陈代谢,因此,推荐多食一些春笋、芹菜等对肠胃蠕动有很好效果的粗纤维蔬菜。油腻的食物尽量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2、运动篇

锻炼也要注意保暖:惊蛰时节早晚气温温差大,乍暖还寒时候很容易导致生病,所以锻炼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的保暖很重要,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受风寒。

雾气消散后再外出锻炼:惊蛰时节早晨雾气都比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早上的气温还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练的人最好等太阳高挂后雾气消散,温度上升后再外出锻炼。

早睡早起:惊蛰时节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养成良好生活的习惯,起床后用温水洗漱可以让人更加精神,这也是避免的“春困”的办法。

运动强度要适量:由于冬季刚过,由于长时间不锻炼,开始锻炼的时候要适度,不要一下子要求自己的运动量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慢慢加强运动量就好。

3、防病篇

防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如果出现“倒春寒”,有膝关节炎的人感觉酸痛更明显,这类人平时可以带护膝,或用艾条熏膝关节。

防感冒:惊蛰到,“春雷响,万物长”,这时候,气温回升较快,春意渐浓,但仍然时不时有冷空气南下,可能会出现“倒春寒”。因此,这时节,人们更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加减衣服,可以早晚穿披肩,避免风寒湿气的侵袭,预防感冒。

防过敏:如果要去郊游踏青的话,要注意预防花粉过敏,容易花粉过敏的人,最好能了解自己对什么花过敏,主动避开过敏原。

防肠胃疾病:“惊蛰春雷惊百虫。”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同时也是各种病毒和细菌活跃的季节。人们更应该注意保“胃”护“肠”,预防肠胃疾病。最好不要吃过夜的食物,如果有过夜的食物,应热透才吃。家里应该备一些肠胃疾病的药物。

防流行病:惊蛰过后,也是流行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如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甲型肝炎等。这时候,最好饮食有度,注意家庭、个人卫生,勤洗手、多开窗。体弱多病者,特别是小孩,最好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旧疾复发:旧疾指的是以前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的扭、挫、跌伤及手术后的损伤。这一时段气候多变,造成损伤组织血液循环、压迫和刺激,经络运行不畅,“不通则痛”。预防方法是适度的动静结合,参加适量的运动锻炼,活气血、通经络。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4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