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我们每天都要摄入2.5L以上的水,以保证机体功能的运作。但由于很多糖友有“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为了控制多尿症状,就有意识地少喝水。
究竟这种做法对吗?糖友日常怎样喝水才正确呢?今天,咱们来谈谈这些。
少喝水=少尿?错!
糖友之所以会多尿,主要原因在于血糖高,与喝水并无直接关系。
当体内血糖高时,尿糖会相应增多,于是有了渗透性利尿的症状,继而引起多尿的问题。另外,血浆渗透压也会因此抬升,使得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受到刺激,于是我们就有了口渴、多饮等情况。
糖友们喝水多,好处多
1、多喝水可以稀释体内的血糖,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2、多喝水可以刺激尿意,促进身体排毒;
3、多喝水可以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当酮症酸中毒时,更需要增加饮水量;
4、多喝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年龄较大的糖友,能够降低发生脑血栓的几率。
培希元主食面条,糖尿病专用主食,控糖好,营养均衡,血糖更稳定。
饮水量及饮水时间建议
我们建议每天饮水量2.5L以上。水量依据:美国F·巴特曼博士《水是最好的药》、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中的营养素》、欧盟、美国、中国营养学会的饮水量建议:慢性病患者建议饮水量大于2.5升每日。
CCTV10报道美国医学博士F·巴特曼医生长期的“水医”实践证明:成年人每天饮水2.5到5升对健康有益无害。成年人正常肾脏的每日血浆流量达180升。
饮水时间:早起到午餐前饮水量占一天饮水量的三分一,午餐后到晚餐前饮水量占一天饮水量的三分一,晚餐后到次日早餐前饮水量占一天饮水量的三分一。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人怎么样去吃食物,才有助于稳定血糖呢?首先我在这里强调一点,只要会吃食物和一些天然的营养素是能够完全恢复的。如果你想要身体更快地好起来,任何垃圾食品都不要碰了,比如说油炸的,烧烤的,腌制的,饼干,方便面,饮料等等食物。像这些食物不但不能给你带来养分,还会给你身体增加很多有害的东西,同时带走你身体很多的养分。要吃就吃新鲜的食物,而且食物要多样化,能够每天吃到十种食物以上更好。总结下来共有五点饮食健议供血糖高的朋友参考。
1、远离含糖高的食物,暂时不要再吃精米精面做的食物,现在的米面含糖量达到80—90%,这么多的糖吃到身体里,由于维生素B族已经在加工时被刮掉了,身体没有办法帮助这些糖利用掉,就很容易造成血糖高。正是由于我们把米面作为主食,所以米面才是我们饮食当中最大糖的来源。要改吃一些高质量的碳水,比如说红薯,土豆,芋头,淮山,玉米等等,这些粗粮虽然说含糖也达到20—30%左右,但是,这些食物同时也含有很多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等,由于有足够的膳食纤维,餐后这些糖进入血液就比较缓慢,不容易引起血糖偏高。
2、适当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比如说鱼肉豆蛋奶。每天所吃蛋白质的量,按每一公斤体重摄入1.2克的蛋白质来算,每天大概要吃半斤的鸡蛋,加半斤左右的肉类。如果你已经不能多吃高蛋白的食物,那就要适当地补充已经水解成为氨基酸分子状态的蛋白质粉,这样才有助于你的恢复。因为蛋白质和维生素B族都是制造消化酶帮助糖利用的营养素,同时足够的蛋白质也可以预防肌肉的流失,增加体能,不容易疲倦。
3、适当吃一些好油,比如说橄榄油,亚麻籽油,牛油果油,椰子油等等,好的脂肪有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比如说维生素ADEK在没有脂肪的情况下是很难吸收的,只有足够的脂肪才能让这些维生素正常吸收,我们身体才能够进行正常的运作。脂肪也是构成各个脏器和细胞膜的成分,糖高很容易损伤膜组织的,只要有足够的脂肪就可以防止各种膜组织的损伤。
4、多吃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C,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是合成胶原蛋白的营养素,可以防止高糖引起的胶原蛋白流失。几乎所有的水果都可以吃,因为大部分的水果含糖量都在10%左右,超过20%的很少,每天吃一两斤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同时,我们要多吃含膳食纤维比较高的蔬菜,比如说卷心菜,花椰菜,木耳,金针菇等等。因为膳食纤维可以让糖缓慢进入血液,有助于血糖的稳定。而且最好在用餐时先吃水果蔬菜,这样膳食纤维才能很好地阻挡糖快速进入血液。
5、多吃蛋类和种子坚果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营养都很丰富。鸡蛋大概含有人体所需要的40多种营养成分,是一个全营养的食物。能够每天吃2—4个会很好。种子坚果类的食物也含有人体所需要的30多种营养成分,每天吃50—100克左右。只有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我们身体才不会营养缺口太大,身体的各项生理机能才能正常地进行,对稳定血糖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对那些有糖尿病已经很长一段时间的人,光靠吃食物是很难好起来的,要懂得适当地补充一些浓缩的营养素,比如说蛋白质粉,维生素B族,维生素C,多种营养素片,钙镁锌铜锰铬等矿物质,只有把这些营养素加进去,你的身体才能恢复得比较快。
在很多人上了年纪的糖友,肯定有过这么痛苦的经历,血糖越高,口越干,喝水就越多排尿也越多,同时还有困扰着糖友的还有「便秘」,便秘是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病变所致胃肠功能紊乱的表现之—[1],其发病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 25% 。
便秘不仅会引起患者腹痛、腹胀、腹部不适,还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痔疮、肛裂,增加肛周感染的机会,因此, 如何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用药的前提下,缓解糖友的便秘问题呢? 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1、长期高血糖: 导致体内缺水,大肠水分减少,引起大便干结,出现大便困难。此外,长期高血糖可导致代谢紊乱,蛋白质呈负平衡,以致腹肌张力不足,排便无力。
2、胃肠动力下降: 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抑制胃肠蠕动,若支配大肠的神经病变可使大肠排空减慢从而导致便秘。
3、胃肠激素紊乱: 长期高血糖可致胃肠激素紊乱[4,5]。当抑制性胃肠激素作用强于兴奋型胃肠激素时,胃肠收缩受影响,引起胃肠动力低下,排空时间延长,易导致便秘的发生。
