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和脑梗,是人尽皆知的威胁我们健康的两种疾病。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两种疾病的发生,竟和现代人对早饭的忽视有关系。
原来,不吃早饭,胃中缺少食物,人体血液里就会形成很多的B型血栓球蛋白;这是一种能导致血液凝固,使人易患心肌梗塞的蛋白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另外,不吃早饭的人,血小板比吃早饭的人更加容易粘稠与聚集。这就加大了血栓的形成几率,使人更加容易患上脑梗和心梗。
早饭决定寿命长短!
不吃早饭,容易惹来心梗脑梗和“三高”。
1不吃早饭,寿命缩短2.5岁!
英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罗斯·泰勒指出,早饭的质量不仅影响人一天的决策和思维能力,还会造成胃炎、肥胖、胆结石等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德国埃朗根大学研究表明,不注重吃早饭的人寿命甚至平均缩短2.5岁。
2不吃早饭,致动脉硬化、心梗脑梗
伦敦圣乔治医院首席营养师凯瑟琳·柯林斯认为,长期不吃早饭,容易使低密度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内壁,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
另外,有科学家曾对长期不吃早饭的人群进行过详细研究,发现其患心肌梗塞、脑梗等病症的几率也比正常进食早饭的人群高出许多。
3不吃早饭,惹来“三高”
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研究发现,不吃早饭,大脑会释放出需要高热量的信号,导致午饭和晚饭摄取“垃圾食品”的几率大增。长期如此,肥胖症、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都会找上门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还证实,这还会使患心脏病的几率增加27%。
4肥胖
有一项跟踪调查18年的研究发现,每周吃不到三次早餐的人,和每周吃三次以上早餐的人相比,平均体重要高1.9kg。
5胆结石
当我们吃进食物以后,胆囊就会将胆汁输入胃肠道,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长时间不进食,胆汁就得不到释放,就像一潭死水,慢慢地浓缩形成结石。
吃早饭等于吃补药
做到五个“一”,祛病又延寿!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万承奎教授表示:“毫不夸张地说,现在中国人20%不吃早饭;70%不懂如何吃好早饭。可自古就说要吃‘皇帝的早饭’,吃早饭等于吃补药。”
爱护心脑血管,远离心梗脑梗和“三高”,延长寿命,就应该从吃好每一顿早饭做起!那么,怎么吃早饭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一粥一碗燕麦粥:降脂降糖、养胃润肺
燕麦粥是有名的 “长寿粥”,很多百岁老人都有喝燕麦粥的习惯。燕麦里加点小米,做成燕麦小米粥,喝起来清香绵柔,还有安神助眠、降脂降糖、养胃润肺的效果。
一蛋一个鸡蛋:“从头补到脚”
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从中医角度来说,鸡蛋更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平衡”食品。
国内外营养学家和医学家的研究都发现,每天吃1个鸡蛋,可以带来“从头到脚”的健康!
