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由于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查出糖尿病,空腹血糖达到12点多,医生说这种情况最起码也得好几个月了,怎么不早些就诊呢?让打胰岛素治疗,经过二十几天的治疗血糖都正常了,医生也给出了各方面的要求,无非就是少吃点,吃的素点,多运动,按时打针,每天测血糖什么的。
那时候年龄不大那受得了这个呀,逐渐也就放松了,血糖呢也还可以还算正常。感觉好像糖尿病治愈了一样,多吃点也没什么事。现在回想应该是蜜月期,经过强化治疗,胰岛功能可能是恢复了一些,其他的也没多想。
后来干脆把胰岛素停了,饮食方面还是稍微注意的,大概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吧,血糖一直也没什么事,后来就不行,血糖开始不稳定。实在是不愿意打针就找医生开了口服药吃上了,血糖也就稳住了。就这样吃着药十来年也就过来了。
但是最近这个药把吃了不管用了,医生让打胰岛素,心里有阴影对胰岛素特别的抵触,就是不想打。调整过的药物效果也不大。血糖高高低低整的天天头昏脑涨的。
一天早晨吃了点饭心情也不太好就出去遛弯,见到一个院的邻居在跑步也就凑上去一边聊天一边跑了起来,一聊才知道这位邻居也是十几年的糖尿病,每天都会跑步运动好几年了,血糖也挺稳定。
当时脑子就开窍了,胰岛素不愿意打,药物不管用,干脆我也每天跑步,看看血糖能不能降下来。
慢慢的和这位邻居糖友聊得也多了,学到了很多降血糖方面的知识,然后就自己琢磨着制定了运动的计划,家里也买了跑步机,天气不好就在家里用跑步机。效果很真出来了,血糖降下来一些。有效果就好,慢慢摸索,就又给自己制定了饮食的方案。不能多吃,但要保证营养。就这样我经过3个多月的摸索盒坚持血糖真的稳定住了。成功甩掉了胰岛素和降糖药。
我的运动方案:
每餐后半小时开始运动,早上半小时,中午半小时,晚上一小时,身体必须出汗。
我的饮食方案:
早上一个鸡蛋、蔬菜、少量主食、一粒复合维生素片
中午蔬菜、少量瘦肉、少量主食
晚餐蔬菜、牛奶、两个虾仁、一小块杂粮馒头
主食基本都是少量,样式都是每天随意的,蔬菜也是随意的买什么菜就吃什么菜,肉类基本是大虾、鱼肉、鸭肉这些。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
糖尿病的饮食,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1、下肢供血不足,导致发麻
糖尿病发病初期,极有可能出现下肢供血不足,导致患者经常感到脚底麻木,感觉到的温度和疼痛都很差,许多患者都有严重的麻木症状,晚上根本无法入睡。
2、伤口愈合缓慢
伤后伤口愈合困难也是糖尿病主要症状一直,这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下降,从而延长伤口愈合时间,同时也会损伤神经组织,因此应尽快到医院就诊。
3、体重下降明显
平时吃饭的量明明没有减少,也没有可以减肥,可是体重却下降明显。
由于血糖功能异常,不能够及时将血糖分解成葡萄糖,因此身体能量供应不足,容易导致身体消瘦等症状发生。
正所谓“ 管住嘴,才能控好糖 ”。
已发现,经常锻炼10周以上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66%。长期坚持定期锻炼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体育 锻炼越多,消耗的热量越多,消耗的热量主要是糖。除此之外,锻炼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改善血糖控制,有助于减肥。
推荐的锻炼方式有:游泳、快走、慢跑、适当的力量锻炼。
酗酒(女人超过50 g,男人超过60 g)可能会增加人患糖尿病的风险。而且糖尿病人饮酒,可能导致低血糖,也不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
一些研究发现,与吸烟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戒烟能使糖尿病、肾病的风险降低30%。
过度睡眠或睡眠不足都会增加食欲,使人想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它导致体重增加,增加了心脏疾病等并发症的风险。
每天晚上要睡7-8个小时,如果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及时的治疗有助于改善睡眠,降低血糖。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明确指出:所有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自我血糖监测!
不需要每天测量血糖,主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决定。一般而言,血糖较稳定的糖友可以每周监测1~2天,包括空腹血糖和三餐后血糖。
而且对血糖控制较差、波动较大的糖友,必须每天监测血糖,了解自己的血糖波动规律,进行治疗干预,在血糖稳定后再适当降低测量频率。
糖尿病人不可以随意停药:
部分糖尿病患者通过综合治疗可以使血糖得到控制,然而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根治了,如果停了药,血糖水平很有可能会再次升高。然而也有一部分轻度2型糖尿病患者经治疗后,体重恢复正常,胰岛素抵抗可减轻,如果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就能使血糖控制良好,可以减少原用药量,或停一段时间的药。
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减药或者停药,都是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常监测血糖,坚持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若血糖再次升高,应立即恢复用药。因此,不可在血糖正常后立刻减药或停药。
糖尿病人随意停药的危害:
很多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哪些症状不明显的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都存在着治疗误区误区,比如感觉糖尿病症状已经不明显了,就不需要治疗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因为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是需要终身服药治疗的。
糖尿病患者千万要注意,血糖正常了不要停药。因为日常生活中情绪波动、失眠、感染发热、劳累等因素也会引起血糖增高。降血糖药治疗糖尿病以控制饮食为主,辅以降糖药物治疗,需终生服药,以维持体内正常血糖水平,延缓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随意停药会引起血糖骤然升高,产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危及生命。
目前,糖尿病尚无根治措施。采用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口服降糖药、打胰岛素及中医药治疗,只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即使有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临床症状消失,血糖、尿糖恢复正常,与正常人一样参加工作及劳动,若不注意调养或不按医生的要求治疗,还会出现高血糖及尿糖。因此说,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即使病情得到理想控制,也要坚持饮食与运动治疗,坚持用药,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如果血糖控制没有达标,长期慢性的高血糖状态可以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例如心脑血管病变、眼底病变、肾脏病变、下肢病变等。另外,如果血糖在短期内大起大落地波动也不好。急剧升高或过低都可导致患者昏迷,有致命危险。血糖监测是治疗糖尿病的一块试金石,患者应控制好血糖,继续保持合适的治疗方案,千万不要认为血糖下来了,病就没有了。
因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根治糖尿病,一经确诊,需终生治疗,所谓糖尿病治好了,只是在药物控制的前提下,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不是真的痊愈了。药物能不能减量,或者调整种类,需要到正规医院咨询大夫,切不可自行停药。糖尿病病人在停药后血糖骤然升高时,容易并发糖尿病酮症,甚至出现酸中毒。
糖尿病人达到停药条件需要注意的事项:
每个糖尿病患者都会面临停药的诱惑。有的患者认为口服降糖药就是来降低血糖的,如果血糖已经控制好,就不用再吃降糖药了,否则就会引起低血糖。其实对多数患者来说,血糖之所以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是由于饮食、运动和口服降糖药三大疗法配合得好,口服降糖药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然,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血糖控制良好,便可以减少原用药量,或停用一段时间的药。但在停药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停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突然全部停药,要1片甚至半片地减,能减到什么程度就减到什么程度,不能硬减。
在血糖偏低的时候减药,如果血糖尚处于满意范围的高限,最好不要急于减药,对老年和生活不能自理的糖尿病患者,指标可以适当放宽。
减药后更要注意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不能自认为“糖尿病已经好了”而掉以轻心,如果放松饮食及运动疗法,很容易造成病情的反复。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93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