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药食同源 >> 饮食营养

做到这11件事,糖尿病生活更有质量!寿命超过正常人!

六月雪 2023-07-16 07:33:26

糖尿病患者仍然能够过上健康的生活,延长寿命,糖尿病生活质量更高,关键是日常生活中做到这11件事。

1.餐后步行10~20分钟

饭后散步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和促进体重减轻,而且这种效应无需走很长的路就能显现出来。

2.利用家中的物件开展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能让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从而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它应该成为每个糖友健身方案的一部分,罐装食品和瓶装水也能成为随手可用的哑铃。

3.不要畏惧血糖仪,大胆地使用它

血糖仪有助于患者更清楚地了解病情进展,从而对血糖和健康拥有更强的控制力。

4.每年都预约眼科检查

糖尿病患者患上眼科疾病的风险要高于健康人群,所以他们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5.检查食品标签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营养标签能够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有些食品的标签上虽然标明了它不含糖,但其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不低。

6.避免吃只含有一种成分的正餐

糖友的每顿正餐都至少含有三种不同类别的食物,能更稳定的控制血糖。如果原来的早餐只吃一碗燕麦粥,现在就可以把它与一把坚果和一个水果搭配起来食用;或是把全麦面包、煮鸡蛋和香蕉搭配食用。

7.尝试食用多种来源的蛋白质

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不仅仅局限于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火鸡肉。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如鱼肉、贝类、豆类、豆制品、鸡蛋和奶酪。

8.勤刷牙,用牙线清理牙齿

牙周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着关联保持口腔卫生对糖友格外重要

9.开展积极的自我对话

用积极的想法代替消极的想法,不要总是去想“对与错”或“好与坏”,而是想“什么对我有帮助”和“什么对我无益”。

10.睡觉前查脚

每晚入睡前应当花2~3分钟检查足部皮肤和脚趾上是否有任何裂缝,形状和颜色是否有异常变化;并涂抹润肤霜以保持双脚不干燥。

十一、每晚提前半个小时就寝

眠障碍会干扰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抵抗,睡眠时间长和睡眠质量高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和减轻体重。

点击查看:得了糖尿病喝哪些茶比较好?这种茶是糖尿病的克星

糖尿病的饮食,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全方位血糖类知识分享,转发功德无量

糖尿病饮食指南糖尿病禁忌

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查了几次血糖都在7.5左右会发生吗?

血糖多少会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分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有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两种,微血管并发症有眼、肾、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有心、脑等。

对于急性并发症,一般来说都是短时间内血糖升高所引起的,发病时血糖一般都非常高。很多情况下血糖超过16.7mmol/L,存在急性代谢紊乱,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憋喘、脱水症状明显,精神萎靡,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尿常规检查可出现大量尿酮体阳性,血中呈酸血症状态,高渗昏迷的患者会出现血渗透压非常高。这两种疾病,可发生于青少年和老人,一般病情较重,进展较迅速,需要紧急急症处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于长期的血糖控制比较差出现的,但是当发现并发症出现的时候,血糖不一定很高。慢性并发症会损害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有些患者可能就是由于慢性并发症如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尿毒症等症状来就诊的,这是患者的血糖升高可能已经很久了。但经过积极地控制血糖,血糖可能已经达到正常情况,但患者仍呈慢性并发症状态。

血糖在7.5mmol/L,会出现并发症吗?

这是有可能得,这种情况还要注意检查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通常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患者是否会出现并发症的临床依据。

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患者血糖超过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就需要降糖治疗,因为按照许多大型的临床试验对照证实,以上结果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并发症的临界点,来确定的数据,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

因此对于血糖多次检查超过7.5mmol/L的糖尿病朋友,建议血糖降到7.0mmol/L以下,如果病程比较短,没有出现慢性并发症,预期寿命比较长,可考虑降至6.5mmol/L以下,建议采用饮食、运动等措施控制血糖,如果仍不能达标,则要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控制。但如果患者病程比较长,预期寿命比较短,有多种并发症出现,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也是可以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朋友当发现血糖高于正常,没有并发症出现时,要积极进行饮食及运动的治疗,如果以上治疗,血糖不能达标,则需要使用药物,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血糖以内,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并发症的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现在不养生,将来养医生。千万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关注我,学点老祖宗的养生知识,对您有益无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yinshiyingyang/575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