4、直肠肛门功能障碍: 当糖尿病自主神经发生病变时,容易引起直肠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肛门蠕动减弱,大便难以排出。
5、肠道菌群失调: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免疫下降和慢性炎症导致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便秘。
6、饮食、药物以及精神心理因素: 糖尿病患者由于进食量少,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易出现便秘。
7、缺乏锻炼:糖尿病病人常伴发肢体麻木、感觉迟钝、视力下降,甚至脑梗死,造成肢体偏瘫等,尤其是老年体弱患者不能下床活动或活动减少,可致肠蠕动减弱,引起便秘。
综上所述, 糖尿病便秘的发生与与长期高血糖、胃肠动力下降、胃肠激素紊乱、直肠肛门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饮食药物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 认识和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治疗糖尿病便秘。
对于糖尿病并发症、合发症多的老年糖友,强行用力解大便会造成疾病加重,如诱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出血、“粪石性”肠梗阻、诱发憩室病和憩室炎、诱发或加重痔疮和直肠脱垂、增加结肠癌风险等。
每一个便秘患者,都应该至医院行相关检查排除外器质性病变, 如内镜检查、胃肠道X线、结肠传输试验、粪便造影、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肌电图检查等。
对于 器质性便秘应针对病因治疗,对于功能性便秘,可以采取以下解决办法:
1、控制好血糖: 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幅度小,可减少或延缓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轻者可用拜糖平、二甲双胍、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 等口服; 重者则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按医生的要求定时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把血糖控制达标。
2、 低糖低脂高纤维饮食,少量多餐 ,是最符合生理且最有效的通便方法 [5];平时的饮食不能因为怕血糖高而一味追求少吃甚至不吃水果,在两餐之间适量吃一些含糖量比较低的水果,像苹果、梨、猕猴桃、火龙果等对缓解便秘是十分有益的。增加蔬菜、五谷杂粮、豆类制品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既能延缓血糖吸收,又能保持大便的通畅。
3、注意多喝水 ,每天饮水量在2L以.上,以保证身体有足够的水分润肠软便。对于一些辛辣食物、烟酒等尽量不要再接触了。
4、加强体能锻炼 , 锻炼有助于增强肠蠕动,对平时运动较少和年纪较大的便秘患者,效果更明显。不仅能增强自身体质,保持体力和精力,还可以增加肠蠕动,使控制排便的肌肉力量增强,预防便秘的发生。推荐规律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做操、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天 30 60 分钟,每周不少于2 次 [1]。
5、对于长期卧床的糖友们,尽量在亲友的帮助下被动的运动, 如在床上翻翻身、伸展下四肢,起床前和睡觉前顺时针按摩腹部,以刺激肠蠕动的增加,有利于大便的排出。
6、保持精神愉快 、心情舒畅的乐观心态。糖友们要多跟医生沟通糖尿病的知识,耐心听他们讲的关于这个疾病护理的注意情况,糖友们之间也可经常互相沟通疾病的防控知识,饮食注意情况,正确对待糖尿病这- -慢性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克服忧郁焦虑的情绪,保持轻松豁达的心情,有利于预防便秘。
7、药物疗法, 应用 B 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维生素 B1 等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行辅助治疗[5]; 胃肠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可增加肠蠕动,从而增加患者排便频率[5]; 乳果糖、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等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最后,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排便时应集中注意力,不要玩手机读报纸等分散注意力。慎用泻药,以免引起药物依赖反而加重病情。
参考文献来源:
[1]RODRIGUES ML,MOTTA ME. Meehanism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diabetes mellitus[J]. JPediatr( Rio J) ,2012 88( 1) : 17.
[2]KASHYAP P,FARMGIA G. Oxidative stress: key player in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ofdiabetes[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1. 201123( 2) : 111.
[3] CHANDTRASEKHARAN B,ANITHA M. Colonic fmotor dysfunction in human diabetes is associated with enteric neuronalloss and increased oxidative stress[J]. Neurogastroenterol Motil. 2011 23( 2) :131.
[4]PENDLETON H,EKMAN R. Motilin concentrations in relation to gastro intestinal dysmotility in diabetesmellitus[J]. Eur J InternMed,2009 20( 6) : 654.
[5] 向旭, 朱海杭. 糖尿病便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J].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3, 25(4):251-252.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12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五大不吃药降血糖的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