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21种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动图合集,学到就是赚到!

佩兰 2023-07-17 13:48:45

你的月嫂母婴育儿知识关注更容易吸收酒精,对健康有隐患。二、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在结扎后的5至7天左右脱落。脐带脱落后,脐部仍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家长可继续用碘伏、酒精等消毒、清洗,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来保护宝宝的肚脐。在肚脐愈合的过程中,脐带残端先是变硬、变黑,因时常与尿布或衣服发生摩擦,脐窝内会有少许出血、少量清亮的渗液或淡黄色稠厚的液体(黏如蜜糖),家长无需担心,这都属于脐带愈合中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黄色渗液类似于尿液并伴有尿味,或渗液具有恶臭味,则属于结构异常或局部感染,这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断处理了。三、脐带脱落前后如何护理护理新生儿每天早中晚都要对脐部观察和消毒,如果脐部分泌物增多,血性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这就说明脐部发生了炎症,需要加强消毒。使用75%的酒精加消毒棉签,每天进行2-3次的消毒,一定记得彻底清理脐窝的分泌物,脐周部位也清理干净,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这样脐带脱落就会很顺利。注意:消毒时不要只消毒肚脐表面,要往脐部里面深一点消毒,棉签转着圈消毒,消毒时不要离开宝宝,尽量缩短消毒时间。特别说明:重要的是,要保持脐部的干燥,干燥,干燥!对于经常带娃的姐妹们来说,掌握一定的小儿推拿技能,可以预防和辅助治疗一些小儿常见病,既减轻了孩子的痛苦,又让客户省心不少,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加分项。快准备好小本本,接下来上干货!!!更容易吸收酒精,对健康有隐患。二、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一般情况下,宝宝的脐带会在结扎后的5至7天左右脱落。脐带脱落后,脐部仍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家长可继续用碘伏、酒精等消毒、清洗,然后盖上消毒纱布来保护宝宝的肚脐。在肚脐愈合的过程中,脐带残端先是变硬、变黑,因时常与尿布或衣服发生摩擦,脐窝内会有少许出血、少量清亮的渗液或淡黄色稠厚的液体(黏如蜜糖),家长无需担心,这都属于脐带愈合中的正常现象。但如果黄色渗液类似于尿液并伴有尿味,或渗液具有恶臭味,则属于结构异常或局部感染,这就需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断处理了。三、脐带脱落前后如何护理护理新生儿每天早中晚都要对脐部观察和消毒,如果脐部分泌物增多,血性分泌物增多,有异味,这就说明脐部发生了炎症,需要加强消毒。使用75%的酒精加消毒棉签,每天进行2-3次的消毒,一定记得彻底清理脐窝的分泌物,脐周部位也清理干净,脐部要保持清洁干燥,这样脐带脱落就会很顺利。注意:消毒时不要只消毒肚脐表面,要往脐部里面深一点消毒,棉签转着圈消毒,消毒时不要离开宝宝,尽量缩短消毒时间。特别说明:重要的是,要保持脐部的干燥,干燥,干燥!小儿推拿

21种常用手法

1、补脾经操作方法:1、一手将孩子拇指屈曲,另一手循拇指桡侧缘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或旋推拇指末节罗纹面,称补脾经。2、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称清脾经。3、补脾经和清脾经统称推脾经,往返推为平补平泻,称清补脾经。

功效:健脾和胃,补益气血,清热利湿,化痰止呕。适应症状:1、治疗脾胃虚弱导致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肌肉消瘦等2、湿热熏蒸、皮肤发黄、恶心呕吐、腹泻、痢疾等;3、治疗脾胃不和导致的饮食停滞、胃脘痞闷、吞酸纳呆、呕吐腹泻等;4、小儿体虚,正气不足,患斑疹热病时,可推补本穴。注意事项:小儿脾胃薄弱,多用补泻,体壮邪实者方用清法。2、顺运八卦位置: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操作方法:医者用右手食、中二指夹住患儿拇指,然后医者用拇指自乾宫起向坎宫施运至兑宫止为一变,叫做顺运内八卦或右运内八卦;

如果从艮宫起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运至震宫止,周而复始的旋运,称为逆运内八卦。

