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这5种营养汤要常喝,滋润降秋燥,预防“秋老虎”。明天就是立秋了,民间关于立秋,最常听到的说法就是,注意预防“秋老虎”。秋老虎是对立秋之后天气的一种形象比喻,一般在立秋之后,会出现短期回热的天气,一般在八九月份之间,白天日光暴晒,早晚寒凉,这一段短暂的回热天气,有时候比夏季还炎热,而且会出现在南北大部分地区,温度像一只老虎一样横行霸道,故称之为“秋老虎”。
由于立秋之后雨水减少,天气持续炎热,所以秋老虎天气最大的特点就是“燥”,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皮肤干燥,舌干津少,头发干枯等症状,所以在这个时候要多补充水分,同时为了预防上火,要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例如冬瓜,西瓜,梨,莲子,绿豆等食物。下面分享5种适合立秋之后喝的营养汤,滋润防秋燥,好喝不上火。
【银耳雪梨汤做法】1、银耳提前用清水泡发,泡银耳不要用热水,要用冷水,泡发之后把银耳洗干净,也可以用新鲜的银耳,效果更好。
2、把泡好的银耳去掉根部,撕成小朵。雪梨洗干净后,切成小块备用,可以不用去皮,效果更好。
3、把银耳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然后放入切好的雪梨块。
4、煮开后转小火慢炖30分钟,直到银耳变软烂浓稠,如果银耳不够软烂,就再炖一会儿。出锅前放入冰糖,再煮5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冬瓜白贝汤做法】1、冬瓜去掉皮和瓤,切成薄片备用。
2、白贝买回来用淡盐水泡一会,吐出里面的沙子。没有白贝也可以用花甲。
3、锅里倒一点点油,放入葱花炒出香味,然后放入新鲜的白贝,大火翻炒,然后盖上锅盖焖至白贝开口,这样比直接放在水里煮味道更鲜美。
4、把冬瓜片放入锅里,让冬瓜吸收白贝的鲜味,最后加入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5分钟,炖到冬瓜软烂就可以出锅了。
5、出锅前放点盐,白胡椒粉和香菜末,就可以享受鲜美的冬瓜白贝汤了。
【莲子红枣木瓜汤的做法】1、红枣和木瓜洗干净备用,木瓜可以去掉皮和瓤,切成片。
2、莲子用清水泡软,然后把中间的莲心取出来,这一步非常关键,莲心取出来,莲子才没有苦味。
3、把莲子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炖半个小时,炖到莲子软烂,然后放入红枣和木瓜,冰糖,再炖10分钟就可以了。
【百合绿豆汤作用】1、绿豆清洗干净,提前浸泡一个小时。新鲜的百合清洗干净备用,或者用清水泡发的干百合。
2、锅里放入绿豆,加入清水没过绿豆,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5分钟,最后5分钟把鲜百合放进去,如果是干百合,需要提前放入,然后加入白糖,调成喜欢的甜度就可以了。
【丝瓜海鲜菇汤做法】1、丝瓜洗净去皮切成块备用,海鲜菇洗干净,比较长的撕一下,鸡蛋打散备用。
2、锅里倒一点油,放入葱花,炒出香味,然后加入丝瓜炒断生,然后放入海鲜菇,翻炒一下,加入清水没过所有食材,然后把汤汁烧开。
3、煮到丝瓜和海鲜菇变软,淋入打散的鸡蛋液,煮一分钟直到蛋液凝固,然后放入盐,白胡椒粉,就可以出锅了。
以上就是立秋之后预防“秋老虎”的5种汤,这5种汤所用的食材,共同特点就是生津润燥,清热不上火,同时还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立秋之后天气还没有转冷,所以不要吃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防止上火,以上5种汤清淡好喝,收藏起来给家人做。
导语:近来,我国南方多地秋老虎发威,高温肆虐,天气炎热。不过,秋老虎和夏季的高温天气还是有区别的,秋老虎高温主要是白天,早晚的温度稍微凉快一些。那么,在这样的气候里,我们该注意什么呢?到底秋老虎天气如何养生?以下为您介绍秋老虎注意事项与饮食养生。
2022秋老虎天气如何养生
1、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
2、尽量使用自然风降温,如果开空调,时间不宜过长,注意换气,避免直吹。
3、饮食:
木瓜生鱼汤性质平和,适合在干燥季节饮用要多饮水;
多喝莲子粥、百合粥、薄荷粥、淡茶、绿豆汤、豆浆、果汁等;
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但可能会伤及脾胃的寒凉饮食如西瓜、梨、黄瓜等要少吃;
饮食要加强营养:立秋后可以适当吃一些肉食,如鸭肉、泥鳅、鱼、瘦猪肉、海产品等,以弥补盛夏为了清热解暑饮食过于清淡的损耗。
不吃或少吃辛辣、燥热、油腻的食物,少饮酒,多吃酸味果蔬,如橘子、柠檬、猕猴桃和西红柿等。
秋天食物易发生霉变,提醒大家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道疾病。四、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凉爽的早晚,选择适合自身的锻炼项目:慢跑、游泳、各种球类、登山、散步、太极拳、健美操、健身舞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能达到保健强身的作用。
秋老虎饮食注意事项:
秋老虎养生
首先,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一下子从餐桌上撤除。
莲子、芡实、薏米,对夏季烦热失眠疗效甚好
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此外,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但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要注意其性味,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不利于补虚。再者,饮食营养也很重要,不能为了追求清热解暑,而使饮食过于清淡,事实上,有许多食品如鸭肉、泥鳅、西洋参、鱼、猪瘦肉、海产品、豆制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其次,燥是秋天的主气,秋燥之气最容易伤肺,应慎防秋燥。
因此,人们每日应适当多饮些白开水、冰糖水、清茶等,以滋润脏腑。同时,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①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炖服。有滋阴、补肾、润肺之功。
②黑芝麻15克,捣碎,和蜂蜜适量调服,可以滋阴润燥。
③瓜蒌根60克(研成粉)、首乌60克(洗净用布包好),粳米200克,共煮为粥,分次食用,可以滋阴润燥。
此外,可吃些雪梨、鸭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吃可滋阴。也可服用秋梨膏、养阴清肺膏、龟苓膏等滋阴润肺之品,均能防燥。
入秋后的多发疾病:
秋老虎谨防感冒
感冒
秋季气候忽凉忽热,是伤风感冒的多发季节。这两天因感冒发烧来医院挂盐水的人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以老年人和儿童为多。因此,大家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耐寒锻炼也要从初秋开始。
肺炎、气管炎