一奶一杯牛奶:防动脉硬化和高血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要每天吃奶类及其制品。专家也指出,奶制品不但营养丰富,而且价格便宜,因此,它们应该成为“终身食品”。
早饭一杯牛奶,能够补充钙质和维生素,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对中老年朋友而言,还能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骨质疏松。
一菜一种蔬菜: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研究发现,日均摄入量超过569克的人比摄入量少于249克的人,早亡风险降低了10%,并且寿命延长了1年多。另外,日均再多食用200克蔬菜和水果,早亡风险就会再降6%。
早饭保证吃上一种蔬菜,能够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能缓解压力,延长寿命。
一果一小把坚果:提高早饭质量,改善热量比例
早饭无论中西,最好每天吃一小把坚果。因为早饭人们很少饮食过量,大部分处于营养供应不足的状态,这时候补充坚果这样高能量高营养的食物,可以提高早饭质量,改善三饭热量比例。
美国研究者早就提示,大杏仁、核桃等各种坚果每天吃28克即可,也就是一小把的量。
吃早饭等于吃补药,快分享给圈里的人看看吧!(来源:网络综合)
情绪激动容易诱发冠心病,胸痛发作,甚至进展为心肌梗死。平时可以服用益安宁丸,益安宁丸始创于香港“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作用。
一个心内科医生跟华子说,他前阵子一下午连做了6台急性心肌梗死的手术,除了1位患者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之外,其余5个患者都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这5位中年人都没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烟龄超过10年的“烟民”。
他跟华子说,他见过的很多人都是这样,都只在意自己的血压、血糖和血脂,天天找各种药物、偏方进行控制,但一提到戒烟,就把头摇得如同拨浪鼓一样,说戒不了。
“吸烟有害 健康 ”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但大多数人认为吸烟只是对呼吸系统产生损害,而实际上, 吸烟会损害人体多个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也非常大 。在2017年《Circulation》杂志上就有一项关于吸烟与冠心病之间关系的研究。
研究表明,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一氧化碳、重金属元素、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尼古丁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儿茶酚胺类激素释放增加,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会使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概率;一氧化碳会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慢性缺氧,代谢异常,最终促进了冠状动脉中的硬化斑块形成,增加患冠心病的风险。
吸烟是独立于“三高”之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甚至比“三高”对心血管的伤害更大。相关的数据统计, 吸烟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大约是不吸烟者的3倍;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增加20% 。
只有“三高”,并不一定会患冠心病,但是如果同时又吸烟,那么发生冠心病的概率几乎就会达到100%,发病时间也会大幅提前。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老年人主要是受“三高”影响, 而中青年人患有“三高”的并不多,吸烟因素占了大多数 。
如果下定决心戒烟,那么从戒烟后的1天,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变化。血液中的尼克丁、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浓度下降,身体慢性缺氧的状态会改变,头脑感觉更加的轻松和清晰,缺少了香烟的刺激,睡眠时间也开始延长,整个人会更有精神。
在戒烟初期可能会出现咳嗽加重的症状,这是因为没有香烟的刺激后,肺部神经逐渐恢复了正常功能,通过咳嗽排出肺内积蓄的毒素。 在戒烟三个月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就会下降30%;在戒烟1年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会下降50%;但要到戒烟15年之后,冠心病的患病风险才会接近正常不吸烟者的水平 。
很多人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时候,只盯着自己的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的指标,却忽略了吸烟的因素。其实 吸烟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长期吸烟也需要预防 。 预防的关键,就是戒烟 。然后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斑块,眼底动脉是否有硬化。
如果颈动脉出现斑块,或是眼底动脉已经出现了硬化,就要在戒烟的同时,需要使用他汀类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如果颈动脉狭窄超过了50%,还要加服阿司匹林来抗血小板,避免血栓形成。
血管和水管一样,会“老化”变硬。
我们经常把血管比作水管,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会结垢、老化、变硬、变脆。而我们的血管也会“结垢”和“老化”,但不是结垢,而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目前研究表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酗酒的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动脉硬化”。
斑块形成后,血管壁会变厚变硬,血管直径变小,导致狭窄甚至堵塞。
关注健康的朋友一定知道,心肌梗塞和中风(脑梗塞)的原因也是血管堵塞和器官缺血引起的。腿部血管堵塞,可能出现腿部溃烂。
医院检查能查出“动脉硬化”
一个朋友经常问:
我觉得有点不舒服。是“动脉硬化”吗?
我的血管感觉有点僵硬。是“动脉硬化”吧?你为什么不吃点东西?
