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天然的“止咳王”找到了,每天一碗,化痰平喘,胜过“止咳药”

夏枯草 2023-07-17 16:51:21

黄皮果,又名“黄皮”,是春夏时节的主流水果之一,果色金黄灿烂,味道酸酸甜甜的,俗话说:“饥食荔枝,饱食黄皮”,也表明黄皮果有着良好的健胃消食功效。

黄皮果的功效与作用

1,化痰止咳

食用黄皮果,能吸收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还能吸收一些酚类成分,它对咳嗽气喘有良好治疗作用,平时食用可以维持人类呼吸系统的健康。

2,清热去火

它的果皮略带苦味,苦能降热,能清除人体内的热毒,出现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以及胃热胃痛时,都可以多吃一些黄皮果,能让人体因热毒过重的不良症很快减轻。

3,消除腹胀、助消化

黄皮有消除胸腹胀满、生津、止渴、顺气、镇咳的功效。有一种苦味较重的黄皮,效果更好,黄皮的苦味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

除了生吃,还有这两种吃法,很日常!

(1)做成果浆

能够起到缓解咳嗽的作用。用这种果实当做茶品喝既能解渴又能起到止咳的作用,对儿童来说即好喝而且还健康。

(2)做成菜

黄皮果可以做成一种菜品,将黄皮果和鸡肉一起炖汤,这种方法使的味道更加浓郁,味道清香可口,缓解了油脂的油腻,适合大热天食用。

想要经常吃到的话也可以用来泡酒,做法如下:

1、选8、9成熟度的黄皮果,清洗后自然晾干,等表面没有水珠倒入酒坛了;

2、酒坛子最好是陶罐,也可以是玻璃瓶;

3、双手洗净后,直接捏黄皮果,操作办法是抓起一把黄皮果使劲一握,然后放入酒坛中,再把糖放在黄皮果上面,黄皮果和糖的比例是10∶2,即10斤黄皮果2斤白沙糖,糖是发酵的重要因素;

4、将酒坛子密封,放在阴凉处;

5、发酵时间需要25天左右,启封后,捞出浮在上面的黄皮果皮,将汁液倒入玻璃容器中,就可以喝了,要选择纯粮食酒泡酒。

黄皮的3种食疗方?

第一、黄皮叶5钱到1两,用水煎服后,可以有效防治流感、感冒。

第二、把生黄皮果晒干后,1天10个,用水煎服,可以有效缓解肝胃气痛。

第三、黄皮树根2两,小茵香5钱,煎水后把残渣过滤掉,加适当黄酒,服用,1天2次,可以有效治疗疝气片最偏坠。

夏季昼夜温差大,很容易感冒受寒,除了黄皮果,还有这种家常食材也能有止咳祛风寒的效果!——葱须煮水

1,常用葱须煮水喝,能够赶走体内的寒毒,驱寒毒,让你的手脚暖和。

2,有效抑制病菌感染,治疗支气管炎,预防鼻塞和治疗感冒发烧等症,起到治疗风寒头痛,抑制病菌,止咳平喘的作用,但是控制其用量。

咳嗽用药有讲究,该止咳,还是祛痰?你吃对了吗?

但咳嗽是非常复杂的,药物的种类机制也是各不相同,并不是一咳嗽就止咳。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捋一捋常见咳嗽的用药,是止咳,还祛痰。

咳嗽,中医分类与西医分类

1、中医分类

中医主要分为外感咳嗽跟内伤咳嗽,其中外感咳嗽以风、寒、热为病因,内伤咳嗽则是由痰湿所致。常见咳嗽主要是这四大病机:痰热郁肺、风热犯肺、痰湿蕴肺、风寒袭肺。

2、西医分类

西医分类就简单得多,按性质:干咳或湿咳(每天痰量>10ml),而按照病程则为:急性咳嗽(8周)。

其中急性咳嗽多是由于 感冒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引起的,生活中较为常见。今天主要说的也是这类型的咳嗽。

咳嗽,中西医用药

1、中医用药

中医用药重在健脾益气、润肺、降气止咳,主张辩证而治,病机不同用药也就不同。常见的四大病机用药如下:

