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又至,除了喝传统的腊八粥,也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药粥,寓医于食,既适合脾胃吸收,又可防病强身。在最适合进补的腊月,喝粥有利于调养脾胃。药粥是药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治疗学的方法之—。
药粥的特点 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药粥是以中医学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施治理论为基础,按照中医处方的原则和药物、食物的性能进行选配而组合成的。药粥的主要功能是以药物的属性来纠正脏腑功能的偏性,以米谷来补中养胃、矫正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协同药物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目的。
一般来说,热性病或素体热盛者,常选用寒凉的药物,如蒲公英、竹叶、栀子、生地、芦根、草决明,配绿豆、粟米、荞麦、高粱、籼米等;寒性病或素体虚寒者,常选用温热的药物,如干姜、附子、花椒面、韭菜子、鹿角胶、人参、羊肉、羊骨,配小麦、面粉、粳米、糯米等。药粥的施用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为依据,按照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而运用的。
药食结合,相辅相成
药粥是药物疗法、食物疗法与营养疗法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疗法。药物与米谷配伍,同煮为粥,相须相使,相辅相成,收到药物与米谷的双重效应。比如《圣济总录》中的白术猪肚粥,白术健脾治疗脾虚,槟榔有行气消积除腹胀之功,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再加上粳米补中,诸药与猪肚、粳米合并煮粥,对中气不足、脾胃虚胀者,颇有效果。健康饮食网www. .com
自古以来,药食同用,以食物供药用者很多,如龙眼、山药、桑葚、山楂等。选择具有滋养强壮功效的中药同米煮粥服食,可以补益身体,增强体质。
注重后天脾胃,治养一体
中医治病格外重视顾护脾胃之气,并根据胃气的强弱,而选用适合的药物。在推测疾病的预后时,也一贯认为“脾胃无损,诸可无虑”,如果“胃气一散,百药难施”。药粥的主要食物部分是米谷,均是极好的健脾补胃之品。《医药六书药性总义》称赞:“粳米粥本资生化育神丹,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
剂型简便,安全有效
药粥是从传统汤剂中脱颖而出的一种剂型。它的好处是:①由于米药煮粥,很多药粥可以当作早晚餐或点心食用。既可充饥,又作食治。如龙眼粥、乳粥、甘蔗粥、羊骨粥等。②药粥具有汤剂吸收完全的优点,又无损胃气,由于粥剂在肠内通过缓慢,使药物有效成分能够充分吸收。粥与药相得益彰,对老年人尤为相宜。③与中药丸、散、膏、丹相比,同样适合长久服食,而且药粥还可根据病情及个体差异,灵活组方,随季节变更,适时选用。④药粥大多以单味药,最多二三味药与米谷同煮,经济简便,安全有效。
药粥的应用范围
药粥的应用较为广泛,简要地说,既可以防病治病,又可以作病后调理。
预防疾病
以药粥预防疾病,古已有之,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就载有用米皮糠煮粥,预防脚气病复发;《泉州本草》中有用荔枝粥预防口臭;近来还有薏苡仁粥预防恶性肿瘤;入冬时节经常吃羊肉粥(《饮膳正要》)、生姜粥(《兵部手集方》)以增强自身阳气,提高抗寒能力,预防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等。应用药粥预防疾病,具有祛邪安正、扶正祛邪的双重意义。
应用药粥预防疾病,还具有单纯使用中西药物所不可能有的优点。因为药粥是米与药煮成的稀粥,老幼咸宜,易于服食,既不受疗程的限制,又便于长久服食,且无不良反应,寓预防于平素饮食之中。
急性病的辅助治疗