普通人不太可能通过自己感觉和摸血管来发现“动脉硬化”。但是“动脉硬化”可以通过检查发现:
胸片:主动脉迂曲增宽,局部钙化;
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内膜中层明显不规则增厚,回声斑块强,回声不均;
增强CT血管造影:腹主动脉、髂外动脉和股浅动脉发现造影剂充盈缺损和管腔狭窄。
这些检查报告中提到的“内膜增厚、钙化、斑块”也被称为“动脉硬化”。
出现“血管硬化”,是这样处理的。
如果医生已经通过血管造影、彩超、胸片确诊“动脉硬化”,就要注意调整饮食,必要时需要药物和手术。
1.调整饮食,适量运动。
减少动物脂肪和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摄入,具体来说就是少吃脂肪、猪油、骨髓、奶油。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高纤维的水果和蔬菜。
坚持锻炼,保证每周锻炼4~6次,每次30分钟以上。快走、骑自行车、游泳和举哑铃都是很好的锻炼方式。
2.必要的药物和手术
有些“动脉硬化”除了调整饮食、注意运动外,还得遵医嘱使用降血脂、防血栓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以稳定血管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尽可能防止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对于一些“动脉硬化”严重甚至血管堵塞的患者,可能会进行微创手术,打通狭窄的血管,保证血流。
3.听医生的话,定期体检。
调整饮食、适量运动和药物治疗可以稳定斑块,避免斑块脱落和血管堵塞。但这些措施并不能真正软化血管,完全避免血管堵塞。
所以,如果医生明确表示有“动脉硬化”,你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期体检,尽早发现病情的加重。
血液vessels.jpg硬化的图解
软化血管的食物不靠谱。
有些朋友可能听说过一些“软化血管”的食物,如洋葱、木耳、大蒜等。它们真的能“软化血管”吗?
近年来确实有研究发现,橄榄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大蒜素、硫化物、腺苷等。在大蒜和洋葱中;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
但这并不意味着吃这些食物可以软化血管,更不意味着吃这些食物可以治愈动脉硬化。
对于已经确诊为“动脉硬化”的朋友,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定期检查。不要以为“吃什么就能治动脉硬化”。治疗“动脉硬化”最好的方法就是调整饮食和生活,补充必要的药物。
远离“动脉硬化”,从现在开始!
药物效果再好,手术再小,都不如“预防动脉硬化”。虽然“动脉硬化”无法完全避免,但以下几点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
1.积极控制“三高”
研究表明,高脂血症、高血压和吸烟会严重增加患病风险
坚决戒烟
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都会通过损伤血管内皮,使血液高凝,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从而增加“动脉硬化”的风险。
3.低盐低脂饮食
保证低盐低脂饮食:少吃脂肪酸和动物油,如动物油、动物内脏等;少吃盐,保证每天盐不超过6g,也就是一个瓶盖。
4.不要乱吃药。
所有预防和治疗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定期监测。胡乱吸毒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5.即使没有生病也要定期体检。
即使是没有“动脉硬化”或其他疾病的朋友,也要定期体检,了解自己的血脂和血压水平。
动脉硬化,心梗,冠心病和饮食上吃的太油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总是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就很容易导致高胆固醇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问题,同时还可能会造成过度的肥胖。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会导致动脉硬化,心梗冠心病其中就有年龄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当中就会出现各种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的几率也会越高,还有些是因为遗传的因素,根据研究表明冠心病就有非常强的家族性,如果长辈患有冠心病的话,那么子女患上冠心病的几率就会比较高,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不爱运动生活,压力大,经常熬夜,情绪波动大,喜欢吃一些油腻或者油炸类的食物,在这个环境当中患病的几率就会极大增加,造成动脉硬化,冠心病,心梗的原因,其实是非常多样的,绝对不是只有一种因素所导致的,所以应该从多方面进行改善。
冠心病的症状有哪些?
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就是会出现胸痛,一般是由体力劳动和情绪波动大所导致的会出现发作性绞痛,会让患者有边门杆,一般休息了之后这种疼痛感就会慢慢的消退,而且有些时候疼痛感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会在睡觉或者休息时也发生发生频率可以增加,持续时间也会延长,疼痛的感觉也会加重发病比较严重的话,它可能会导致有恶心呕吐,出汗,发热,血压下降心衰等严重的情况。
如何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心梗
想要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和心梗,大部分都是需要进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坚持低盐低脂的饮食,避免吃一些过于油腻或者辛辣刺激的食物,也要减少吃宵夜,平时一日三餐要均衡饮食的摄入,否则就会让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会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日常也要多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瑜伽等有氧运动运动的时候,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需要长期坚持,这样才能够增加血管弹性,改善心血管状况,提高身体的基础代谢能力。
最后现在患上心血管疾病的人很多都是年轻人,这都是因为和他们的不良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一定要多注意加以调理和预防,如果患病了也要及时的去医院看病,让病情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90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