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人民日报记者肺癌晚期,被断言活不过3个月,治愈后痛批过度治疗

食养人 2023-07-17 03:23:15

2007年的某天,人民日报的记者凌志军突然觉得头痛恶心,多种不适的感觉同时爆发,在察觉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以后,凌志军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结果被诊断为肺癌晚期,并且已经开始扩散。

两地专家会诊,断言其活不过三个月

不仅仅是简单的肺癌,凌志军的肺癌还引发颅内占位病变,凌志军怀着沉重的心情到北京挂了专家号,但专家的态度并不明确,只说了一句“等着吧”,就结束了这次诊断。

对于这个诊断结果,凌志军并不满意,于是他果断到了北京,上海两地的医院进行会诊,但遗憾的是,两地的专家意见出奇一致,认为凌志军只有三个月左右的生命。

并且,由于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了脑部,还要他马上进行开颅手术,并且接受化疗的治疗,观察一阵子后再决定要不要进行肺部手术。

也就是说,凌志军的生命,完全取决于颅内肿瘤的恢复效果,如果恢复好,凌志军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效果不好就只能憾然离世。

拒绝医生提议,与癌症共生

面对这个治疗方案,凌志军犹豫了,他不确定自己面对痛苦的化疗,还能不能坚持下来,凌志军认真谨慎的思考过后,决定先静养一段时间,观察自身的状况。

半个月后,凌志军留意到自己的症状并没有加重,于是他找到了胸科影像专家石木兰进行复诊,惊奇地发现,脑部的肿瘤并没有增长,凌志军这才下定决心,决定切除掉自己肺部的肿瘤。

调整心态,改变生活作息

回家后,凌志军改变了以往三餐不规律,作息黑白颠倒的习惯,让自己保持良好作息的同时,还会每天步行五公里左右,就这样坚持了十年左右。

不仅如此,凌志军还拿起相机,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喜爱的美景,后来再进行复查的时候,发现颅内病灶已经缩小了。

如今过去了十几年,截止到今年的六月份,凌志军仍然活跃在网络上,向网友分享自己的生活。

治愈后,揭露国内癌症过度治疗的现状

凌志军另辟蹊径的抗癌方式在网络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这种抗癌方式是一场豪赌,幸运的是,凌志军赌赢了,因此他变成了榜样和传奇,但更多的人采用这条路只有输这一个结果。

其实,我国在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治疗的弊端,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希望可以将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消灭殆尽,但这个过程并不轻松,甚至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癌症去世的患者高达200万,大概80%的患者都经历过过渡治疗,仅有20%的患者接受了符合规范的治疗方案。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1、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推波助澜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确诊癌症与死亡画上了等号,为了活下去,会不惜一切的进行治疗,哪怕机会渺茫,也要进行尝试。

而家属也会尽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这些措施不仅仅是毫无效果,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特别是老年人根本经不起折腾,或许体内的癌细胞还没能清除,自己就已经坚持不住了。

2、癌症误诊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复杂疾病,确诊也比较困难,有时会也会出现误诊的现象,这也就为过度治疗提供了便利。

当意识到一种治疗方法无效的时候,就会更换另一种,不断地尝试,也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期。

如何避免过度治疗?

说了这么多,确诊了癌症还是要进行治疗,那么到底如何避免过度治疗呢?

想要避免过度治疗,最重要的就是患者和家属都要摆正心态,癌症并不是洪水猛兽,将癌症看做一种慢性病,用更加积极地心态去治疗,也能够提高患者康复的概率。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