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姐妹在后台私信我有关宝宝皮肤的问题,鉴于缺少图片等的支持,我很难正确评估宝宝的皮疹问题。三、这么危险,那小宝宝还能趴睡和侧卧睡吗?答案是:能,大人在清醒的状态下看着宝宝侧睡和趴睡,适当的趴睡对小宝宝是很有好处的。怕宝宝呛奶,医生建议侧睡,可以让宝宝整个身体向上,小脑袋可以朝左朝右朝上换换方向。四、多余的寝具也潜藏危机!婴儿床上除了宝宝和当季的盖被,清理掉多余的枕头、毛毯、毛绒玩具、衣服等杂物。宝宝要是将脸埋在这些柔软的物体中,很可能会遮掩口鼻,导致呼吸不畅。宝宝的床也不需要太柔软,最佳选择是硬质婴儿床垫。当父母不容易,当好月嫂更不容易,都需要持之以恒地学习科学育儿。祝愿小宝贝们每天都能香甜入梦,到了清晨,用最响亮的啼哭or甜甜的微笑,给大家爸爸妈妈问“早安”!
索性今天我就给姐妹们分享——如何初步分辨宝宝的皮疹?废话不多说,直接进入正题#今日皮疹问题预览#
?新生儿痤疮(病因及特点结合图片分析)
?皮脂腺增生(特点结合图片分析)
?栗丘疹(特点结合图片分析)
?婴幼儿急疹(表现形式结合图片分析)
?麻疹(症状结合图片分析)
?风疹(症状结合图片分析)?水痘(症状结合图片分析)
?猩红热(症状结合图片分析)
0-3个月的宝宝,通常会出现这3大皮肤问题:新生儿痤疮、皮脂腺增生、栗丘疹。
如果是发生在夏季且多集中皮肤皱褶处及屈侧比如颈部、腹股沟和腋窝多考虑为痱子。
“热疹退出”考虑幼儿急疹,食物等接触后出现且痒感明显、皮疹凸起考虑荨麻疹。全身多部位出现多考虑湿疹(特应性皮炎)体温、精神等异常结合皮疹出现多考虑感染性疾病如猩红热、水痘、麻疹;很抽象是不是?接下来我们图文结合,看了你就明白!
1新生儿痤疮
一般在出生3-4周发病或更早,新生儿痤疮的发病跟母体的激素水平有关:
母体的雄激素过高会把雄激素带给小孩,小孩在激素水平的影响下出现像成人痤疮类似的症状像有小脓疱、小脓丘疹。
主要集中在面颊额头甚至是后背前胸头皮。这种新生儿痤疮大部分是可以自愈的,如果不严重可以不处理。
2皮脂腺增生
过度增生的皮脂腺常见于足月新生儿的前额、鼻部、上唇和面颊,为多发的黄白色小丘疹。这些微小的丘疹通常在生后数周内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心哦!
3栗丘疹
栗丘疹为直径1-2mm的有珍珠样光泽的乳白色坚实囊肿,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在新生儿最常见。主要分布于面部、牙龈和上颚中线处。粟丘疹在大多数婴儿中可自行脱落,所以常常被家长们忽视。
4婴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
在没有“热退疹出”的典型症状前,儿科医生一般也只能根据月龄、病史等猜测“可能是幼儿急疹”。婴幼儿急疹主要有以下表现:
临床特征:热退疹出,发热3-5日后骤然退热,随之出现皮疹。(热退疹出)
发热 —发热起病,体温可能超过40℃并持续3-5日,之后患儿体温迅速下降。皮疹 —随着患儿发热消退,出现皮疹,从颈部和躯干开始,蔓延到面部和四肢;
皮疹大多数出现于发热 3~4 日,体温骤退后,热退时出现皮疹;
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1 天内迅速散布全身,以躯干及腰臀部较多,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较少;
部分患儿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尤以枕后及耳后淋巴结较为明显,热退后可持续数周才逐渐消退。
5麻疹
麻疹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其传染性很强,表现为发烧、咳嗽、咳痰、全身红色皮疹的特征。
麻疹的传播途径为空气接触传播,传染性比较强;
发病很急,以发热、咳嗽、声音嘶哑等为主要症状;
患儿出疹时多于发热 3~4 天开始,持续 3~5 天;
皮疹形态多为红色斑丘疹,可融合成片。疹退后可留下棕褐色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1~2 周后消失。
皮疹出现具有明显顺序性,耳后-额面部-颈部-躯干-四肢-手掌和足底。
6风疹
风疹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从面颊部迅速(1 天内)扩展到全身:
皮疹形态为淡红色的斑丘疹,手掌和足底常无皮疹,皮疹消退较快。
多发于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医学诊断方法: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确诊有赖于鼻咽拭子培养分理出风疹病毒,血清特异性风疹IgM 抗体阳性;
或双份血清 IgG 抗体滴度等于或大于 4 倍升高;
7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
发热与斑丘疹、疱疹同时,或无发热即出疹;
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主要集中于胸、腹、背,四肢很少;
皮疹特点:皮疹最初为瘙痒剧烈的红色斑疹,数小时发展为丘疹,在数小时发展成充满透明液体的水疱疹;
24~48 小时疱内液体变浑浊,逐渐干瘪结痂,可破溃。预后不留色素沉着。
皮疹主要位于躯干,其次头面部,四肢相对较少,伴有明显痒感;
治疗方法:
无特效治疗方法,对症处理及预防继发感染,保持清洁,避免抓挠;
饮食方面建议吃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多喝开水。
8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间接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包括伤口或产道传播,细菌污染的日用品、器具、食物等接触传播等。
临床特征为:
发热、皮疹、草莓舌为猩红热典型症状;
多有扁桃体炎病史,伴有咽痛。
全身弥漫猩红色弥漫细小斑丘疹,密集而均匀,压之退色,松手后恢复充血状。
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部可见皮疹密集呈线状,称为「帕氏线」。
皮疹一般于1 周内消退,可有脱屑,严重者有四肢、手掌及足底片样脱皮。
诊断依据:
周围血象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
具有猩红热特征性临床表现;
咽拭子、脓液培养可获得A组链球菌;
治疗方法:
隔离患者并进行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
饮食宜稀软、清淡,多喝水以利体内毒素排除。
皮疹是儿童疾病的常见症状,表现形式非常多样,有些皮疹凭借肉眼并不能分辨,需要医学诊断才能判定。喜欢今天的分享就给我欢迎“转发”吧,留言告诉我还想看哪方面的内容,我向来都是有求必应的哈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90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