治疗某些急性病,如配合服食适当的药粥,疗效更为理想。古有不少药粥,就是专用以治疗急性病的食疗方。例如,宋代《太平圣惠方》中的发汗豆豉粥,是治疗“中风、伤寒壮热、头痛”的药粥大复方;《圣济总录》中的竹叶粥,是治疗“发背痈疽,诸热毒肿”的急性外科药粥方;《粥谱》中的茵陈粥是用于“疗黄病”,专治急性传染性肝炎;《食物疗病常识》中神仙粥用于治疗急性“四时疫气流行”等。这些药粥都是治疗急性病的效方,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作为治疗急性病的辅助食疗,都可以收到满意的效果。
慢性病的自我调养及病后调理
慢性病患者,若能按中医辨证要求,选择针对性的药粥治疗颇为适宜,并能降低某些药物的胃肠道反应。坚持长期服食,慢慢自我调理,可以收到药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岳美中教授的复方黄芪粥治疗慢性肾炎,长期服用对消除蛋白尿颇有裨益。再如长期高血压的患者,可以经常吃些决明子粥、芹菜粥;而糖尿病的患者若长期服食玉米粉粥、葛根粉粥、山药粥,不仅解决了饮食问题,还起到治病的作用,真可谓一举两得。又如对老年人慢性便秘,分别不同情况,给予松仁粥、芝麻粥、肉苁蓉粥,效果也很理想。患有慢性腹泻的老人,经常吃些山药粥、扁豆粥、薏苡仁粥,疗效颇著。
疾病愈后,邪气已去,元气未复,或余邪未净,正气已伤,此时全身功能减退,胃肠薄弱,消化力下降,若以药粥调养,对于调整胃气,恢复元气,消除余邪,较为适宜。如高热病后,舌干口渴,若以养阴清热的中药煮成药粥作为善后治疗,极为合适。常选用具有生津止渴功效的葛根粉粥、生芦根粥、竹蔗粥等。又如高热虽退,仍感口渴,干咳,吃些沙参粥、天花粉粥,既可止咳,又能养肺,有利于身体的尽快恢复。
养生益寿延年
根据《灵枢·天年篇》记载:“人生……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虚;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脏皆虚。”经过历代医家实践证明,根据各个脏器先后衰老进程,结合不同年龄和体征,选食一定的药粥,可延缓不同脏器衰老,控制老化速度,达到摄生自养、延年益寿的目的。比如,肝气虚者,选用《圣惠方》中的枸杞子粥以补肝;心气不足时,用龙眼粥以养心;脾气虚者,服食大枣粥健脾胃;肾气亏损时,多吃些《海上集验方》中的胡桃粥滋肾等。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十分推崇食粥养生,有诗为证:“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当然,人的衰老过程是复杂而缓慢的,不一定按此衰老程序一成不变地进行,应当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精神,针对个人不同的体质与证候表现,辨证选粥,合理应用。
药粥煮制方法
药粥煮制方法是否科学,不但直接影响到防治疾病、益寿延年的效果,还关系到是否乐于服食。药粥的煮制,要根据不同药物的性能与特点,采用不同的配制烹煮方法。
1.以中药直接与米谷同煮为粥。凡可供食用的中药,大部分均可采用这种煮制方法。例如山药、大枣、扁豆、百合、羊肉、胡桃等,均可切碎或捣为粗末与米煮粥。
2.中药研为细粉与米谷同煮。如菱粉粥、莲子粉粥、芡实粥、白茯苓粥、贝母粥等,这类粥,为了便于煮制与服食,先把它们磨为粉状,与米一同煮为粥糊食用。
3.以原汁同米煮粥,如牛乳粥、甜浆粥、鸡汁粥等。
4.中药制取药汁,待米粥煮成后兑入煎服。如竹沥粥、蔗浆粥等。
5.把中药煎取浓汁后去渣,再与米谷同煮粥食。例如黄芪粥、麦门冬粥、酸枣仁粥等。
6.取新鲜中药,趁其湿润未干之时,切碎水磨澄取细粉,晒干备用。需要时,酌量同米煮粥。如葛根粉粥(《圣惠方》)等。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腊八除了吃腊八粥以外,还是以下的几种食物:
腊八面,早上吃腊八粥,中午一般吃腊八面和腊八蒜,腊八面和腊八粥一样,同样是八种谷物做成的面食,有豆面、玉米面、黑麦面、小麦面、黑米面、黄米面、红豆面、豇豆面,用这八样面粉做成面条,就着腊八蒜吃,那叫一个香,相比腊八粥,腊八面的做法更复杂些。
腊八饭,不喜欢吃面条的可以吃腊八饭,也就是把腊八粥的八种食材煮成米饭,就变成了腊八饭,比米饭更营养更好吃,还有的地方会做成腊八糕来吃,和蒸粘糕一样,也是加入八种食材。