秋天湿度降低,人很容易出现秋燥,而秋燥容易危害肺部引起肺炎,积极锻炼,增强肺功能,平时应该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养阴润肺的食物,如梨、萝卜等,以增强肺部的水分。秋季还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特别是老年人对气候的变化较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平时要注意空气流通,要多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并保持良好的情绪,还要避免与过敏源接触。
胃病复发
过了一个闷热的夏天,秋天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而且民间也有“贴秋膘”的说法,但过多地进食可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容易导致胃病的复发。秋天,胃病患者除了注意保暖之外,还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并注意膳食合理,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能力。
此外,秋季下雨,气压低、湿度大,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并容易发生关节炎、皮肤病等病症。因此,平时要加强锻炼以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根据天气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注意防寒保暖。
1、莲子
莲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肾、止泻固精等功效。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肾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
市场上的莲子有红莲子和白莲子之分,红莲子口感较硬,但补肾、补血效果更好;白莲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强。除了莲子粥、红枣银耳莲子汤、银耳莲子羹等传统食用方法,用莲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莲子泡酒则固肾效果更为显著。
2、芡实
这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称“鸡头米”、“鸡头”等,在南方较常见。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其补肾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强过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
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汤或与莲子、山药、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芡实搭配燕窝蒸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使人们气色更好。此外,把鲜芡实去皮后冻在冰箱里,还可较长时间保存食用,补肾效果更好。
3、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等功效。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在众多的食用方法中,生吃栗子,且缓慢咀嚼、徐徐咽下时的补肾效果最佳。这是因为生栗子中酶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且细嚼慢咽时消化更充分,更利于人体吸收,对体虚乏力或肾虚导致的腿脚无力等症状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多吃,每日最好不要超过10颗。
4、花生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长生果”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适合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红衣(即花生皮)补气止血的作用更强,因此,需要补血的人可挑选红衣更多的小粒花生,而煮粥、打花生浆则可以挑选大粒的花生。此外,醋泡花生仁、用生花生壳煮水喝,还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秋季饮食禁忌
1、暴饮暴食
踏入秋季之后,气候逐渐变得宜人,炎热的天气开始远离,人的食欲也开始恢复,如果不能控制好饮食摄取量的话,容易导致热量过剩,转化成脂肪堆积,让人发胖。无论是哪个季节,饮食都要以适量为宗旨,切记暴饮暴食。
2、吃太多蟹
秋风起,蟹肥美。秋季正是蟹的季节,个大、体肥、味美。但是吃蟹的时候要注意清洗干净蟹体,因为蟹内有大量的细菌和污泥,其中的寄生虫很多。另外也不宜多吃,伤害身体。吃蟹的时候最好搭配醋和姜丝,以免因为蟹太寒凉,导致身体不适。
3、饮食不分时节
饮食养生的一个重点是要注意食物时节,不宜食用的时候吃了不会达到养生的目的。例如食物本身处于危险期,或我们的身体处于和某种食物特质相冲突的阶段,这些时候就需要特别的注意。蜂蜜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是在农历7月的时候最好不要吃蜂蜜,因为大多数有毒的植物都在农历7月开花,密封会采集有毒植物的花蜜,因此酿出来的蜂蜜也会含毒。生姜也不宜在秋季饮食,因为属于辛辣的食物,容易出现秋燥问题,导致耗气伤神。瓜类食物也属于阴寒食物,多吃会伤脾胃,秋季也不宜多吃。
4、过多食用燥热之食物
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和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所以很多慢性的呼吸系统疾病都从秋季开始复发或情况加重。秋季饮食要避免过于燥热的食物,煎炸类的食物则需要避免。另外,人体为了迎接寒冷的冬季,往往会贮存脂肪,秋季热量的摄取会大于散发,所以肥胖的人士在秋季中更应该吃低热量的减肥食品。立秋之后饮食上要增加酸,增强肝脏功能,苹果、葡萄、山楂、柚子等水果含水量多,又偏酸,可以多吃。
5、过多食用辛辣生冷之食物
秋天的饮食要注意尽量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等的食物,同时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聚体内。有辛香气味的食物可以散发体内的湿热之气,例如芹菜等,秋季可以多食用。另外还需要注意秋季气候由热转冷,人体的生理代谢也会顺应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饮食中也需要注意不能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等的问题。
6、吃太多水生食物
水生植物大多是在秋季成熟,但是同时也是带有最多囊蚴的时节,所以秋季多吃水生植物的话容易受到感染。导致出现肠黏膜发炎、出血、水肿、溃疡、腹泻、食欲不振,儿童脸部浮肿、发育迟滞、智力减退等现象,严重者甚至因衰竭或虚脱导致死亡。秋季少吃这类的水生植物为佳。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80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