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进入夏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糖尿病人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要警惕三种随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防止中暑
糖尿病人一定不要在热的时候外出或劳作,如果出现头晕,大汗,无力,呕吐现象,有可能是中暑了,建议糖尿病要常备一些解暑的用品,比如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同时要注意随时补充身体的水分。
防止低血糖
血糖的稳定会受到天气环境温湿度的影响,糖尿病人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容易出现低血糖,应注意在两餐中间加餐,睡前加餐,平时主餐要清淡,不要把血糖控制的过低。
培希元主食面条,糖尿病专用主食,控糖好,营养均衡,血糖能正常。
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人在夏季尽量三餐要固定,药物不要随意改变,由于天气热,要多喝水,如果出现呕吐、头晕、肢体无力,呼吸急促、怀疑是酮症酸中毒,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糖尿病人在炎热的夏季这三种情况容易发生,一定在平时要多加注意,多加防范,多加留意,防止发生不必要的麻烦。
最适合糖尿病吃的主食,连吃15天血糖恢复正常,保证身体所需营养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无止境的吃药、打针、测血糖,更像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与它有关的并发症高达100余种!
单独聊聊,会让糖尿病病人失明的并发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俗称“糖尿病眼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3的患者伴发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且糖尿病的病程越长,血糖、血压、血脂控制越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就越高,致盲率越大。
据国际防盲协会的数据:2020年,全世界有100万人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失明,300多万人有中重度视力障碍。
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吗?
并不!
糖网是一个相当“狡猾”的疾病,往往发生得悄无声息,很大部分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但是视网膜已经在悄悄地被高糖的环境侵蚀,产生一系列的病变。
此时,病变还没有侵犯到负责我们视力的最核心的区域——黄斑,所以患者的视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
一旦患者出现了明显的视力下降,那就说明病变已经相当严重了,到了疾病后期,很多患者会由于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而出现突发的视力急剧下降甚至丧失视力,如果到这时才接受治疗,视力也不可能恢复到原本的水平了。
我们来看看糖网的患病率到底有多高:
在有10年1型糖尿病的患者中:约80%的患者会发生糖网,15年以上病程者几乎100%发生糖网。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诊断时即有约15%的患者发生糖网,在患病10年的患者中,糖网患病率达到了55%,患病15年以上的患者中,70%的患者会发生糖网。
因此,请不要以为糖尿病控制好血糖就可以高枕无忧。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青春期后诊断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在患病5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开始筛查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如果首次筛查没有发现视网膜病变,则推荐每 1~2 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视网膜病变,应根据眼科专科医生建议缩短复查间隔时间。
首先,你要先确定自己是几型糖尿病(到医院查查就知道了~) 然后,日常生活的注意对于糖尿病病人是至关重要的: 1、饮食:注意一日三餐七成饱,要少吃多餐,不吃过甜的食物,不吃腥辣的食品,严禁抽烟。饮食方面要注意粗、细粮搭配着吃。建议吃些南瓜、燕麦片等。但要明确注意一点,不管这个东西有多好,有多么适合糖尿病人吃,都不要过量。水果含碳水化合物约为6-20%,西瓜含量低,香蕉、猕猴桃(偶尔可以吃点)含量高,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果胶等(最好不吃)。尽量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糖类)、胆固醇高的食物(动物的肝脏)。多吃:豆制品和粗粮~(PS:因人而已,就大体说这么多吧) 2、运动:每天都要有一定量的运动,餐后半小时后即可开始运动,但不宜过量,体育锻炼不能从事剧烈的运动,标准以微汗即可。因此提倡以每天散步1——2小时为宜 ~ 3、日常的注意:(并发症的注意)糖尿病容易发生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眼、四肢的并发症,因此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注意脚部的保暖,选用透气吸汗的纯羊毛和纯棉袜子,尽量不要在室内外赤脚行走。每天要用温和的肥皂洗脚,水温不要超过体表温度,脚浸泡在水中的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特别注意清洗脚趾间的皮肤,洗完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洗澡时应以温水为宜,切忌温度太高 。注意防止四肢受伤。 4、学会血糖的自我检测:自备测糖仪,每天定期测量血糖;坚持每天服用或注射降糖药物。餐前15—20分钟时使用,或者测量血糖值超标准时使用;据统计,糖尿病人血糖值在每天上午11点左右达到最高,因此控制和降低这一时段的血糖对糖尿病人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定期到医院去全面检查一下,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最后在说个日常的注意:口袋里经常备有些糖果、饼干,如果外出时或者使用降糖药物后出现头晕目眩等低血糖症状,须立即吃些食物或者糖饼,或喝一杯糖水。糖饼、糖水只能在低血糖时吃,平时不能吃。 嘿嘿,糖尿病不算是什么大病,虽不能完全治愈,但只要注意好日常的生活习惯,控制好饮食,多运动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嘿嘿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控制不好可引发一些并发症。