腊八蒜,说到腊八蒜,很多人以为只有腊八节这天才可以做腊八蒜,并且泡的蒜才是绿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蒜发绿是因为和醋发生了反应,低温是激发蒜酶发生绿变的一个主要条件,所以在腊八这一天,特别是北方都有这个习俗,这时候腌制腊八蒜到除夕那天吃刚刚好,口味清脆,搭配饺子,越吃越有。
在我们当地腊八节要吃腊八粥,并且是要早上吃,俗话说,早吃粥,来年粮食早丰收,我就详细介绍下腊八粥的做法。不同地区做腊八粥的米也不同,像我们这里主要以大米、糯米、黑米、薏米、红豆、红枣、莲子,桂圆,这八样来煮粥,你们那是用什么米来做腊八粥呢?腊八粥要煮得黏糊一些,越黏糊越好,黏是连的谐音,寓意来年连着大丰收。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意味着春节序幕已经拉开,年味儿一天比一天浓了。腊八节除了喝腊八粥,还有哪些传统食物呢?
腊八节传统食物
腊八粥
腊八节的时候最著名的食物就是腊八粥了,因为味道可口,在冬日的寒冷季节里面就变的很特殊了,腊八粥帮助身体补充营养,带来暖气。八宝粥的原料也是用大米或糯米(主料),添加小米、绿豆、红小豆、核桃仁、花生、小枣、山药、莲子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赖氨酸、脂肪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国北方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
腊八豆
腊八豆就是一种豆制品,在湖南本地好时候很有名的,而且是作为一种腌制品来进行吃的。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
麦仁饭
西宁腊八节并不喝粥,而是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青海传说中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成道前有牧羊女献乳糜,用香谷及果实造粥供佛,那粥就是麦仁粥,成了后来青海的“腊八粥”。后人根据这种做法,在青海人的饮食里造了这味饮食。也开始在餐馆里流行。
吃冰
腊八节的时候也是很多地方开始下雪的时候,为了来年过得更好,很多人会选择吃一点冰,也是代表清除一年的霉运。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的一年里都不会肚子疼。
粘火勺
俗话说腊八天里太冷了,会冻掉下巴,因此要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粘火勺就是一项北方传统的腊八节食物,腊八这天一次烙上数百个,烙好后,放仓房大缸中以雪冻之,食用时,取出放锅中馏一下即可。
腊八饭
腊八饭也是很常见的食物,一般是糯米饭制成的,而且里面含有很多的营养元素,丰富多样。煮饭时,先煮腊肉,再放入海带、花生米,略煮后再放入米、豆腐干、白萝卜、白菜梗及调料,使其成熟一致。此饭配料丰富,味道鲜香,富有营养。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到了这一天,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它既可以单独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假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做出来的腊八豆腐更是鲜美无比。招待贵宾时,黟县人还将其雕刻成动物、花卉,浇上麻油,拌上葱姜蒜等佐料,配成冷盘,成为酒宴佳肴。
腊八面
主食是不会少的,和上海的辣肉面是差不多的做法,腊八面也是选用肉糜和其他的蔬菜作为面条上面的浇头,也是很美味的。人们将豆类与菜系相结合,用核桃仁、芝麻、花生米、莲子、青菜、菠菜、黄花、木耳等同面条同煮,调成汤面,营养丰富,十分好吃。
煮五豆
另外,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9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腊八蒜怎么做?腊八蒜的腌制方法介绍
下一篇: 各种腊八粥要对号食用才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