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营养师告诉你美味元宵应该如何吃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3-07-18 11:07:05

常言到“正月正,出了初十就十五……”,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户户吃元宵,不论是做元宵(汤元)还是外买,选购原料和成品要讲究。

选购元宵要讲究

首先在选购(或自制)元宵时,不同的口味都可以选一点混合食用,这样既可以满足口味需求,与此同时又能更好地使原料中的营养成分互相补充,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元宵的营养价值。

其次是要元宵最好现吃现买(现制),剩余的元宵一定要放入冰箱内保存,保存时间还不宜过久。

另外,元宵选购一定要新鲜,色泽不正的一定不要选购食用(另有论述)。还要提示有关血糖异常的朋友,见到甜味剂的元宵,就感到可是解决了口福,其实这样是不利于血糖稳定的,你要很好的考虑不是没有糖就行了,还有米粉的重量,馅心内含食品的碳水化合物及油脂,需要继续坚持碳水化合物的总量控制,与此要晓得有的甜味剂会增加血粘稠度,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要保证头脑清醒,把握好“度”更为宜。

不宜再吃的元宵

原因是糯米粉中含有大量的酵母菌的缘故。呈粉红色的红酵母菌菌落,它污染糯米粉后,遇到适当的湿度、温度便大量繁殖,据测定红酵母菌苗繁殖的最佳条件是糯米粉的温度在20℃,含水量达40%--50% 时,红酵母的数量在糯米粉中达到一定的数量,水煮元宵时则会出现粉红、黄褐斑点。红酵母数量再多,则呈红褐色。

元宵的“原汤化原食”

吃元宵时勿忘“原汤化原食”,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这些维生素是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的,在煮制过程中,一部分就溶于汤中了,据测定煮制过程中有45%——50%的维生素B1,一部分被损失之外,大部分都溶于汤中。

维生素B1能促进人体乙酰胆碱的合成,从而保证了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若缺乏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正常消化、吸收和利用。另外,人们还有意识用蔬菜汁等多种办法来添加更的食物在汤中,为了更有效的获取营养成分,勿忘食用元宵汤。

温馨提示

红酵母除能引起元宵变色外,还会使面粉、大米、玉米、豆粉、牛奶、水果、肉、泡菜等出现红变。元宵的色变,营养价值大大降低,失去了原有的风味和口感,元宵皮发硬粘性减弱,略带酸味,容易引发食物中毒,不宜再食用。

吃法一:水煮

以水煮为主要方式,滑而不腻,受适人群甚广,可谓老幼皆宜之道。如今人们为了健康,又在水中添加了蔬菜汁、糖桂花、红玫瑰等,使水煮元宵的汤汁中营养素丰富,口味更美了。

吃法二:油炸

一般是软面的汤圆经小火慢炸。炸元宵虽然吃起来更加突出了鲜香的独特风味,可是更增加了油脂的摄入,热能的提高,更不宜多食用。

元宵最好搭配什么吃?

元宵是以粘稠的糯米所制,再加上复合的馅料,更不易消化,少吃无妨。特此建议吃元宵时要配上一些有助于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大麦芽汁、陈皮、生萝卜等。尤以生萝卜中含有芥子油和粗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能消积滞、下气宽中,有助于体内废物的排出,也能降低油脂的吸收。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怎样吃元宵才健康

元宵搭配?养生效果大不同


元宵节这一天最重要的习俗当然离不开吃元宵,我们知道元宵的结构包括皮和馅料,皮主要由糯米构成,中医认为糯米性平味甘,能补虚调血、开胃健脾、益气止泻。馅料则多采用坚果、水果和豆类等,不同馅料也有不同的食疗功效,给大家一一介绍,常见馅料的作用:


1.黑芝麻: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可治脱发、早白发、腰膝酸软、便秘;

2.花生:润肺和胃,能治燥咳、反胃、脚气、乳妇奶少;

3.核桃:润肺益胃、补血养神,能养颜、健脑、乌发,治疗肾气不足、产后体弱、慢性咳嗽;

4.莲茸:养心益肾、补脾涩肠,可治夜寐多梦、淋浊、久痢、虚泻、妇人崩漏带下;

5.红豆:沙利水除湿、活血排脓、解毒消肿,能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痈肿;

6.枣泥: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可治胃虚食少、脾弱便溏、气血虚少、津液不足、营卫不和、心悸怔忡、妇人脏燥;

7.玫瑰:理气解郁、活血散瘀,可治肝胃气滞、风寒痹症、吐血咯血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8.南瓜:补中益气、化痰排脓、解毒杀虫,能治久病气虚、脾胃虚弱、咳喘、肺痈、便溏、小便不利、痤疮、蛔虫;