治疗方法常用饮食、运动、药物相配合,其中糖尿病饮食疗法又是所有疗法的基础。 对于轻型糖尿病,仅用饮食疗法即可控制病情。 饮食疗法的基本原则是根据病人的体重和活动量,估计确需总热量,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含糖量高的食品不吃,含脂肪和淀粉的食品少吃,以吃蔬菜杂粮类为主,配以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鸡蛋、豆制品等。水果中都含糖,那么能否吃水果呢? 完全戒避水果是不适宜的,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这些对糖尿病人是有益的。水果中含的糖分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果糖在代谢时不需要胰岛素参加,所以,糖尿病人在血糖已获控制后并非一概排斥水果。 再者,水果中含糖量多寡不一,所以,不可等同看待。每百克食品量在10克以下的有青梅、西瓜、甜瓜、椰子乳、橙、柠檬、葡萄、桃、李、杏、枇杷、菠萝、草莓、甘蔗、椰子、樱桃、橄榄等,糖尿病人 可以选用。含糖量在11-20克的水果有香 蕉、石榴、柚、橘、苹果、梨、荔枝、芒果 等,就得小心选用;超过20克的有枣、红果,特别是干枣、蜜枣、柿饼、葡萄干、杏干、桂圆等,其含糖量甚高,则禁忌食用。 不少蔬菜可作为水果食用,如西红柿、黄瓜、菜瓜等。每百克食品糖含量在5克以下,又富含维生素,完全可以代替水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可予推广。 此外还要配合食量,不要一成不变。西瓜含糖4%,梨含糖12%,香蕉为20%。西瓜含糖虽少,但吃上500克,就相当于香蕉100克、梨170 克了,所以食量也不可过多。水果的吃法也要讲究,不要在进餐后就马上吃,可在两餐之间或睡前进食。最好还是试探着吃,即在吃后2小时测尿糖。若尿糖增加则需减量;如水果减量后尿糖仍高时,应适当减少主食量。 糖尿病饮食的注意事项: 1、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一般以米、面为主,但是,粗杂粮,如燕麦、麦片、玉米面等,有较多的无机盐、维生素,又富含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具有减低血糖作用,对控制血糖有利。 2、 糖尿病患者的蛋白质来源,大豆及其豆制品为好,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质量多质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胆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动物性食品,如肉类等。 3、 糖尿病患者在控制热量期间,仍感饥饿时,可食用含糖少的蔬菜,用水煮后加一些佐料拌着吃。由于蔬菜所含膳食纤维多、水分多,供热能低、具有饱腹作用,是糖尿病患者必不可少的食物。 4、 禁用食物有:白糖、红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糖果、糕点、果酱、蜜饯、冰激凌、甜饮料等。另外,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土豆、山药、芋艿、藕、蒜苗、胡萝卜等少用或食用后减少相应的主食量。 5、 富含饱和脂肪酸的猪油、牛油、洋油、奶油、黄油等少用,最好不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动物油,花生、核桃、芝麻、瓜子中含脂肪也相当多,尽量不吃或少吃或减少油类摄入。 6、 蛋黄和动物内脏如肝、脑、腰等含胆固醇相当高,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7、 水果中含葡萄糖、果糖,能使血糖升高,故在血、尿糖控制相对稳定时,空腹血糖<7.8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时,可在两餐或临睡前食用,但也要减少相应主食。 8、 酒类,主要含酒精,产热高,而其他营养素含量很少,故不饮为宜。 9、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除控制总热卡外,还应做到食品多样化,但因为限制糖、盐,使菜肴味道较单一。针对这一点,市场上生产了多种甜味剂如甜味菊、甜味糖,其不产热、不含任何营养素,近两年有一种甜味剂为蛋白糖,其有氨基酸组成,也不产热,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较理想的甜味剂,如纽特糖、元真糖。 10、对于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同样需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严格执行饮食控制,对肥胖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除了较严格的饮食控制外,忌食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严格控制动物油如黄油、猪油、牛油等,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不利。 11、对于合并肾脏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除控制总热量外,应根据病情注意少盐,无盐或少钠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蛋白质供应不宜过高,并且忌食豆制品,对于尿毒症应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每天在30克左右,主食以麦淀粉代替米、面、蛋白质供给首选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主食应粗细搭配,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小米、窝头等,这些粗粮在胃里消化的时间长,血糖上升较慢,可以有效抑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升高。 肉类应放在主食后食用。进食一定量的主食后,摄入的肉类自然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油脂摄入。另外,最好应用较为清淡的烹调方法,避免油炸。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进餐顺序可谓是五花八门,事实上,有很多吃法是不符合养生原则,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食物的选择固然重要,正确的进餐顺序更不容忽视,它能帮助糖尿病患者不自觉地控制进食量,调整饮食结构。 正确的进餐顺序应该是:汤→青菜→饭→肉 餐前先喝汤,尤其是喝热汤既有暖胃的作用,又能够缓解饥饿,避免狼吞虎咽。汤应以清淡为主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600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