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立秋后,多做这个给家人吃,营养不上火,一天三顿吃不腻,真解馋

百薇 2023-07-16 12:17:58

立秋后,多做这个给家人吃,营养不上火,一天三顿吃不腻,真解馋。

虽说已立秋,但是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反而是在初秋期间,天气仍然处在很热的一段时间。但是立秋后,雨水减少,气候渐燥,此时人体也会出现上火、肺虚咳嗽,多做这个给家人吃,营养不上火,一天三顿吃不腻。由于立秋后,人体阳气逐渐收敛,胃肠道对寒凉食物的适应力也会有所下降,此时就建议多给家人吃温热的食物,以调理脾胃为主,这样才无损身体的阳气。

豆腐大家一点也不陌生,豆腐中富含丰富蛋白质,多吃豆腐又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今天小编推荐的就是鸡蛋抱豆腐,简单的食材做出不简单的美味,3块钱就可以轻松搞定,酱香浓郁的鸡蛋围绕着细腻入侯的嫩豆腐,入口即化,满嘴鲜香,不仅营养不上火还有下饭,一天三顿吃不腻,真解馋。

01鸡蛋抱豆腐

所有食材:嫩豆腐、鸡蛋、火腿肠、香葱、食用油适量、食用盐少许、生抽两勺、蚝油少许、鸡精少许、香油一丢丢、清水适量

第一步:取一空碗,碗中打入2个鸡蛋,接着用筷子将鸡蛋充分打散,打至蛋液和蛋黄混合在一起,火腿肠去掉外包装,改刀切丁,备用。

第二步:起平底锅,锅中刷上适量食用油,接着将买来的嫩豆腐倒扣在平底锅中,然后用刀将锅中的嫩豆腐切成四方形片,最后慢慢晃动平底锅将切好的嫩豆腐抖散摊平,备用。

第三步:接着将打散的鸡蛋液倒在摊平的嫩豆腐上面,在撒上备好的火腿肠丁,然后盖上盖子开小火焖至大约2分钟左右,备用。

第四步:另取一空碗,接着在碗中加入两勺生抽、少许蚝油、少许食用盐、少许鸡精、一丢丢香油和适量清水,然后用筷子将碗中的料汁充分搅拌均匀,备用。

第五步:待锅中的鸡蛋凝固后,将调制好的灵魂料汁淋在鸡蛋上面,煮至冒小泡,最后撒上适量葱花,即可关火出锅。这道鸡蛋抱豆腐就完成了,口感滑嫩,汤汁浓郁,味道超级赞,拌饭吃简直太享受了哟!

光盘贴士:如果喜欢吃辣的,可以加入一些小米辣,这样的话,口感会更赞哦!

立秋必吃白色蔬菜,这是为什么?怎么做最好?

白色食物多偏寒凉,一般体质可以放心使用,增强对于燥以及外邪的防御能力,要偏向温补,忌吃寒凉食物,可适当选用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银耳等,对缓解燥有良效。白色食物养生法因白色食物与肺部对应,与肺同系统的器官有大肠、皮肤、喉咙、支气管等,为了防范秋燥对人体的影响,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燥”为原则,以防秋燥伤阴。

按照中医节气养生的观点,由于夏季时津液损耗严重,所以到了秋季,饮食上应该多吃白色蔬菜,能养阴生津还抗癌,对预防秋季常见病如感冒、咳嗽等很有好处。专家建议下面5种白色蔬菜我们平时应该多吃一些。这种蔬菜已被认为是今年最热门的蔬菜之一。和其它十字花科的蔬菜一样,如西兰花,菜花,卷心菜和芽甘蓝,花椰菜含有与抗癌,增强骨组织和维持血管健康相关的含硫化合物。来看看它的简历:低热量,不含脂肪、胆固醇、谷蛋白,几乎不含钠,然而它们带有丰富的硒,钾,核黄素,烟酸和维生素D。

蘑菇也可以是人神清气爽,充满能量,它们能帮助你控制体重但却不影响口感。而且它们还十分鲜美,这是除了甜,咸,苦,酸之外的第五个基本口味。它们可以让一个简单的菜肴变得津津有味。大蒜除了味道好之外,还能促进头发生长,消除痤疮,预防感冒和流感。它的抗氧化特性可以帮助提高免疫系统。

要充分获取大蒜里的活性化学物质——蒜素,可以先切一些新鲜的丁香,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在一起烹饪。洋葱含有丰富的有机硫化物,能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具有抗癌效能的微量元素硒。硒能加速体内过氧化物分解,起到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硒还可促使人体产生谷胱甘肽等物质,使癌失去“毒性”。

秋季到了,有哪些必备的养生小诀窍?

养生要点

1、健康饮食秋季膳食要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年老胃弱者,可采用晨起食粥法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此外,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这对护肝益肺是大有好处的。

2、调理脾胃立秋之后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夏秋之交,调理脾胃应侧重于清热、健脾,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类食物,秋季调理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3、预防秋乏俗语说的好“春困秋乏”。秋乏,是补偿夏季人体超常消耗的保护性反应,常表现为倦怠、乏力、精神不振等。防秋乏的最好办法就是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但要注意循序渐进;保持充足的睡眠,亦可防秋乏。

4、预防秋燥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太强,容易导致身体的津液不足,出现诸如津亏液少的“干燥症”,比如皮肤干燥,多有咳嗽。防秋燥,重在饮食调理,适当的选食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比如酸角、西番莲、梨、甘蔗、荸荠、百合、银耳等。

5、预防感冒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6、早起早睡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7、加强锻炼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8、慎食瓜果夏令大量食瓜果虽然不至于造成脾胃疫患,却已使肠胃抗病力有所下降,入秋后再大量食瓜果,势必更助湿邪损伤脾阳,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就随之发生。因此,入秋之后应少食瓜果,脾胃虚寒者尤应禁忌。

9、适时进补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12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