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免疫力才是预防肺炎的特效药,人人都有,但太多人不会用!

槐米 2023-07-17 03:58:34

面对新冠肺炎,很多人都在寻找可以“一击毙病”的特效药。然而,在我们求助于外界药物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自身就有的“特效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张文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

通过救治研究发现,目前对于新冠最有用的“特效药”还是免疫力。医生做的工作就是,帮助病人在最难过的两个星期“熬过去”。因为生病的两个星期是很难熬的,可能会遭遇多个功能脏器的衰竭。

众所周知,本次疫情的遇难者中,多数都是年老体弱且有长期慢性基础病的人,这个群体平素体质较差、容易被各种疾病“光顾”。

而绝大多数免疫力相对正常的人,即使得了新冠肺炎,康复机会也更大。

这其中除了有病毒变异的因素影响外,最值得大家关注的就是——免疫力。

免疫力为何能防感染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异物(病毒、细菌等),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以及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人体健康的关键在于“正气”,即自身抵御疾病的能力。

一个人正气强盛,就能有效地抵御外邪,从而不容易生病,或者生病后自愈能力强,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免疫力强。

这种人即使接触了病毒,人体也可能会自行把病毒清除掉。

如果正气不足以抗御邪气,就容易感受外邪侵袭或者机体功能失调出现疾病,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免疫力差。

免疫力低下有预兆以往人们对免疫力的理解比较模糊,觉得免疫力是抽象的、可有可无的,经历了疫情才知道免疫力甚至可以决定生死。

但是,免疫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般来说,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人,在经历过持续的疲劳和紧张后,也会出现免疫力降低。

现在的人动不动就感冒、咳嗽、过敏...小毛病不断,就是典型的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1爱烂嘴角“烂嘴角”在医学上称为口角唇炎,表现为口角部位皮肤起红斑、水肿、渗液和结痂。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梁雄安介绍,“烂嘴角”频发,很可能是个体免疫力太差,容易受病毒侵染所致。

2鼻子爱出汗长春市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裴智梅表示,鼻子爱出汗很可能是免疫力低的表现,一般来说,这类人经常出现反复感冒。

3太爱干净人体免疫系统需要不断经过外界致病因素的“驯化”来逐渐增加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如果太爱干净,免疫系统就得不到锻炼,久而久之免疫力就会越来越差。

4闷闷不乐天津市安定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徐广明表示,医学研究证实,乐观能有效增强免疫力。而闷闷不乐、情绪紧张、心理压力大的人免疫力会差一些。

5吃得太挑长期挑食、偏食的人往往因营养摄入不全面,导致免疫力差,继而引起许多小毛病。

6经常熬夜人的睡眠系统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个系统一旦紊乱,人不仅不能高效率地工作,还会导致免疫力降低、疾病频发。

7不爱运动经常不运动的人,身体气血运行变慢、肌肉松弛无力,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疾病和病毒。

8太能吃每顿饭吃的太饱就会出现“食积”、“食滞”。积久化热、久积致虚,免疫力就会降低,出现反复感冒、咳嗽等。

提升免疫力,别忘三保养1养脾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换句话说,它是支持我们获得良好免疫力的发动机。

只有脾胃正常运转,才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全身所需的气血,养护我们的正气。

一般来说,脾胃差的人肌肉薄弱、无力,平素胃口较差,更容易生气、发火、较真。

要改善这种情况,其实也很简单:

其一就是要“吃好”,所谓“吃好”并不是要“吃贵”,而是要吃的舒适。

比如吃新鲜烹调的温热食物、不过量摄入肉蛋奶等荤食、少吃或不吃包装食品等,都是养护脾胃的好手段。

其二,就是不要思虑过重。

很多脾胃虚弱的人都喜欢钻“牛角尖”,其实,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让手头忙起来,既能改善生活品质还能减少焦虑情绪对脾胃的损害,一举两得。

2养睡眠睡眠关乎先天之本——肾气,以及身体整体的收阖能力,是人体的源动力。

一般来说,深度睡眠期间,就是人体自愈力发挥最强的阶段。

平时,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手段促进睡眠:

晚上少吃;

睡前少看电子设备;

做一些缓慢的运动,比如八段锦、瑜伽等;

睡前适度静坐

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静下来,才能收获更好的睡眠。

3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能增强人体脾肾功能,帮助人体获得更强的免疫力。

不过,靠运动提高免疫力不能只靠突击。

一般来说,每天1个小时的运动,持续运动12周,免疫细胞数目才会开始增加,免疫力才会相应增强。

在12周后仍坚持运动,才能维持免疫力不降低。

我们该选择哪些运动项目

每天走路至少6000步(体力较强者可慢跑);

每天做30-60个下蹲(体力较弱者,可放慢速度);

太极、八段锦、八部金刚、瑜伽选一;

尝试俯卧撑、平板支撑、哑铃若干组,按日程、按体力逐量增加。

;合理饮食提高免疫力

多样化的膳食是均衡营养的前提,而具体怎么吃,则要讲究“一多二搭三简化”:1一多:充足的蛋白质在所有营养当中,蛋白质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因为对付细菌、病毒等外来侵略物的免疫球蛋白、白血球、白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它们的产生及构成最主要的原材料就是蛋白质。

但这并不是说饮食要以高蛋白为主,只要保证每日总热量摄入的10%~35%来自蛋白质即可,因为长期过量蛋白质反而可能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引起骨质疏松。

健康的人可以参考“1+1、2+2 吃法”——每天适量吃主食之外,补充1袋牛奶,1个鸡蛋;2两瘦肉,2两豆腐,不算其他食物,就能够达到每日所需。

2二搭: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干稀搭配荤素搭配荤菜主要能提供蛋白质和脂肪,可以选择脂肪量相对较低的瘦肉、禽类、鱼等。建议成人每日摄入鱼虾、禽肉50克~100克,畜肉50克,蛋类25克~50克。

而各种新鲜蔬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有益健康。比如:维生素A是身体所有粘膜组织的“保护神”;维生素C能刺激抗体与白细胞的产生,直接杀死病原体;锌是许多酶的活性成分,能调节免疫功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推荐摄入300-500克蔬菜,200-350克新鲜水果。

粗细搭配精细类粮食由于过度加工,里面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有所流失,所以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约1/4~1/3的粗粮为好,也可以每周吃两次粗粮。

薯类如红薯、土豆等,也可以代替部分主食。

干稀搭配主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这样一来增加饱感;二来有助于消化吸收。3三简化:“烹调”简单化“烹”多选择清蒸、白煮、凉拌的方式,以最大限度保留食物营养,减少脾胃负担。

“调”要少盐、少糖、少油;葱蒜辣要适量。

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而糖摄入量应控制在50克以下,最好不超过25克。

油的每日摄入量应在25克左右;老年人、血脂异常人群和肥胖人群,每日摄入量需降到20克。并且要注意用油多样性,如:橄榄油凉拌,花生油煎炒。

保护自己的免疫力

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才能健康快乐!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发给关心的人看看~

放到朋友圈,大家都会感谢你的无私分享!

本文来源:养生中国、健康时报、养生固本健康人生、李辛的空间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908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