痰热郁肺 ,主在肺热痰多,临床表现为:咳嗽气急,痰多、色黄粘稠,不易咳出。因此在用药上多选:清热化痰、益肺降气的中成药,祛痰化痰为主。

痰湿蕴肺 :主在脾虚痰多,临床表现多为:痰多,色白而稀,多数有痰才咳。用药上多选:健脾燥湿、化痰止咳的中成药,祛痰化痰为主。

风热犯肺: 也就是风热感冒,临床表现为:痰黄而粘稠,气喘气粗,并伴有咽痛症状。用药多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的,常见中成药多标有风热、风邪犯肺等字样,同样祛痰化痰为主。

风寒袭肺: 风寒感冒所致,临床表现为:痰白而稀,多为泡沫痰,咳嗽声重,咽部瘙痒。用药多为疏风散寒,宣肺平喘的中成药,常见中成药多标有风寒字样,止咳平喘为主。

2、西医用药

西医用药多是根据引起咳嗽的原因进行治疗,也就是依据咳嗽的情形,如:

1、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剧烈咳嗽(干咳为主),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此时应选用具有止咳镇咳作用的药物,如:右美沙芬等,而可待因、吗啡之类的虽镇咳效果强,但存在成瘾性,不建议做为首选。

2、由各种原因导致痰多粘稠,且不易咳出时,就该借助祛痰药,如:羧甲司坦。

3、如果是由于过敏引起的,就该服用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

4、而如果是由于胃部反酸到食管引起的咳嗽,服用的就是治疗胃病的药物,如:奥美拉唑等。

可见在治疗咳嗽上,中西医的用药选择殊途同归。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遇见的多是感冒、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病理什么的过于复杂,选择用药可以记住 这四个原则

一、痰液多且粘稠,呈现黄色时,表明呼吸道炎症加重,此时要的是 祛痰化痰 ,而不是止咳。

二、在咳嗽过程中,痰液逐渐增多变黄,粘度也增加时,考虑细菌感染,可加服抗生素治疗,同样也是祛痰化痰为主。

三、只有在干咳,痰少而稀,表现为急性咳嗽,咽部瘙痒而咳时,才考虑止咳镇咳类药物。

四、由于过敏、药物、胃反酸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要做的是去除病因,如服用抗过敏药、停服引起咳嗽的药物,如降压药普利类、服用治疗胃病的药物等。

总之,对于咳嗽用药,该止咳还是祛痰,主要看干咳还是湿咳。而在用药选择上,不管是中成药还是西药,对症治疗就好,无需纠结。


藏贝母有什么功效

藏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解郁散结、肺热咳嗽之功效。

据《晶珠本草》、《概略本草》和《如意宝树》中记载:藏贝母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解郁散结、肺热咳嗽之功效。?

来 源:为百合科植物。生长于高山草地、砾石滩、灌丛地,产于西藏高原。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扩展资料:

藏贝母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热化痰的功效,用于热症咳嗽,如风热咳嗽、燥热咳嗽、肺火咳嗽。藏贝母有镇咳作用、祛痰作用、有降压作用、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藏贝母性味苦、甘、凉,入肺经。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润肺的功效。

但若是寒性咳嗽,服用贝粉就如“雪上加霜”,是很不适宜的。咳嗽了就喝点贝止咳糖浆,成为很多人的经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能用贝类止咳药治疗。藏贝母对治疗咳嗽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有患者咳嗽一直医治不好的患者不妨一试。