9.冰桔:理气宽中、燥湿化痰,能治咳嗽痰多、脘腹胀满。

随着天气渐暖、阳气渐升,温补可逐渐减少,转而多吃一些调和肝气、营养心神的食物。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缓的食物,如茯苓、山药、百合、大枣等,能够起到缓和紧张烦躁情绪、养育心神、调畅情志的作用。


温馨提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吃元宵,以下几类人一定要注意,糖尿病患者、高烧患者、年老体弱者、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高血压、高血脂及痛风患者、久病初愈者、婴幼儿、溃疡病患者、急性胃肠炎患者等不适宜吃元宵。


主要是元宵含糯米较多,容易升高血糖,且糯米不易消化,体弱、消化道疾病人群不适宜吃太多。


煮元宵有窍门


元宵节离不开自己在家煮元宵,其实煮元宵也是有方法的,这里给大家提炼出三点注意事项,仅供大家参考:


1、开水下锅:可以让元宵成型不散,不粘锅。

2、慢火煮开:将元宵煮到浮起来后,改成小火慢煮,让元宵内外熟透。

3、煮沸三次:每次开火加点冷水,如此反复三次,这是最简单的计数法。


买来的元宵一定要及时弄熟,不要搁放太久,吃惯了煮元宵,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呢?


在给大家介绍几种加工方法:


①油炸:元宵提前解冻10分钟左右,油炸时油温控制六、七成热,炸之前最好给元宵扎几个眼放气,以免发生爆炸,油炸至元宵表面金黄即可。



②烤箱:元宵解冻后放到刷好油的烤盘中,180度火先烤15分钟,给元宵刷油后再烤20分钟即可。



③空气炸锅:元宵解冻用牙签扎几个小洞,然后充分刷油,200度火十分钟,炸五分钟先拿出炸盒晃一下,使受热均匀,然后继续炸即可。



④微波炉:用微波炉专用碗,放上元宵,碗中加上沸水,没过元宵。碗口覆盖上微波炉适用的保鲜膜,扎上几个小孔散热,放入微波炉中火三分钟就可以了。



⑤高压锅:高压锅煮元宵不能盖盖子,否则元宵就被压破,成为一锅片汤……高压锅敞口,按照正常煮元宵的方式做就可以。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往往要吃元宵(汤圆),寓意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元宵节过后,也正意味着春节结束,天气正式由寒转暖。


进入春季,我们该如何养生保健?今天荷叶健康就和大家聊一聊,元宵节养生的注意事项。


元宵养生攻略


1

宜养精神


元宵节过后,全国各地相继进入春季,中医认为春季适宜养肝,肝喜调达疏泄,恶抑郁。调养自己的精神状态,达到养肝的作用。


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少一少。春季不妨多笑一笑,保持好心情,有助于健康。现代研究发现,良好的情绪能让人的大脑释放一种有助于神经紧张感消除、放松肌肉的化学物质,让人放掉烦恼和疲劳。


笑的动作还会牵动人体膈肌上下震动,腹肌收缩,这可以对人的内脏起到推压按摩的作用,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速度,减轻心脏负担。


元宵节热热闹闹,让人开心,但“闹元宵”的时候也要注意度,千万别闹出乐极生悲的事儿来!


2

宜运动


元宵节后春季到来,这是个适宜做体育运动的节气,提高免疫力,以免动不动生病。中医认为,适当运动,动能生阳,出汗还能排湿。中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也可以选择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保健养生功法。既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又能改善内脏、神经及肌肉的功能状态,增强内脏的功能。


除了体力运动,也别忘记脑力运动呀!正所谓“用进废退”,长期不用脑,大脑的功能也会退化。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也正是锻炼人的大脑的时候。平时也可以适当锻炼大脑,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手工、下棋、乐器、唱歌、跳舞等。可以尝试冥想、阅读,保证充足睡眠,保障用脑健康。


3

宜“春捂”


春季小心倒春寒,前两天北方下雪,温度降低,虽然进入了春季,但离天气变暖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段时间即便感觉热,也最好不要过早减去外衣,正所谓春捂秋冻,我们应该多捂一段时间,使身体渐渐适应新的气候变化,以达到阴阳平衡。


春季养生,在空闲时间不妨按揉按揉太溪穴、涌泉穴,可以引火归元,清泻虚火的作用。



最后荷叶健康祝大家

元宵佳节阖家欢乐

团团圆圆

幸福美满

~


【参考文献】

[1]温长路. 中国传统节俗与健康系列讲座(八)——元宵节节俗与健康[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08):111-114.

[2]马冠生. 元宵团圆,更要“健康”[J]. 生命与灾害,2015,(02):30-31.

[3]王志翔. 元宵节的养生文化[J]. 中医健康养生,2017,(02):41.

[4] TOP5? 元宵节养生的秘密[J]. 养生大世界,2019,(02):86-88.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20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