另外,在临床应用时还可根据具体的疾病和八卦各宫和脏腑的对应关系,在某个宫上进行顺或逆揉操作。次数100-300次。功效:顺运治寒,开胸膈,和五脏;逆运治热,降胃气,消宿食。主治:咳嗽、痰喘、胸闷、呃逆、呕吐、泄泻、食欲不振等症。3、掐五指节功能作用:镇静安神,祛风化痰,通关窍。定位:位于手背,五个指头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主治:惊燥不安,惊风抽搐,胸闷,痰喘,咳嗽,风痰,吐涎,腹痛,气血不畅,呼吸困难等。操作方法:一般用掐法、揉法等。掐法;用拇指甲掐3-5次,称掐五指节。揉法:用拇、食指揉搓30-50次,称揉五指节。捻法:用拇食指捏指节捻搓30次。可治扭挫伤引起关节肿痛,屈伸不利等症。经常搓捻五指节有利于小儿智力发育,可用于小儿保健。屈伸法:用拇食指捏拿指节作屈伸活动约3-5次。4、揉涌泉位置: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功效: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主治肺系病证,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5、捣小天心位置:手掌面大、小鱼际交接处的凹陷中。作用:通全身经络,清心火,发汗祛邪,安神,止惊,促进睡眠等。手法:顺时针揉3~10分钟。6、平肝清肺作用:用于呼吸道外感。手法:用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沿着孩子左手食指和无名指的指腹面,从指根推向指尖。7、顺时针摩腹作用:便秘,积食,内热8、拿风池作用:感冒发汗、头痛、发热9、退六腑位置:前臂尺侧,从肘横纹至腕横纹呈一直线。作用:凉血,止血,解毒,退实火引起的发热,消炎,消肿,化热痰等。此穴性寒,虚寒证者忌用。手法:离心推100—300次。10、捏挤大椎作用:用于感冒、发热11、分手阴阳位置:手掌根部,从小天心穴开始向两侧分推,为阴阳穴。只推向靠拇指大鱼际侧的为阳穴,只推向靠小指小鱼际侧的为阴穴。作用:平衡阴阳,消积食,化痰,帮助消化等。分推阳穴适用于体内“寒大”者;分推阴穴适用于体内“火大”者。手法:分推阴阳,用双手拇指指腹自小天心穴向两侧分推,操作2~5分钟。①分推阳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大鱼际分推2~5分钟。②分推阴穴:从小天心穴开始向小鱼际分推2~5分钟。12、清大肠位置: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呈一直线。作用:止泻,清大肠热。手法:来回推(清法)3 ~ 1 5 分钟, 用于有些肠热,但肠热不是很明显者;离心推( 泻法) 3 ~ 1 5 分钟,用于肠热很明显者。13、掐四缝穴作用:用于厌食、积食14、揉肺俞作用:可用于肺炎、咳嗽15、下推七节骨作用:用于便秘、积食16、拿肩井作用:感冒、惊风17、分腹阴阳作用:腹泻、积食、便秘消化系统18、横擦小横纹位置:小横纹在掌面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按摩手法:1、掐揉法:用拇指甲逐个掐揉本穴(可掐1次,揉3次),称掐揉小横纹。2、推法:用拇指面逐个纵向上下来回推本穴,或使患儿四指并拢,横向来回推本穴,称推小横纹。功用:开胸散郁,化痰涎。主要用于脾胃热结、退热,消胀,散结、口疮、唇裂、烦躁等症。19、揉板门作用:揉板门,板门为脾胃之门,可以通三焦,清虚热实热,治上吐下泻、脘腹痛。20、揉足三里位置: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能作用:燥化脾湿,生发胃气。21、清天河水位置: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呈一直线。作用:泻心火,安神,除烦,利尿,化热痰,退心火引起的发热等。此穴性凉,虚寒证者忌用。手法:向心推,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10分钟。不适用情况:①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②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③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④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⑤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手法轻重要注意:小儿推拿要临床正确使用轻重手法,必须注意四方面:1、推拿手法力度本身有轻重之异;2、不同病儿个体对手法的耐受性不同;3、不同的疾病需要轻重不同的手法;4、随着治疗的深入、病情的变化,即使同一病儿手法的轻重也应不同。这样才能使手法轻重,“各至其理,无过其道”。写在最后: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所以推拿疗法应由专业人员操作,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更多精彩

你的煲汤技巧该更新了:金牌月嫂都这么做,只有你还蒙在鼓里!

最下奶的8款月子汤,奶水涨到宝宝吃不完!

西葫芦系列月子餐:夏季鲜蔬好口味

10种有催奶奇效的素食食物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01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