-藏贝母

什么药止咳化痰效果好

我先介绍一下化痰药一、西药 1羧甲司坦(速效化痰片、美咳):可减少支气管腺体的分泌,使气管内粘液减少,并裂解痰液中的粘多糖蛋白等粘性物质,使低粘度的唾液粘蛋白分泌增加,进而使高粘度的粘蛋白产生减少,因而可降低痰液粘稠度,使之易于咳出。另外,本品还可促进支气管粘膜的修复。本品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引起的痰液粘稠、咳痰困难等。口服,成人1次250毫克~750毫克,1日3次;儿童每公斤体重1日30毫克,分2次~3次服用。在药店柜台上可选用的制剂品种有速效化痰片、羧甲司坦口服液、羧甲司坦片(儿童用)、羧甲司坦泡腾散等。
2盐酸溴己新(必嗽平、必消痰):能使痰液中酸性糖蛋白的多糖纤维等裂解,还能使呼吸道的粘液腺和杯状细胞中合成酸性糖蛋白减少,致使痰液粘稠度降低,易于咳出。此外,本品还可促进呼吸道粘膜的纤毛运动,并能刺激粘膜,反射地引起支气管腺体分泌增加,稀释痰液。本品适用于各种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有粘痰不易咳出者,尤其对白色粘痰效果好,而对有脓痰者应与抗感染药物合用。口服,成人1次8毫克~16毫克,1日2次~3次;6岁以下儿童,1次4毫克~8毫克,1日3次。
3乙酰半胱氨酸(痰易净、易咳净、莫咳粉):本品可使痰液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使糖蛋白分解,粘痰液化,同时对DNA纤维也有裂解作用。所以,本品无论对白色粘痰或脓痰,均可产生溶解效应,作用较强,能使痰液粘度下降,易于咳出。用法多以10%溶液喷雾吸入,1次1毫升~3毫升,1日2次~3次;口服给药1次300毫克,1日3次。
4愈创甘油醚(愈甘醚、甘油愈创木酯):本品口服后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并可减少痰液的恶臭味,此外,本品还具有镇咳、解痉、抗惊厥作用,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的多痰咳嗽、肺脓肿、支气管扩张和继发性哮喘、痰液不易咳出等情况。口服,成人1次0?1克~0?2克,1日3次~4次;儿童每公斤体重1次15毫克,6小时1次。糖浆剂1次10毫升~15毫升,1日3次。可选用制剂品种有可愈糖浆剂、愈咳糖浆剂、美愈伪麻口服液、雷登泰口服液等。
5氯化铵:本品口服后刺激迷走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气管、支气管腺体的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易于排出,常与其它止咳祛痰药制成复方制剂应用。口服,成人常用量1次0?3克~0?6克,1日3次;儿童1次0?1克~0?2克,1日3次或儿童每公斤体重1日30毫克~60毫克,分4次服。可自我选用的复方制剂品种有非那根伤风止咳糖浆、敌咳糖浆、氯化铵片等。
6盐酸氨溴索(美舒咳、沐舒坦、兰勃素):为呼吸道润滑祛痰药,能促使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调节浆液性与粘液性物质的分泌,增加中性粘多糖分泌,减少酸性粘多糖合成,使呼吸道粘液的理化性质趋于正常,易于排出。本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痰粘而不易咳出者。口服,成人及10岁以上少年儿童,1次30毫克,1日3次;5岁~10岁儿童,1次15毫克,1日3次。长期治疗可减为1日2次。餐后吞服。二、中药 1 祛痰灵,有清热解毒,用黄痰的治疗。 2、复方甘草片或合剂按说明服。有祛痰止咳作用。 3、蛇胆川贝液按说明服。三、偏方咳嗽治疗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 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鲜梨贝母治咳嗽肺痈
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早晚分食.
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症见胸痛,寒战,咳嗽,发热,口干, 咽燥,痰黄腥臭或脓血痰等.
4.豆腐糖止咳化痰平喘 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 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 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5.玉米须橘皮治咳嗽 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共加水煎,日服2次. 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6.蒸白梨蜂蜜治久咳咽干
大白梨1个,蜂蜜50克.
先把白梨挖去核,将蜂蜜填入,加热蒸熟.每日早晚各吃1个,连吃数日.
生津润燥,止咳化痰.治阴虚肺燥之久咳咽干,手足心热等.
7.罗汉果1个 鱼腥草50克 白茅根15克 紫苏梗15克 桑白皮15克 百合50克 野菊花15克 板蓝根15克 甘草15克
熬成中药 , 熬中药是这样的,三碗水熬成一碗水,分二次服。以上偏方可根据情况适用以上分别介绍了几种药,原则是轻咳用偏方,或中药,重咳用西药,为了避免药的一些副作用。希望以上对你有所帮助,祝你健康!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04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