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我国又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清明节气,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时,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祭祖扫墓的日子。除此之外,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哪些美食是清明最当季的呢?这里就为你介绍那些最清香的应季和养生美食,错过了这一季,那些碧绿和清香只能留给下一季了。
一、清明果艾糍的做法
1.艾草400克,整理干净摘去老叶和硬的根蒂,用清水反复洗涤干净;
2.将艾草焯水,将焯过水的艾草沥干水分,倒入搅拌机,加入1∶1的清水;搅打成艾草浆备用;
3.将艾草浆倒入大盆中,加入500克糯米粉、200克大米粉、150克小麦淀粉、20克白砂糖、50克色拉油;
4.用筷子搅拌成浓稠的膏状面糊,面糊的厚薄直接影响后期团子的软硬,建议面糊易厚不易薄;
5.将面糊倒入大碗中(500克一碗),入锅蒸25分钟左右,其间用筷子搅拌3~4次;
6.大火蒸5分钟之后搅拌一下,蒸到15分钟和20分钟的时候再搅拌下,25~30分钟左右,面团为橄榄绿色,没有夹生的时候,就算是蒸好了;
7.取一块面团大概50克,放在保鲜膜上,按扁,放上20~35克的豆沙馅(豆沙馅在超市可买到);
8.将保鲜膜包起来,转成圆球,就算是做好了。一次吃个1~2个即可,多吃不易消化,趁热吃。
二、春饼的做法(配料照自己喜欢进行菜肴搭配)
1.取面粉适量放入面盆中;
2.开水浇在面粉上,边浇水边搅拌;
3.把面粉搅成大絮状,加盖防止面干,静置一会儿;
4.等面凉下来之后,将面絮揉成面团进行饧制;
5.面团饧好厚,放在案板上揉成长条;
6.分割成小剂子备用;
7.将小剂子面团逐个按扁;
8.擀成薄厚均匀的面饼胚;
9.将所有面皮擀好备用;
10.平底锅放火上,烧热之后放入一张面皮;
11.一面定型之后,翻面烙另一面,等饼皮鼓起大泡,即成;
12.烙好的饼折叠起来放置,这样防止面皮发干,不容易卷菜;
13.泡椒肠一根;
14.切成长条备用;
15.五香酱汁肉一袋;
16.加热后放入盘中备用;
17.拌紫甘蓝、洋葱丝和红椒丝一份;
18.扁豆肉丝一份;
19.取一张烙好的饼放在盘子上,取各种菜肴放在饼上;
20.卷起,即可食用。
三、香辣韭菜的做法
1.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段备用,姜蒜、朝天椒切末;
2.盐、生抽、醋、白糖、鸡粉,加一勺高汤调匀;
3.热锅上油,放入花椒粒炒出香味,捞出花椒;
4.倒入姜蒜末、朝天椒末炒香;
5.把韭菜段倒入,大火翻炒,倒入步骤2里调好的料汁翻匀后即可起锅。
四、三鲜荠菜豆腐羹的做法
1.准备材料,将荠菜用开水焯烫一下捞出攥干水分;
2.荠菜切碎,冬笋、豆腐切丁;
3.炒锅里热油,放入姜片炒香后加入猪肉末煸炒至断生;
4.再放入冬笋丁煸炒一分钟左右;
5.加入切碎的荠菜翻炒均匀;
6.加入适量水;
7.水开后加入豆腐丁;
8.煮沸后倒入水淀粉,待汤汁黏稠后再倒入打散的蛋液搅拌均匀;
9.煮开后撒入葱花,调少许盐和麻油即可。
===================================================
1、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添加朋友”--查找公众号--搜索“ ”--点击关注即可。
2、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下图二维码点击关注即可:
清明节的美食有青团子、馓子、鸡蛋、子推馍、薄饼等。
1、青团子
青团是清明时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碧青油绿,糯韧绵软,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因为寒食节是不能生火的,所以人们提前会准备很多糕点用来充饥。
2、馓子
清明节要吃馓子,是一种传统习俗。炸馓子是一种油炸类的面食,以米面为主料搓成细条,通过油炸而成。形状各异,或为麻花,或栅状,色泽黄亮,吃起来香脆,越嚼越香。
3、鸡蛋
到了清明节的时候,家里老一辈子的人都会准备一些鸡蛋,有着很吉祥的寓意,在清明节吃鸡蛋,寓意着新的一年能够身体健康,家里的人都不会生病。清明吃鸡蛋,称为吃“节蛋”,节蛋分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
4、子推馍
陕北子推馍又称老馍馍、面花,也叫蒸大馍。用酵糟发面,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等小动物,笔墨纸砚等物品,都有着各自的寓意。圆形的“子推馍”是专给男人们享用的。已婚妇女吃条形的“梭子馍”,未婚姑娘则吃“抓髻馍”。孩子们有燕、蛇、兔、虎等面花。“大老虎”专给男孩子吃,也最受他们喜欢。
5、薄饼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薄饼菜”至少需要十几种食材制成,而且大都是当季蔬菜。吃薄饼还讲究“现包现吃”。
清明节吃的有:
1、青团子。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后制成的团子。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
2、暖菇包。暖菇包是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90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明时节的六个养肝护肝秘方
下一篇: 清明节日教您做几道“花菜”品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